天天看小說

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

“回稟娘娘,京師外無名白兇頑,於己於人已有過百性命枉死暴……”

貴人發怒訓斥,立刻跪下,這時張誠作爲一個在宮內當差近四十年的老宦官的本能,磕頭之後就出聲解釋,說了兩句,小腿卻一疼。

不必回頭張誠也明白是馮保踢了他一下,當即反應過來,只是停了解釋,加重了磕頭的力量,口中只說道:

“請娘娘治罪,是奴婢這邊孟浪了。”

慈聖太后李氏發怒的那裡是張誠在治安司背後,治安司嚴查無名白,根本是張居正駁了擡舉他兄弟李文全的動議。

所謂“女中堯舜”,自然不能因爲自家兄弟求官不得發火,偏生今日宮中宦官聚衆哭告,被牽扯到的張誠自然要被訓斥了。

下面張誠磕了幾個頭,李太后深吸了口氣,卻是用手捏了捏額角,邊上的女官錦繡連忙上前一步,開口低聲說道:

“娘娘莫要動氣,張誠已經認錯了,娘娘萬金之體且莫爲這等事傷了身子啊!”

李太后一擡手,邊上立刻有宮女捧著茶盤上前,錦繡輕手輕腳的在上面取下一個銀碗,捧給了李太后,李太后抿了進口,微微閉上眼睛,臉色卻平復了不少,錦繡接回銀碗後,李太后沉聲說道:

“錦繡,留你和馮保、張誠二人在,其他人都下去吧!”

錦繡連忙答應,轉頭衝著馮保和張誠點點頭,卻對其他人揮揮手,在殿裡伺候的宮女和宦官連忙躬身後退走開。

等到無關人等都退了下去,李太后睜開了眼睛,淡然說道:

“當年張居正訓了高拱一句無心之言作爲罪過,若不是哀家和馮保幫他,又怎麼有他今日……”

說了一半,李太后卻瞥了眼在那邊低頭的馮保,開口繼續說道:

“不過張先生也是一心爲國,大明國庫匱乏了這麼多年,卻是在他手裡又到了這般充盈,唉……張誠,你起來吧!”

張誠謝恩之後站起,臉色雖然恭謹羞愧,可心卻在那裡狂跳,今日李太后的失態和遷怒代表著什麼,代表著李太后和張居正的關係出現了裂痕,李太后方纔說話欲言又止,又說了幾句張居正的功勞。

這分明是顧忌著馮保和張居正的同盟,牢不可破的鐵三角如今不穩了,對其他人來說,這就是機會。

“太后娘娘,張閣老那邊雖然通達,可有時候書生氣也是重了點,太后娘娘派人訓誡勸導,他也就知道錯了,娘娘萬金之體,萬萬不可爲爲此事動氣。”

馮保那邊臉色沒什麼不對,全是關心的神情,李太后淡淡笑道:

“哀家的兄弟天下何處去不得,內閣那邊給不了這個官,不要就是了,這件事不必提了。”

張誠低頭站在那裡,心中激動,卻爲馮保嘆了口氣,張居正和馮保在最頂點的位置太久了,習慣了一言決斷,總是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決定,對上面還有一個仲裁者感覺到有些不習慣了。

特別是這個仲裁者是太后,有明一代,皇太后對朝政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在人的心目中先天沒有合法性,李太后雖然遙控朝局,但在衆人心中的成規印象卻沒有改變,內廷的馮保、外朝的張居正在前臺時間太久,連他們自己也有意無意的忽視起來。

萬曆皇帝從小由馮保看護,尊稱“大伴”,見到馮保都要正坐,不敢有什麼懈怠神情,萬曆皇帝還是裕王世子的時候,張居正就是他的伴讀老師,自登基以來,萬曆皇帝沒有當面駁斥過張居正的奏摺,張居正甚至還訓斥過皇帝。

清查田畝、一條鞭法大行天下,對韃虜的幾次大勝,都讓張居正的威望愈發隆重,而馮保因爲和張居正的同盟也是水漲船高,他們也是越來越不耐煩旁人的插手了。

或許他們自己沒有感覺,可他們不知不覺的已經膨脹,已經覺得自己可以決定一切……

張誠心中翻江倒海,可也明白,張居正和馮保的同盟不是那麼容易被撼動的,要不然李太后不會欲言又止,要遣散從人才會抱怨,說了怨言還要談及功勞。

殿中安靜了一會,李太后淡然說道:

“內外有別,宮外的人和宮內的人總歸不同,宮內不穩,就會被外邊的人鑽了空子,上午的事情哀家也知道些,宮外的案子是宮外的案子,那些人在外面有牽扯,進了宮就是宮中的人,和外面斷了聯繫就是本分人……至於外面那些,都是些可憐人,宮內也要多多撫卹纔是。”

聽到太后說完,調子已經定下,張誠也只能是跪下頌聖謝恩。

“李大人、呂大人,張公公今日在宮中傳出信來,治安司和順天府在城外各處清查無名白的動作立刻停下!”

治安司三人事務繁忙,下午的時候卻被鄒義傳信召集,來到振興樓這裡,鄒義第一句話就讓二人吃了一驚。

“鄒公公,無名白那處已經查出了不少蛛絲馬跡,雖然隱藏的好,只要再下一把力氣下去,一定能查出大事情,王大人那邊一直關心的三陽教……”

最先開口說話的是呂萬才,聽到鄒義這麼講,他立刻急了,才說了幾句,卻被鄒義擡高了聲音打斷:

“呂大人!!太后已經發了口諭,我等再查,那就是大禍臨頭了,沒有太后娘娘的支持,內外隨便有什麼人找個由頭,你我就是萬劫不復之地,我們萬劫不復,還要牽扯到王大人,甚至還要牽連到萬歲爺,輕重禍福,呂大人要分清啊!”

“既然不讓明查,我這邊安排幾個放心的人盯著,查出事情來,光明正大的抓人動手!!”

一邊悶不作聲的李文遠卻開口了,鄒義雙手拍了下,嘆氣說道:

“二位,這事情你們怎麼看不明白呢!太后娘娘是要給內監各衙門的人賣個人情,這件事就是不讓查了,外面不管做過什麼事情,太后娘娘一概給他們免罪,咱們在外面盯著,若是被宮內的人知曉,一狀告上去,不光是太后娘娘大怒,張公公那邊肯定也難做,就算查出來什麼,太后娘娘已經有了口諭,咱們這個先被坐上一個抗命的罪名。”

李文遠也不說話了,呂萬才嘆了口氣,打開手中的摺扇急速的扇了幾下,半響才皺眉說道:

“真就這麼半途而廢了嗎?”

“等,王大人經常說等,張公公這次也說的明白,咱們沉下心等就是了。”

“萬歲爺,王通總是諫言,說沉下心等,是真言啊!”

御書房是萬曆皇帝私密的所在,張誠帶著些激動和萬曆皇帝說道,萬曆皇帝臉上頗有些興奮,連連點頭,開口說道:

“張先生在朝中爲首輔太久,小處上疏忽了,沒了母后在背後的支持,朕也不必每日這麼窩囊受氣,張先生,讓你那邊說得動的言官上疏……”

萬曆皇帝興奮的有點過了,聽到這話,張誠下意識的回頭看了眼,御書房中自然只有二人,趙金亮在門外值守。

“萬歲爺,太后娘娘爲何不讓治安司追查,還不是爲了穩定宮內的人心,先將內官收攏爲用,張閣老聲望日高,威勢隆重,太后娘娘所以要以內臣爲憑藉,太后娘娘那邊如此慎重,萬歲爺何必貿然動作。”

話有些不客氣,大體是李太后尚且如此,陛下更要小心的意思,萬曆皇帝卻不覺的如何,畢竟是實情。

萬曆皇帝坐在那裡沉默了會,卻開口笑著說道:

“的確不必急,還是老樣子,朕慢慢等著就是,真是沒想到,張先生這樣的人,居然也犯這樣的錯誤,有趣,有趣!”

“張閣老駁回李文遠任京營副將的動議,現在京師各處紛紛傳誦,不少士子寫文章誇讚,是如今議論最多的。“

楊思塵在那邊讀著文卷,王通拿著硬筆在一份公文上批了幾個字,擡頭笑著說道:

“文臣駁天家的面子被稱爲風骨,卻沒想到張閣老這等人也做這樣的傻事。“

聽到王通調侃,楊思塵笑著說道:

“大人說的是,不過宮中對張閣老的封賞依舊,絲毫看不出什麼減弱,這也是外面這麼多讚頌之言的原因。”

“不忙不忙,且等等看!”

王通悠然說道,在最高位的幾個人有了一點小矛盾,在掌控整個大明帝國的權力爭奪中,這一點點小矛盾會慢慢長大,由一個小洞變成一條縫隙,然後變成不可彌補的裂痕。

“僧格都古楞和三娘子已經成婚,照例朝廷封僧格都古楞爲順義王,再封三娘子爲忠順夫人,朝野皆以爲鄭洛有功,要行擢升。”

聽到楊思塵讀到這個,王通冷笑了一聲,把手中硬筆丟在桌上,開口說道:

“鄭洛苦勸啊,說什麼分不利於蒙古,亦不利於大明,讀書讀的腦子壞掉了,合起來如何利於大明,還要升他的官,有什麼功勞,莫非是替咱們大明去拉了這個皮條有功!!”

俺答汗病死,僧格都古楞繼位,三娘子要自成體系,又有古北口外的大捷,正是讓韃虜分崩離析的好時機,卻沒想到文官們居然反著這般做,真是壞了腦袋!

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838章 亂糟糟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987章 局勢大好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640章 雖不捨第609章 血夜第105章 何以報德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593章 雙局第657章 各路派人看王通第63章 天地三陽會第695章 立竿見影 城外相見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789章 太后第363章 本官的人不能受委屈第852章 臨行得重禮第608章 夜深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850章 燒了乾淨第493章 不得閒第240章 萬人敵運河邊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第50章 穩妥當先第364章 財帛迷心殺人莫怨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34章 總旗差事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627章 有才當用心安身疲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660章 罵人隨意 罵君重罪第987章 局勢大好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964章 難得糊塗急流勇退第290章 金光大道 劍拔弩張第532章 狼死狼繼 爲下萬難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80章 萬曆五年的百戶門前 . .第346章 不顧榮華願回津第100章 不得明查 正人自污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788章 骨肉至親 宮中攤牌第814章 少年閒談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133章 列陣混元寺前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612章 早晨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99章 不回頭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858章 亂事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742章 歸化汗帳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154章 少年羣毆第552章 如鼠如兔 豈敢稱兵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191章 離京在路上第682章 值房如戰場第1085 出自公心第245章 深夜海河邊第357章 三才上疏大奸王通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409章 故人來訪 熙熙攘攘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531章 船廠 工場 革新第381章 窩藏大罪自豪於心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1040章 浮躁的時代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605章 在即第41章 尚膳監食檔第523章 軍議改良 永記忠烈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409章 故人來訪 熙熙攘攘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653章 走不走一個樣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57章 忠於本職第720章 馬賊橫行第686章 各有根底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164章 平安牌子保平安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1051章 破城第58章 並非處處威風第946章 打羣架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173章 好大一盤棋
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838章 亂糟糟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987章 局勢大好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640章 雖不捨第609章 血夜第105章 何以報德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593章 雙局第657章 各路派人看王通第63章 天地三陽會第695章 立竿見影 城外相見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789章 太后第363章 本官的人不能受委屈第852章 臨行得重禮第608章 夜深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850章 燒了乾淨第493章 不得閒第240章 萬人敵運河邊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第50章 穩妥當先第364章 財帛迷心殺人莫怨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34章 總旗差事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627章 有才當用心安身疲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660章 罵人隨意 罵君重罪第987章 局勢大好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964章 難得糊塗急流勇退第290章 金光大道 劍拔弩張第532章 狼死狼繼 爲下萬難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80章 萬曆五年的百戶門前 . .第346章 不顧榮華願回津第100章 不得明查 正人自污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788章 骨肉至親 宮中攤牌第814章 少年閒談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133章 列陣混元寺前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612章 早晨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99章 不回頭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858章 亂事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742章 歸化汗帳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154章 少年羣毆第552章 如鼠如兔 豈敢稱兵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191章 離京在路上第682章 值房如戰場第1085 出自公心第245章 深夜海河邊第357章 三才上疏大奸王通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409章 故人來訪 熙熙攘攘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531章 船廠 工場 革新第381章 窩藏大罪自豪於心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1040章 浮躁的時代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605章 在即第41章 尚膳監食檔第523章 軍議改良 永記忠烈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409章 故人來訪 熙熙攘攘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653章 走不走一個樣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57章 忠於本職第720章 馬賊橫行第686章 各有根底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164章 平安牌子保平安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1051章 破城第58章 並非處處威風第946章 打羣架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173章 好大一盤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弥勒县| 阿图什市| 万载县| 马边| 桂东县| 威海市| 陆川县| 尼勒克县| 塔城市| 海晏县| 永仁县| 沂源县| 旺苍县| 义马市| 蚌埠市| 无极县| 东乌珠穆沁旗| 合江县| 澄城县| 德格县| 沈丘县| 饶阳县| 饶平县| 华宁县| 邯郸县| 汝城县| 伊川县| 西充县| 遵义县| 千阳县| 布尔津县| 长武县| 大安市| 襄城县| 子长县| 台北县| 苍梧县| 孟津县| 辽阳市| 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