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5章 宮內不寧 秉公對否

正德年間,劉瑾專權,八虎之名威震天下,到了嘉靖年間有意約束宦官的權力,嘉靖後期根本不再補充宦官,任由宮內的宦官們老去。

老去歸老去,但宮內始終有大量的勞役需要人從事,隆慶初年的時候,宮內勞役就有些運轉不暢,所以隆慶年間一直在緩慢的補充,但文臣們依舊抱有警惕,而且隆慶在位幾年,內閣大臣幾乎都是嘉靖年間的臣子,德高望重,隆慶皇帝也沒有在這樣的小事上和他們爭執(zhí),夠用即可。

這幾年,宮內因爲宦官們的老朽,各方面的人力都出現(xiàn)了嚴重的不足,而且內廷第一人馮保也成了天下間舉足輕重的角色。

爲了維持宮內的正常運轉,也有宦官權勢漸漸回潮的原因,開始在宮外大量的補充宦官人手。

而萬曆九年的這次補充,又是近三十年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宮內不補充宦官,可冒險圖富貴,或者無路可走的人們自閹做無名白的數(shù)量一直沒有減少,無名白的數(shù)量在不斷的增多。

這次補進宮中的低級宦官中,除了爲內書堂那邊甄選的童閹之外,其餘都是在無名白中挑選,挑選青壯之人,好入宮來就能辦差做事。

有明一代,皇宮大內耳目靈敏,內外消息都通暢往來,京師各衙門在無名白聚居之地大索賊人的消息,他們自然也知道。

如今入宮是有溫飽,當年在宮外做無名白的時候,手腳不乾不淨卻也難免,聽到宮外大索,衆(zhòng)人難免都是人心惶惶。

早飯的事情做完,沈德財也來到了御膳房中,簡單交待了幾句,桂磊急忙去往司禮監(jiān)。

雖說司禮監(jiān)統(tǒng)領內廷,可除卻司禮監(jiān)辦差的宦官之外,各個監(jiān)司局衙門都是各有一處,各自忙碌。

桂磊到了這邊,卻發(fā)現(xiàn)各個衙門的人居然都在,還真和自家親信說的那樣,各處都在磕頭請願哭求。

“這麼做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小的們人心惶惶,咱們伺候的是宮內各位貴人主子,要有個閃失怎麼辦!?”

“順天府膽子怎麼大到了這樣的地步,到底是誰給他們撐腰……”

“下面幾個掌司過去施粥賑濟,居然被順天府的差役給攔了下來,他們眼裡還有沒有宮內人……”

有的直接是掌印的太監(jiān)過來,有的則是少監(jiān)或者是管事過來,大家都是有身份地位的角色,在這裡雖然有怨言,但話卻說三分留三分。

司禮監(jiān)各位當差的太監(jiān)都是隨著萬曆皇帝去朝會,照例留下一名值守處理急件,今日當差的卻是司禮監(jiān)隨堂太監(jiān)張宏,值房中站著二十幾號人,在那裡喧嚷,想要辦差根本無法靜下心,忍不住皺著眉頭說道:

“各位公公,馮公公、張公公還在朝會那邊,咱們在這裡也拿不出什麼主意來,不如各自回返衙門,等午間再行商議如何,大家都是各衙門主事的人,來到這邊,別耽誤了那邊衙門的差事。”

司禮監(jiān)掌印、提督、秉筆各一人,隨堂四五人,這幾個人都有太監(jiān)的身份,等同於外朝的內閣,權重無比,地位遠高於內廷其他各衙門。

張宏素來以方正著稱,李太后對他褒獎有加,隱約間這張宏在司禮監(jiān)是個第三人的意思,他既然這般說話,過來稟報的人也都不好多說下去,彼此看了看,就準備散去。

“張公公話不能這麼講,以我御馬監(jiān)爲例,此次挑選的健壯宦官都是補入各營各司,這些人是宮中的武備兵馬,若是這樣人心惶惶,豈不是禍事,而且御馬監(jiān)原來那些人多以老弱,依靠不上,若任由這般下去,禁軍體統(tǒng)豈不是敗壞!”

衆(zhòng)人要散,御馬監(jiān)監(jiān)督太監(jiān)林書祿卻站了出來,語氣雖然平和,說的卻是頗爲堅定。

在場衆(zhòng)人,此時也只有御馬監(jiān)的林書祿有說這個話的資格,他這麼一說,衆(zhòng)人立刻都是附和。

“尚膳監(jiān)這邊操持飯食,活計最爲繁重,也最出不得錯誤,前次宮外挑揀的,有三成補到這邊,可這個樣子,他們也沒心思做活,萬一出了什麼差錯,怎麼和上面交待,張公公,這是第一等大事耽誤不得!!”

尚膳監(jiān)提督光祿太監(jiān)桂磊喊的聲音最大,他也最爲緊張這事,早晨起來因爲這幫人哭求,緊趕慢趕,有三位嬪妃宮裡還是耽擱了一會,惹得那邊大發(fā)埋怨。

得虧鄭貴妃那邊的優(yōu)先供應,要不然真就有大禍事了,桂磊和尚膳監(jiān)掌印的沈德財一合計,覺得此事一定要有個說法,要不然有了麻煩,估計是尚膳監(jiān)這邊背責,這等事一定要摘個明白。

其他幾處的聲音也不小,直殿監(jiān)和御用監(jiān)也是差不多的局面。

張宏看到這個局面也是無奈,拍了拍額頭,索性抱拳作了一揖,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各位公公先做,咱家還有些文卷要看,就不陪著了。”

他心裡也有些火氣,說完就出門去了正院的值房,坐在自家座位上批閱了幾本,卻有些納悶,轉頭問親信的寫字宦官說道:

“順天府這麼一意查案,外面這些人在宮外煊赫的很,怎麼都壓不住,還要聚在這邊來?”

寫字宦官遲疑了下,那邊張宏卻先反應過來,打開本摺子圈了幾筆,低聲說道:

“想必是張公公手下那個治安司了,怪不得要聚到這邊來折騰,管不得,管不得啊!”

宮內各處,對治安司這個衙門頗爲冷淡,一是名不正言不順,二來卻是被張誠牢牢的抓在手中,別人伸不進手去,這背後則是天子了,如今宮內宮外都是太后娘娘最大,大家還是保持些距離的好。

大家聚齊了來這邊,本就是快要中午,朝會進行的差不多,張宏出去說話沒過多久,司禮監(jiān)的幾位都已經回來。

在張宏面前,衆(zhòng)人能說幾句,在馮保和張誠跟前,大家卻不敢那麼放肆,都是齊齊躬身見了禮。

不過這時衆(zhòng)人又都遲疑了,誰都能看到司禮監(jiān)幾位臉色都很差,難不成是下面聚衆(zhòng)哭告的事情惹怒了馮公公和張公公。

衆(zhòng)人遲疑,監(jiān)督太監(jiān)林書祿卻緩步向前,深深一揖,肅聲說道:

“馮公公,宮中不寧,若不今早平息,我等衆(zhòng)人必有禍事臨頭。”

馮保進了院子看到衆(zhòng)人明顯一愣,衆(zhòng)人遲疑沒有上前,他這邊卻在想別的事情,似乎走神的樣子,被林書祿這麼一說,才反應了過來,聽到這話,眉頭挑了下,卻直接轉頭說道:

“張誠,去和你那邊的人招呼一下,這般雞犬不寧的折騰,於內於外,都是顏面有損,適可而止吧!”

衆(zhòng)人面前說這樣的話,等若是當面折損,在場的衆(zhòng)人都愣了愣,也不顧得失禮如何,齊齊的看向張誠,卻沒想到張誠也是若有所思,只是點頭答應了句“是”,衆(zhòng)人愕然,卻看到司禮監(jiān)參加朝會的一衆(zhòng)人都是進了值房。

大家都是宮內頂尖的角色,對這般的情勢自然判斷的明白,大太監(jiān)們進了屋子,不多時有寫字宦官出來說道:

“事務繁忙,請各位公公各回本職,有事再行傳喚。”

寫字宦官說的恭敬,不過逐客的意思大家明白,今日氣勢洶洶前來,所求的事情似乎有了結果,張誠也應了,可各監(jiān)司衙門如今關心的事情卻不在這上面,讓馮保和張誠都憂心忡忡的事情會是什麼,朝會上到底發(fā)生了什麼?

諸位太監(jiān)、少監(jiān)彼此知會了聲,各自心照不宣的散了,一離開司禮監(jiān)的院子,他們雖然在回返各自的衙門,手下的親信卻開始到處打聽了起來。

按照慣例,朝會上發(fā)生的任何事都不是秘密,午飯前,各處都知道了消息。

“安排李文全去三大營做副將的安排被張閣老給否了。”

所謂京營在嘉靖前是十二團營,嘉靖時改爲三大營,由文臣總領,宦官監(jiān)軍,各級軍將由勳貴充任,三大營一共四個副將,都是伯爵侯爵,又有餉銀空額,軍備差價的油水,是勳貴們一等一的去處。

而且對勳貴們來說,若有什麼擡舉升任的,總要有個形式上的功勳,去三大營做一段,到時候也有理由說辭。

這李文全從前沒有擔任過什麼實職,現(xiàn)在也沒有什麼爵位在身,張閣老此舉倒也合情合理,文官們常作這樣的事情,沒什麼稀罕。

可李文全是武清侯李偉的兒子,是當今慈聖太后娘娘的親弟弟,這是天下最頂尖的皇親國戚之一,張閣老居然就這麼否了……接下來會如何,天知道。

“草原上正是不寧之時,三大營需要得力武臣充任,哀家知道張先生的用心,不必說什麼了!”

李太后這般說話,卻是面沉似水,馮保和張誠對視一眼,都是躬身,李太后卻轉了個話題說道:

“今日宮中鬧哄哄不像個樣子,張誠,你是宮內當差的人,要分清裡外,這麼追查下去,你什麼居心!”

李太后神色俱厲,張誠慌忙跪了下來……

第218章 老將登門 各色客來第543章 商場伎倆 由此及彼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829章 匠坊第370章 有的要挾有的打第2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09章 嚴打數(shù)月 送匾上門第1095章 李家首戰(zhàn)勝第9章 不後悔第345章 再相見比你高第935章 圍城一月第843章 名臣年老亦通達第971章 整肅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936章 寧夏哱家第875章 一年已不同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839章 誤會 伶俐人第73章 峰迴路轉終有報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5章 無奈閒差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58章 並非處處威風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848章 你是誰啊第961章 君前言弊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878章 雖在異鄉(xiāng)卻似家第148章 要不是小爺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470章 董創(chuàng)喜故事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479章 天明事結 如何知曉第647章 馮保有話相告第66章 打,狠狠的打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822章 宋百戶第1103章 父子相逼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1099章 一鼓作氣第624章 短銃倒持做釘錘用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10章 牢騷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802章 笑對爾等手段第790章 羣像 後續(xù)第448章 商校籌劃 大有文章第698章 名將亦** 嚴打立見功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461章 虎威板甲 秦法追則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619章 眼中釘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620章 欲閒不得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xù)繁第543章 商場伎倆 由此及彼第957章 回程不得閒第585章 邊鎮(zhèn)血仇大案第185章 言談出新衙第695章 立竿見影 城外相見第324章 殺將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27章 小揭盅第473章 多管齊下關他門第894章 祖母親孫 親情權謀第41章 尚膳監(jiān)食檔第332章 此消彼長真乃賢王第374章 湖中舞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222章 船頭香 招兵忙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1041章 向南第727章 商人逐利 買賣囤積第508章 狼羣追虎損己利人第419章 人心不同 今學古用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774章 投名狀第41章 尚膳監(jiān)食檔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1055章 新人們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395章 合則兩利 魯官通賊第256章 待明日第51章 內閣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xiāng)第867章 滅徐 一動皆動第1036章 好心的陳璘第722章 王通所爲 衆(zhòng)官不明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609章 血夜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
第218章 老將登門 各色客來第543章 商場伎倆 由此及彼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829章 匠坊第370章 有的要挾有的打第2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09章 嚴打數(shù)月 送匾上門第1095章 李家首戰(zhàn)勝第9章 不後悔第345章 再相見比你高第935章 圍城一月第843章 名臣年老亦通達第971章 整肅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936章 寧夏哱家第875章 一年已不同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839章 誤會 伶俐人第73章 峰迴路轉終有報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5章 無奈閒差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58章 並非處處威風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848章 你是誰啊第961章 君前言弊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878章 雖在異鄉(xiāng)卻似家第148章 要不是小爺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470章 董創(chuàng)喜故事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479章 天明事結 如何知曉第647章 馮保有話相告第66章 打,狠狠的打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822章 宋百戶第1103章 父子相逼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1099章 一鼓作氣第624章 短銃倒持做釘錘用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10章 牢騷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802章 笑對爾等手段第790章 羣像 後續(xù)第448章 商校籌劃 大有文章第698章 名將亦** 嚴打立見功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461章 虎威板甲 秦法追則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619章 眼中釘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620章 欲閒不得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xù)繁第543章 商場伎倆 由此及彼第957章 回程不得閒第585章 邊鎮(zhèn)血仇大案第185章 言談出新衙第695章 立竿見影 城外相見第324章 殺將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27章 小揭盅第473章 多管齊下關他門第894章 祖母親孫 親情權謀第41章 尚膳監(jiān)食檔第332章 此消彼長真乃賢王第374章 湖中舞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222章 船頭香 招兵忙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1041章 向南第727章 商人逐利 買賣囤積第508章 狼羣追虎損己利人第419章 人心不同 今學古用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774章 投名狀第41章 尚膳監(jiān)食檔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1055章 新人們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395章 合則兩利 魯官通賊第256章 待明日第51章 內閣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xiāng)第867章 滅徐 一動皆動第1036章 好心的陳璘第722章 王通所爲 衆(zhòng)官不明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609章 血夜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嘎县| 长武县| 乐平市| 岳普湖县| 民和| 宜春市| 义乌市| 志丹县| 庐江县| 高安市| 新乡市| 昔阳县| 乃东县| 阿城市| 瓦房店市| 桃源县| 朝阳县| 桐城市| 宣威市| 陆丰市| 郁南县| 恭城| 马公市| 磴口县| 伊川县| 巴彦淖尔市| 慈溪市| 元氏县| 天水市| 汨罗市| 扶风县| 肇州县| 宜川县| 盖州市| 康马县| 喀什市| 永修县| 南召县| 昌吉市| 广州市| 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