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2章 尚武寺 演武閣

第492章 尚武寺 演武閣

時間一天天過去,進入五月份之後。

皇商司也完成了組建,設立主官郎中一名,從五品,副官員外郎兩名,從六品,下轄主事若干,正七品,司務若干,從九品。

原戶部員外郎李昌孝升任皇商司郎中,羅裳、王振澤、林琦、張青松、齊廷、甄楊氏六大代理商入皇商司任主事。

對於六大代理商充任主事的事情,吏部內部也是吵了好幾天。

其主要原因在甄楊氏身上,大榮軍中有一些巾幗女將,但是在文官體系中卻從未有過女子爲官。

甄楊氏能任主事,也算是破天荒了。

不過這跟楊正山沒有關係,楊正山沒有幫甄楊氏說話,畢竟他現在管不到皇商司的頭上,別看建立皇商司是他提出來的,實際上皇商司跟他沒有半點關係。

皇商司歸屬於戶部管轄,又皇城內官監監管,無論是戶部還是內官監,他都插不上話。

所以現在他已經無法插手皇商司的事情,自然也不能幫甄楊氏。

不過延平帝倒是很看重楊正山的提議,當初楊正山就推薦六大代理商任皇商司的主事,所以最終延平帝就按照楊正山最初的建議敲定了此事。

甄楊氏破天荒的成爲了大榮外朝文官體系的第一位女官。

當六大代理商入皇城接受賜官之後,甄楊氏來到靖安侯府,對楊正山磕了三個響頭。

“民婦拜謝侯爺,侯爺提攜之恩,延州甄氏沒齒難忘!”

甄楊氏跪在楊正山面前,眼眶微紅,聲音哽咽的說道。

她這一路走來有多不容易唯有她自己最清楚。

從一個後院婦人到如今御賜官身,披上官袍,這一切都可以說是楊正山的提攜。

當初若不是楊正山在騰龍衛招商引資,她也無法保住延州甄氏的家業,更無法讓延州甄氏的家業變得更加龐大。

之後若不是楊正山選中她成爲六大代理商,讓她受到了重山鎮的庇護,她同樣無法保住延州甄氏的家業。

而如今,若不是楊正山的推薦,她也無法得到御賜官身,入皇商司,充任正七品主事。

表面上看,楊正山似乎從未主動幫過她,但實際上她和延州甄氏今日的一切都跟楊正山脫不了干係。

如今她有御賜官身,這是她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別說她了,羅裳、王振澤等人又何曾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做官?

見她如此激動,楊正山捋著鬍鬚,和煦的笑道:“甄夫人還是先起來吧!”

“侯爺大恩,沒齒難忘!”甄楊氏起身,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拭去眼角的淚珠。

“你既然已入皇商司,那就應該明白陛下的需要!”

楊正山一邊說道,一邊看向羅裳、王振澤等人。

“陛下建立皇商司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賺銀子!”

“只要你們能讓陛下滿意,日後你們再進一步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如果你們不能讓陛下滿意,那皇商司未來還可能會裁撤掉!”

延平帝對皇商司抱著很大的期望,而他的期望就是銀子。

眼前六位雖然已是皇商司的主事,但是他們想要保住自己的官位,還要讓延平帝滿意才行。

賺不到銀子,呵呵,別說官位了,恐怕連身家性命都要搭進去。

別看現在朝堂上的百官似乎已經認同了皇商司的存在,可實際上大家現在都在盯著皇商司,一旦皇商司犯錯,或者辦事不利,那就會有無數人站出來將皇商司掀翻。

所以接下來羅裳、王振澤、甄楊氏六人還要面對更加嚴峻的考驗。

“我等明白,我等定會不負陛下所託,也定會不負侯爺的提攜之恩!”羅裳沉聲說道。

楊正山滿意的點點頭,又說道:“重山鎮那邊還需要你們多多照顧,你們最少也要幫重山鎮把那些債務還上!”

“只要能做到這一點,那你們就沒有辜負老夫的提攜!”

“侯爺放心吧,大不了到時候我們不用錢莊還債了!”王振澤笑呵呵的笑道。

他們手中的債票是最多的,同時他們在重山錢莊中的存銀也是最多。

只要他們不去重山錢莊擠兌,那重山錢莊就不會出問題。

而對他們來說,用幾十萬兩銀子換一個官身,那絕對是值得的。

“那可不行,老夫定下的規矩不能破,你們只要權衡好兩座玻璃作坊的銷量即可!”

楊正山擺擺手,笑道:“至於其他,老夫也不能讓你們做虧本的買賣!”

規矩不能破,那是楊正山用總兵府和自己的信譽立下的規矩。

這規矩若是破壞了,雖然可以讓總兵府減少數百萬的債務,但也會讓他和重山鎮總兵府失去信譽。

幾人聽了這話,都不由得稱頌道:“侯爺仁德!”

爾後,楊正山在府中宴請了幾人。

自此之後,皇商司算是成立了,有了官身的加成,羅裳六人行事也方便了不少。

而接下來玻璃物件的價格會降低,但是兩座玻璃作坊會緊接著推出玻璃器皿。

玻璃茶具、酒具、餐具等等,都會進入市場。

雖然這樣一來,玻璃製品的價格會降低,但是隨著玻璃製品走進千家萬戶,就會形成薄利多銷的情況,六大代理商和皇商司的收益會不降反增。

至於其他,楊正山也管不了了,他現在只要羅家玻璃生意的三成份額補貼家用即可,其他的事情他根本就不想管。

而隨著皇商司的建立,關於掌控江湖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一連數日,楊正山都被延平帝召到皇城中議事。

不只是他,周茂、段瑞、樑儲等等也被召見,時不時還會叫上內閣的幾位閣老,以及兵部、刑部和大理寺的主要官員一起討論。

關於如何掌控江湖,目前已經確定了一個方向,那就是建立一個新的衙門,專門負責此事。

相比於皇商司,這個新衙門權力更大,影響也更廣。

所以對於此事,延平帝更加重視。

時間一晃進入了五月中旬,關於掌控江湖的各項政策基本上都定下來了。

大體上符合楊正山上奏的提議,當然這並不是說這些都是根據楊正山的提議制定的,實際上楊正山、周茂、段瑞幾人的提議都大差不差。

他們都傾向於建立一個新的衙門,且都有拉攏江湖宗門的想法。

楊正山唯一特別的地方,其實是武道學院。

但相比於其他兩個提議,武道學院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提議,最起碼對當前的朝廷來說,是最不重要的。

五月十五,早朝之後。

延平帝再次將衆人召到御書房中。

一同來的還有內閣的幾位閣老,以及兵部尚書王路,刑部尚書衛榮,大理寺卿閆瑞書。

這算是一次小朝會了。 延平帝看了看宋元閣,說道:“宋閣老,你來說說內閣的意見吧!”

宋元閣清了清嗓子說道:“按照這幾日的商討,內閣制定了一份章程?!?

“第一,改限武令爲尚武令,將民間江湖勢力劃分爲三個等級,第三等,授宗主令,賜七品官身,限定宗門弟子數量不得超過三百人!”

“第二等,授宗主令,賜五品官身,限定宗門弟子數量不得超過五百人!”

“第一等,授宗主令,賜三品官身,賜飛魚服,限定宗門弟子數量不得超過千人!”

“宗門等級評定具體細則……”

“第二,設尚武寺,刑部鎮武司和大理寺武直處併入尚武寺,尚武寺設寺卿一位,正三品,左右少卿,正四品,左右寺丞,正五品……”

“下轄十三省尚武司,每司設指揮使一位,指揮同知兩位,指揮僉事四位……”

“第三,設演武閣,演武閣與國子監同品,設演武閣武正,從四品,武司兩人,正五品,掌軍武訓導之事,分爲武道、兵法、練兵、器械、醫藥五科!”

前兩條與楊正山的提議大差不差,唯獨第三條與楊正山提議有很大的差別。

楊正山是想建立一條從下到上的完整的武者培養體系,但最終商定之後,只設立了一座演武閣。

至於原因,沒錢!

而演武閣也不是單純的武道學院,更像是一座軍事學院,所教授的內容包含武道、兵法、練兵、器械和醫藥五科。

器械即爲打造軍用器械,如座弩、攻城器械等,培養的是工匠。

醫藥則是爲了培養軍醫。

這兩項是楊正山強烈要求加上的。

武者修煉離不開醫藥,而武者戰鬥更是離不開兵甲。

無論是軍中,還是其他,但凡跟武道有關,就離不開這兩項。

既然是武道和軍事學院,那自然不能少了這兩樣。

所以楊正山強烈要求將這兩項也加入了演武閣的教授學科。

對此,其他人雖然有些異議,但也沒有多說。

這都是小事,沒必要爲了這個跟楊正山爭論。

待宋元閣講完,延平帝又開口說道:“諸位愛卿可還有異議!”

衆人皆是搖頭。

這些事情他們都已經商討了很久了,也吵了很久了。

就拿鎮武司和武直處併入尚武寺的事情,刑部尚書衛榮和大理寺卿閆瑞書就強烈反對,但最終胳膊擰不過大腿,面對內閣和周茂等人的支持,他們也只能壓下心中的不滿。

而尚武寺還有很多特別的地方,它是一個武力衙門,雖然看起來跟大理寺、鴻臚寺之類的一樣,但實際上它是一個武官衙門,即尚武寺的官員任免由兵部的武選司負責,不歸吏部負責。

同樣,演武閣的官員任免同樣歸兵部的武選司負責。

見衆人沒有意義,延平帝又說道:“那就商量一下官職安排吧!”

“靖安侯,你可願擔任尚武寺卿?”

延平帝不等別人開口,直接向楊正山問道。

楊正山一愣,隨即出列說道:“陛下,臣想做演武閣武正!”

他這話一出口,其他人倒是都怔了一下。

演武閣武正只是從四品,尚武寺寺卿可是正三品。

而且在權力上,演武閣也遠遠不如尚武寺。

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但楊正山卻選擇了演武閣武正。

“爲何?”延平帝也是不解。

他在決定建立尚武寺的時候,第一個想到了就是讓楊正山執掌尚武寺。

他本以爲楊正山會欣然接受,可沒想到楊正山居然會拒絕。

“陛下,臣對民間江湖勢力瞭解不多,怎能執掌尚武寺?”楊正山的理由很合理。

讓他執掌尚武寺,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做。

江湖中有多少宗門勢力?

每個宗門勢力又有多強的力量?

這些江湖勢力對朝廷是個什麼態度?

還有該如何管理這些江湖勢力,又該如何收攏這些江湖勢力?

另外,這個尚武寺一看就是個大麻煩。

牽扯的勢力那麼多,這背後牽扯的人和事更是數不勝數。

想要理清楚這些關係,將所有的力量整合在一起,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而現在楊正山的精力已經朝著修煉偏移了,這段時間他的修爲精進了不少,他還想著再進一步,可不想把精力和時間浪費在尚武寺上。

“陛下也知道,臣擅長練兵,也擅長教導弟子,這演武閣武正之職對臣來說,再合適不過!”楊正山又說道。

一隻羊是趕,一羣羊也是趕。

反正他現在已經有三個徒弟了,也不在乎再多幾百或幾千學生。

再說,這演武閣一看就是個清閒衙門。

到時候楊正山只需要找兩個靠譜的副手,他就可以做甩手掌櫃了。

所以從一開始楊正山就盯上了這個武正之位。

至於官職品級,他是超品侯爵,官職品級對他根本沒有太大的意義。

延平帝聞言,想了想,問道:“那尚武寺寺卿該由誰擔任?諸位愛卿可有合適的人選?”

衆人陷入了沉思。

這個寺卿可不是一般人能能做的。

此人不但要了解江湖的諸多勢力,還要有較強的實力,修爲最少也要半步先天。

而當今朝堂上除了楊正山,還真沒有太好的人選。

周茂想了想,開口說道:“臣以爲武定侯可擔此重任!”

“武定侯?不妥,如今武定侯鎮守雲嶺鎮,不可輕易調動!”段瑞否定道。

大榮南邊的邊鎮有兩個,分別是雲嶺鎮和南疆鎮,南疆鎮由興國公府世代鎮守,雲嶺鎮則由武定侯充任總兵。

相比於大榮北疆,大榮南邊涉及的勢力更多,實力也更強大,雖然在兵力上,雲嶺鎮和南疆鎮遠遠不如北邊的四個邊鎮,但是在武道高手上,南邊兩大邊鎮卻要超出北邊四大邊鎮很多。

武定侯郭英有著先天修爲,而當今興國公也是先天高手,兩大先天高手鎮守大榮南部邊疆,自然不能輕易調動。

第645章 靈泉空間第一批居民第562章 重山鎮驚變第561章 王彬請辭第520章 老夫那曾孫配不上你家的丫頭?第95章 姜賀夫婦到來第111章 新媳婦進門第202章 茶樹 果樹 釀酒第644章 大靖王朝第519章 救命之恩,以身相許?第243章 惜纔是德,薦纔是功。第389章 兇險與機遇第273章 大雪第352章 攻其必救,調虎離山!第588章 官衙 商號 水師第245章 趁虛而入第666章 周蘭上門第164章 羅裳到來第438章 重山錢莊再開業第313章 張家的船隊第101章 成長,心態變化第474章 的四百七十五章師父,請受徒兒一拜!第479章 好厲害的老頭!第370章 王師已至,殺逆賊,立新功!第353章 重山鎮巡撫和總兵第593章 混亂的大榮朝堂第47章 前往重山關第213章 追殺第57章 臨關堡的歸屬第274章 上到廟堂,下到山野,都有江湖人的身影。第65章 記功第646章 北海雷君第517章 讓楊正山頭疼的事情第598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回家了第374章 第三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呂華第93章 金刺血藤,李氏產子第333章 好戲不斷第187章 兩位老人家嘮嗑第473章 仇人相見,風輕雲淡第288章 春闈第607章 延平帝駕崩第418章 說親家母年方二八,我都相信!第185章 多此一舉第318章 第一批軍戶第445章 老夫曰盡數可殺第403章 太子無道,禍亂朝綱第527章 騰龍衛近況第380章 諸軍齊至第80章 要下雨了!第204章 孃家就是女兒的底氣。第648章 四爺造反了!第647章 大榮西南亂局第402章 封侯大典第86章 意外之客,盧二爺第434章 新的時代第264章 腐朽之中催生的武道家族第583章 咱們家可不養紈絝!第102章 追擊第338章 迴歸,新一年的練兵計劃第172章 印象的改變第188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277章 發展計劃第45章 說親第90章 準備年禮第328章 五軍營,親兵營第476章 深夜來客第301章 在本將軍面前沒有你說話的份!第544章 鬱青衣破先天第444章 我們只是想讓靖安侯不要把事情做的太絕第542章 歸京第64章 戰果和繳獲第561章 王彬請辭第323章 遼東的特產第460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667章 京都被圍第297章 騰龍衛工程隊第384章 收拾殘局第495章 尚武令出,江湖震動。第526章 四海水師總理官第395章 楊將軍真會開玩笑。第437章 真正的狗大戶第472章 入京城第673章 遼東楊氏有異動!第407章 執掌重山鎮第481章 這一槍當真是神乎其神第359章 王城,銀庫第213章 追殺第6章 親家姜家第545章 送嫁,南疆鎮第613章 自保與發育第34章 周蘭的謝禮第287章 碼頭和鹽場第359章 王城,銀庫第119章 安源州城上任第435章 年節,天災將至第330章 都三百三十章海域勢力第617章 官不如賊第101章 成長,心態變化第354章 夫人,你的劍!第210章 許久沒有殺人了,這劍都生疏了很多!第374章 第三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呂華
第645章 靈泉空間第一批居民第562章 重山鎮驚變第561章 王彬請辭第520章 老夫那曾孫配不上你家的丫頭?第95章 姜賀夫婦到來第111章 新媳婦進門第202章 茶樹 果樹 釀酒第644章 大靖王朝第519章 救命之恩,以身相許?第243章 惜纔是德,薦纔是功。第389章 兇險與機遇第273章 大雪第352章 攻其必救,調虎離山!第588章 官衙 商號 水師第245章 趁虛而入第666章 周蘭上門第164章 羅裳到來第438章 重山錢莊再開業第313章 張家的船隊第101章 成長,心態變化第474章 的四百七十五章師父,請受徒兒一拜!第479章 好厲害的老頭!第370章 王師已至,殺逆賊,立新功!第353章 重山鎮巡撫和總兵第593章 混亂的大榮朝堂第47章 前往重山關第213章 追殺第57章 臨關堡的歸屬第274章 上到廟堂,下到山野,都有江湖人的身影。第65章 記功第646章 北海雷君第517章 讓楊正山頭疼的事情第598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回家了第374章 第三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呂華第93章 金刺血藤,李氏產子第333章 好戲不斷第187章 兩位老人家嘮嗑第473章 仇人相見,風輕雲淡第288章 春闈第607章 延平帝駕崩第418章 說親家母年方二八,我都相信!第185章 多此一舉第318章 第一批軍戶第445章 老夫曰盡數可殺第403章 太子無道,禍亂朝綱第527章 騰龍衛近況第380章 諸軍齊至第80章 要下雨了!第204章 孃家就是女兒的底氣。第648章 四爺造反了!第647章 大榮西南亂局第402章 封侯大典第86章 意外之客,盧二爺第434章 新的時代第264章 腐朽之中催生的武道家族第583章 咱們家可不養紈絝!第102章 追擊第338章 迴歸,新一年的練兵計劃第172章 印象的改變第188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277章 發展計劃第45章 說親第90章 準備年禮第328章 五軍營,親兵營第476章 深夜來客第301章 在本將軍面前沒有你說話的份!第544章 鬱青衣破先天第444章 我們只是想讓靖安侯不要把事情做的太絕第542章 歸京第64章 戰果和繳獲第561章 王彬請辭第323章 遼東的特產第460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667章 京都被圍第297章 騰龍衛工程隊第384章 收拾殘局第495章 尚武令出,江湖震動。第526章 四海水師總理官第395章 楊將軍真會開玩笑。第437章 真正的狗大戶第472章 入京城第673章 遼東楊氏有異動!第407章 執掌重山鎮第481章 這一槍當真是神乎其神第359章 王城,銀庫第213章 追殺第6章 親家姜家第545章 送嫁,南疆鎮第613章 自保與發育第34章 周蘭的謝禮第287章 碼頭和鹽場第359章 王城,銀庫第119章 安源州城上任第435章 年節,天災將至第330章 都三百三十章海域勢力第617章 官不如賊第101章 成長,心態變化第354章 夫人,你的劍!第210章 許久沒有殺人了,這劍都生疏了很多!第374章 第三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呂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兰考县| 洛浦县| 宝应县| 民和| 山东省| 盐源县| 华坪县| 水城县| 雷州市| 嘉兴市| 获嘉县| 泗阳县| 孝义市| 新和县| 开江县| 南乐县| 大关县| 渑池县| 汕头市| 太谷县| 宁明县| 乌苏市| 穆棱市| 新源县| 桦甸市| 西昌市| 云林县| 常德市| 临洮县| 关岭| 杭州市| 抚州市| 岳池县| 诏安县| 兴业县| 五峰| 山西省| 健康| 乌审旗|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