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3章 遼東楊氏有異動!

王鶴的劍帶著熊烈的火焰,妙心的雙手沐浴著金色的光輝。

那赤紅的火焰源自王鶴所修煉的功法,乃是先天真氣的特性,看起來猶如實質一般,跟真正的火焰一般無二,這說明王鶴在玄機的感悟上,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妙心所用的金色光輝,也是先天功法的表現,屬於佛家功法的一種特性,但它又不是單純的玄機之妙,而是佛心的展現。

佛心即道心,道心即道意。

佛門功法比較有特色,從一開始就會感悟佛心,只不過想要領悟真正的佛心非常困難。

妙心還沒有悟透佛心,也就是他還沒有入道,但是因爲佛門功法的特殊,他又已經掌握了一些道意的使用方式。

論修爲,妙心在王鶴之上。

但是王鶴偷襲出手,妙心猝不及防被動防守。

當妙心雙手夾住王鶴的劍時,王鶴卻驟然鬆開了劍柄,身形凌空轉向,又是一抹赤紅的劍芒綻放,斜著從妙心的喉嚨前劃過。

赤紅的火焰與金色的佛光碰撞,迸發出濃烈的真氣亂流。

佛光在衰弱,火焰在升騰,眨眼間,濃烈的火焰就將妙心的頭顱包裹了起來,鮮血從火焰中墜下。

咳咳~~

妙心輕咳著,夾住長劍的雙手不由得鬆開,捂住了自己的喉嚨。

王鶴落地,他手中還握著一柄劍,一柄黑色的短劍,劍長不過一尺。

第一劍不過是虛招,第二劍纔是殺招。

先是偷襲,後又換劍出殺招。

這一切就發生在一瞬間,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妙心已經從半空中墜落下來。

“師兄!”

妙法眼眶瞪裂,朝著妙心飛掠而來。

別說其他人沒有反應過來了,就連劍乘風、李振和楊九石都沒有反應過來。

他們只知道京都城內有大梁的內應,卻不清楚這個內應是誰。

拉攏王崢是張欒一手操作的,甚至讓王鶴臨陣倒戈也是張欒的計劃。

張欒瞭解京都內所有先天武者的情況,自然清楚誰的威脅最大。

所以從一開始,張欒想要除去的目標就是妙心。

王鶴一擊得手,局勢瞬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雖然兩方先天武者的數量還有差別,但在實力上已經沒有太大的差距了。

大梁這邊有張欒、劍乘風、李振、楊九石和王鶴五人,而大榮這邊有陳萬松、妙法、妙真、李朝、白劍和黑刀六人。

看起來大榮多一個先天武者,但在實力上白劍和黑刀只是初入先天而已,他們兩個加起來估計都不如楊九石一人。

楊九石雖然名聲不顯,但他也是一位資格很老的先天武者。

他曾在翠霞谷守了二十多年,而如今他也已有百歲。

在楊九石面前,白劍和黑刀就是兩個小年輕。

戰況劇變並沒有令雙方停止戰鬥,相反,很快雙方的戰鬥就進入了白熱化。

城牆內外,數以萬計的將士在拼命廝殺,城門樓前已經變成了先天武者的戰場。

十多位先天武者不斷地碰撞,廝殺。

事到如今,一切話語都是沒用的廢話,唯有拼命一戰。

妙心是這場亂世中第一個戰死的先天武者,但他絕對不是最後一個。

正如之前所說的那般,白劍和黑刀先後死在了楊九石的刀下,李朝不是李振的對手,交手百招之後,倉惶而逃。

王鶴在劍乘風的配合下,再次斬殺妙法和妙真。

大乘寺的三個大和尚都死了,不是他們的實力不夠強,而是王鶴的實力有些出人意料的強大。

年齡是先天武者實力重要的評估標準,但並不是最重要的標準。

論年齡,王鶴、妙法三人差不多,都在一百二十多歲,劍乘風和張欒稍微年輕一些。

然而論實力,王鶴卻遠在妙法之上,不比妙心差多少。

在妙心被偷襲殺死之後,王鶴就成了眼前十餘位先天武者中最強的一個。

在劍乘風的牽制和配合之下,王鶴很輕鬆的斬殺了妙法和妙真。

最後一個陳萬松死在了張欒的刀下。

當張欒的刀斬在陳萬松的胸前時,陳萬松滿眼都是不甘和憤怒。

其實他早有預想過自己的死亡,但是事到臨頭,他依然無法坦然的面對死亡。

他死死的凝視著張欒,彷彿是要將張欒的樣貌刻畫在自己心中一樣。

他憤恨,他不甘,但又感到無奈和無力。

張欒倒是沒有那麼多的情緒,他的刀收回,然後再次刺出,刺穿了陳萬松的胸膛和心臟。

陳萬松死了。

李朝跑了,帶著李飛鶴一起跑了,祖孫二人如同喪家之犬般逃離的京都。

他們連城內的族人都捨棄了。

先天武者決出勝負,金吾四衛的主將逃走,京都西部城牆很快就被攻破了。

無數大梁軍將士衝入城內,一場慘烈的屠殺出現在京都城內。

慘叫聲,哀嚎聲震天,濃烈的火焰伴隨著滾滾黑煙在城內升起,焦糊味中摻雜著血腥味盈滿全城。

無數還留在京都城內的勳貴和官宦都遭到了血洗。

直至一場傾盆大雨落下,直至皇城內燃起熊熊大火,京都城內的屠殺才落下了帷幕。

建興帝將皇宮燒了。

將他自己的皇后、妃嬪全部燒死了,當然也包含他自己。

至於他的皇子,能走的其實早就送走了,沒有走的也都死在了這場大火之中。

大雨磅礴,白濛濛的水汽籠罩在京都城上空。

皇城內的大火慢慢的被澆滅,當張欒站在太極殿前時,他昂頭望著陰黑的天穹,任由雨水肆意的拍打在自己臉上。

“張前輩,辛苦了!”天武皇帝帶著一衆將領來到張欒的身後。

張欒回過神來,轉身抱拳一禮,“拜見陛下!”

天武皇帝見此,臉上露出壓抑不住的笑容。

他望著前面的太極殿,皇城的後宮被燒了一大片,但前面的太極殿、文華殿、武英殿等卻依舊完好,看著是那麼的雄偉,哪怕是在磅礴的大雨之下,這太極殿依舊顯得氣勢磅礴。

回想當初,他不過是一個山匪頭子罷了,那是誰能想到有一天他能站在太極殿門前,坐在那高高在上的皇位之上。

“走吧!雨太大,我們先進去避避雨!”

說著,他大步流星的走進了太極殿。

進入太極殿,天武皇帝看著那龍椅,更是露出了貪婪的神色。

不過他畢竟是個心志堅毅的人,只是呼吸間,他那貪婪的目光就變成了堅定的目光。

他沒有任何猶豫,也沒有任何推辭,直接跨步走向龍椅,一屁股坐在龍椅上。

跟隨進來的將領們見此,雙目大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也不知道是誰領的頭,總之很快一衆將領就紛紛跪下,高呼萬歲。

張欒和劍乘風看到這一幕並沒有露出不滿的神色,只是淡淡的笑著,當然他們是不會下跪叩首的。

別說眼前的天武皇帝,就算是大榮的歷代皇帝,也沒有讓先天武者下跪叩首的先例。

他們攻下了京都,這意味著他們擁有了開國建朝的資格。

雖然之前天武皇帝已經稱帝,但說實話,他之前稱帝多少有些兒戲,完全就是自嗨。

可現在不一樣了,天武皇帝入主京都,坐在了龍椅上,是真正的開國建朝。

此時天武皇帝很高興,“諸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雖然眼前這些將領都是出身草莽,但此時他們在這太極殿內倒是像模像樣的,跟真正的勳貴官宦沒有太大的區別。

當然,他們之前也是有過排練的,畢竟他們早就擁有自己的朝堂了。

只是天武皇帝的高興並沒有持續多久,就在一衆將領站起來的時候,太極殿外突然傳來一道喊聲。

“報!”

一名身穿鐵甲的將領帶著溼噠噠的雨水來到殿前,稟報道:“啓稟陛下,遼東密探傳信,遼東楊氏有異動!”

天武皇帝聞言,倒是沒有太多的驚異,只是問道:“有何異動?”

“半月前,遼東楊氏調動重山鎮各營兵將南下,同時北海水師已經南下,封鎖了濡河河道,薊州已經進入了戒嚴狀態,似乎正在備戰!”將領回道。

他的話說完,張欒和劍乘風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天武皇帝的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重山鎮和北海水師南下,其中代表的意味不用多說,肯定是來找他們的。

不過他的凝重與張欒和劍乘風的凝重不同,他只是將遼東楊氏當成了一個普通的敵人。

遼東楊氏,江南慶王,南疆鎮曲氏、雲嶺鎮郭氏、安西鎮孫氏,這些在他眼中都是一樣的。

就在大梁進攻京都的時候,各方勢力也沒有閒著,首先是陳恆昌打下了福海省大半的府縣,其次是雲嶺鎮郭氏終於忍不住了,開始對南雲省和藏原動手了。

接著是安西鎮孫氏也在朝著割據政權演化,他們也開始吞併烏思鎮了。

眼下這場亂世已經進入了最混亂的階段,諸多地方割據政權出現,各地的豪族和江湖勢力紛紛下注加碼。

東南也好,西南也罷,凡是有兵有權的勢力都忍不住要下場了。

當然也包含處於東北的遼東楊氏。

唯獨西北稍微消停了一些。

不過西北的肅州鎮和隴北鎮消停,不是因爲他們沒有野心,而是因爲他們無力割據。

他們把隴原三省禍害了一遍,可是他們自身也受到了不少損失。

再加上如今隴原三省被大梁佔據,且民生凋敝,而肅州鎮和隴北鎮多荒涼之地,沒有隴原三省輸送各種物資,他們只能縮著腦袋舔舐傷口。

其實安西鎮和烏思鎮與肅州鎮和隴北鎮的情況差不多,大榮西北和西邊的四個邊鎮都是比較荒涼的,民生不興,物資匱乏,一直都需要大榮朝堂輸送錢糧和物資。

但安西鎮和烏思鎮強的地方就是他們之前並沒有參與戰爭,所以他們目前還能自給自足,並且還能騰出手來做些其他的事情。

所以孫氏孫雲波才起了心思,掌控安西鎮之後,準備再拿下烏思鎮。

而在天武皇帝眼中,遼東楊氏和這些邊鎮的勳貴家族都是一樣的。

他剛剛打下了京都,此時正是心氣最高的時候,根本不將遼東楊氏放在心中。

之所以會面露凝重之色,也僅僅只是因爲接下來他們需要繼續戰鬥。

天武皇帝不瞭解遼東楊氏,可張欒和劍乘風瞭解啊。

“陛下,重山鎮大軍南下必須要慎重對待!”張欒開口說道。

劍乘風也點頭附議道:“沒錯,遼東楊氏絕非一般勢力,若是他們也有爭霸天下的野心,我們必須要小心應對!”

天武皇帝露出訝異的神色,要知道之前他們面對京都,張欒和劍乘風都沒有如此慎重,可現在面對遼東楊氏,他們兩個卻都說要小心應對。

這讓他有些難以理解。

其實這也不能怪天武皇帝小瞧遼東楊氏,實在是這些年楊家太過低調了。

楊正山將楊家搬到星月島之後,除了與楊家親近的勢力外,大榮絕大多數人對楊家都不甚瞭解。

其實就算是與楊家親近的勢力也對楊家的勢力瞭解不多。

如寧國公府、常平侯府、海昌伯府等等,他們都只知道現在的楊家應該很強,但具體強到什麼地步,他們卻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連他們都不瞭解楊家的具體實力,更不要說其他人。

而之前大榮朝堂上的重臣也只知道遼東楊氏把控遼東,不尊朝廷調令,但說實話他們對遼東楊氏的瞭解也不是很多。

楊正山已經離開大榮二十年了,楊承業一直住在重山鎮,而且他還不是重山鎮的總兵。

很多人都知道遼東楊氏的名號,但真正瞭解遼東楊氏的人並不多。

天武皇帝出身草莽,在張欒投靠他之前,他連大榮朝堂上諸多重臣的名字都不知道,更不要說低調的楊家了。

第339章 女子訓練營與燒製玻璃第366章 請誅陳祖昌第452章 有沒有靖安侯的人?第607章 延平帝駕崩第41章 灌雞湯第295章 人才啊第80章 要下雨了!第397章 現在想跑?晚了!第621章 星月島的恐怖實力第442章 擱淺,被彈劾第233章 戰利品第652章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第375章 我並不想探究楊將軍的秘密!第93章 金刺血藤,李氏產子第637章 老爺子只想在這大海上混,根本就不想回去!第365章 戰報入京都第267章 其罪當誅!第292章 探花郎第145章 巡視屯堡第440章 楊承業大婚第423章 與外戚結親的利弊第96章 烽煙再起第324章 廣發請帖第138章 一張手令三百兩!第678章 打蛇打七寸第298章 美食,美酒,美人第72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72章 京都之戰第349章 書信傳四方第249章 金蟬脫殼第522章 我就是捨不得,怎麼了?第520章 老夫那曾孫配不上你家的丫頭?第249章 金蟬脫殼第499章 翠霞谷,武者匯聚第156章 你放心,我定不會負你!第12章 楊家村楊正山第550章 意外的相遇第146章 我想看你練劍!第549章 意境,誠於心,誠於槍!第403章 太子無道,禍亂朝綱第325章 再跟老子鬧脾氣,就把你騸了!第361章 兵臨鬆州城第303章 富商張家第586章 準備前往星月島第92章 先生有大才啊第301章 在本將軍面前沒有你說話的份!第681章 來了很多老朋友!第533章 大獲全勝,離間計第154章 新馬場選址第88章第66章 潰兵第376章 千重山,迎河第89章 養馬場第621章 星月島的恐怖實力第207章 感覺他很弱第533章 大獲全勝,離間計第656章 千杯醉第640章 那這個世界會一直存在嗎?第547章 就怕到時候你會身不由己!第30章 傷亡第186章 心底的殺意第536章 大戰之前第373章 放虎歸山第195章 皇親國戚,勳貴子弟第418章 說親家母年方二八,我都相信!第591章 天災人禍第38章 我公爹是楊正山第334章 哪又如何?這裡不是遼東,這裡是江南!第351章 朝堂之爭第313章 張家的船隊第374章 第三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呂華第634章 他們不會躲起來了吧!第483章 先天令,藏功閣第581章 延平帝的一舉數得第497章 星元果樹第391章 回楊家村第459章 爺爺,我覺得鞭子比槍厲害!第124章 有人來考驗幹部第607章 延平帝駕崩第285章 新的一年第240章 今夜有東南風第138章 一張手令三百兩!第519章 救命之恩,以身相許?第126章 秘武衛百戶衛岑第482章 與父皇相比,朕果然還差許多!第365章 戰報入京都第483章 先天令,藏功閣第280章 留個好印象第314章 我就喜歡你這副桀驁不馴的樣子第296章 不能往京都送信第175章 成婚第328章 五軍營,親兵營第451章 你居然嫌人家醜?第83章 糧價 燒木炭第664章 樑家最擅長自保,不是嗎?第184章 入秘武衛者,唯有死者休!第148章 妾身拜見老爺!第489章 收徒,拜師第466章 老夫就知道張公公是個好人!第265章 蘭家三兄弟
第339章 女子訓練營與燒製玻璃第366章 請誅陳祖昌第452章 有沒有靖安侯的人?第607章 延平帝駕崩第41章 灌雞湯第295章 人才啊第80章 要下雨了!第397章 現在想跑?晚了!第621章 星月島的恐怖實力第442章 擱淺,被彈劾第233章 戰利品第652章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第375章 我並不想探究楊將軍的秘密!第93章 金刺血藤,李氏產子第637章 老爺子只想在這大海上混,根本就不想回去!第365章 戰報入京都第267章 其罪當誅!第292章 探花郎第145章 巡視屯堡第440章 楊承業大婚第423章 與外戚結親的利弊第96章 烽煙再起第324章 廣發請帖第138章 一張手令三百兩!第678章 打蛇打七寸第298章 美食,美酒,美人第72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72章 京都之戰第349章 書信傳四方第249章 金蟬脫殼第522章 我就是捨不得,怎麼了?第520章 老夫那曾孫配不上你家的丫頭?第249章 金蟬脫殼第499章 翠霞谷,武者匯聚第156章 你放心,我定不會負你!第12章 楊家村楊正山第550章 意外的相遇第146章 我想看你練劍!第549章 意境,誠於心,誠於槍!第403章 太子無道,禍亂朝綱第325章 再跟老子鬧脾氣,就把你騸了!第361章 兵臨鬆州城第303章 富商張家第586章 準備前往星月島第92章 先生有大才啊第301章 在本將軍面前沒有你說話的份!第681章 來了很多老朋友!第533章 大獲全勝,離間計第154章 新馬場選址第88章第66章 潰兵第376章 千重山,迎河第89章 養馬場第621章 星月島的恐怖實力第207章 感覺他很弱第533章 大獲全勝,離間計第656章 千杯醉第640章 那這個世界會一直存在嗎?第547章 就怕到時候你會身不由己!第30章 傷亡第186章 心底的殺意第536章 大戰之前第373章 放虎歸山第195章 皇親國戚,勳貴子弟第418章 說親家母年方二八,我都相信!第591章 天災人禍第38章 我公爹是楊正山第334章 哪又如何?這裡不是遼東,這裡是江南!第351章 朝堂之爭第313章 張家的船隊第374章 第三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呂華第634章 他們不會躲起來了吧!第483章 先天令,藏功閣第581章 延平帝的一舉數得第497章 星元果樹第391章 回楊家村第459章 爺爺,我覺得鞭子比槍厲害!第124章 有人來考驗幹部第607章 延平帝駕崩第285章 新的一年第240章 今夜有東南風第138章 一張手令三百兩!第519章 救命之恩,以身相許?第126章 秘武衛百戶衛岑第482章 與父皇相比,朕果然還差許多!第365章 戰報入京都第483章 先天令,藏功閣第280章 留個好印象第314章 我就喜歡你這副桀驁不馴的樣子第296章 不能往京都送信第175章 成婚第328章 五軍營,親兵營第451章 你居然嫌人家醜?第83章 糧價 燒木炭第664章 樑家最擅長自保,不是嗎?第184章 入秘武衛者,唯有死者休!第148章 妾身拜見老爺!第489章 收徒,拜師第466章 老夫就知道張公公是個好人!第265章 蘭家三兄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新野县| 贵定县| 曲周县| 抚州市| 宁安市| 原阳县| 中卫市| 大英县| 呈贡县| 桑植县| 张家港市| 汤阴县| 通许县| 固阳县| 宜川县| 双牌县| 扶风县| 南汇区| 大关县| 凤城市| 大埔县| 洛浦县| 凌海市| 泌阳县| 禹州市| 镇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建水县| 霸州市| 闽清县| 祁门县| 贡觉县| 香港 | 乌拉特前旗| 安乡县| 游戏| 长岭县| 贵德县| 辽宁省| 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