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1章 姑娘們,別停啊,來來,接著奏樂接著舞!

第491章 姑娘們,別停啊,來來,接著奏樂接著舞!

進入包間,楊正山先是打量了一下青年男子,爾後笑道:“哈哈,老夫還奇怪是誰這麼著急將羅裳請來了,原來是寧王殿下!”

“老臣楊正山拜見寧王殿下!”

他抱拳躬身一禮。

寧王陳昭廷,也就是二皇子,皇貴妃張氏所出。

羅裳認不出寧王來,可楊正山能認出來。

哪怕他沒有見過寧王,還是一眼認出來了。

畢竟如今京都只有三個皇子在皇城外開衙建府。

“靖安侯,你是不是太無禮了?”寧王臉色漆黑的看著楊正山。

楊正山捋著鬍鬚,哈哈一笑,“是老夫莽撞了!”

“難得殿下有如此雅興,老夫這不是想跟殿下一起快活快活嘛!”

說著,他揮揮手,丁秋立即會意,上前將紗幔挑開,然後搬來一把椅子放在鑲玉牙牀前面。

“羅裳,這裡沒你啥事了,回去吧!”

楊正山大咧咧的坐在椅子上,對羅裳說道。

“那小的先告退了!”

羅裳求之不得,連忙對楊正山和寧王施禮,就準備離開。

“等等,本王可沒有說他現(xiàn)在可以走!”寧王冷聲說道。

楊正山詫異的看向他,“寧王是想讓羅裳作陪?那好,羅裳,你就別走了!”

“丁秋,把這幾個礙事的丟出去!”

他看著寧王身邊的那四個武者,咧嘴笑道:“誰要是敢反抗,直接給老夫剁了!”

燦爛的笑容中卻是說出這樣一句話。

濃烈的殺氣宛如實質(zhì)般充斥在房間內(nèi),把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們嚇得瑟瑟發(fā)抖。

“喏!”丁秋可不管別的,楊正山既然已經(jīng)下令,他只有執(zhí)行的份。

二話不說,直接上前,抓起那四個武者的領(lǐng)子就丟了出去。

這四個武者的實力還是有的,不過在楊正山的虎視眈眈之下,再加上丁秋親自動手,他們只能如同沙包一般被丟了出去。

“靖安侯,你竟敢對本王不敬!”寧王氣急。

楊正山目光冷冽的看了他一眼,爾後臉上又露出了笑容。

“姑娘們,別停啊,來來,接著奏樂接著舞!”

“老夫還是第一次來青樓,諸位姑娘可不要藏拙,要讓老夫長長見識才是!”

“哎,羅裳別愣著,請寧王坐下!”

“去讓老鴇上酒上菜!”

楊正山很不客氣的越俎代庖的吩咐著。

“殿下請坐!”羅裳有些心驚膽戰(zhàn),但還是上前給寧王搬來椅子,而丁秋則將旁邊的桌案搬了過來。

寧王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皇子身份尊貴,但只要不是儲君,那也就只是尊貴而已。

楊正山自然不能拿寧王如何,但那寧王身邊的護衛(wèi)隨從撒撒氣還是沒有問題的。

“姑娘,彈琴啊!”楊正山見那些姑娘也不彈琴也不跳舞,提醒道。

那撫琴的姑娘聞言,居然真的彈起來了。

琴音悠揚,自帶一股空靈的韻味。

楊正山一聽,不由得愕然。

他還以爲這春滿樓內(nèi)都是靡靡之音呢,沒想到居然有這樣空靈的琴音。

雖然他不懂音律,但他也是有欣賞水平的,畢竟前世他也是很喜歡聽各種音樂的。

這時老鴇帶著幾個夥計將酒菜端上了,她看了一眼臉色漲紅的寧王,又小心翼翼的對楊正山說道:“侯爺,這是酒菜!”

“嗯,你們下去吧!”

“幾位姑娘,別愣著,跳起來!”

楊正山根本不管老鴇,饒有興趣的看著那三個身材玲瓏的姑娘。

三個姑娘受到了驚嚇,也不知道該不該跳,但在老鴇的眼色下,三個姑娘還是舞動起來。

楊正山端著酒水輕抿一口,滿眼的點點頭。

不錯,不錯。

怪不得大家都喜歡來青樓,這其中的樂趣當真是高雅。

“老羅啊,這麼多年,你怎麼就沒帶老夫逛過青樓?”

楊正山有些不滿的看著羅裳。

你看看別的富商,爲了賄賂官宦,各種花招頻出不窮,可你老羅就是不上道,連個美女都沒送過。

不送美女也就罷了,再怎麼著也要帶老夫出來長長見識吧!

“咳咳~~”羅裳被楊正山的話給嗆到了,“侯爺,這個玩笑一點也不好笑!”

“無趣!”

楊正山靠在椅背上,看著還在生氣的寧王。

“殿下,老夫是個粗人,最不喜歡玩一些彎彎道道的手段,等回去,老夫就上奏,請寧王就藩!”

“什麼!”寧王懷疑自己聽錯了。

請我就藩!!

他麼的,這個老頭子真是壞得很!

“寧王是不是忘了,陛下讓老夫收了安王和代王爲徒!”

“不對,寧王應(yīng)該是因此這個纔來找羅裳的?”

楊正山想了想,覺得很可能就是因爲這個。

皇子嘛!

除了爭皇位還能幹嘛?

如果單純是爲了錢,應(yīng)該不會冒著得罪一名先天武者風險行事。

“哎~~”

“看來老夫不得不上奏了!”

楊正山本來還想嚇唬一下寧王,現(xiàn)在看來不上奏不行了。

“不行,靖安侯!你若是敢上奏,本王定不會饒了你!”寧王有些慌亂的吼道。

楊正山擺擺手,面色恢復(fù)了平靜,聽著那悠揚的琴音。

他對面前這三個妖嬈的舞姬興趣不大,但對那個彈琴的姑娘倒是有幾分興趣。

“老嘍,若是再年輕二十歲,老夫定會將姑娘帶回家!”

楊正山頗爲感慨的說道。

想當年,咱也是夜場小王子,燈紅酒綠中紙醉金迷。

然而如今咱是家有嬌妻,兒孫滿堂,小王子變成糟老頭了。

那姑娘聞言,擡頭看向楊正山。

幽蘭的眸子中帶著幾分好奇和不卑不昂,絲毫沒有煙花女子的獻媚和小心翼翼。

“吳海,賞!”

楊正山豪氣揮手。

“呃,侯爺,賞多少!”吳海不由得問道。

楊正山無語,這個小老漢一點也沒有做狗腿子的潛質(zhì)。

賞多少還要老爺開口嗎?

你心裡沒點數(shù)嗎?

“百兩銀!”楊正山?jīng)]好氣的說道。

“侯爺,夫人知道會生氣的!”吳海取出銀票,還不忘提醒楊正山一句。

“……”

楊正山真的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掃興,掃興至極!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得嘞!回吧!”

楊正山還能說啥,爲了讓夫人不生氣,咱還是早點回去吧!

曲雖好,可惜人已老,不然咱也能跳上一曲!

“寧王,老夫勸你還是去就藩吧,你這手段還是太嫩了!”

他拍了拍寧王的肩膀,留下一句話,揚長而去。 可不是嗎?

與延平帝的那幾個兄弟相比,寧王這點手段真是上不了檯面。

爲難一個商人,呵呵,還要親自出面,也不知道這位是咋想的。

羅裳低著頭,屁顛顛的跟在楊正山後面。

“哎呀,侯爺不多玩一會?”老鴇見楊正山出來了,連忙喜笑顏開的迎了上去。

楊正山笑道:“夫人還在家中等著老夫,老夫就先回去了!”

“對了,包廂內(nèi)的花費由寧王殿下結(jié)賬,到時候可別算在老夫頭上!”

曲咱就聽了一小段,舞咱也就看了幾眼,姑娘咱也沒摸,這錢咱可不能出。

該花的地方自然要豪氣,可不該花的咱也不能當冤大頭。

“呵呵,侯爺說笑了!”老鴇訕訕的笑道。

楊正山也不管她,轉(zhuǎn)身朝著樓下走去。

看著不少客人正在看熱鬧,他拱拱手,再次笑道:“呵呵,打擾諸位雅興了,諸位若是不嫌棄,改日可以到老夫的府邸喝酒!”

“楊侯爺,此話當真?”

三樓一個身穿藍色長衫的中年男子搖著摺扇,高聲問道。

楊正山打眼望去,不由得哈哈笑起,“那是自然,周兄若是登門,老夫定會掃榻相迎!”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周緒。

瞧瞧人家,哪怕是年過五旬,依然是青樓的常客!

嘖嘖,楊正山心裡都有些羨慕了。

周緒笑著點點頭。

“告辭了諸位!”

楊正山擺擺手,走出了春滿樓,留下一羣人對他議論紛紛。

要說楊正山在京都,那也是傳奇人物,特別是楊正山還曾在衆(zhòng)目睽睽之下展現(xiàn)過先天境的實力,讓他在這段時間一直都是京都的話題人物。

不少人對他這位戰(zhàn)功赫赫,實力高強的靖安侯很好奇。

如今見到楊正山的真面目,自然有不少人討論。

至於寧王!

呵呵,你看有幾個在意的?

周緒瞥了一眼寧王的包廂,一甩摺扇,笑道:“走走,難得今天靖安侯請酒,諸位要喝個盡興才行!”

“公子爺,改日拜訪靖安侯,能否帶上在下?”

“對對,還有我!”

“早就聽說靖安侯的百草釀是難得的美酒,公子爺可要讓我等也跟著嚐嚐這百草釀!”

周緒的幾個好友叫嚷起來。

“你們啊!”周緒指著他們,笑道:“靖安侯的百草釀可不是那麼容易喝到的!你們想喝,那可要帶上重禮才行!”

“好說,好說!”

一羣人笑鬧著走回包廂,繼續(xù)飲酒作樂。

而楊正山帶著羅裳和一羣親隨護衛(wèi)走出春滿樓。

“回去吧,這幾日就老老實實的呆在家中,安心等著即可!”

楊正山對羅裳說道。

羅裳苦笑,“老朽多謝侯爺前來相救!”

楊正山笑了笑,就上了馬車,而羅裳躬身一禮後,也坐上自己的馬車。

就在他們離開時,不遠處一輛馬車駛來。

駛來的馬車與楊正山的馬車碰了個頭,兩輛馬車交錯而過。

車簾掀開,露出了一張方正的臉龐。

楊正山看到這張臉龐,微微點點,算是打過招呼了。

而對方拱手一禮。

“壽國公府!呵呵,有趣!”楊正山坐在馬車內(nèi),輕笑一聲。

沒錯,這春滿樓就是壽國公府的,而剛纔碰面的那位正是壽國公府的長房大公子王崢。

馬車中,王崢想了想,開口說道:“回去吧!”

“公子,不去春滿樓看看了?”趕車的隨從問道。

“靖安侯都走了,我們還去做什麼?”王崢面色平淡的說道。

“寧王那邊?”隨從問道。

王崢搖搖頭,“他不會在春滿樓撒野的!”

春滿樓是壽國公府的產(chǎn)業(yè),這在京都權(quán)貴之中是衆(zhòng)所周知的事情。

寧王再尊貴,也不能不給壽國公府面子。

所以王崢絲毫不在意寧王會如何。

至於其他,也沒有必要讓他親自出面。

楊正山回到侯府之後,又寫了一份奏摺,請寧王就藩。

他真的想讓這位寧王就藩,這位寧王的手段雖然稚嫩了些,但顯然是個野心勃勃之輩。

若是讓他繼續(xù)留在京都,還不知道會鬧出多少事情來。

如果是以前,楊正山自然不會上這樣的摺子。

可之前延平帝可是親口說過要立安王爲太子,那他上奏請寧王就藩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然,他還是將今天在春滿樓發(fā)生的事情簡單了說了一遍。

奏摺寫完之後,他將之前寫的奏摺讓人一同送去了皇城。

在京都上奏就是容易,寫完之後可以直接送去皇城的奏事處,不出意外的話,一個時辰內(nèi)就能呈遞到御前。

……

入夜,延平帝依然在御書房中處理著政事。

很快他就看到了楊正山的奏摺。

第一份奏摺,他只是掃了一眼,就在上面寫了個準字。

重山鎮(zhèn)的情況他很瞭解,也知道楊正在重山鎮(zhèn)欠下的債,所以他沒有過多的猶豫,就批準了楊正山的請求。

不過在他看到楊正山的第二份奏摺之後,眉頭卻皺了皺。

對於寧王,他其實沒有太多的想法。

天家無親情,這句話也不完全對,是人就有感情,帝皇也不例外,只是皇家家事就是國事,在國事面前,皇家的家事也要退讓。

所以帝皇在面對國事和家事之間發(fā)生衝突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國事。

延平帝沒有讓寧王去就藩,是因爲作爲一個父親捨不得孩子離開身邊罷了。

可現(xiàn)在看來,寧王不去就藩不行了。

繼續(xù)講寧王留在京都反而會讓他生出一些不一樣的心思,還不如早讓他去就藩,也好絕了他這份心思。

沉思了稍許,延平帝看向旁邊的陳中術(shù)。

“你有什麼看法?”

陳中術(shù)搖搖頭,“這是陛下的家事,老奴不能多言!”

“讓你說,你就說。”延平帝不滿的說道。

陳中術(shù)什麼都好,就有一點不好,那就是太過謹慎。

不過也是因爲他的謹慎,他才能得到承平帝的信重,才能讓延平帝現(xiàn)在放心的將他放在身邊。

陳中術(shù)想了想,說道:“若是陛下無意引起皇子之間的爭端,那就放寧王離京就藩!”

延平帝長嘆一聲,“那就讓他去就藩吧!”

“傳旨,寧王品行不端,罰他禁足三月,閉門思過,三月後離京就藩!”

“喏!”陳中術(shù)應(yīng)道。

第119章 安源州城上任第446章 怪不得父皇如此信重靖安侯!第281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538章 風浪越大,死的人越多。第574章 圍獵第412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96章 侯府壽宴第654章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94章 買下人第92章 先生有大才啊第142章 我是年紀大了些,但我腎不虛啊。第172章 印象的改變第50章 規(guī)矩,變化第508章 有做狗頭軍師的潛質(zhì)(發(fā)錯章節(jié)了,已修改)第207章 感覺他很弱第8章 爹,您要有外孫了第152章 你在耍我!第153章 如你所料第338章 迴歸,新一年的練兵計劃第99章 等他們放鬆警惕第535章 玄機之妙第645章 靈泉空間第一批居民第550章 意外的相遇第10章 難民,收徒第86章 意外之客,盧二爺第72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56章第308章 乙木長春真氣第167章 抵達源河縣第108章 擴建迎河堡第589章 武者俸祿第435章 年節(jié),天災(zāi)將至第93章 金刺血藤,李氏產(chǎn)子第383章 睡個好覺第354章 夫人,你的劍!第98章 劉元府求見第653章 爹,娘,饒命啊!第179章 京都來人第371章 差不多了!把槍給我!第261章 這打兒子是不是也要趁早?第332章 鬆河府城第326章 嫉妒使人醜陋!第340章 李盛王朝的局勢第190章 男人要補,女人也要補。第606章 躺平的知府老爺第60章 大軍出征第179章 京都來人第307章第51章 入臨關(guān)堡第341章 購置新船第387章 入主總兵府第67章 兵敗如山倒第639章 早晚要有個開始吧!第61章 強烈的不安感第497章 星元果樹第677章 楊正山積攢底蘊和人脈第560章 延平帝對朝堂的掌控力第102章 追擊第500章 雪靈宮來人第521章 那你可知本官的底細?第416章 玻璃工藝第75章 楊氏一族的變化第308章 乙木長春真氣第34章 周蘭的謝禮第445章 老夫曰盡數(shù)可殺第500章 雪靈宮來人第261章 這打兒子是不是也要趁早?第323章 遼東的特產(chǎn)第650章 利益與矛盾第539章 這一槍名叫驚雷!第615章 起兵 擴張第338章 迴歸,新一年的練兵計劃第348章 錢糧兵馬第451章 你居然嫌人家醜?第350章 舊友,慶王的財路第120章第414章 蜂王蜜,三黃李第644章 大靖王朝第444章 我們只是想讓靖安侯不要把事情做的太絕第579章 這一戰(zhàn)大榮是勝了還是敗了?第117章 又呆又愣又傻的兒子第617章 官不如賊第583章 咱們家可不養(yǎng)紈絝!第291章 不要臉的老賊!第443章 靖安侯對先皇忠心耿耿!第219章 先天功法第242章 你耍陰招!第113章 勢力擴張第332章 鬆河府城第331章 蜂蜜和果酒第98章 劉元府求見第206章 劉元府的回信第246章 兩軍匯合,再見周蘭第556章 什麼垃圾也往我演武閣塞,真當老夫是吃素的第456章 深仁厚德蓋養(yǎng)遼東千萬百姓!第18章 想見你媳婦,我偏不讓。第351章 朝堂之爭第630章 全島總動員第417章 鬱青衣的驚喜和苦惱第227章 騎兵衝鋒,氣勢磅礴。
第119章 安源州城上任第446章 怪不得父皇如此信重靖安侯!第281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538章 風浪越大,死的人越多。第574章 圍獵第412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96章 侯府壽宴第654章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94章 買下人第92章 先生有大才啊第142章 我是年紀大了些,但我腎不虛啊。第172章 印象的改變第50章 規(guī)矩,變化第508章 有做狗頭軍師的潛質(zhì)(發(fā)錯章節(jié)了,已修改)第207章 感覺他很弱第8章 爹,您要有外孫了第152章 你在耍我!第153章 如你所料第338章 迴歸,新一年的練兵計劃第99章 等他們放鬆警惕第535章 玄機之妙第645章 靈泉空間第一批居民第550章 意外的相遇第10章 難民,收徒第86章 意外之客,盧二爺第72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56章第308章 乙木長春真氣第167章 抵達源河縣第108章 擴建迎河堡第589章 武者俸祿第435章 年節(jié),天災(zāi)將至第93章 金刺血藤,李氏產(chǎn)子第383章 睡個好覺第354章 夫人,你的劍!第98章 劉元府求見第653章 爹,娘,饒命啊!第179章 京都來人第371章 差不多了!把槍給我!第261章 這打兒子是不是也要趁早?第332章 鬆河府城第326章 嫉妒使人醜陋!第340章 李盛王朝的局勢第190章 男人要補,女人也要補。第606章 躺平的知府老爺第60章 大軍出征第179章 京都來人第307章第51章 入臨關(guān)堡第341章 購置新船第387章 入主總兵府第67章 兵敗如山倒第639章 早晚要有個開始吧!第61章 強烈的不安感第497章 星元果樹第677章 楊正山積攢底蘊和人脈第560章 延平帝對朝堂的掌控力第102章 追擊第500章 雪靈宮來人第521章 那你可知本官的底細?第416章 玻璃工藝第75章 楊氏一族的變化第308章 乙木長春真氣第34章 周蘭的謝禮第445章 老夫曰盡數(shù)可殺第500章 雪靈宮來人第261章 這打兒子是不是也要趁早?第323章 遼東的特產(chǎn)第650章 利益與矛盾第539章 這一槍名叫驚雷!第615章 起兵 擴張第338章 迴歸,新一年的練兵計劃第348章 錢糧兵馬第451章 你居然嫌人家醜?第350章 舊友,慶王的財路第120章第414章 蜂王蜜,三黃李第644章 大靖王朝第444章 我們只是想讓靖安侯不要把事情做的太絕第579章 這一戰(zhàn)大榮是勝了還是敗了?第117章 又呆又愣又傻的兒子第617章 官不如賊第583章 咱們家可不養(yǎng)紈絝!第291章 不要臉的老賊!第443章 靖安侯對先皇忠心耿耿!第219章 先天功法第242章 你耍陰招!第113章 勢力擴張第332章 鬆河府城第331章 蜂蜜和果酒第98章 劉元府求見第206章 劉元府的回信第246章 兩軍匯合,再見周蘭第556章 什麼垃圾也往我演武閣塞,真當老夫是吃素的第456章 深仁厚德蓋養(yǎng)遼東千萬百姓!第18章 想見你媳婦,我偏不讓。第351章 朝堂之爭第630章 全島總動員第417章 鬱青衣的驚喜和苦惱第227章 騎兵衝鋒,氣勢磅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昌平区| 彰化市| 浏阳市| 平湖市| 望城县| 沅陵县| 蓝山县| 沙田区| 阿巴嘎旗| 西和县| 民丰县| 巧家县| 台北市| 徐州市| 东辽县| 江陵县| 讷河市| 正镶白旗| 微博| 屯留县| 宁陕县| 利川市| 保康县| 恩施市| 永仁县| 仙游县| 东辽县| 永顺县| 万荣县| 绥棱县| 和田县| 乐清市| 凯里市| 河南省| 青海省| 津市市| 同德县| 抚松县| 琼海市|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