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

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

三月初五、富饒的漠南草原被陽光直射,草綠色和藍天白雲成爲了明軍和察哈爾的背景板。

追擊已久的明軍先鋒擺開陣容,將擴散五十里的塘騎探索範圍縮小爲三十里。

一萬四千多名步卒和四千多騎兵列陣在南,甲冑鮮明,如同盤臥在綠草地上的一條赤龍。

在他們的對面,一萬七千身穿粗布羊絨,外套一層簡易鎖子甲的蒙古人騎在馬背上,緊張的握著手裡的弓箭。

率領他們的杜棱洪緊張握緊了刀柄,騎在馬背上的他放眼望去,只能看到一片火紅的明軍,除了明軍,其它的一切都不再是那麼重要。

碧綠閃光的野草在戰場中央被春季的漠南微風吹動搖曳,風過時草浪輕翻,花光閃爍。

廣闊的原野,明媚的陽光和戰場雙方士卒緊張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聞著草香味,感受風的速度,原始的草原帶給所有人的不是美景,而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一些察哈爾的蒙古人不知道自己是爲了誰而戰,也不知道這一戰能帶給他們什麼。

有的人摸了摸自己身上攜帶的一些飾品,這些大多是他們出征前,擔心他們的家人送贈送的。

因爲在他們的眼中,蒙古人是不斷入侵大明,不斷襲擾邊塞的北虜,而他們是爲了保衛邊塞的勇士。

他們沒有整齊統一的旌旗,對於善於用旌旗和炊煙來判斷敵軍人數的曹猛等人來說,只能通過眼睛看到的一切來判斷。

這樣的死傷比例,讓杜棱洪心裡打起了退堂鼓,不想再和明軍糾纏。

他罵出了髒話,顯然對沒能多收取一些北虜首級而難受,但賽罕卻笑道:

由於杜棱洪特意挑選了一個矮坡,因此從明軍的角度來看,蒙古人的人數似乎要比他們多得多。

伴隨著聲音的停下,整齊劃一的收銃聲響起,隨後便是“窸窸窣窣”的填裝彈藥。

有了疲勞度,就不可能一口氣猛衝,而要了解衝鋒,就先要了解馬的步伐。

他的表情在一瞬間沉重,隨後帶著大軍回撤到明軍一里半外後開始駐馬。

全軍衝鋒,足以碾壓一切的聲音出現了,而這種時候,馬背上的蒙古人相貌出現在了所有明軍步銃手的眼前。

沒有那手段就別攬瓷器活,就政治手段和眼光來看,他還不如知道朱由檢北伐就立馬跑路的伯暈歹。

他們駕馭戰馬疾馳而來,來不及休息,立馬策馬到朱由檢面前作揖道:

“殿下、北虜騎兵只有兩萬人左右,眼下已經和曹指揮使、陰山伯交上手?!?

不過拖住是拖住,交手是交手,杜棱洪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轉頭看向其他臺吉道:

熊廷弼、孫傳庭、洪承疇,這三人目前是朱由檢之下的獨一檔。

在朱由檢和孫守法閒聊時,前方的天際邊出現了十餘名塘騎,領頭的千戶則是朱由檢有些眼熟的一名步軍千戶。

“諸軍準備!”

只是礙於林丹汗領兵去突襲明軍中軍的舉動,他現在只有拖住明軍的先鋒軍才能給林丹汗創造機會。

儘管這是在空曠的戰場上,儘管敵軍的馬蹄聲“轟轟隆隆”的迴響,但他們都能聽出來,北虜的騎兵還在慢步。

不止是朱由檢,許多人都聽到了木哨聲和轟隆隆的馬蹄聲,聽著聲音就能判斷出對方規模不少。

但這時,正在進行胡服騎射改革的趙武靈王琢磨出了一種新戰術,車懸。

儘管騎兵剋制步兵,但騎兵畢竟也是要張嘴吃飯的,而所有要吃飯的生物,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有疲勞度。

這樣有條不紊收割首級的舉動,看的杜棱洪心寒,但他也更確定了自己的做法。

這點死傷算上先前的塘騎、哨騎碰撞而死的四百人,合計就是一千人了。

來回奔跑的塘騎傳遞軍令,而聽到軍令的武驤衛各百戶紛紛拿起木哨放在了嘴邊。

“吹號!進軍!”

他這樣的行爲,加大了對面將領曹猛的疑惑,不過一想到朱由檢身邊還有龍驤衛,以及自己先前拍回去的武驤衛左軍一千騎兵,他就稍微放鬆了警惕性。

號角聲開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呼麥聲。

“等等!”朱由檢擡手示意孫守法別開口,隨後側耳聆聽。

“擊鼓!吹哨!”

“瞧著架勢,剛纔的排槍打死的北虜,少說有五六百人了?!?

面對這樣的距離,曹猛沒有直接派上火炮,因爲他把火炮放在了前軍三千人的身後,並且填充好了油紙包裹住的五斤細石彈。

它並沒有各兵種間有效的配合,而是純騎兵的衝擊戰術。

就剛纔的一幕在他看來,頂了天就兩萬人,不可能有三萬多人。

現在他們處於多倫草原,四周皆是一馬平川的平地,正好可以發揮蒙古騎兵的長處。

沉重的鼓聲和號角聲響起,前排三千步銃手下意識的就扣動了扳機……

但是這種陣法卻在當時的趙武靈王,以及後世被大漢霍去病用的縱橫大漠,無人能當,只是隨著漢人騎兵的衰弱,後人無法親身感受其威力罷了。

至於曹猛,他在見到察哈爾的騎兵繼續北移到三裡外以後,不由有些後悔:

大軍之中,將四周地形牢記於心的杜棱洪開始下令,而隨著他的軍令下達,所有察哈爾的騎兵都開始動了起來。

再往下才是滿桂、孫應元、戚金、黃龍、秦邦屏五人,之後是曹文詔他們。

只是幾個呼吸,四支步銃被前排固守士兵在短時間內打光,而確定安全後,便由他們自己開始填裝。

馬在快走,一個馬步能聽到兩個馬蹄聲,兩個蹄子離地,一般能聽到兩個蹄子的聲音,而當快步聲出現的時候,草原上“轟轟隆隆”的馬蹄聲開始有一定的節奏了。

他在想明軍有沒有火炮,並且帶著大軍在這一里半的距離吸引明軍火炮。

“當時……”

“五百七十六人?確定?”

東亞的騎兵戰術在過去、戰術大部份時間裡就是正面突擊,長途奔襲,戰略合圍,斷敵後路等等,即使是騎兵戰術的祖師爺匈奴人也只有這些。

“回去告訴曹猛,慢慢行軍,北虜自己會退的。”

伴隨第一聲吹響,刺耳的木哨聲和往常的訓練讓所有步銃手紛紛舉起了手中的步銃。

騎兵跑起來了,所有人都知道,而跑步聲之後只需要三秒就足夠發展爲襲步聲……

“回撤!”

一萬七千多名蒙古騎兵開始按照陣型分佈爲三個騎兵軍團的“車懸陣”,而車懸陣也是能應對眼下局面中爲數不多的幾種。

他注意到的,只有察哈爾的死傷……

他的疑惑、也引起了曹猛的警覺:“你是說北虜分兵了?”

“傳我軍令、依地勢建車懸陣!”

這晴空好像是希望,而身旁的袍澤,不遠處獵獵作響的旌旗似乎都給足了他們信心,讓他們能打贏這一仗。

“先把眼前的首級給割了也不差,算是回了個火藥的成本?!?

這倒不是說滿桂不行,而是朱由檢身邊的帥才和將才太多了。

可以說,車懸陣等於一個騎兵版的錐行陣,不同之處在於寬度要更大一些,深度窄一些。

“仔細說說……”朱由檢表情平淡,而孫守法則是聞言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他們比起察哈爾部的蒙古士兵,唯一多出來的一點就是較爲堅定的信念。

距離戰場南部二十四里的草原之上,已經和武驤衛左軍騎兵會和的龍驤衛隊伍壯大了不少,達到了六千六百人的規模。

這個時候、察哈爾的騎兵距離他們還有一里的距離,並且還在不斷地靠近。

“我們雖然人少,但畢竟……”

因爲車懸陣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算是陣、至少相對步兵的陣來說是這樣。

燧發滑膛槍的速度畢竟填裝的比較快,許多士兵在清膛,填充火藥後,用包裝火藥的油紙包裹住鉛彈,然後拿出通條將鉛彈往下壓。

馬的步伐,一般劃分爲四種,而對於這四種,經常被拿來給騎兵訓練衝陣的上直步卒十分了解,甚至閉著眼睛都能聽出。

“嗶嗶——”

腦海中家人們擔心的模樣還歷歷在目,重複在所有察哈爾最底層士卒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再後退一里半,回到剛纔的位置?!?

伴隨著杜棱洪的下令,一些蒙古人開始吹動長長的號角聲,一時間悠揚的號角聲傳遍了整片草原,讓近兩萬明軍瞬間緊張了起來。

“派人加急把北虜人數的問題通報殿下?!?

他們聊得、是朱由檢個人分析的結果。

這代表北虜的騎兵距離發動衝鋒還有很久的時間,而這種慢步聲也在明軍步銃手的倒數聲中不斷加快,最後發展爲快步聲。

林丹汗這個人,在朱由檢看來就是這樣……

一排排塘騎跑出,開始向著各部人馬傳令消息,而長久以來的訓練,讓其中一萬四千多名步卒深吸了一口氣,做足了戰鬥的準備。

先不提塘騎哨騎的碰撞死傷,單單剛纔,他們並沒有達到面突的距離和仰射破甲的距離,因此沒給明軍帶來一點傷害。

他看向朱由檢,沒想到朱由檢真的說對了,北虜還真的分兵了。

賽罕畢竟是蒙古人,他了解幾萬蒙古人同時衝鋒是種什麼場景。

這其中,一些馬失前蹄的戰馬沒有踩穩而不斷跌倒,引起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撞馬”事件。

更何況,眼下的他已經是大明皇帝正兒八經冊封的陰山伯,已經是一個大明百姓了。

所以後世兵家大都不認爲有此陣,如大多兵家都對此陣抱不置可否的態度。

曹猛在聽了賽罕的話後,確定了自己的想法,轉頭命一名千戶去通傳消息。

“嗚……”

只是他沒有想到,曹猛比他更加沉得住氣。

馬背上的曹猛拔出了腰間的長刀,而他的話也被兩側的塘騎聽到。

低沉而雜亂無章的馬蹄聲響起,幾乎遮蓋了察哈爾騎兵他們自己的號角聲,而脫繮疾馳的戰馬,已經來到了明軍陣前一百步的距離。

十幾個人的移動,放在近兩萬人的軍陣中,簡直就是滄海一粟,對面的杜棱洪根本沒有注意到。

相貌在清晰、在放大、攜帶者碾壓一切的衝鋒馬羣而來。

人的可憐不在於他有多麼努力而得不到一件東西,而是在於他總是幻想超出自己能力的東西。

這樣整齊劃一的流程和步驟、場景,被正在回撤的杜棱洪看的一清二楚。

“派人去告訴大汗,我們拖不住明軍先鋒,請全軍撤回斡難河。”

數百人的死傷雖然讓人肉痛,但是爲了更多的瞭解明軍的情報,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因此、考驗前排排槍士兵心理素質的時候到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所能做的只有相信自己的將領,相信自己的將領會帶自己打贏這一仗,相信他們會被將領帶著返回中原,回到家鄉,見到自己的親人。

杜棱洪是蒙古人,但他很清楚一件事情的,那就是對付有騎銃、火炮的明軍,用“曼古歹”對付不了他們的,倒是車懸陣、正好可以剋制明軍騎兵的騎銃。

只是這樣的節奏不過數個呼吸,很快就全亂了,並且是雜亂無章的那種亂。

負責拱衛任務的孫守法下意識拔刀,而朱由檢則是調轉馬頭向左側的矮坡看去。

馬背上的曹猛沉著眼眸,果斷下達了反擊的軍令。

在他們的對面,所有的明軍步卒不停吞嚥口水,他們是上直步軍之中,第一次出塞的人馬,許多人對於怎麼在平原作戰,怎麼對付蒙古騎兵都是一片空白。

“嗶——”

前後,左右,各兵器的使用,有時甚至還有意將橫列的間隔拉得大一點,以使敵軍有空隙可以躲,不至於堵住前軍的路,留給後邊的騎兵收拾配合。

“末將領命!”千戶聞言,拉動繮繩,調轉馬繮就帶人離去了。

車懸其實也就是突擊戰術的威力加強版,但比突擊要霸道很多,也不像突擊哪樣一窩蜂似的一擁而上,更注重各騎之間的間隔。

“虎蹲兔的大纛還在,只是瞧著剛纔他們奔馳的模樣,不像是有三萬多騎兵的模樣。”

因此、林丹汗放在明軍這邊就是滿桂、孫應元的水平,而放在後金那邊,也就是代善、莽古爾泰的水平罷了。

馬背上、朱由檢和孫守法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就好像來踏青一樣。

他一開口,左右兩名傳令兵舉起令旗,按照旗語搖晃數下。

“有可能是疑兵之計,他們應該分兵了,畢竟北虜對我大明作戰,從沒有同等人數或者兩倍人數下,正面衝陣的例子?!辟惡卑櫭颊f著自己的看法。

數以百計的騎兵和戰馬被絆倒,被踐踏,而後續的察哈爾騎兵則是依託精湛的馬術勒馬,在擁擠中停下了戰馬衝刺的節奏。

“前軍武驤衛準備三段擊!”

千戶作揖後領十餘名塘騎開始撤退,帶著消息往後方的朱由檢那邊送去。

一時間、戰馬中彈在疾馳中前撲跌倒,馬背上的察哈爾騎兵被一個個的甩飛出去,後續騎兵不明所以的衝鋒,不僅將摔倒的戰馬踐踏,還將剛剛起身的蒙古騎兵踩成了肉醬。

熊廷弼、洪承疇這兩人,畢竟是能和努爾哈赤、黃臺吉扳手腕的兩人,而孫傳庭歷史上略差,但在朱由檢的幫持下,他的經驗和洪承疇相當,二人能力也不分上下。

清脆的槍聲宛轉悠揚的出現在了這多倫草原之上,而帶來的除了火門的煙霧,還有一枚枚脫膛而出的鉛彈!

八十步的距離,儘管還達不到步銃的有效射程,但用來對付沒有馬鎧的遊騎兵來說,再好用不過。

這次的衝鋒是爲了瞭解明軍有沒有火炮、火銃的有效射擊距離是多少,並不是傻乎乎的傻瓜式衝鋒。

“也好……”曹猛聞言只能自我安慰,隨後命人將前方衝陣失敗,還在哀嚎的一些察哈爾騎兵給送去見了長生天。

“嗶嗶——”

“甲等軍情加急!”

他們列陣之後,在他們對面的明軍看來,天際邊依舊是一片漆黑,看不見一點蒙古人背後的草地和白雲。

杜棱洪最終還是不願意在這裡空耗時間,只因爲就單單曹猛這部兵馬爆發出來的戰鬥力,就決定了他們這次的突襲是一個失敗的決策。

“嗶……嗶……”

也就是說、雙方主力還沒有開始認真打,他們這邊就已經戰死三十七分之一的人了。

不出意外、十數個呼吸後,奔逃的上百塘騎從矮坡衝出,向著大軍衝來,而他們身後是一片飛起的塵埃。

沒有了這個原因,他們只是一羣稍微強壯的士兵罷了……

“啪啪啪——”

在孫守法見了鬼的模樣裡,千戶將曹猛和杜棱洪交手的經過給一一說了出來,而朱由檢聽後微微頷首:

一直觀察旗語的軍樂百戶當即讓人停下了所有鼓聲和木哨聲。

得知剛纔一輪衝鋒的死傷居然有五百多人,馬背上的杜棱洪臉色陰晴不定。

因爲他很清楚,林丹汗雖然政治幾乎爲零,但是軍事上還是可以稱道的。

不過、也僅僅是“稱道”罷了。

因此、他選擇後退三裡,保持一個比較安全的距離。

對於這個距離,所有的明軍步銃手還顯得遊刃有餘。

放眼望去,通往戰場的路上,皆是身著布面甲、頭戴笠型盔、兩手臂鎧的上直騎兵,而身著山文甲、頭戴鳳翅盔的朱由檢和孫守法等一衆明軍將領顯得十分顯眼。

軍中的杜棱洪在大軍停下的同時,站在馬鐙上看了一眼前方的情況,又判斷了一下兩軍的距離,果斷宣佈回撤。

馬匹慢慢行進,所產生的馬蹄聲爲一聲,也就是一個馬步,有四個馬蹄聲。

在杜棱洪的作想中,所有蒙古人都列陣完畢,而一萬七千人是一種什麼概念?

從天空中看去,這一萬七千人馬幾乎覆蓋了數萬平米的平原,相當於五到六個足球場的面積。

“早知道剛纔就應該轟他孃的!”

反正他只需要拖住就足夠了……

顯然、杜棱洪選擇了保守的打法,他依舊認爲明軍出塞不可能沒有攜帶火炮,剛纔明軍之所以沒放,是想要放鬆他們的警惕性。

只是在他剛剛離去不久,孫守法就忍不住道:

“殿下、這就算分兵了,也應該去襲擾滿都督,截斷我們的補給吧?怎麼可能會來襲擊我們?”

“唏律律……”

杜棱洪不願意讓察哈爾死傷更多人,所以派出了塘騎,試圖挽回林丹汗送人頭的打法。

“末將領命!”右軍千戶應下,隨後開始調集自己那一千騎兵回援朱由檢。

這樣的情況下,曹猛也果斷下令道:

“放!”

相較於他們,被調往參加過河套之役的左右兩掖騎兵顯得十分從容。

只是他的速度,始終比不上林丹汗迂迴繞道的速度……

“嗶——”

明軍那不慌不亂的模樣,顯然對於他們這一萬六千多騎兵並不忌憚,這說明他們肯定有類似火炮、戰車的武備,不然不會那麼輕鬆。

“轟轟轟……”

察哈爾騎兵開始慢慢的行軍,向著明軍靠攏,而距離尚有三裡。

諸多貝勒臺吉開始清算死亡人數,而杜棱洪則是瞇著眼睛,死死的盯著明軍。

“殿下、您說那虎兔墩真的有膽子來襲擊我們?”

曹猛放下手中的雙筒千里眼,而賽罕聞聲並沒有覺得曹猛的話裡在歧視他,因爲他和察哈爾不是一個部落的蒙古人。

不久、在緊張的氣氛中,大片雲朵遮蔽的烈陽,從蒙古人的方向開始,陰影開始短暫的籠罩大地,似乎連草原的風都變大了一些……

聽到呼麥聲、無數察哈爾騎兵回撤奔走,一些僥倖沒有被踩死、撞死的人也在尋找走運的戰馬,隨軍回撤。

和朱由檢、努爾哈赤、黃臺吉他們比,林丹汗放到朱由檢身邊來,頂多也就是和滿桂一個水平。

“前軍武驤衛舉銃,準備三段射!”

“咚咚咚——”

“前軍武驤衛準備三段擊!”

一些緊張的士卒擡頭,映入眼簾的是帶著雲朵的晴空。

只有前排排槍頂不住壓力的情況下,他纔會下令開炮。

不過爲了保險起見,他還是對武驤衛右軍千戶說道:“帶你的人往南去尋殿下?!?

“翁嗡隆隆——”

鉛彈在幾個呼吸的時間被壓下去,隨後所有人將槍托放在了地上,槍管靠在自己的肩膀,等待下一輪排槍的軍令。

最少伯暈歹知道自己不是對手,而林丹汗則是認爲,他能給明軍造成威脅……

“說不準,畢竟是他……”

“孫守法、現在你可以接著說了……”

朱由檢拔出腰間的長刀,橫刀立馬在大軍之中,上直騎兵迅速改換陣型,甚至不用將領傳達軍令。

“我……”孫守法見狀露出一絲尷尬,剛想說些什麼,從矮坡衝下的明軍塘騎衝回了陣中,而矮坡之上也逐漸冒出一道道北虜的身影。

一面迎風招展的大纛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而同樣吸引所有人注意的,還有朱由檢背後那標寫著“齊”字的華貴大纛……

(本章完)

第625章 兄弟同遊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570章 悠然自得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683章 後記(三)永昌新政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99章 爭鋒相對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150章 大小曹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565章 父債子償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11章 噩夢開局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383章 總歸得殺人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181章 裁撤遼鎮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653章 番外篇(一) 彈冠相慶第537章 以進固穩第177章 朝鮮太上皇楊鎬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135章 打得一拳開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
第625章 兄弟同遊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570章 悠然自得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683章 後記(三)永昌新政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99章 爭鋒相對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150章 大小曹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565章 父債子償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11章 噩夢開局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383章 總歸得殺人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181章 裁撤遼鎮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653章 番外篇(一) 彈冠相慶第537章 以進固穩第177章 朝鮮太上皇楊鎬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135章 打得一拳開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房产| 商都县| 鹤峰县| 泰和县| 临泽县| 绿春县| 左贡县| 莫力| 万全县| 固镇县| 克东县| 亳州市| 崇州市| 永平县| 交口县| 龙里县| 钟山县| 许昌县| 濉溪县| 贵德县| 武宁县| 宿州市| 大邑县| 义乌市| 恭城| 商都县| 桑植县| 闸北区| 临洮县| 偏关县| 崇左市| 富平县| 荆州市| 双峰县| 兴国县| 汉阴县| 福鼎市| 安塞县| 宜兰市|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