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84章 拼死突圍(下)

武士彠當然明白李孝恭爲什麼要問自己,在這個時候他們其實已經沒有選擇,只不過李孝恭礙於面子不願意做出這個決定,他希望自己提出來。

武士彠沉吟片刻道:“聖上放棄荊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想保存實力,王仁則固然該千刀萬剮,但我覺得我們的敵人還是淅陽郡,有兩路隋軍收拾王仁則便足夠了,我們應該儘快撤出荊州,殿下的意思呢?”

武士彠說得很含蓄,其實他的意思就兩個,一是要保存實力,二是王仁則和他們無關,李孝恭明白他的意思,便點點頭道:“武公說得有道理,我們只需派一名斥候向北上隋軍通報情況,然後我們向西北撤去淅陽郡,也算是執行了雙方達成的協議。”

“既然如此,我們事不宜遲,儘快撤離!”

武士彠和李孝恭迅速達成一致,李孝恭當即派兩名親兵前去給北上的隋軍送信,他們自己則折道向西北,向淅陽郡方向撤去。

從江夏殺來的北隋援軍已殺到距離襄陽城一百三十里外,這支軍隊是由主將羅士信和副將羅成率領的三萬騎兵,行動極爲迅速,從王仁則率領的鄭軍在竟陵郡豐鄉縣屠城開始,張鉉便立刻向襄陽派出了這支三萬人的騎兵。

張鉉原本並不打算攔截王仁則的軍隊,而是將它們交給唐軍去攔截,但王仁則卻縱兵屠城,使張鉉立刻意識到,這是他收買荊州人心的大好機會,全殲這支民怨沸騰的軍隊,將有利於扭轉他在襄陽地區的不利形象。

張鉉一方面向駐軍漢水的來護兒緊急下達命令,隨時攔截王仁則軍隊並準備支援襄陽城的防禦,另一方面則令羅士信和羅成率騎兵三萬人,疾速向襄陽城殺去。

此時中午剛過,奔行了一天的騎兵正在一片曠野裡稍作休息並吃乾糧,不遠處的一條小河裡擠滿了喝水的戰馬和士兵,一棵大樹下,羅士信抑制不住滿臉怒火,對一旁羅成道:“當年王世充出任清河通守,爲了滿足他軍隊的***竟然敢跨過黃河劫掠齊郡的祝阿縣和臨邑縣,兩座縣城的數萬人口慘遭生靈塗炭,或許他王世充忘記了,但我們齊郡人誰都不會忘,這件事我銘記於心,遲早我會砍掉王世充狗賊的人頭,這一次先拿他侄兒王仁則開刀。”

羅成點點頭,“大帥這次攻打荊州可謂環環相扣,不僅要統一南方,同時也要滅掉王世充,可惜唐朝天子和官員都沒有明白,沒有了王世充這個緩衝,那就意味著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唐朝了。”

羅士信大爲驚訝,羅成居然有這麼高明的見解,他不解地問道:“這是將軍自己想到的?”

羅成搖了搖頭,淡淡笑道:“這是房軍師告訴我的,我哪裡想得到。”

羅士信呵呵笑了起來,“我說呢!我們這些帶兵大仗的將領若能想到這麼深刻的道理,那我們也可以當宰相了。”

羅成只是笑了笑,其實這些道理並不高深,他雖然一時想不到,但房玄齡稍微一暗示,他便立刻明白過來,這也是羅成比較自負的地方,他是所有將領中僅次於李靖的文武全才,而他的武藝卻遠遠高於李靖。

兩人正說著,一名校尉快步走來,單膝跪下行禮道:“啓稟將軍,唐將李孝恭派人前來送信!”

羅士信當然知道唐軍就在他們前方,他之所以讓士兵暫時休息,就是想得到唐軍的詳細情報,李孝恭自己派人來解釋,那是最好不過。

“帶送信人上來!”

不多時,李孝恭的親兵被帶了上來,他躬身行一禮,“參見羅將軍!”

“你們主帥讓你帶書信還是口信?”

“啓稟將軍,是口信,我家主帥讓我告訴將軍,王仁則攻城正急,已全線壓上,襄陽形勢危急,他們本來想救援襄陽,但既然將軍已率軍殺到,我們就不再越俎代庖,請將軍儘快前往襄陽救援。”

“那你們大軍去哪裡?”旁邊羅成問道。

“啓稟將軍,我們主帥已率軍向西北方向撤退,將直接撤退到淅陽郡。”

“你說的可是真?”

“回稟羅將軍,卑職完全複述我家主帥的原意,句句是真,不敢有半點假話。”

羅士信點點頭,吩咐手下帶他下去,這時,羅成笑道:“估計李孝恭回京後和李神符還要惡鬥一場,在這個時候他不會讓人抓住把柄,卑職認爲應該不會有詐。”

羅士信冷笑一聲,“我可是三萬騎兵,他若敢使詐我就直接滅了他。”

說完,羅士信起身喝令道:“傳令全軍集結,立刻趕往襄陽救援!”

一刻鐘後,三萬騎兵集結完畢,他們加快速度,鋪天蓋地向襄陽城殺去。

.......

襄陽攻城戰已進入白熱化,戰場上到處是屍體和攻城梯被燒焦的殘骸,雙方皆死傷慘重,面對窮兇極惡的鄭軍,臨時組建的民團士兵根本無法發揮作用,全部被撤下,南城頭只有隋軍水師一萬人在和敵軍激戰。

在隋軍嚴密的防守下,鄭軍始終無法攻上城頭,但意外卻發生了,南城最東面一角發生了坍塌,形成一道寬達二十餘丈的缺口。

王仁則抓住這個機會,投入三千強悍之軍猛攻這處缺口,而隋軍也同樣投入三千人拼死防禦,整個攻城幾乎都停止了,所有人都在緊張注視著六千士兵在缺口處的慘烈激戰。

隋軍在缺口最前沿投入了上千人,形成了密集的防禦肉牆和兇悍的鄭軍拼殺,雙方在爭奪上城之路的戰鬥進入了白熱化。

隋軍水師中有三百名重甲刀隊,這一次也投入了防禦,三百名士兵的斬馬刀銳不可當,長長的大刀揮過,便會血光四濺,敵軍士兵被攔腰斬斷,或者被劈掉頭顱。

但殺掉一批又會涌上一批,層出不窮,死屍層層疊疊,竟堆積了三尺高,嚴重地阻礙了上城之路,後面的鄭軍士兵不斷用長矛將死屍挑下城牆,落入內護城河,不顧性命地向上拼殺。

城頭的重甲刀隊士兵也同樣死傷慘重,近一個多時辰的爭奪戰中,已經有近百人陣亡,很多都是跌落進河水中被淹死。

天色已漸漸昏黑,但戰鬥依舊沒有停止的跡象,城下一萬兩千名鄭軍在一里外排列整齊,他們隨時準備補充上城衝擊缺口,他們手執火把,形成一片星火海洋。

就在這時,三萬隋軍騎兵已悄然殺到,他們越過了一座長長的山崗,從樹林中奔流而出,羅士信高舉大鐵槍,振臂爆發出一聲怒吼:“殺光敵軍,不接受戰俘!”

喊殺聲震天,數萬北隋騎兵如狂潮般地向數裡外的星火海洋衝去。

鄭軍士兵紛紛察覺到了異常,不少士兵都驚訝地轉過身,他們感到大地在顫抖,河水也在震動,就彷彿發生了輕微的地震,士兵們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忽然,有士兵指著遠方驚恐地喊道:“你們快看,那是什麼?”

所有士兵都站直了身子,眼中都充滿了驚恐之色,只見三裡外出現了鋪天蓋地的黑色騎兵,戰馬疾奔,刀戟如林,儼如黑色狂潮,滔天的殺氣儼如平地上的衝擊波,向一萬兩千名鄭軍席捲而來。

鄭軍士兵被驚呆了,王仁則也同樣呆愣住了,忽然,他反應過來,大聲吼叫道:“列隊,準備迎戰!”

如果只有一萬騎兵,或許鄭軍還能鼓起勇氣一戰,但三萬騎兵帶來的巨大壓力使鄭軍的勇氣崩潰了,先是西面數百名士兵倉皇逃跑,瞬間引發了全軍潰敗,無數士兵向西面拼命逃跑,一萬兩千士兵都是步兵,他們心裡都清楚,根本無法和騎兵抗衡,只有逃命一條路。

鄭軍兵敗如山倒,他們一邊咒罵外圍巡邏的探子,一邊痛恨父母給他少生了兩隻腳,爭先恐後向西奔逃,襄陽城下佈滿了奔逃的士兵,連攻城的士兵也調頭逃跑,這時他們心中的慾望被無邊無際的隋軍騎兵嚇得煙消雲散,逃命纔是他們唯一的念頭。

一萬五千餘名鄭軍士兵丟盔棄甲,扔掉了武器,扔掉包裹,扔掉了一切可以扔掉的東西,所有人只有一個念頭:逃!逃出隋軍騎兵的屠殺.....

但他們哪裡跑得過北隋騎兵,瞬間,敗逃的鄭軍便被隋軍騎兵追上了,騎兵如風捲殘雲般將一片片的敗軍吞沒,無論是跪地投降,還是拼死抵抗,都逃不過被砍殺刺死的命運,到處是一片絕望的淒厲嚎叫。

王仁則和他的三百親兵都騎著戰馬,他們被敗軍卷裹,不斷向西奔逃,這時,一隊隋軍騎兵從斜刺裡殺來,爲首大將揮舞梅花亮銀槍,直撲王仁則,正是大將羅成。

旁邊數十名親兵一擁而上,將羅成包圍,王仁則抓住這個時機調頭便逃,百餘名親兵緊跟其後,片刻,被逃跑的人羣吞沒了。

當羅成殺盡攔路敵軍,王仁則已經逃得無影無蹤了,羅成氣得大吼一聲,催馬追殺而去。

數百步外,隋軍主將羅士信冷冷令道:“傳令孫長樂,令他從西面截斷敵軍的逃路,一個人也不放走!”

隋軍騎兵如風如電,戰馬踏水而過,激起一片片水花,另一支騎兵沿西面山丘疾奔而至,這是大將孫長樂率領的六千後軍,他們負責從西面攔截敵軍,

身材魁梧的隋軍騎兵們盔甲鮮亮,攜弓帶刀,氣勢兇猛,眨眼間便衝過了逃跑得最快的鄭軍士兵,截斷了他們逃跑之路。

隋軍騎兵從三面將攻城敗軍包圍,喊殺聲震天,此刻就算跪地投降也沒有了生路,一羣羣走投無路的鄭軍士兵被隋軍騎兵無情殺戮,護城河前跪滿了投降的士兵,卻同樣被殺死滾落河中,清澈的護城河變了顏色,血水染紅了河流。

到處哭聲震天,慘叫聲充斥四野,鄭軍士兵被殺得人頭滾滾落地,肢體斷裂,血流成河,死屍遍野,奔逃中的士兵被騎兵用長矛從後背一矛戳穿身體,活活釘死在地上。

士兵們被嚇傻了、嚇呆了,他們拼命磕頭乞命,依舊被無情地一刀劈去頭顱。

第400章 京城買宅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465章 盧清夜審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861章 援軍到來第487章 重返北海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374章 瑯琊收官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73章 海中巖洞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128章 暫駐薊縣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480章 天下勤王(六)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217章 瓦崗異動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15章 弘農楊氏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439章 劉氏盛公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38章 矛盾激化第27章 半年籌謀第76章 粗眉大漢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50章 咬金失手第561章 圍困新鄉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107章 進軍遼東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96章 盧府壽宴(八)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62章 風雲聚會第1119章 老薑彌辣
第400章 京城買宅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465章 盧清夜審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861章 援軍到來第487章 重返北海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374章 瑯琊收官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73章 海中巖洞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128章 暫駐薊縣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480章 天下勤王(六)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217章 瓦崗異動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15章 弘農楊氏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439章 劉氏盛公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38章 矛盾激化第27章 半年籌謀第76章 粗眉大漢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50章 咬金失手第561章 圍困新鄉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107章 進軍遼東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96章 盧府壽宴(八)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62章 風雲聚會第1119章 老薑彌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卢龙县| 乌兰浩特市| 靖江市| 和硕县| 株洲市| 新宾| 额尔古纳市| 扶绥县| 综艺| 卢龙县| 托克逊县| 保德县| 成武县| 嘉黎县| 乐都县| 长海县| 大同市| 邢台县| 库伦旗| 清远市| 腾冲县| 杂多县| 榕江县| 安宁市| 恩施市| 遂昌县| 镇宁| 色达县| 增城市| 贵溪市| 克拉玛依市| 武冈市| 南投市| 阳西县| 巧家县| 通辽市| 寻乌县| 张掖市| 七台河市|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