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

王善便是太原王氏家主王壽胞弟,張鉉從士子王君雅身上發現了王壽已全面倒向大周,那麼對太原有著重大影響的王家,是不是可以在拿下太原上助自己一臂之力?

王善微微一怔,連忙道:“陛下需要微臣做什麼?”

“朕想知道,在太原守軍中有沒有你們熟悉的將領?”

王善立刻明白了天子的意思,他想了想道:“目前太原守軍中並沒有王氏子弟,不過我們可以影響不少將領,其中兩名將領有重大影響。”

“哪兩人?”張鉉追問道。

“一個是裴洪儉,他是裴寂的族侄,但也是王家的女婿,還有一人便是王君廓。”

“王君廓?”

張鉉一怔,“他和王家有關係?”

“陛下,王君廓出身不太好,這給他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他一直和太原王氏套親近,希望他父親的牌位也能放進王氏宗祠,他說這是他父親臨終前的唯一心願,能認祖歸宗。”

“王君廓和太原王氏有淵源嗎?”

王善苦笑一聲道:“這個很難說,他是太原郡石艾縣人,太原王氏在石艾縣確實有一支分支,不過那至少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而且還是旁支,更重要是王君廓拿不出家譜,陛下也知道,王是大姓,天下姓王之人至少有上百萬,真正名門也就兩支,一支是太原王氏,還有就是五胡亂華時南渡的王氏,至於其他各地的王氏,一般都沒有多大關係。”

張鉉想了想道:“那你兄長是什麼態度,是否願意接受王君廓父親的靈位?”

“這個不是兄長一人能決定,按照族規,需要幾房長老一起協商決定。”

張鉉沉思片刻道:“如果能把王君廓爭取過來,朕覺得和平接手太原就有希望了,轉告你兄長吧!朕希望王家也能爲和平收復太原盡一份力,相信他也不願意看見太原生靈塗炭。”

“微臣明白了,微臣立刻寫信告訴兄長。”

“有辦法聯繫嗎?”張鉉問道。

王善點點頭,“城中府宅和城外莊園有飛鴿聯繫,微臣只要把信送到城外莊園,莊園管事就會用鴿信送去城內,這樣就聯繫上了。”

張鉉心中一動,這倒是一個和太原城內聯繫的辦法。

他便笑了笑道:“希望太原會有好消息傳來!”

這時,門外侍衛稟報道:“啓稟陛下,軍師緊急求見。”

“請他進來!”

王善連忙告辭而去,這時,房玄齡匆匆走了進來,手中拿著一管紅色鷹信,這表示有十萬火急之事發生。

“是長安出事了嗎?”張鉉問道。

房玄齡微微一笑,“是陛下感興趣的消息。”

他將鷹信呈給張鉉,“這是情報署的緊急快信,關隴貴族在關中造反了。”

張鉉頓時大喜,他久等的一刻終於來了

李淵還是小看了關隴貴族維護自己根本利益的決心,就在李元吉囚禁十五名家主到第十天之時,扶風郡忽然傳來消息,以獨孤家族爲首,包括元氏家族、於氏家族、趙氏家族、侯莫陳氏家族等等一共十大家族的軍隊約兩萬人在雍縣聚集,打出了‘清君側、正朝綱’的口號,由將軍獨孤懷德率領,向長安浩浩蕩蕩殺來。

就在軍隊在雍縣聚集之時,雍縣縣令便派人秘密趕赴長安,緊急彙報了這個消息,這個消息令李淵極度震驚,他已經無法入睡,連夜召集重臣商議對策。

武德殿內,二十幾名重臣聚集一堂,作爲關隴貴族事件的直接發起者,李元吉也出席了這次重要議事。

大堂上鴉雀無聲,只見李淵神情沉痛地說道:“朕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朕最爲倚重、也最信賴的一羣人竟然背叛了朕,竟然召集兩萬軍隊進軍長安,他們想做什麼?想推翻朕的社稷嗎?朕絕不能容忍,也不想容忍,今晚把各位愛卿召集而來,並不是想尋求什麼妥協方案,朕要堅決鎮壓,希望各位從這個角度來獻計獻策。”

李淵說完,裴寂便站起身道:“陛下,請允許微臣先說。”

李淵欣慰地點點頭,“裴相國肯主動出頭,朕大感快慰,請說吧!”

“陛下,既然這些關隴貴族的家主都在陛下手中,其實對付這支叛軍就容易之極,把家主們押到陣前,讓他們勒令軍隊放下武器投降,臣以爲,即使他們一時嘴硬,但真到了生死關頭,他們還是想保住性命。”

李淵點點頭,裴寂的建議和他的想法一致,但他還是想聽一些更廣泛更深刻的意見,他見陳叔達似乎有話要說,但陳叔達看了看旁邊的竇璡,卻又不肯多言,李淵明白了他的意思,竇璡也是關隴貴族一員,陳叔達有些話不好當著他的面說。

李淵便將目光轉向李神通,問他道:“淮安郡王可有什麼平亂方案?”

李淵之所以問李神通,是因爲關中的軍隊由他控制,他應該比誰都清楚現在的局勢。

李神通點點頭嘆道:“陛下,現在情況確實比較複雜,據微臣所知,關隴貴族的軍隊只有很少一部分在關中,大部分都分佈在隴西郡、天水郡和弘化郡,現在他們居然聚集在雍縣,微臣最大的擔心就是大散關的五千守軍已經投降,否則他們怎麼可能無聲無息地進入關中,如果是這樣,他們的軍隊就不止兩萬人,至少是兩萬五千人。”

“大散關的軍隊投降很正常。”

一直沉默不語的竇璡開口道:“大散關主將司馬文德就是獨孤家推薦入仕的,他們祖孫三代都是獨孤家的家將,除此之外,陛下還要防止其他軍隊有將領投降,唐軍中有很不少關隴貴族子弟,微臣覺得陛下還是先清理軍隊爲好,以免出現臨陣倒戈事件發生。”

李淵頓時變了臉色,竇璡說到了核心上,關隴貴族在隋朝時便在軍隊中滲透極深,唐朝也不例外,除了族人直接掌軍外,還有他們的門生、家將、世奴等等,都在軍隊中大量任職,而且兩萬御林軍基本上都是關隴子弟,根本搞不清出這裡面有多少人和關隴貴族有關係,真的打起來,又不知有多少人會臨陣反戈。

李淵忽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關隴貴族的軍隊之所以敢起兵造反,就在於他們有恃無恐。

這時,李淵又看了一眼陳叔達,便道:“夜已經深了,大家先回去休息,明天一早再商議出兵之事。”

衆人起身紛紛離去

,李淵又給李神通使個眼色,讓他也留下來,不多時,大殿內只剩下李淵、陳叔達和李神通三人。

李淵這才問道:“陳相國剛纔欲言又止,想說什麼?”

陳叔達微微一笑,“陛下,微臣其實是想說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李淵精神一振,連忙問道:“什麼機會,相國說仔細一點。”

“陛下,關隴貴族的軍隊其實一直是大唐隱患,以前大家還坐在一桌吃飯,面子上過得去,關隴貴族也不會鬧事,但自從於筠事件後,關隴貴族開始倒向張鉉,關隴貴族就成了我們最大的隱患,可以想象,一旦周軍從河西南下,兵壓隴右,關隴貴族會不會像當年迎接陛下一樣,把周軍迎入關中?如果不是這次關隴貴族造反,我們怎麼也想不到,以險峻聞名於天下的大散關就這麼輕而易舉地丟掉了,說實話,微臣是感到慶幸。”

“陳相國說得非常精闢!”

李神通難得誇獎陳叔達,今天陳叔達也說到他心坎上了,他對李淵道:“陛下,大散關主將司馬文德原本是隋將,天水郡人,臣弟覺得他很能幹,所以才提拔他爲大散關主將,但如果不是今天竇璡揭穿他的底細,臣弟根本就不知道他居然是獨孤家家將,現在想想還是一陣後怕,我們軍隊到底有多少將領是關隴貴族的人?”

李淵點點頭,又問陳叔達,“相國所說的機會就是將關隴貴族一網打盡嗎?”

陳叔達點點頭,“既然他們起兵造反,那我們就有了對付他們的藉口,剝奪他們的土地、財產和糧食,相信陛下會收穫極豐,將徹底改善我們物質短缺,財力緊張的不利局面,有了大量土地,便可用土地獎勵軍功,有利於我們繼續和張鉉抗衡,陛下,這是我們翻盤的一次機會。”

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7章 武之誘惑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348章 鳳儀之爭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963章 太原戰役(四)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27章 半年籌謀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132章 妙計解憂第917章 帳篷酒館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1213章 廢儲之爭(一)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1242章 殺將奪軍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33章 誰是真兇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58章 鬥智鬥勇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63章 初獲突破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1000章 分割戰利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179章 攻營夜戰(下)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573章 怒殺監軍第37章 須陀送禮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842章 兵臨弋陽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1116章 五人組合
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7章 武之誘惑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348章 鳳儀之爭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963章 太原戰役(四)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27章 半年籌謀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132章 妙計解憂第917章 帳篷酒館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1213章 廢儲之爭(一)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1242章 殺將奪軍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33章 誰是真兇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58章 鬥智鬥勇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63章 初獲突破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1000章 分割戰利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179章 攻營夜戰(下)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573章 怒殺監軍第37章 須陀送禮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842章 兵臨弋陽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1116章 五人組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沧州市| 苗栗县| 富蕴县| 庆元县| 南投县| 云安县| 元朗区| 杭州市| 剑川县| 辽阳县| 施秉县| 景泰县| 昆山市| 双柏县| 德阳市| 遵义县| 灌南县| 大渡口区| 莫力| 闻喜县| 徐州市| 庆元县| 翁牛特旗| 昔阳县| 武邑县| 武乡县| 灵石县| 博乐市| 大荔县| 新田县| 临沭县| 比如县| 八宿县| 永泰县| 武川县| 青海省| 楚雄市| 伊川县| 沿河|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