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09章 追究責任

於筠只是來證實李淵一番話的真僞,他怒氣衝衝而來,又怒氣衝衝而去,情緒激動之下他便少了平時的一絲謹慎,他的異常舉動卻被李元吉部署在酒肆外面的眼線看到了。

一個時辰後,李元吉便得到了於筠在青雲(yún)酒肆內(nèi)表現(xiàn)異常的情報,直接進入酒肆後院,一刻鐘後又從酒肆後院匆匆離去,讀著紙條上的情報,李元吉不由自言自語,‘這個於筠究竟在搞什麼名堂?’

李元吉想不通原因,便問旁邊幕僚羅玉敏道:“羅先生覺得是什麼原因?”

羅玉敏笑道:“據(jù)我所知,青雲(yún)酒肆正是於家的產(chǎn)業(yè),於筠出現(xiàn)在後院很正常,殿下倒不用懷疑。”

李元吉負手來回踱步,青雲(yún)酒肆是官員們最大的聚會場所,各種信息在這裡交匯,李元吉又豈能不關(guān)注它?

李元吉一直就想拿下這家酒肆,作爲監(jiān)視百官的基地,但他之前打聽下來,這家酒肆竟然是舅父竇家的產(chǎn)業(yè),他倒不好開口,現(xiàn)在又變成於家的產(chǎn)業(yè),他心中便有點動心了。

“我想把這家酒肆拿下來,先生覺得如何?”

羅玉敏嚇了一跳,慌忙道:“殿下,恐怕不妥!”

李元吉臉一沉,“有什麼不妥,我不過是想要一家酒肆罷了,難道於家還不給我這個面子?”

“殿下,於家畢竟是關(guān)隴貴族,最近兩年關(guān)隴貴族同氣連枝,得罪了一家,就等於得罪全部,而且聖上正在爲籌集錢糧而發(fā)愁,最好謹慎從事,不能影響到聖上的大事。”

李元吉難得聽人勸告,羅玉敏便是其中之一,他半晌沒有說話,羅玉敏顯然說到了李元吉的要害,他什麼人都可以得罪,唯獨不能得罪自己的父皇,好一會兒他才勉強道:“這件事再讓我考慮考慮,你先退下吧!”

羅玉敏退了下去,他很瞭解李元吉,只要讓李元吉動心的東西,他一定會想法設(shè)法搞到,任何人勸說都沒有用,自己也只是一時制止他,但效果不會太長,他必須及時通知高瑾。

長安下東門外,一隊數(shù)百人的騎兵正向城門疾速奔來,爲首大將正是剛從洛陽星夜趕回來的秦王李世民,他接到聖旨,朝廷即將就這幾次戰(zhàn)役召開政事堂議事,希望他立刻趕回長安參會,李世民當然知道這次議事事關(guān)重大,他馬不停蹄,晝夜疾奔,僅用兩天時間便趕到了長安。

此時正值清晨,城門處幾乎沒有人,只有十幾名士兵在城門前站崗,李世民剛到下東門,旁邊跑出一名管家模樣的人,揮手大喊道:“殿下停一停!”

李世民勒住了戰(zhàn)馬,“你是何人?”

管家上前行一禮道:“在下劉相國管家,奉管家之令在此等候殿下,送一封信給殿下。”

管家將一封劉文靜的信呈給了李世民,李世民接過信看了一遍,眉頭不由微微一皺,劉文靜在信中告訴他,天子已決定追責,建議他最好保持沉默,李世民便對管家道:“請轉(zhuǎn)告劉相國,就說我非常感謝他的好意。”

李世民說完,縱馬便向城內(nèi)疾奔而去,不多時,李世民和衆(zhòng)侍衛(wèi)抵達了天策府,天策府也就是秦王府,位於皇城東北角,佔地兩百餘畝,氣勢恢宏,自從李世民被封爲天策上將後,秦王府便改名爲天策上將府,府內(nèi)和東宮一樣有衆(zhòng)多官員,著名的十八學(xué)士就是李世民最重要的智囊。

李世民剛翻身下馬,長史長孫無忌便從大門內(nèi)奔出,老遠便笑道:“殿下終於回來了。”

長孫無忌擅長政務(wù),軍事方面偏弱,所以張鉉便留他坐鎮(zhèn)天策府,而攜帶謀略更強的張公瑾隨自己出徵。

李世民笑道:“府中有什麼事情嗎?“

“府中很平靜,但長安城卻要翻天覆地了。”

“我能想象,大家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李世民嘆口氣又問道:“政事堂議事的通知來了嗎?”

“昨天晚上送來了,時間定在今天下午,我正擔心殿下趕不回來。”

“通知裡說什麼了嗎?”李世民又問道。

長孫無忌搖搖頭,“什麼都沒有說,不過聽說聖上病倒了。”

李世民一驚,“病情嚴重嗎?”

“病情不太嚴重,可能是壓力太大,殿下要去看看嗎?”

李世民沉吟一下,“有件事我想先和你商議一下,然後再去看父皇。”

“既然如此,我們?nèi)?nèi)堂說。”

李世民來到內(nèi)堂坐下,親衛(wèi)給他們上了茶,李世民喝了兩口熱茶,這才把劉文靜的信遞給長孫無忌,又將城門口發(fā)生之事簡單說了一遍,長孫無忌看了看信,點點頭道:“和卑職得到的情況大同小異,不過卑職聽到的只是傳聞,而劉相國的消息是確定了。”

“那你怎麼看?”

李世民問道:“我需要保持沉默還是主動擔責?”

長孫無忌苦笑一聲道:“坦率地說我不知道,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需要誰來承擔責任,想必聖上心中已有決定,殿下最好先看看形勢,如果聖上確實要追究責任,那麼殿下就應(yīng)該主動承擔一部分洛陽失敗的責任,我覺得這是一個態(tài)度問題,追不追責倒是其次。”

長孫無忌雖然也不能明確責任問題,但至少在一件事上提醒了李世民,自己該不該承擔責任不是他李世民能決定,而是由他的父皇決定,恐怕父皇早已經(jīng)想好。

想到這,李世民便道:“好吧!我先進宮探望父皇,別的事情我們回頭再商量。”

從古至今,無論哪個朝代遭到重大打擊,或者出現(xiàn)重大軍事失敗,都會進行反省乃至追究責任,如果實在無人承擔責任,那天子就得下罪己詔,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向天子臣民道歉,不過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哪個皇帝願意走出這一步,那很可能會導(dǎo)致帝位不穩(wěn)。

唐朝也不例外,從年初到現(xiàn)在的半年時間內(nèi),他們連續(xù)遭遇重大失敗,先是東征失敗,隨即被迫退出荊州,而在打通南襄道過程中,唐軍先勝後敗,南襄五郡全部丟失,差點連上洛郡也失守了,而在北隋軍隊的咄咄逼人之下,唐軍又不得不再次退出洛陽之爭。

這一連串的失敗使唐朝的朝野上下充滿了悲觀情緒,儘管李淵對洛陽的失敗進行了刻意渲染,將北隋軍隊人數(shù)擴大,也說唐軍是突圍西撤,增加了一些悲壯感,但效果並不理想,失敗就是失敗,朝房內(nèi)隨處可見官員們的悲觀氣氛,甚至吏部傳出小道消息,考慮辭職的官員超過三成。

悲觀中又帶著對朝廷的極度失望,要求進行軍事改革呼聲日益高漲,巨大的壓力使天子李淵病倒了,這一病就是三天。

第三天下午,李淵在武德殿召開了政事堂議事,二十幾名重臣濟濟一堂,衆(zhòng)人都知道聖上召開這次議事意味著什麼,所以衆(zhòng)人儘量謹慎,唯恐禍從口出。

半晌,李淵坐起了疲憊的身體,他臉色慘白,聲音也帶著嘶啞,緩緩道:“朕把各位召集而來,是想和大家商議一下如何檢討這次戰(zhàn)役失敗的原因,負有責任者就要追究責任,趁這段時間對方休戰(zhàn)的機會盡快恢復(fù)過來,爲了即將到來的新一場大戰(zhàn)做準備。”

停一下,李淵看了一眼衆(zhòng)人又道:“今天朕有言在先,這次檢討無論說什麼過火的話,甚至批評朕,朕也不會追究責任,朕只是希望找到失敗的根源,希望大家能踴躍發(fā)言,爭取避免下一次的失敗。”

李淵的開場白非常明確,簡單說就是八個字,‘找出原因,追究責任’。

李淵事先和相國陳叔達有過溝通,他給陳叔達使了個眼色,陳叔達會意,站起身走到中庭笑道:“聖上鼓勵暢所欲言,那微臣就先說幾句,權(quán)當做拋磚引玉吧!”

“陳相國儘管直言!”

“陛下,各位大臣,這幾場戰(zhàn)役失敗,從表面上看是張鉉佈局深遠,使我們步步被動,從中計派杜伏威進江淮,到洛陽圈套,當然,我們必須承認張鉉確實是極爲厲害的對手,深謀遠慮,算無遺策,但如果說隋軍獲勝完全是因爲張鉉獨到的佈局,結(jié)論也未免有些太簡單,我個人覺得,這幾次我們失敗根本原因還是實力不足導(dǎo)致。”

“何以見得,陳相國不妨說得再具體一點。”

李淵對陳叔達開場表態(tài)比較滿意,先不追究個人責任,而是從大局來定論,這樣即使個人有責任,也不至於負兵敗全責。(。)

第1227章 滴水不漏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1146章 天下大戰(zhàn)(四)第24章 慧眼識珠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673章 遼東消息第949章 最後一戰(zhàn)(下)第51章 莽漢初伏第732章 最後內(nèi)訌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18章 擒賊擒王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465章 盧清夜審第1159章 天下大戰(zhàn)(十七)第781章 帝王心術(shù)第1227章 滴水不漏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79章 冶鐵名匠第623章 緊急出城第996章 程侯決戰(zhàn)(中)第75章 初到幽州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625章 江都兵變(中)第941章 血戰(zhàn)善陽(上)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578章 張裴聯(lián)姻(中)第410章 初爲人婦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882章 論婚多事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606章 背水一戰(zhàn)(下)第838章 收復(fù)會稽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29章 玉釵風波第1150章 天下大戰(zhàn)(八)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17章 臨危受命第49章 發(fā)現(xiàn)秘密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961章 太原戰(zhàn)役(二)第115章 戰(zhàn)和之爭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1206章 談判得失第1068章 永興之戰(zhàn)(八)第965章 太原戰(zhàn)役(六)第4章 初入洛陽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491章 北海借糧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1242章 殺將奪軍第740章 施壓江都第716章 血戰(zhàn)壺關(guān)(下)第1062章 永興之戰(zhàn)(二)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1065章 永興之戰(zhàn)(五)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939章 激戰(zhàn)長城(下)第851章 老將建議第1226章 機會乍現(xiàn)第1247章 安定決戰(zhàn)(上)第3章 兩雄相遇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921章 意外發(fā)現(xiàn)第948章 最後一戰(zhàn)(上)第1131章 兵發(fā)榆次第329章 事件發(fā)酵第224章 兩線激戰(zhàn)第914章 達成妥協(xié)(上)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439章 劉氏盛公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1147章 天下大戰(zhàn)(五)第583章 內(nèi)部分歧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1172章 天下大戰(zhàn)(三十)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447章 爭佔下邳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
第1227章 滴水不漏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1146章 天下大戰(zhàn)(四)第24章 慧眼識珠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673章 遼東消息第949章 最後一戰(zhàn)(下)第51章 莽漢初伏第732章 最後內(nèi)訌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18章 擒賊擒王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465章 盧清夜審第1159章 天下大戰(zhàn)(十七)第781章 帝王心術(shù)第1227章 滴水不漏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79章 冶鐵名匠第623章 緊急出城第996章 程侯決戰(zhàn)(中)第75章 初到幽州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625章 江都兵變(中)第941章 血戰(zhàn)善陽(上)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578章 張裴聯(lián)姻(中)第410章 初爲人婦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882章 論婚多事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606章 背水一戰(zhàn)(下)第838章 收復(fù)會稽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29章 玉釵風波第1150章 天下大戰(zhàn)(八)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17章 臨危受命第49章 發(fā)現(xiàn)秘密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961章 太原戰(zhàn)役(二)第115章 戰(zhàn)和之爭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1206章 談判得失第1068章 永興之戰(zhàn)(八)第965章 太原戰(zhàn)役(六)第4章 初入洛陽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491章 北海借糧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1242章 殺將奪軍第740章 施壓江都第716章 血戰(zhàn)壺關(guān)(下)第1062章 永興之戰(zhàn)(二)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1065章 永興之戰(zhàn)(五)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939章 激戰(zhàn)長城(下)第851章 老將建議第1226章 機會乍現(xiàn)第1247章 安定決戰(zhàn)(上)第3章 兩雄相遇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921章 意外發(fā)現(xiàn)第948章 最後一戰(zhàn)(上)第1131章 兵發(fā)榆次第329章 事件發(fā)酵第224章 兩線激戰(zhàn)第914章 達成妥協(xié)(上)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439章 劉氏盛公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1147章 天下大戰(zhàn)(五)第583章 內(nèi)部分歧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1172章 天下大戰(zhàn)(三十)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447章 爭佔下邳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三原县| 定兴县| 体育| 万年县| 峨眉山市| 永德县| 天长市| 富民县| 忻州市| 德兴市| 平乡县| 济南市| 天水市| 福贡县| 曲周县| 含山县| 醴陵市| 临清市| 利川市| 宜阳县| 资兴市| 丰台区| 都昌县| 遂宁市| 和林格尔县| 台州市| 岱山县| 巴林右旗| SHOW| 潼关县| 泰安市| 玉山县| 星子县| 双城市| 木里| 黄龙县| 鸡西市| 沙田区| 九龙县|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