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06章 談判得失

韋雲起微微一笑,“陛下,實現停戰應該是雙方共同努力才行,不能指望一邊有誠意,如果陛下能拿出誠意,我家天子應該也會拿出相應的誠意。”

韋雲起說得很圓滑,實際上等於什麼都沒有說,但卻提醒了李淵,不能光指望對方拿出誠意,簽約容易,難的是怎麼維持合約?這就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了。

李淵明白了對方的意思,至少簽約是有誠意的,至於執行合約,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估計韋雲起也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李淵便點點頭,“多謝韋相國坦誠相告,時辰不早,開始協商吧!”

雙方商議合約是在中書省內舉行,前一次談判也是在這裡,會場已經佈置就緒,十分簡單,就一張長長的桌子,兩邊各放著五張坐榻,雙方一共有五人蔘加,另外還有兩名記錄官,各坐在長桌子兩端,負責快錄談判紀要。

唐朝是由太子李建成爲談判主使,相國裴寂爲副使,另外還有三名侍郎參與談判,周朝主使是相國韋雲起,禮部侍郎溫彥博爲副使,三名郎中爲輔使,相對而言,周朝使團的地位等級就明顯低了一籌。

不過韋雲起是周王朝的尚書令,蘇威在月底退仕後,他就是右相了,是周朝的百官之首,權勢很大,能全權代表大周天子,可以當場做出決策,而李建成地位雖高,卻沒有決策權,還需要天子來拍板,所以論實權,周王朝這邊還要更高一籌。

雙方各自坐下,簡單寒暄幾句,作爲談判發起方,韋雲起首先對衆人道:“今年春夏之際,豫州、徐州、青州以及隴右都不同程度遭了災,導致夏糧減產,所以爲了保證秋收和明年春耕,我家天子建議停戰一年,我這次就是奉天子之令前來和貴方協商,如果貴方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我願洗耳恭聽!”

韋雲起又把球踢給了對方,李建成和裴寂對望一眼,李建成道:“首先我們支持和談,韋相國說得不錯,今年隴右遭遇春旱,夏糧普遍減產三成,戰爭只會給人民帶來更大的痛苦,我們願意停戰,這一點我們完全和貴方想法一致,但不知除了停戰之外,我們還能談點什麼?”

雙方都拿民生說事,都把民生作爲停戰的理由,但真實原因雙方卻諱莫如深,誰不會拿上臺面來,但這其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停戰本身和停戰條件,大原則雙方已經明確,都同意停戰,下面就是細節的談判了。

當然,這次停戰和談雖然是周朝主動提出,但真正想停戰的卻是唐朝,這一點雙方也心知肚明,在談判桌上,佔主動是周朝而不是唐朝。

韋雲起笑了笑道:“爲了表示我們的誠意,我們願意把柴駙馬放回來,當然,我們也希望貴方表現相應的誠意。”

“不知你們需要哪方面的誠意?”裴寂在一旁問道。

“就繼續保持自由貿易吧!維持目前的貿易現狀。”

李建成很清楚韋雲起所說的維持貿易現狀的意思,就是繼續用唐朝的各種物資來換取周朝的生鐵,這會導致民衆的巨大苦難,卻能維持軍隊的需求,以前還可以把這種壓力分散到幷州和巴蜀,現在已經無法分散,只能關中百姓來承認,恐怕不用一年,就算軍事上能和周軍對峙,但民生卻已經崩潰了。

但現在的問題並不是他李建成願不願意,而是他根本就沒有權力決定任何對策,李建成對裴寂附耳低語幾句,裴寂點點頭,起身歉然一笑,轉身去了。

李建成無奈道:“這次協商父皇極爲關心,所有的決策都要他同意才行,請各位見諒!”

韋雲起呵呵一笑,“完全理解,若是在中都談判,我們也同樣要稟報天子同意,畢竟這裡是長安。”

不多時,裴寂又匆匆回來,向李建成點了點頭,李建成無奈,只得道:“父皇已經表態同意了,維持目前的貿易狀態,請儘快放回柴駙馬!”

“放心吧!最遲一個月,柴駙馬就能回到長安。”

第一個條件順利達成,不過雙方都知道,這只是餐前的小菜,真正的大菜還沒有開始,周王朝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不可能就這麼無條件停戰,他們必然還要十分苛刻的條件,否則他們就不會來長安了。

果然,韋雲起又緩緩道:“這次和談,我們天子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大部分朝臣和軍方都反對停戰,但我們天子還是說服了衆人,不過在停戰的同時,我們希望擴大雙方民衆交流,這也是我們天子唯一的條件。”

李建成沒有理解,連忙問道:“擴大雙方民衆交流具體是指什麼?”

韋雲起微微一笑,“其實有幾層意思,比如關隴士子來中都參加科舉,或者周朝士子去長安參加科舉,希望雙方都不要阻止,當然,從前也沒有阻止,只是我們希望能繼續保持,另外普通民衆的正常遷徙,也希望雙方不要阻攔,就這兩個小小的條件,很簡單吧!”

李建成和裴寂同時吸了一口冷氣,這哪裡是小小的條件,分明是扼殺大唐的絞索,一旦大規模的民衆流向周王朝,關中和隴右就將成爲千里無人區,這樣的王朝就名存實亡了。

裴寂忍不住問道:“如果我們阻止民衆外流,又會如何?”

韋雲起淡淡道:“既然達成協議就要執行,如果不肯執行協議,那就意味著協議無效,停戰也就結束了。”

李建成點點頭,“今天我們就暫時談到這裡,剛纔韋相國提出的條件,我們會好好商量,然後再給韋相國一個答覆。”

“明天繼續協商嗎?”

“這個不一定,協商前我們會提前通知韋相國。”

“那好吧!我們就回去了。”

韋雲起站起身,其餘隨從也紛紛起身,李建成派人護送韋雲起等人回貴賓館,他和裴寂則匆匆向武德殿走去。

返回貴賓館的馬車內,溫彥博忍不住笑道:“剛剛李建成和裴寂那副目瞪口呆的樣子,真讓人難忘,其實這個條件並不苛刻,爲何他們接受不了?關中民衆若真想離開,他們攔住了也是人心思變,那還有什麼意義?”

韋雲起淡淡一笑道:“這其實只是一個底線問題,太子還是不夠厚黑,在這個底線問題上他不敢冒險,裴寂也一樣,他們都是明白人,知道一旦同意這個條件的嚴重後果,唐朝的立國根基就沒有了。”

“韋相國覺得天子李淵會同意嗎?”

韋雲起點點頭,“他一定會同意,不同意他會死得更快,如果同意,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作爲天子,他沒有選擇餘地了。”

武德殿內,李淵正和幾名重臣在商議周王朝提出的條件,儘管李建成、陳叔達和劉文靜都明確表示反對,但李淵卻,沒有立刻表態,他負手在大殿臺階上來回踱步,反覆權衡著利弊。

這時,他回頭問李神通道:“神通的意見呢?”

李神通猶豫一下道:“其實這件事並不是一定對我們有害,關鍵是我們要學會趨利避害。”

“這話怎麼說?”李淵饒有興致地問道。

“陛下,大量關中民衆出逃確實對我們影響很大,但如果處理得好,關中民衆就不一定出逃,或者說,等到他們想出逃時,大半年時間已經過去了,那時我們也不在意這個條約要不要遵守。”

李淵點點頭,李神通正說在他的心坎上了,他對衆人道:“朕贊成神通大將軍的思路,不要以爲關隴民衆都想逃走,人若不是不得已,不會輕易離開故土,朕現在不缺錢糧,完全可以免一年稅賦,甚至可以分配一點土地,沒有了稅賦,還有土地期盼,一般民衆都是願意等待希望的,至少不會馬上離去,等上個半年一年,權衡利弊再考慮走還是不走,走了家產怎麼辦,土地賣給誰等等,等最後把後事處理好,準備走了,一年時間也該過去了,朕也曾做過底層官員,很瞭解民心,朕決定對方這個條件看似很嚴重,但實際效果卻不大,完全可以接受。”

一直保持沉默的裴寂開口道:“陛下思慮之遠,令我們茅塞頓開,陛下說得對,如果不接受對方的條件,那麼蒲津關就會立刻爆發戰爭,那樣會驚嚇大量民衆逃離家園,會造成關中混亂,而且我們也沒有時間備戰了,所以答應了,我們會贏得一年時間,未必會有損失,可如果不答應,我們只有損失,卻失去了寶貴時間,不管怎麼權衡利弊,都應該答應纔對。”

這時,相國唐儉也表態道:“微臣也贊成陛下的決定。”

李淵點點頭,問李建成三人道:“你們還要反對嗎?”

“父皇如果決定答應,那兒臣沒有意見。”

“微臣沒有意見!”陳叔達和劉文靜都表達了自己不再反對的態度。

“那就這麼決定了,答應他們的一切要求,爲朕爭取到一年的時間。”

停一下,李淵又對李建成道:“朕還有一件事,你今晚和去韋雲起商議,如果今晚談妥,那明天就直接簽約。”

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1138章 緊急求和(上)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444章 進退之間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472章 八面包圍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624章 江都兵變(上)第919章 微服私訪(上)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842章 兵臨弋陽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45章 宇文太保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445章 恐慌突來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890章 滔天大禍第4章 初入洛陽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322章 全線被動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823章 圖謀襄陽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613章 何去何從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796章 備戰合肥(下)第225章 血戰武城(上)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928章 徵詢線索第528章 遼東柳城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515章 談判難成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1195章 失望之極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3章 兩雄相遇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904章 得罪豪門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1248章 安定決戰(下)第84章 一路向東第1014章 談判破裂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133章 賊蹤匪影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254章 特殊信物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
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1138章 緊急求和(上)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444章 進退之間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472章 八面包圍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624章 江都兵變(上)第919章 微服私訪(上)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842章 兵臨弋陽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45章 宇文太保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445章 恐慌突來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890章 滔天大禍第4章 初入洛陽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322章 全線被動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823章 圖謀襄陽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613章 何去何從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796章 備戰合肥(下)第225章 血戰武城(上)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928章 徵詢線索第528章 遼東柳城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515章 談判難成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1195章 失望之極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3章 兩雄相遇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904章 得罪豪門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1248章 安定決戰(下)第84章 一路向東第1014章 談判破裂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133章 賊蹤匪影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254章 特殊信物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桐城市| 万全县| 巴林右旗| 宁国市| 延吉市| 镶黄旗| 阿拉善左旗| 江山市| 黄山市| 安龙县| 玛曲县| 石门县| 昌吉市| 富平县| 双峰县| 二连浩特市| 深州市| 嘉禾县| 铁岭市| 宜城市| 新安县| 察隅县| 临江市| 孝义市| 岳普湖县| 新郑市| 大竹县| 山东| 防城港市| 全南县| 德惠市| 泰和县| 邳州市| 平陆县| 阳山县| 巴彦淖尔市| 安徽省| 朝阳区| 新沂市|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