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8章 緊急求和(上)

這一戰,周王朝的軍隊斬敵六千,俘敵一萬五千餘人,並奪取了幷州南部最重要的戰略城池河東城,河東城守將史萬寶死在亂軍之中。

河東慘敗不僅使李神通的兩萬五千精銳全軍覆,同時使整個幷州的局勢開始向極爲不利於唐朝的方向發展。

河東郡之戰後,一直處於觀望中的文城郡、龍泉郡、離石郡、絳郡、臨汾郡等五郡立刻改旗易幟,五郡太守紛紛宣佈效忠大周帝國,並派人去中都朝廷獻郡土和民冊。

短短十天後,唐朝除了太原一座孤城外,幷州全境都已歸屬了周朝,幷州的形勢轉變得如此之快,僅僅只用了半個月時間。

而這時,一場前所未有的暴風雪席捲了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鵝毛大雪紛紛揚揚落下,整個北方的天空變成了灰濛濛一片。

初冬的長安城也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寒風裹夾著暴雪肆虐了三天三夜,當這場暴雪轉弱爲小雪後,長安已成了白雪皚皚的世界。

此時距離新年已不到一個月了,新年的氣氛開始一天比一天濃厚起來。

天降大雪,東去的道路也隨之阻塞,貨物運輸受阻,消息傳遞也同樣被阻擋,幷州發生的劇烈變化並沒有傳到長安民間,在朝廷可以封鎖消息的前提下,長安絕大部分軍民都不知道幷州已易主,相反,李世民在延安郡攻克高奴縣,活捉宋金剛的消息卻令長安民衆爲之振奮,使即將到來的新年平添了幾分喜氣。

延安郡的戰役持續了四個月時間,四個月中的戰鬥並不多,一共只有三場,但三場戰役都規模巨大,第一次戰役發生在延安郡南部的因城縣,八月初,李世民以三萬軍大敗宋金剛的八萬大軍。

宋金剛被迫向高奴縣撤退,並在高奴縣集結了十萬大軍,準備一舉翻盤,但李世民沒有給他機會,他和屈突通各率三萬軍隊左右夾擊宋金剛的大營,宋金剛軍隊再次慘敗,被殺被俘者不計其數,宋金剛率三萬後軍逃回高奴縣閉門不戰。

第三次戰役便是圍城之戰,也是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足足持續了三個月,直到十天前,宋金剛軍中長史楊伏念和其子楊焦獻南門投降了唐軍,李世民率數萬唐軍殺入城中,高奴縣被攻破,宋金剛也被其侍衛綁縛獻給了唐軍。

目前延安郡已被完全收復,只剩下宋金剛的手下大將呂崇茂率八千軍還在雕陰郡南部的綏德縣一帶頑抗,就在這時,李世民接到朝廷急信,他才知道幷州出使,他令大將盛彥師率軍一萬五千人繼續圍剿宋金剛殘部,他則率大軍返回了長安。

宋金剛最終在四天前被李淵下令斬首於西市,四天前西市的人山人海的情景令很多長安人至今難以忘記,當宋金剛人頭被砍掉的瞬間,西市萬衆歡騰,這就是李淵想要的效果,用延安郡的勝利來掩蓋幷州的失利

紙終究包不住火,儘管大雪封路封鎖了消息,但還是有一些大商家通過自己的信鴿得到了幷州的消息,幷州失守的消息已經在一些小圈子裡開始秘密傳播。

東宮暖閣內,李建成正和魏徵圍坐在火盆旁低聲商議著目前的局勢,李建成昨天才從漢中郡趕回長安,他原本兩年之內不準回京,不過幷州日益深重的危機迫切需要李建成也參與商議應對之策,李淵不得不做出讓步,準許李建成進京探母爲藉口,讓李建成回京一個月。

“大家都說這次張鉉部署的幷州戰役非常突然,事先沒有任何徵兆便發動了,而且速戰速決,只用十四天就佔領了除了太原城外的整個幷州,和以前的戰役大大不同,其實我覺得情況並不是這麼回事。”

魏徵沒有跟隨李建成離京,而是一直呆在長安,不斷給李建成送去最新的長安消息,爲李建成及時瞭解京城情況幫助極大。

李建成問道:“那問題出在哪裡?”

“其實韋雲起出使長安,就已經告訴我們,他們下一步目標就是幷州,可我們並沒有真正重視,派裴寂率領兩萬軍去了太原,就算是應對措施了,可實際上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

李建成沉默片刻道:“父皇並不是不重視,而是我們沒有實力再保住幷州了。”

李建成站起身走到窗前,負手望著窗外的皚皚白雪,良久,他長長嘆息一聲,“父皇一點也沒有吸取荊州慘敗的教訓,還是讓李氏宗族掌管軍權,這次幷州的失敗便淋漓盡致表現出現,德良族叔在太原陣亡,神通二叔在河東兵敗,都是擺在他們對時局的判斷失誤上,如果德良族叔能重用謝映登,以謝映登的性格也不至於投降周軍,至於神通二叔,是他的性格缺陷導致了河東兵敗。”

“殿下此話怎講?”魏徵不解地問道。

“父皇讓神通二叔主管關中以東的防禦,包括河東郡,這種情況下,他應該把防禦線推到河東郡一線,至少應該在河東城佈防兩萬重軍,但他卻把軍隊囤積在關中,他年輕時就是這樣,任何東西都要放在自己身邊,他才覺得屬於自己,東西放遠一點,他就不安心了,總覺得會被別人奪走,現在他部署軍隊也是一樣,軍隊要留在自己身邊,河東郡就不肯多放軍隊,導致他們救援河東城不及時,被周軍搶先攔截在河東城外,兵力人數不及對方,戰鬥力也弱於對方,指揮應變能力也比對方遜一籌,他不失敗纔是怪事。”

說到這,李建成十分心痛地道:“父皇重用叔良族叔,結果第一次東征叔良陣亡,重用孝基,結果孝基死在上郡,重用德良,德良死在太原,重用神符和神通,雖然僥倖未死,可一個丟了荊州,一個丟了晉南,重用四弟,結果得罪了關隴貴族,他若再不改任人唯親的做法,我們整個大唐就會徹底毀在這上面。”

魏徵默然,這種皇室家務就不是他能過問了,過了一會兒,他沉聲問道:“殿下覺得現在太原還有挽回的餘地嗎?”

李建成果斷地搖了搖頭,“死守太原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我們根本沒有實力奪回幷州,張鉉至少換還可以調動三十萬軍隊赴幷州作戰,我們湊齊關中十萬軍隊去迎戰,而河套的李靖軍隊大舉南下,我們拿什麼抵擋?只怕到時候幷州沒有奪回,關隴便已丟得乾乾淨淨了

。”

“殿下所言極是,但殿下覺得用什麼策略才能撤出大原之軍呢?”

不等李建成開口,門外有侍衛稟報道:“啓稟殿下,聖上派人宣召殿下速去武德殿議事!”

李建成在回來的第二天便參加了武德殿議事,議事的主題依然是幷州局勢,不過這已經是重臣們第三次商議幷州局勢了。

在前兩次的商議中,重臣們明顯分爲兩派,一派是集舉國之力反攻幷州,以李神通和楚王李元吉爲首堅持不放棄幷州,李神通雖然兵敗河東城,但天子李淵並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令李神通極爲羞愧,所以在商議幷州局勢之時,他便極力主張反攻幷州,他的主張得到了李元吉的極力支持,也得到了竇璡、唐儉、豆盧寬等相國的支持。

另一派則是反對進攻幷州,主要以秦王李世民、陳叔達、劉文靜等重臣爲首,他們認爲幷州大勢已去,應該承認並接受失敗,兩派都各執道理,互不讓步,連續兩次武德殿議事都沒有出結果,今天李淵又召開了第三次議事,希望這一次衆人能達成一致。

大殿內一片寂靜,李淵在龍榻上坐下,他看了衆人一眼,目光最後落在了太子李建成身上,他溫和地對李建成道:“皇兒今天才參加議事,前兩次議事的情況皇兒瞭解了嗎?”

李建成起身行禮道:“回稟父皇,前兩次議事情況,兒臣已經聽陳相國和劉相國介紹過了。”

李淵點點頭,“既然皇兒已經瞭解情況,那麼朕很想知道皇兒對幷州局勢是什麼態度?”。

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899章 奇襲並北(八)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587章 兵圍南皮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69章 人蹤乍現第901章 再次出擊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274章 將帥交心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661章 兩封來信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330章 待價而沽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829章 亡羊補牢第51章 莽漢初伏第71章 獵殺敵酋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1070章 王鄭野望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828章 奇襲均陽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792章 爭奪北岸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1085章 駐兵襄陽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59章 殊死決戰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956章 一網打盡第39章 當堂對質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610章 金剛入晉第455章 大戰之後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58章 鬥智鬥勇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327章 安撫民心第238章 途中偶遇
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899章 奇襲並北(八)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587章 兵圍南皮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69章 人蹤乍現第901章 再次出擊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274章 將帥交心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661章 兩封來信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330章 待價而沽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829章 亡羊補牢第51章 莽漢初伏第71章 獵殺敵酋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1070章 王鄭野望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828章 奇襲均陽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792章 爭奪北岸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1085章 駐兵襄陽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59章 殊死決戰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956章 一網打盡第39章 當堂對質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610章 金剛入晉第455章 大戰之後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58章 鬥智鬥勇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327章 安撫民心第238章 途中偶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辰溪县| 安远县| 昌邑市| 阿拉善盟| 当雄县| 疏附县| 峨山| 曲阳县| 平阴县| 合山市| 宁明县| 苏尼特左旗| 固安县| 九江县| 独山县| 常熟市| 理塘县| 正定县| 贺兰县| 甘肃省| 县级市| 闸北区| 南阳市| 山丹县| 新泰市| 长汀县| 察隅县| 海晏县| 越西县| 浦江县| 康保县| 百色市| 恭城| 临湘市| 清原| 淮阳县| 刚察县| 鹿泉市| 抚顺市|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