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2章 疑竇暗生(二)

三天的時間,君牧野既要將皇帝出行的安全防衛(wèi)做好,又要拿出一套完美的抗旱措施,每日回到府裡的時候,已經(jīng)月上柳梢,萬籟俱靜了。

君牧野伴君出行那天,凌雲(yún)正好被解除禁令,她早早將君牧野送出門,第一件事就是命袁氏將相府所有下人的名單送上,然後下令,東院從上至下所有下人月俸減半,一年後恢復(fù),作爲這次老夫人出事的懲罰。同時提拔一個二等丫鬟頂了如意的差,依然喚作如意。而今老夫人依然躺在牀上,被罰所有人無不俯首聽命,沒人敢表示不服。

第二件事,眼下國家正陷於貧困之際,主母的月例也將縮減至八十兩,老夫人貴爲長公主,再加上身子需要調(diào)養(yǎng),定爲一百二十兩,即日開始執(zhí)行。凌雲(yún)身先士卒,無人敢提出反對。既如此,下面人的月例也要層層遞減,總不能下人拿的比夫人還要高,這首當其衝就是管家和衆(zhòng)管事。

袁氏主動提了出來,不料凌雲(yún)又提出一個“工齡”的概念,她說:“管家和諸位管事已經(jīng)在君府做了多年,除了基本月例,還該有對相府的貢獻獎,比如管家的基本月例定爲六十兩,他在君府做了四十三年,每多一年月例便漲一兩銀子,如今當是一百零三兩。賀大嫂作爲內(nèi)院管事,每月基本月例四十兩,由於在君府做事已三十六年,再加上三十六兩,如今月例當是七十六兩。以此類推,管事以上級別每多一年工齡增一兩銀子,管事以下如東西兩院大丫頭、奶孃、嬤嬤等每月月例十二兩,每年增加八錢。二等下人每月月例八兩,每年增加六錢;三等下人每月月例六兩,每年增加六錢;四等下人每月月例四兩。每年增加五錢;五等下人每月月例二兩,每年增加五錢。此外,護衛(wèi)長、護衛(wèi)、護院等在原例的基礎(chǔ)上,再加上貢獻獎每年增一兩,另有傷藥補助二兩於每年年底發(fā)放。”將這些全部講了一遍,凌雲(yún)看向賬房,讓他將這些新規(guī)矩好好記下,日後就按照這個新標準執(zhí)行。

此言一出,有人喜有人憂,因爲有一部分身份高者因爲月例被降工齡又少。收入便被縮減很多,也有一部分身份不高月例原本就不高,有了“工齡”的因素。他們的收入反而提高了。如管家和管事這類老人,一是工齡本來就高,即使月例被降,收入也沒有降低,就算少幾兩銀子也沒什麼。反正過幾年就漲回來了,而且還會更高。因此反對凌雲(yún)此法的人寥寥無幾,管事們?nèi)抠澩旅嬗心屈N幾個不滿的也不敢吭聲。

新的月例制度定下後,第三件事就是改革獎懲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取消鞭罰這一條。讓許多人都摸不著頭腦,凌雲(yún)也不解釋,讓負責刑罰的管事重新將家規(guī)謄抄一遍。日後就照此行事。

最後一件事,凌雲(yún)讓袁氏找了牙婆來,說是要買三個丫頭,她身邊缺兩個大丫頭,寧氏院裡缺個二等丫頭。這些規(guī)制是不能少的,少了會被人笑話。至於月例一事。早年因爲主母是長公主,因此從主母到身邊的丫頭每月俸銀比起別的公侯世家都要高出不少,如今即便被凌雲(yún)降了些,也比他們高出一成不止。

袁氏很快帶了牙婆來,牙婆是第一次拜見相府的新主母,帶來的丫頭成色也不錯,凌雲(yún)望著站成一排的十幾個丫頭,先問了一個問題:“會寫字嗎?”

滿足這個條件的大有人在,能被牙婆帶到丞相夫人面前的,自然不能是粗鄙之人,凌雲(yún)讓這幾個人出列寫了幾個字給她看,又問道:“會算術(shù)嗎?”

這次卻只有一個人點頭,凌雲(yún)出了一道乘法題讓那丫頭答,她也順利答了出來,遂命她站到一邊,對剩下的人再問:“家裡還有什麼人?”

最後,凌雲(yún)又挑出兩個身家背景簡單字寫得較爲清秀的丫頭出來,與之前的那個會算術(shù)的丫頭一起,對牙婆道:“就要這三個,你開個價吧。”

牙婆連聲恭維:“夫人好眼光,這三個可都是老婆子手裡十分出挑的,被夫人買下也是她們的造化。”

凌雲(yún)微微一笑,對袁氏道:“去賬房那裡支五十兩銀子,將這三人的賣身契拿過來。”她看向牙婆:“這個價錢你可滿意?”

那牙婆已經(jīng)笑得合不攏嘴了,一個丫頭賣出去一般也就不到五兩銀子,這幾個丫頭雖然出挑卻還賣不到這麼貴。凌雲(yún)出的這個價錢可是比她預(yù)計的多出一倍,自是連連稱好,趕緊叩了頭帶著剩下的丫頭隨袁氏去拿銀子。

外人都走了,凌雲(yún)纔看向眼前的三個丫頭,見她們都是十三四歲的樣子,遂道:“報上你們的名字。”

三人被凌雲(yún)買下,心裡十分高興,聽到主母問話,趕緊行了禮回答。

“奴婢麥芽。”

“奴婢珠兒。”

“奴婢玉蓮。”

麥芽長相比較平凡,,膚色比小麥色微深,一雙眼睛倒是長得極好,又黑又圓的大眼睛帶著幾分洞察人心的透徹。

珠兒面色細白,骨架勻稱,面上帶著討人喜歡的伶俐,讓人看著就不會覺得討厭。

玉蓮是唯一會算術(shù)的,她身上帶著一股子濃濃的書卷氣,容貌雖不是很出挑也算個清秀佳人。

凌雲(yún)剛剛沒有問她家世,此時才道:“你會算術(shù),是誰教的?”

玉蓮道:“家父本是教書的夫子,對《周髀算經(jīng)》和《九章算術(shù)》等也頗有研究,奴婢打小就跟著父親學(xué)習(xí),因此才略懂一二。”

凌雲(yún)道:“難怪!可是家中糟了變故,如何被賣作了丫頭?”

玉蓮聞言,面上有些悲傷:“父親突然病重,家中又遭遇饑荒,且尚有一幼弟需要撫養(yǎng),母親沒有辦法,纔將奴婢賣與牙婆。”說著,眼淚就止不住地流了出來。

“你可恨你的母親?”

玉蓮一驚,趕緊拭了淚,答道:“玉蓮知道母親有難處,也是不得已,父親的病需要銀子,弟弟也需要吃穿,玉蓮心裡其實是願意的,不曾怨恨母親。”

凌雲(yún)滿意點頭,對玉蓮和麥芽二人道:“你們?nèi)蔗峋褪俏疑磉叺拇笱绢^,和梅雁梅香一樣。你們既然是我的人,所作所爲都要讓我知道,若是行差踏錯,對你們的懲罰也會十分嚴厲。日後就由梅雁梅香帶你們,不懂的可以問她們或者秦嬤嬤。”

二人聞言大喜,沒想到不僅入了相府,還直接做了主母的貼身丫頭,這是何等榮耀?兩人連忙謝恩,來到梅雁梅香跟前見禮,口稱“姐姐”。

梅香頓時得意忘形道:“平日只有梅雁和嬤嬤教訓(xùn)我,如今我也可以教訓(xùn)人了?”

玉蓮和麥芽一愣,梅雁趕緊打了梅香一下:“又胡說八道了,你這亂說話的毛病可得改,別教壞了她們。”梅雁說著對兩人安撫一笑,轉(zhuǎn)而對凌雲(yún)道:“夫人,是不是該給她們換個名字?”

凌雲(yún)道:“這個自然,日後玉蓮就叫梅蘭,麥芽你就叫梅竹,聽著也比較順耳。”

梅蘭梅竹連忙道:“奴婢謝主子賜名。”

凌雲(yún)示意她們起來,這纔看向始終低頭不語的珠兒,見她受了冷落卻故作鎮(zhèn)定,心想也難爲她了,這般年紀能做到這種地步也算不易,便解了她的圍:“珠兒,我想讓你去侍候老夫人,不過卻是二等丫頭,你可願意?”

珠兒怔怔地擡頭,梅雁四人也同時詫異地望了過來。珠兒不敢相信地望著凌雲(yún),來的時候牙婆便仔細交代了她們,說相府裡的主母是一品誥命夫人,老夫人是當朝長公主,讓她們都長著點心眼,不要犯了貴人的忌諱。剛剛沒被凌雲(yún)挑中,心裡正感到失落,不知要被安排到何處,還在自我安慰不要在意,能夠進來已經(jīng)很好了,誰不知道滿京城就相府的待遇最好了。不料,喜從天降,竟然讓她去侍候長公主,雖然是二等丫頭,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福氣了。當下,她毫不猶豫地跪下對凌雲(yún)叩了頭:“奴婢願意,謝夫人恩典。”

凌雲(yún)卻道:“你雖然去了老夫人的東院,但和梅蘭、梅竹同時進府,私底下也可多多聯(lián)絡(luò),一起說說話,也省得到了老夫人院裡沒人說話覺得憋悶。”

珠兒微愣,感受到身旁幾人也瞬間安靜了許多,反應(yīng)了片刻立即叩頭:“奴婢記下了,奴婢謝夫人提點。”

凌雲(yún)話中的深意幾個丫頭都體會到了,大家心照不宣,凌雲(yún)分別賜了三人每人十兩銀子道:“回去將家裡安頓好,再回來就是府裡的人了,梅蘭梅竹回來後就跟著梅雁梅香做事,珠兒去東院管事那裡報到。”

三人千恩萬謝地退下了,凌雲(yún)這才帶著梅雁和梅香去東院去看望寧氏,聽說她這些日子身子還有些虛弱,時常精神不濟,也不知道神智恢復(fù)了多少。

這兩日,凌雲(yún)一心撲在相府內(nèi)務(wù)上,卻不知浩浩蕩蕩地皇帝一行正遭遇一場刺殺,君牧野作爲隨行大臣,護駕之職責無旁貸。

德隆三年,三月初十,德隆帝出遊時遭遇莫名勢力襲擊,丞相君牧野隨行保護,意外被刺,德隆帝大怒,怒斥“掃興”,外出方一日便擺駕回宮。

ps:

突然有些急事處理,耽誤了不少時間,今晚暫更一章,明天三更!

第207章 前朝第159章 借銀第199章 真相第168章 委屈第104章 疑竇暗生(四)第33章 三倍聘禮第169章 七十大板第51章 夫妻地位第137章 意外(二)第172章 瘋了第61章 教訓(xùn)媳婦第169章 七十大板第30章 苦逼的丞相第210章 追憶第238章 過年第26章 一個保證第240章 汗妃第168章 委屈第130章 爭執(zhí)(一)第155章 妒火第68章 奇恥大辱第161章 振夫綱第137章 意外(二)第164章 小心思第179章 春心第152章 懲罰第216章 遺忘第127章 籌銀(二)第98章 一石四鳥(四)第211章 同牀異夢第75章 長者賜不敢辭第163章 不堪的夜第131章 爭執(zhí)(二)第209章 陳雅靜第78章 心理扭曲的丞相第105章 疑竇暗生(五)第222章 夜遇第68章 奇恥大辱第74章 人靠衣裝第67章 賤人指誰第203章 父女第69章 劃清界限第110章 再掀波瀾(二)第34章 寧氏的痛腳第232章 新奇第120章 陛下醒了(一)第2章 及笄第111章 再掀波瀾(三)第224章 怨氣第82章 好一場鴻門宴(一)第158章 雙兒第117章 消息敗露(二)第5章 將軍去了第129章 賣官(二)第102章 疑竇暗生(二)第27章 兩個要求第222章 夜遇第9章 闔府的生計第21章 退而求其次第39章 成親(五)第74章 人靠衣裝第238章 過年第37章 成親(三)第141章 既喜且憂第91章 西山出行(二)第112章 再掀波瀾(四)第153章 淩氏之危第243章 家人第4章 百姓疾苦第99章 一石四鳥(四)第124章 點火(二)第71章 不高明的掩飾第121章 陛下醒了(二)第27章 兩個要求第51章 夫妻地位第21章 退而求其次第41章 成親(七)第50章 丞相的心思第178章 未雨綢繆第179章 春心第154章 寧玉之怒第35章 成親(一)第19章 古怪的回信第126章 籌銀(一)第80章 丞相納妾第164章 小心思第82章 好一場鴻門宴(一)第181章 挾持第4章 百姓疾苦第140章 寧氏的謀劃第134章 再見(一)第65章 太后的吐槽第71章 不高明的掩飾第127章 籌銀(二)第144章 折辱第86章 開始設(shè)計(一)第81章 鞭子陰影第163章 不堪的夜第63章 就是要打你
第207章 前朝第159章 借銀第199章 真相第168章 委屈第104章 疑竇暗生(四)第33章 三倍聘禮第169章 七十大板第51章 夫妻地位第137章 意外(二)第172章 瘋了第61章 教訓(xùn)媳婦第169章 七十大板第30章 苦逼的丞相第210章 追憶第238章 過年第26章 一個保證第240章 汗妃第168章 委屈第130章 爭執(zhí)(一)第155章 妒火第68章 奇恥大辱第161章 振夫綱第137章 意外(二)第164章 小心思第179章 春心第152章 懲罰第216章 遺忘第127章 籌銀(二)第98章 一石四鳥(四)第211章 同牀異夢第75章 長者賜不敢辭第163章 不堪的夜第131章 爭執(zhí)(二)第209章 陳雅靜第78章 心理扭曲的丞相第105章 疑竇暗生(五)第222章 夜遇第68章 奇恥大辱第74章 人靠衣裝第67章 賤人指誰第203章 父女第69章 劃清界限第110章 再掀波瀾(二)第34章 寧氏的痛腳第232章 新奇第120章 陛下醒了(一)第2章 及笄第111章 再掀波瀾(三)第224章 怨氣第82章 好一場鴻門宴(一)第158章 雙兒第117章 消息敗露(二)第5章 將軍去了第129章 賣官(二)第102章 疑竇暗生(二)第27章 兩個要求第222章 夜遇第9章 闔府的生計第21章 退而求其次第39章 成親(五)第74章 人靠衣裝第238章 過年第37章 成親(三)第141章 既喜且憂第91章 西山出行(二)第112章 再掀波瀾(四)第153章 淩氏之危第243章 家人第4章 百姓疾苦第99章 一石四鳥(四)第124章 點火(二)第71章 不高明的掩飾第121章 陛下醒了(二)第27章 兩個要求第51章 夫妻地位第21章 退而求其次第41章 成親(七)第50章 丞相的心思第178章 未雨綢繆第179章 春心第154章 寧玉之怒第35章 成親(一)第19章 古怪的回信第126章 籌銀(一)第80章 丞相納妾第164章 小心思第82章 好一場鴻門宴(一)第181章 挾持第4章 百姓疾苦第140章 寧氏的謀劃第134章 再見(一)第65章 太后的吐槽第71章 不高明的掩飾第127章 籌銀(二)第144章 折辱第86章 開始設(shè)計(一)第81章 鞭子陰影第163章 不堪的夜第63章 就是要打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蓝旗| 嘉祥县| 平利县| 漳州市| 隆尧县| 宁远县| 辽阳县| 惠安县| 鄄城县| 兴宁市| 通州区| 盘山县| 永清县| 汉沽区| 兰西县| 毕节市| 措勤县| 仲巴县| 栖霞市| 海盐县| 双城市| 阳朔县| 陇川县| 马龙县| 紫云| 琼中| 金川县| 百色市| 菏泽市| 新民市| 体育| 福泉市| 闽清县| 且末县| 惠来县| 磴口县| 巴彦县| 广东省| 耿马| 辽源市| 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