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沈碧瑤狐疑地朝古璟瑄看了一眼,對他的身家夠不夠付賬,表示有些懷疑。
不過,就算不夠,這人,還是得救。反正古璟瑄都這麼說了,大不了打欠條唄,按揭也不是問題。這麼一想,沈碧瑤就乾脆利落地寫信去了。
陸氏商行遍佈全國,這種大規模的物資調動,也是層層到位,各地都有分派下去。幾乎一夜之間,由北向南,各大陸氏商行的鋪子都開始斷貨,尤其是米糧,布匹,藥材之類。
陸氏商行生意做得大,信譽度高,??妥匀徊簧?,一斷貨,立刻就有人問緣由,一問,北地鬧寒災之事就立刻便傳了開來。
陸氏商行調運貨物救濟北地寒災之事,很快便傳揚了開來,大家在得知了陸氏商行此舉乃是由少東家下令,而並非官府授意時,百姓頓時對陸氏商行大爲敬佩。陸氏商行也因爲被冠上了“仁商”的稱號。
一家行善,百家效仿。許多商戶在聽了陸氏商行的事蹟之後,帶著貨物慕名而來,都交給陸氏商行,讓其代爲送去北地。陸家也不貪默,與那些商戶都詳說清楚了,把所捐物資及商戶姓名籍貫詳細記錄了下來,以便日後尋找。
這事也傳到了江湖之中,北地兵亂之事,大家是早就從說書先生口中聽了不少,那些江湖之人早就羣情激昂,對郭起的所作所爲唾棄不已。現下北地受災,就連唯利是圖的商戶都自發捐獻,這些有血性的江湖人,更是按捺不住了。紛紛邀朋結友,同去北地驅除叛黨,保家衛國,欲助守城軍一臂之力。
江湖各大派更是身先士卒,紛紛派了弟子前去支援。
一時之間,江湖各大門派的豪傑俠士,盡皆往北地而去。崑山劍派,中原少林,西北馬幫……就連盡數女流的瀟湘閣,也是巾幗不讓鬚眉,不甘落於人後。鑄劍山莊更是財大氣粗,送出八十萬兩銀子賑災北地,支援守城軍,讓江湖人人譁然,盡皆感慨。
鑄劍山莊少莊主嚴銳在臨行前問自家老爹:“爹,當真在送出八十萬兩之多?咱們鑄劍山莊雖然不缺銀子,可這八十萬兩會不會太多了?”
他爹笑而不語。倒是一旁負則莊中財務的二莊主嚴雲,卻是輕聲一笑,纖長的手指撥拉了一下金底玉珠的算盤珠子,長睫一挑,道:“侄兒涉世未深,不夠精明,看不通透二叔不怪你?;噬夏沁叕F在騰不出手來顧及北邊,咱們送銀子過去,這就是雪中送炭,解得是皇上的燃眉之急。到時候記功之時,皇上定然不可能忘了咱們鑄劍山莊。待戰事一了,兵刃相交之後必然折損,到時候,送出去多少,你二叔都會雙份地賺回來!”
淡笑間,眼中似有一道精光閃過,這位看似文弱書生一般的二莊主,卻是一舉一動,一眉一眼間,皆是算計。
嚴銳聽罷了然,笑而答道:“果然還是二叔精明。若是得了朝廷軍器的督造權,咱們鑄劍山莊的地位,定然會穩如泰山?!?
他爹這時才露出了欣慰的神色,道:“你明白就好,多挑幾位莊中好手一同上路。此次是報效家國之義舉,到了北地,記得奮勇當先,多立功勞,萬不可丟了鑄劍山莊的臉。”
“是,孩兒明白!”回答擲地有聲,帶著蓬勃之氣。當真是英雄年少,意氣風發。
路邊一茶寮,小老闆正在賣力地燒著熱水沖茶。若是尋常時日,上午燒一鍋,下午燒一鍋也就差不多了??蛇@幾日由南北去的人多了許多,停下來歇腳喝茶之人也比往常多了數倍,一時間,小老闆忙得有些不可開交。
才送走一撥人,又來了兩撥。小老闆忙放下手中的扇子走上前去招呼,卻又愣在了半道。
來的這兩撥人,看起來都頗有些疲憊,原本都欲坐下歇腳,可在看到對方後,卻忽然停步,氣勢突變。
小老闆看兩邊之人都神色不對,且個個都帶著兵器,一看就是江湖中人,頓時不敢上前,悄悄地又溜回了自己的火爐前。
率先開口的是皆爲男子的那一隊人。
“對面的瀟湘弟子,想必此行目的也是北疆?!?
盡爲女子的那一隊人也應道:“家國有難,自當助以一臂之力。想必,崑山劍派的各位,應也是如此想法吧?!?
“這是自然。既然大家殊途同歸,不如暫且放下個人恩怨,共同對敵。不知瀟湘的幾位姑娘意下如何?”
“國難當頭,自然是大事爲重。區區門派恩怨,日後再提不遲。”
談完,兩隊人各自坐下,一佔左,一居右,互不干涉。
中原這邊的情勢,是緊鑼密鼓,無風自動。而北疆那邊,卻也不是全無波瀾。
自打沈碧瑤聽到山中村民不讓多燃篝火之言後,就猜出了此次山洪的緣由。而事實也正如她所料的,此次山洪,正是由郭起的疆北大軍肆意燃火取暖所至。
三十萬大軍人數龐大,爲保證飲水,自然是臨河駐紮。然而,將士受凍,要伐木取暖,也不會走得太遠,皆是從河邊樹林中就地取材。
此時北地纔剛剛入凍,河面尚未結冰,但陸地上卻是已積了厚雪。將士們每日一早將營地周圍的雪堆至河邊,築起雪牆以擋河風,再燃起許多篝火取暖。篝火帶起了營地周圍的溫度,融化了雪牆。雪水流入河中,使河水驟漲,沖刷了河岸的泥土,這才引發了山洪。
山洪順流衝下,受災最重的,自然是疆北軍下游所居的百姓,然而,罪魁禍首的疆北軍,也未能倖免於難。
河水暴漲,也漫過了河岸,漫進了營帳。三十萬大軍沿河而駐,駐於下游的半支軍隊,自然被淹得不輕。郭起軍中本就軍給不足,將士連禦寒棉衣也沒有,現如今又被冰冷的河水一衝,凍傷甚至凍死者,不計其數。
郭起兵力大損,陣腳大亂,當下派人去蠻夷那處借糧借獸皮,向帕吾求援??扇f大軍的糧草供給,哪裡一個小小的蠻夷能拿得出來的?是以帕吾乾脆利落地回絕了郭起的請求。
郭起聽完使者的回話後,氣得對帕吾破口大罵:“本將軍委身與他結盟,許予他三座大城池,還放他的人進入中原,讓他有機會斂了那麼多財物?,F在倒好,連一點忙也不願意幫,真是花著萬般的心血,養出了一隻白眼狼來。”
罵完了帕吾,還覺得不解氣,又罵起來營帳中與他議事的李君逸來。
“都是你說帕吾野心勃勃,能成大事,本將軍才與他結盟的??赡憧纯船F在,本將軍與了他許多好處,他卻在關鍵時刻翻臉不認人。李君逸,你在向本將軍進諫之時,爲何不先看清帕吾的爲人?到頭來如此坑害本將軍!”
李君逸被罵得氣不打一處來,冷笑一聲:“坑害?分明是你坑害了自己手下的三十萬大軍。原本在你手中就有十五萬兵力,又想辦法早早要來了朝廷給的軍餉,虎符也如期到手了,一切進展順利,你確偏自作聰明,要用將士們過冬的軍餉去徵集民兵?,F在若得如此下場,怪得了誰?”
郭起不認爲自己有錯,拍案而起,怒而爭辯:“本將軍想增加手上的兵力,想提高自己的實力有何錯?十五萬兵力,不過比忠信軍多了五萬人而已,可忠信軍不是效忠於我,而是效忠於虎符的。若我手中沒有能壓制住忠信軍的兵力,如何能駕馭得了好十萬精兵?”
“那你可有考慮到自己手中的將士?連將士們買冬衣的軍餉,還有俸祿,糧食,全都拿去招兵。把軍餉花得乾乾淨淨,你讓將士們吃什麼?飯都沒得吃,還怎麼打仗?”
李君逸被郭起的愚鈍氣得怒不可遏。郭家在開國皇帝之時,確實是一門能將世家,可是被高官厚祿地這樣恩寵了幾代,已經是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愚笨了。他本是看中了郭起野心大,能力低,好操控,這才唆使他謀反,卻不想這個郭起竟然比他想像中的要愚笨得太多,當了十幾的將軍,沒真刀真槍地帶兵打過仗也就算了,竟然連帶兵都不會,簡直是愚不可及。
郭起被罵,非便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怒氣更甚。
“李君逸,你身爲副將,沒有完成本將軍交代的任務,讓三軍陷入如此困境,還反而質疑起本將軍的策略來了?若是你能早早找出前朝寶藏的下落,莫說是這三軍糧餉,就算是五十萬,一百萬大軍,本將軍也能養得起。分明是你辦事不利,竟然還想推卸責任?”
李君逸被氣得不輕,不欲與郭起這等愚魯之輩做這些無謂地爭辯,怒哼一聲,憤然甩袖離開。
郭起他如此態度氣得在軍賬內亂摔亂砸,罵聲不斷。
此刻郭起營中凍死餓死的士兵已經日益增多。自打山洪爆發之後,大家也不敢再像從前那樣濫伐樹木,生生被凍死的人幾乎日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