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五代是個軍閥世界

五代是個軍閥世界

一秒記住,

發表者:長樂居士

趙匡胤陳橋黃袍加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看來很像是趙匡胤在幕後,他弟弟趙光義、親信趙普等在前臺導演的一場活劇,不過,從表面上看,趙匡胤是在部下軍人推上皇位的

在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前,周朝的開國皇帝郭威在領兵出戰契丹到澶州時,被部下擁立當皇帝。趙匡胤好像在拷貝這一過程,不過,趙匡胤披的好象是黃袍,而郭威的“黃袍”卻只是一塊黃布。

在郭威之前還有後唐明宗李嗣源,也是出征在外由軍人擁立,更像是臨時被動的。在五代時,還有多起軍士們擁立新皇帝未成的。

這樣習以爲常地擁立皇帝,並非五代的新發明,而可以看作是一種中晚唐以來的一種傳統和發展。中晚唐割據藩鎮中,主帥由軍士擁立、驅逐、殺害似乎已經成了慣例。而五代的皇帝可以看作是最強的藩鎮吧,雖然和藩鎮名義上不同,實質上並無大差別。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就出現了,直到北宋才結束。安史之亂快結束時,一些原安祿山將領投降,唐皇朝姑息養奸,讓他們充任節度使,zhan有河北、山東大片土地。雖然名義上從屬於唐皇朝,實際上,藩帥不是由中央任命,賦稅不上交中央,中央命令對他們不利時就不服從,甚至起兵,實際上和敵國沒有原則區別。割據藩鎮主帥是怎麼產生的?主要有二:

一是世襲。一些控制下屬能力強的藩帥,可採取這種方法;

二是軍士擁立,或有勢力的部將搶班奪權。

唐中央政府在一般情況下,都予以批準承認。

唐幽州藩鎮(其主帥或稱盧龍節度使,管轄現北京、天津、唐山、錦州、河間等地)先後任藩帥的有二十六人,只有一個叫張弘靖的是由朝廷任命的,還被部下攆走。這二十六個藩帥中,被部下所殺的有八人,被攆跑的有四人。其繼任人有六個是由軍士們擁立的,還有的就是誰拳頭硬誰當。

在些事件是貨真價實的兒戲。例魏博節度使(領有現在安陽、鶴壁、滑縣、清河等地)樂行達及其子的一些行爲受到軍士們懷疑,樂本人請求退位到廟裡當和尚,軍士們推趙文弁爲頭,樂行達的兒子領兵來打,趙不出戰,軍士們殺了趙文達,然後高呼誰願當節度使,有個叫羅弘信的出應願當,軍士們環繞他看了看,說行,於是羅弘信就成了節度使。

爲什麼軍士們熱衷於擁立藩帥?這是因爲,既然有力量擁立,也就有力量廢黜、驅逐、甚至殺害,所以,藩主帥就不能不籠絡軍士們,給他們優厚的待遇。而藩鎮的軍士們多爲世襲,他們逐漸成爲低級特權階層,或一個特殊利益集團。藩帥還要在感情上拉攏,不斷宴會犒賞,待若驕子,實質上是盡力造就一批心腹將校。

這樣,擁立藩帥成爲軍士們維護其利益的手段。

至於擁立皇帝的利就更大了。主要的擁立者,在新皇帝登基後,多可以得到高官厚祿。至於一般軍士擁立後可以搶掠。

後唐明宗被擁立進入京城洛陽,軍士焚剽不止,京師大亂,即使是高官也不免。後來,搶掠終止後,明宗命百官來見,相當多官員竟被搶的無官服可穿。

周太祖被擁立後進入京城前,擁立的將軍許諾軍士入京後大掠十日。入開封后,諸軍開搶,城中煙火四發。第二天,大臣們說,如不禁止,今夜開封就會變成空城。這樣郭威才以鐵腕手段制止。

爲了避免軍士們擁立別人,在位的皇帝就又不能不姑息和縱容擁有軍權的藩鎮節度史。

這種擁立主帥或皇帝只能叫作混亂,絕非民主(倒有些像某人說過的大民主)。

在藩鎮統治下,一般老百姓生活如何,幾乎沒有什麼記載。只找到下面一例:在唐史裴度傳中記載平定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叛亂後唐軍進入蔡州,發現吳元濟規定人們在街上不許互相交頭接耳私語,晚上不得點燈,如有相互來往喝酒宴會者死罪。而且是吳元濟父親時候就定下來的。裴度管理蔡州後,解除了這些禁令,人們才知道生活還是有樂趣的。

這樣一種混亂最大的危害是造就了一大批軍閥。中晚唐的藩帥中就有相當一批是軍閥,五代的皇帝及十國的君主們以及節度使幾乎個個是軍閥。這些人沒有文化,不知如何治國或管理地方,把主要力量用在攫取一己私利,和培植自己的武裝,把轄區的財賦幾乎全部都用來作這兩件事。

這就是五代黑暗的重要原因之一:軍閥統治。

第212章 背棘第52章 朱友圭弒父篡位南唐後主李煜妻大小周後第214章 首尾不顧第56章 狹道遇襲第251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68章 一封書信安幽燕黑暗下的忠誠莊宗時代的名將中第145章 改制,中央集權第228章 暗度陳倉第32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240章 馬不停蹄第11章 主動出擊第105章 草中滲血第232章 棋動第191章 燕幽爭霸第111章 龐大計劃第252章 借刀殺人第147章 改制,中央集權(三)第218章 諸葛連弩車第273章 大舉進犯第167章 燕幽爭雄(六)第245章 機關算盡第43章 風沙起兮雲飛揚第254章 愚蠢不是錯第84章 大梁風雲第96章 滄洲到手?第160章 借兵之計在於鬼第73章 重塑精兵第272章 抹殺兒皇帝第134章 戰局第134章 戰局第200章 強奪飛狐關(二)第12章 林中爭鬥第17章 蓄勢待發第178章 燕幽爭雄(十七)第114章 抉擇第75章 身入泥沼第252章 借刀殺人第19章 夜襲晉營第56章 狹道遇襲第117章 逼造海船第168章 燕幽爭雄(七)第154章 出兵第135章 運籌千里第171章 燕幽爭雄(十)第46章 城中失火第103章 必須反抗第91章 第一個屬於自己的城第212章 背棘第54章 險境第51章 急行軍第144章 情誼第53章 蛇道第157章 幽州城下第225章 販賣軍火第187章 燕幽爭雄(二十六)第230章 試探第149章 隱憂第251章 願效犬馬之勞黑暗下的忠誠莊宗時代的名將下第111章 龐大計劃第42章 絕境第138章 東都來人第55章 精銳VS精銳第253章 內憂外患第72章 初臨洛陽第175章 燕幽爭雄(十四)第179章 燕幽爭雄(十八)第20章 渡河報信第5章 擒賊先擒王第205章 勝者王 敗在寇第34章 陰影第175章 燕幽爭雄(十四)第211章 妾名寧兒,寧兒再現第113章 集結第163章 燕幽爭雄(二)第39章 無敵霹靂車第23章 再戰三原谷(中)第226章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133章 大戰伊始第62章 驚喜第147章 改制,中央集權(四)第217章 自殺二段斬第120章 火兒阿第20章 渡河報信第197章 大張旗鼓第192章 招賢納才第226章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87章 亂第92章 兵勢迫人第29章 陷陣營第63章 達成一致第150章 再會楊師厚第229章 攪亂一攤渾水第95章 三日後某來取滄州第143章 鷹眼第153章 沙場秋點兵
第212章 背棘第52章 朱友圭弒父篡位南唐後主李煜妻大小周後第214章 首尾不顧第56章 狹道遇襲第251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68章 一封書信安幽燕黑暗下的忠誠莊宗時代的名將中第145章 改制,中央集權第228章 暗度陳倉第32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240章 馬不停蹄第11章 主動出擊第105章 草中滲血第232章 棋動第191章 燕幽爭霸第111章 龐大計劃第252章 借刀殺人第147章 改制,中央集權(三)第218章 諸葛連弩車第273章 大舉進犯第167章 燕幽爭雄(六)第245章 機關算盡第43章 風沙起兮雲飛揚第254章 愚蠢不是錯第84章 大梁風雲第96章 滄洲到手?第160章 借兵之計在於鬼第73章 重塑精兵第272章 抹殺兒皇帝第134章 戰局第134章 戰局第200章 強奪飛狐關(二)第12章 林中爭鬥第17章 蓄勢待發第178章 燕幽爭雄(十七)第114章 抉擇第75章 身入泥沼第252章 借刀殺人第19章 夜襲晉營第56章 狹道遇襲第117章 逼造海船第168章 燕幽爭雄(七)第154章 出兵第135章 運籌千里第171章 燕幽爭雄(十)第46章 城中失火第103章 必須反抗第91章 第一個屬於自己的城第212章 背棘第54章 險境第51章 急行軍第144章 情誼第53章 蛇道第157章 幽州城下第225章 販賣軍火第187章 燕幽爭雄(二十六)第230章 試探第149章 隱憂第251章 願效犬馬之勞黑暗下的忠誠莊宗時代的名將下第111章 龐大計劃第42章 絕境第138章 東都來人第55章 精銳VS精銳第253章 內憂外患第72章 初臨洛陽第175章 燕幽爭雄(十四)第179章 燕幽爭雄(十八)第20章 渡河報信第5章 擒賊先擒王第205章 勝者王 敗在寇第34章 陰影第175章 燕幽爭雄(十四)第211章 妾名寧兒,寧兒再現第113章 集結第163章 燕幽爭雄(二)第39章 無敵霹靂車第23章 再戰三原谷(中)第226章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133章 大戰伊始第62章 驚喜第147章 改制,中央集權(四)第217章 自殺二段斬第120章 火兒阿第20章 渡河報信第197章 大張旗鼓第192章 招賢納才第226章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87章 亂第92章 兵勢迫人第29章 陷陣營第63章 達成一致第150章 再會楊師厚第229章 攪亂一攤渾水第95章 三日後某來取滄州第143章 鷹眼第153章 沙場秋點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许县| 大姚县| 西贡区| 鄂温| 瑞昌市| 平度市| 阳江市| 大冶市| 上栗县| 剑阁县| 仁化县| 城市| 华安县| 上犹县| 林州市| 鲁甸县| 铜山县| 武威市| 大埔区| 新安县| 唐河县| 札达县| 崇明县| 奉贤区| 舟山市| 内乡县| 南江县| 潼关县| 睢宁县| 万安县| 鲁甸县| 普兰店市| 富蕴县| 嘉定区| 吉木萨尔县| 稷山县| 含山县| 乾安县| 东城区| 南川市|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