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5章 改制,中央集權

一秒記住,

第二天清晨李昪直接上船回到了滄州城,時間對他來已是十分之緊迫,李存勖與契丹人的交鋒應當是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如果抓緊時間的話有可能還可以趕得上這頓‘晚餐’;

一下船直入帥守府議事廳,立即讓王處存召集滄州城中大小官吏議事,改革已經是迫在眉睫,不戰爭就要改革,這兩條都路是幾乎都是艱險之路,一旦稍有差池便萬劫不復;

片刻之後一衆官吏已經是陸續趕至議事廳,見李昪面容肅冷,也知道今天必定有要事要宣佈,不由的都正危禁坐,紛紛肅然等待著李昪的發話;

李昪一掃堂下衆人,眼光異常犀利,有不少人更是不由的身子一顫,李昪揮手令人將一塊方板擡了上來,中央擺放的隱約是一個濃縮的滄州山地模型,頓時一片讚歎之聲,沒想到地圖還可以這麼做的。

“諸位可看到了?知道此是何物麼?”

“此乃滄州地圖,大人可謂天下英豪,此物可謂天開異想。??”

面對衆人的奉承李昪臉色絲毫不變,道:“這正是滄州地圖,大家可有何感觸?”

衆人面面相覷,不止所指,李昪指著這一片遼闊的平原道:“數月前此地還是千里荒蕪,無半點人煙,這裡我要多謝諸位爲滄州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衆人齊道不敢,孫鶴道:“此爲節帥大人仁愛寬厚之故。??吾等只是奉行節帥之策,自大人入主滄州以來,滄州百姓比之以往好過數十倍,屬下替滄州百姓謝過節帥大人了。??”

李昪嘴角微微一挑,臉色一沉,冷然喝道道:“然...數月以來政體不全,政令不明。??兵制散亂,可有其事?”

孫鶴等一衆官吏頓時臉色一變。??諾諾不敢出聲,張礪此時已回到滄州,一見此等情形立即站出來拱手道:“將軍,確有此時,前段時間由於滄州初定,且無甚流民,我等足以應付。??這段時間由於流民大量涌入,人手稍顯不足,且將軍不在府中,隧招收一衆客司以應公事,未來得及告之與將軍,請將軍責罰!”

李昪一咬鋼牙,眉頭一皺,猛然喝道:“孫鶴。??汝身爲刺史,可有何說法?”

孫鶴臉色變得青白一片,以爲李昪欲除去自己另插心腹來擔任這個位置,在他眼中李昪與劉守光等軍閥本質上沒什麼兩樣,要殺一個人跟殺一隻雞沒什麼不同,只是李昪比劉守光更有資格稱爲梟雄。??咬了咬牙站了出來,道:“我孫鶴自十年之前就爲滄州之吏,自認上對得起列爲節帥大人,下對得起滄州百姓,政體不全、政令不明、兵制散亂這是歷來如此,爲何到了我這裡便不行了?”

“哼!好一個歷來如此!”李昪冰冷的聲音沁入在座每個人地心中,衆人只覺一陣寒冷,道:“正因爲他們歷來如此,所以他們亡了,所以滄州百姓民不聊生、千里荒蕪、骸骨累累。??你們是不是還想回到當初哪個情形?” шшш▲ ttκǎ n▲ c o

底下一片默然。??李昪銳利的眼神以及冰冷的語氣以及身上的那股來自戰場的殺氣讓堂下衆人頓時如身處寒窖之中,躬立在一旁的張礪此時卻顯得有點欲言又止。??相比起孫鶴等一衆滄州原有官吏來他還算是李昪的嫡系,李昪眼角一掃,指了指張礪道:“夢臣,你說!”

“將軍,自滄州破敗以來,政體亦爲之不存,此乃當朝弊政,說來孫鶴大人爲滄州殫精竭慮,實爲有功之臣,將軍理當封賞,且當務之急是將體制完善,還請將軍深思!”

張礪退回一旁,一旁地孫鶴感激的望了張礪一眼,他沒想到張礪會爲他求情,心中頗爲感動,眼中餘光瞟向上面地李昪,見其臉色稍爲緩和,頓時心中稍爲安定;

李昪吐出胸中一口濁氣,放緩了語氣朗聲道:“方纔我有點語意不分,諸位見諒,諸位之功我都看在眼裡,夢臣說的對,當務之急是完善當前體制,當前滄州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出在體制上,自今日起行新體制,仿唐長安體制行三省六部制,來人,念!”

“遵命!”李昪一揮手,身後一個文吏隨之上前,朗聲道:“孫鶴暫爲尚書省右僕射兼滄州刺史(如加‘同中書門下’即相當於行政宰相),錦州韓延徽爲左僕射,王處存爲門下省侍郎兼御史臺大夫(掌監察中央和地方官吏),張礪爲中書省侍郎兼大理寺卿(掌管刑獄),鄭渾任工部侍郎...其餘官員一律上奏補差,量材而用,空餘之職待日後廣招賢能補之,諸位加冕!”

堂下衆人此時臉色一片陰晴不定,箇中滋味不住翻騰,說不出是喜悅還是焦慮,但心中同時冒出一個想法就是:節帥大人其志不小啊!其中孫鶴更是爲李昪的這番雷霆般的舉動所震驚,雖然在他們的眼中早沒有了什麼終於中央皇朝的概念,且李昪地這番舉動明顯是要將滄州所有權限集中於一體,但這仔細一想其實還是很符合他們絕大多時候人的利益,只有李昪坐穩了,他們獲得的利益才更大。

李昪毫無顧忌的拋出這套‘皇制’其實心中也是頗爲忐忑,雖然東都樑朝的手還伸不到這麼遠,但明目張膽的施行三省六部制也不難讓窺視他地盤之人找到藉口;一掃堂下衆人逐漸變爲正常的臉色,嘴角微微翹起,看來他的這番舉動還是得到了大多數人地支持,不等衆人從震驚中恢復過來李昪繼續道:

“另外,逐步施行均田制與府兵制並行之策,畢竟軍屯之策不可長久。??箇中尺度由另行商榷,諸位有何意見!”

“大人英明!”

作出這番考慮李昪是有所考慮的,均田制與府兵制是唐朝沿用已久地制度,施行起來不會有太大的阻力,另外現在的情況完全符合府兵制的條件,以精兵策略再配合府兵制,不出三年滄州可用之兵可達到十萬。??且那時李昪還兩萬精兵在手。

“另外,”李昪充滿霸氣地聲音再次響起。??“在錦州之時與允直商議數月,決定以秦時二十級功勳制度,結合府兵制並行之,來人,念!”

“遵命!”身後文吏一掃衆人繼續鏗鏘道:“

滄州境內所有臣民皆爲我子滄州民,自即日起,護我國土,保我妻子。??遇外敵之時當奮勇擊之,功勳爵位行制如下:

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從低到高”:1公士,2上造,3簪嫋,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長,11右庶長,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駟車,18大庶長,19關內候,20徹候

爲獎勵軍功,凡行伍中人,不論出身門第。??一律按照其所立軍功的大小接受賞賜.

禁止私鬥,爲國而戰奮勇殺敵。??理應從事;鄉里打鬥爲私而鬥。??於國無力,違反規定者嚴懲不貸。

授予標準:

士兵只要斬獲敵人校尉級別首級一個。??就可以獲得一級爵位“公士”、田一頃。??宅一處和僕人一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地爵位就越高。?? 證據是敵人的首級。??諸部曲及徒隸征戰有功勳者,並從本色勳授,奴隸殺十人者亦可恢復民衆身份;

話語停頓半晌,堂下衆人方回過神來,節帥大人地這番雷霆之變革等於重新塑造了一個新的滄州,心中也不由的暗自佩服起李昪來,能夠做出如此全面而又符合實際的決定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這不僅需要縝密地思維更需要強大地魄力。

“另外!”

堂下地孫鶴突然覺得有點胸悶,其他地亦是如此,李昪接二連三的發出一個個重要決定讓他們有點喘不過氣來;

“成立禁軍,盡數收歸中央,德、景二州由府兵充任,原破軍營、強弓營改爲,羽林、神武二軍,史弘肇爲都神武指揮使,景延廣爲羽林軍都指揮使,張藏英爲親衛營統制,錦州藥元福另行爲驍騎營團練使,一切任命收歸中央。??”

——————————————————————————————————

唐代三省六部:三省指中書省(隋稱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是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

三省爲中央最高中樞政務機構,一般爲中書決策,門下審覈,尚書執行。

三省長官:中書令(隋爲內史令)、門下侍中(隋爲納言)、尚書令共行宰相之職。??六部爲尚書省屬下的中央行政機構,分掌各方面的政務及政令的貫徹執行,並對中央擔任具體事務的九寺五監及地方上地府、州、縣有領導、監督之權。??其後,三省長官成爲榮譽之職,其決策權逐漸被剝奪,宰相一職爲他官參加議政所替代。??唐中葉以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爲真宰相,其後,地位尊崇的翰林學士,因擁有起草詔敕權,被稱爲“內相”.尚書省六部及下屬各司的職權,在安史亂後,由於使職的趨重與普遍化,逐漸被分割,故三省六部制在唐中葉以後,趨向名存實亡。

簡述唐代三省六部制。??答:唐代的三省爲尚書省、門下省和中書省。??中書省是決策機構,負責草擬、頒發皇帝的詔令,其長官爲中書令。??門下省是審議機構,負責審覈政令,駁正違失,其長官爲侍中。??尚書省是執行機構,負責貫徹執行重要政令,其長官爲左右僕射。??三省爲中央最高統治機構,三省長官同爲宰相,共同負責中樞政務。??六部即尚書省下屬地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別掌管官吏的考覈任免、戶口和賦稅、禮儀制度、軍政、法律、刑獄、水陸工程等。??各部長官爲尚書。??三省分權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三省六部職司劃分明確,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強了中央統治力量。

第215章 沱水折戟第244章 兵不厭詐第133章 大戰伊始第36章 藥元福第147章 改制,中央集權(四)第194章 拜士大典第31章 妾名寧兒第101章 殺出個異族之王來第90章 遠謀近攻第164章 燕幽爭雄(三)第185章 燕幽爭雄(二十四)第248章 鷸蚌相爭第79章 敲山引狐第49章 離城第246章 美人的暗算第32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242章 明搶暗奪第211章 妾名寧兒,寧兒再現第20章 渡河報信第130章 功成身退第169章 燕幽爭雄(八)第180章 燕幽爭雄(十九)第150章 再會楊師厚第144章 情誼第182章 燕幽爭雄(二十一)第54章 險境第12章 林中爭鬥第53章 蛇道第142章 暗流(四)第233章 一怒殺人造反第81章 改天換日第12章 林中爭鬥第41章 陷入死局第24章 再戰三原谷(下)第210章 暗藏的伏筆第140章 暗流(二)第264章 一樹寒梅白玉條第43章 風沙起兮雲飛揚第176章 燕幽爭雄(十五)第186章 燕幽爭雄(二十五)第140章 暗流(二)第209章 楊師厚暴亡第25章 升龍第117章 逼造海船第164章 燕幽爭雄(三)第147章 改制,中央集權(四)第253章 內憂外患第170章 燕幽爭雄(九)第218章 諸葛連弩車第211章 妾名寧兒 寧兒再現第209章 楊師厚暴亡第199章 強奪飛狐關(一)第273章 大舉進犯試論五代前期幽州的軍事與戰爭第111章 龐大計劃第164章 燕幽爭雄(三)第233章 一怒殺人造反第185章 燕幽爭雄(二十四)第149章 隱憂第47章 亂戰第135章 運籌千里第41章 陷入死局第230章 試探第193章 自請爲盧龍節度使第54章 險境第38章 小試鋒芒第8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147章 改制,中央集權(三)第106章 阿會來投第239章 晉王入主第229章 攪亂一攤渾水第64章 整肅第41章 陷入死局第79章 敲山引狐第19章 夜襲晉營第82章 惡屠第195章 蓄勢第140章 暗流(二)第109章 將奚族綁上戰車(二)第12章 林中爭鬥第171章 燕幽爭雄(十)第234章 魏州之亂第155章 暗度陳倉?第204章 定州拉鋸戰第73章 重塑精兵第225章 販賣軍火第168章 燕幽爭雄(七)第54章 險境第225章 販賣軍火第224章 又是年關第38章 小試鋒芒第69章 籌劃第259章 虛張聲勢第182章 燕幽爭雄(二十一)第57章 瘍(一)第257章 佳人翩然再現第223章 千里硝煙起於地第35章 大舉壓境第190章 燕幽爭雄(二十九)
第215章 沱水折戟第244章 兵不厭詐第133章 大戰伊始第36章 藥元福第147章 改制,中央集權(四)第194章 拜士大典第31章 妾名寧兒第101章 殺出個異族之王來第90章 遠謀近攻第164章 燕幽爭雄(三)第185章 燕幽爭雄(二十四)第248章 鷸蚌相爭第79章 敲山引狐第49章 離城第246章 美人的暗算第32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242章 明搶暗奪第211章 妾名寧兒,寧兒再現第20章 渡河報信第130章 功成身退第169章 燕幽爭雄(八)第180章 燕幽爭雄(十九)第150章 再會楊師厚第144章 情誼第182章 燕幽爭雄(二十一)第54章 險境第12章 林中爭鬥第53章 蛇道第142章 暗流(四)第233章 一怒殺人造反第81章 改天換日第12章 林中爭鬥第41章 陷入死局第24章 再戰三原谷(下)第210章 暗藏的伏筆第140章 暗流(二)第264章 一樹寒梅白玉條第43章 風沙起兮雲飛揚第176章 燕幽爭雄(十五)第186章 燕幽爭雄(二十五)第140章 暗流(二)第209章 楊師厚暴亡第25章 升龍第117章 逼造海船第164章 燕幽爭雄(三)第147章 改制,中央集權(四)第253章 內憂外患第170章 燕幽爭雄(九)第218章 諸葛連弩車第211章 妾名寧兒 寧兒再現第209章 楊師厚暴亡第199章 強奪飛狐關(一)第273章 大舉進犯試論五代前期幽州的軍事與戰爭第111章 龐大計劃第164章 燕幽爭雄(三)第233章 一怒殺人造反第185章 燕幽爭雄(二十四)第149章 隱憂第47章 亂戰第135章 運籌千里第41章 陷入死局第230章 試探第193章 自請爲盧龍節度使第54章 險境第38章 小試鋒芒第8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147章 改制,中央集權(三)第106章 阿會來投第239章 晉王入主第229章 攪亂一攤渾水第64章 整肅第41章 陷入死局第79章 敲山引狐第19章 夜襲晉營第82章 惡屠第195章 蓄勢第140章 暗流(二)第109章 將奚族綁上戰車(二)第12章 林中爭鬥第171章 燕幽爭雄(十)第234章 魏州之亂第155章 暗度陳倉?第204章 定州拉鋸戰第73章 重塑精兵第225章 販賣軍火第168章 燕幽爭雄(七)第54章 險境第225章 販賣軍火第224章 又是年關第38章 小試鋒芒第69章 籌劃第259章 虛張聲勢第182章 燕幽爭雄(二十一)第57章 瘍(一)第257章 佳人翩然再現第223章 千里硝煙起於地第35章 大舉壓境第190章 燕幽爭雄(二十九)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南| 延长县| 祁连县| 祁连县| 休宁县| 车致| 漠河县| 永德县| 旌德县| 德江县| 崇义县| 武山县| 从江县| 阳高县| 资阳市| 宝鸡市| 新平| 沙洋县| 马公市| 菏泽市| 山西省| 和龙市| 襄樊市| 德江县| 琼结县| 叶城县| 德令哈市| 永和县| 庆城县| 墨竹工卡县| 大同市| 双江| 安远县| 彰武县| 西宁市| 玛纳斯县| 华容县| 商洛市| 南昌市| 郁南县|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