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揹著一個沉重的包裹,裡面有路上吃的乾糧和一壺水。
大師兄真悟站在臺階上,看著這些朝夕相處的師弟們,心中百感交集。
有些人和他很友好,有些人很痛恨他。
原因是他是大師兄,一人之下,數百人之上。
方丈圓慧年紀大了,不怎麼管事了,把偌大一個寺廟都交給真悟來打理。
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利益之爭。
佛門淨地也不能免俗。
俗話說,十根手指還不能一般齊呢,真悟儘管願意做到儘量公平,但是一碗水只要是端在人的手中,就不免會晃盪幾下。
“各位師弟,方丈昨晚爲你們誦經一宿,身體欠安,不來送你們了。有諸佛保佑,你們一定會平平安安到達馬邑。你們要記住方丈的教誨,在馬邑傳播我門佛法,普度衆生,知道了嗎?”
師弟們有氣無力、參差不齊的回答:“知道了。”
真悟就手一揮,“跟我走。”
說著,他走下臺階,率先往大門走去。
師弟們就跟著真悟出門。
來到門口,他們都吃了一驚,除了兩個鄴城令府派來的差役,沒有抽中的僧衆們聚集在寺廟大門口,要送他們一程。
這些人都臉上掛著淚花,等看到平日與自己交好的僧人出來了,一擁而上,牽著他們的手,哭著說個不停。
兩個差役看了也有些心酸,把頭轉過去,不忍催促他們上路。
直到時間不早了,再不走就誤了報到的時辰,差役們才轉過頭來,吆喝起來:“上路了,上路了。”
真悟看到這形勢,也就大喊一聲:“好了,就到此爲止吧。”
衆人這才分開,跟著真悟和差役往北門而去。
走上鄴城的街道,真悟不時看到一隊隊的僧人也同樣往北門而去,心裡吃了一驚:鄴城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多的佛門弟子?
真悟就與兩個差役攀談起來:“大哥,皇上這是徵集了多少僧人呀?”
差役就說道:“我叔父在鄴城令府裡當書吏,他說這次差不多徵集了六萬人吧。”
真悟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按照二抽一的比例,那鄴城不是差不多有十餘萬僧尼,而整個鄴城不過幾十萬人而已,這也太多了。
真悟就不再問了,帶著師弟們跟著差役來到北門。
北門這個時候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沒有頭髮的腦袋佔了一大半。
差役帶著真悟的人來到一處空地,那裡擺著一張桌子,坐著幾個書吏。
差役上前說:“老張啊,昭德寺應到僧人一百三十五人,實到一百三十五人。”
那個書吏就擡起頭,讓僧人們一個個來,勾對姓名,發給每人一個寫著名字的木牌,告訴他們:“別丟了,以後路上吃飯啊,全靠這個了,丟了就沒有人管你們的飯了。”
僧人一聽,都把木牌貼身放好,生怕丟失了。
真悟完成了方丈的囑託,拿著一紙文書,沒有立刻回去覆命。
大軍帶著數萬僧人出征,更古未聞,如此奇景,他倒是想見識一番。
於是,真悟四處遊走,看到都處都是僧人,按照寺廟的不同,停留在不同的空地上。
再往漳水走近一些,看到一片一片的大齊新軍士兵在列隊,持刀拿槍,穿著簇新的甲冑,威風凜凜。
士兵中間,有一個高臺,上面樹了一桿大旗,紅底白圈,用金絲繡了一個大大的齊字。
這乃是大齊的國號。
真悟徘徊了一會兒,他想著這裡肯定要舉行出征儀式,就想著見見世面。
臨近午時,一隊隊鮮衣鮮甲的御林軍士兵拿著長槍從北門出門,隔開人羣,留出一條通道直達高臺。
過了一會兒,聽到遠處的百姓高呼:“天子來了,天子來了。”
真悟就踮起腳尖往北門望去,只看到一些旗仗出門,過了一會兒,纔看到一隊騎兵出城,再接著就是長長的馬車隊伍。
腳都站酸了,真悟纔看到御林軍騎兵簇擁著天子出城來。
天子穿著黃金甲冑,金光閃閃,沒有帶頭盔,露出白皙、英俊的臉龐,帶著笑,朝兩邊張望。
先前坐車來的文武大臣們,都下了車,在高臺下面兩側排列站好,等候天子駕臨。
此時,高偉內心很激動。
這次動員的人真是多了,六萬多個僧人,一眼望去,都處都是光禿禿的腦殼,反射著陽光,煞是好看。
再看遠處的新軍隊伍,更加的心潮澎湃。
幾個月來,在軍校學員爲骨幹的基礎上,徵募了十萬新軍,都是十七歲到四十歲的青壯年。
雖然花錢如流水,但楊天策很爭氣,源源不斷的送錢給他花。
高偉不禁感嘆,楊天策這樣的人才要是多個十個、百個,自己就可以組建一支百萬大軍了。
想著想著,馬隊已經來到高臺前面了。
羣臣匍匐在地,高呼:“吾皇萬歲。”
百姓和士兵們也跟著單膝跪下,呼喊著萬歲,一時間呼聲聲振寰宇,震耳欲聾。
高偉在內侍的攙扶下下了馬,緩步走上高臺,高臺上站著幾個鄴城寺廟的高僧。
“平身。”
高偉一聲吶喊,羣臣率先起來,轉身面向天子,士兵們和百姓也跟著起身,頓時響起了一陣窸窸窣窣的衣服摩擦聲。
高偉一伸手,內侍就會意,遞上擴音器。
“大齊的百姓們,大齊的將士們,今日是大齊王師北征,救援馬邑的時候,朕請了十位高僧,六萬僧衆隨軍,爲大齊祈福。有佛祖們的護佑,我大齊王師必定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臺下的羣臣、百姓、士兵還有僧衆們也高喊:“勝!”
“勝!”
“勝!”
近十萬人一起吶喊,讓每個在場的人都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等了好久,歡呼聲低沉下去了,高偉才宣佈:“請諸位高僧和僧衆們爲大齊王師祈福吧。”
幾個高僧就上到臺前,開始念起經來。
下面的僧衆們聽到熟悉的經咒,不由跟著念起來。
不久之後,現場就只聽得到數萬僧人們如同天書般的唸經聲。
高偉自然不會站在,在臺子上面的椅子坐下來,喝著內侍們遞上的茶,悠閒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