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聽完這個內侍的彙報,另外一個內侍也踉踉蹌蹌的跑進來。
高偉一看這個後進來的那個內侍的臉色,就知道不是好消息。
“你又要報告什麼壞消息呀?”
內侍氣喘吁吁的報告:“皇……皇上,大事不好了,懷州太守派人傳來緊急軍情,周寇韓擒虎率軍三萬渡過黃河,正向懷州而來,下一步會進攻我們鄴城,請皇上趕緊派軍支援?!?
“好了,朕知道了,你們下去吧?!?
高偉皺皺眉頭,這些周人簡直不讓人安生過日子了,西邊來了一夥,南邊也來一夥,真是愁人。
揉了揉額頭,高偉也想通了,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愛來多少就來多少吧,朕還不相信你們能攻破這固若金湯的鄴城。
不過,準備工作還是要做的。
高偉派人召來慕容三藏、段德舉等將領,把形勢給他們一講。
慕容三藏持重,對高偉諫言道:“皇上,周軍兩路而來,勢在必得啊。先說西路周軍,他們業已攻佔幷州,再北進就會遇到突厥人,想必他們會收住幷州,收兵一處東進,犯我鄴城;南路的韓擒虎新得洛州,渡河北上,懷州並無多少軍馬,不日就會拿下我們懷州,兵臨鄴城,我們這是腹背受敵啊,皇上?!?
“腹背受敵,說得好,我們是腹背受敵……”
慕容三藏以爲皇上被嚇住了,就安慰皇上到:“皇上,也不必驚慌,我們依託鄴城,死守待援,詔令天下勤王,未必不能耗走周寇?!?
段德舉不喜歡這麼被動的戰略,拱手對高偉建議:“皇上,俗話說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若是坐在鄴城中等敵軍會師城下,不如集中我軍主力,擊破一路敵軍來得穩當。”
高偉思考起來,對兩人說:“我先前下旨給任城王,讓他帶軍佯攻幷州,吸引敵軍,如今敵軍匯合東進,看來任城王辜負了朕的期望。朕想著,如果死守鄴城,糧盡之日,就是鄴城陷落之時,與其這樣等死,不如就依照段將軍之言,出主力之師,先擊潰一路周軍,再回師鄴城?!?
皇上定下了方略,三人就開始討論先攻擊哪一路周軍。
慕容三藏建議說:“根據情報,南路韓擒虎軍隊三萬餘人,西路是周國皇帝宇文邕親自率領,十一萬人,臣建議先弱後強,先南下救援懷州,擊敗韓擒虎再回鄴城,與宇文邕周旋?!?
段德舉不同意慕容三藏的看法,他對高偉說:“韓擒虎是偏師,擊敗韓擒虎一軍,周軍未傷根本,於事無補,臣建議先迎擊宇文邕軍,若是擊敗宇文邕軍,韓擒虎孤軍入我大齊腹地,孤立無援,必定退軍。”
兩位將軍說得都有道理,高偉琢磨了一下,下了決心,“兩位將軍,此戰爲我大齊生死存亡之戰,朕決定了,先迎擊宇文邕軍,朕要會一會這個宇文邕?!?
慕容三藏覺得不妥,“皇上,宇文邕軍兵力雄厚,野戰擊敗他們並無勝算,還是請皇上三思?!?
高偉站起來,吐出長長的一口氣,“朕自去年以來,一直被周寇壓著打,已經鬱悶夠了,這一切,必須做一個了斷,就是現在了,慕容將軍,不要再言了。朕令你鎮守鄴城,我會命令房彥謙協助你守鄴城,輔佐太子,替朕守好家,你可知道?”
慕容三藏跪下道:“臣遵旨?!?
高偉又看向段德舉,說道:“段將軍,你就跟隨朕,帶上百保新軍、新募之軍,隨朕出征。”
慕容三藏和段德舉大驚失色:“皇上,您還是坐鎮鄴城吧,臣率軍出戰就可以了。”
高偉揮揮手,止住了他們,“不,朕要御駕親征,這一戰,朕必須去,而且必須戰勝宇文邕。”
兩人再勸了一陣,高偉不聽,只好下去準備了。
回到寢殿,馮小憐已經知道高偉要出戰的事情了。
“皇上,臣妾要跟著皇上一起去?!?
高偉瞬間就想起馮小憐和先前那個高瑋在晉陽胡鬧,損失十萬大軍的事情,雖然這事不怪馮小憐,可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不對?
於是高偉柔聲勸馮小憐:“此戰十分兇險,勝則大齊國祚延綿,敗則江山傾覆,所以,朕得全力以赴,愛妃就留在鄴城,等朕歸來?!?
馮小憐也是一個善察人心的聰明人,高偉這麼一說,她就知道高偉不會帶她去了,於是就說:“那臣妾就等皇上早日凱旋歸來。”
高偉笑著點點頭:“好,朕一定早日凱旋歸來。”
“那臣妾就陪皇上飲一杯酒,爲皇上壯行?!?
“好,好?!备邆M飲此杯。
自從皇上下令西征,鄴城一片忙亂。
兵士們自不必說了,除了留守的一萬餘人外,統統都要跟著皇上一起去。
親屬們捨不得家人遠去,但皇命不可違,不免打點行裝,哭鼻子抹眼淚。
高偉召見了楊天策,對他說:“愛卿在鄴城,也要留意各種消息,有什麼事情發生及時報告給房大人知曉,由他處置。另外,要組織商戶,爲前線輸送物資,不可使前線將士缺衣少糧。”
楊天策神情肅穆的回答:“皇上如此重託,臣誓死以報,把皇上的託付一一做好。”
高偉滿意的點點頭:“朕就是看中愛卿聰明忠心,才選拔你爲第一名,好好本事,這戰事了了,還有大事要依仗愛卿呢?!?
楊天策感激莫名,“臣遵旨。”
大齊隆化二年三月初十,自周國宇文憲退兵一個月後,鄴城北門大開,大齊天子率領大軍西征,迎擊宇文邕軍。
一隊隊紅衣銀甲齊軍士兵,整整齊齊的排著隊列,在兩旁相送的人羣中出城,呼娘喊子之聲不絕於耳。
高偉騎著一頭白色的高頭大馬,全身戎裝,在段德舉和御林軍的簇擁下出了鄴城北門。
回頭望了一眼高大的鄴城,高偉感嘆一聲:“此等壯麗國都,朕將爲護衛你而戰,不殺退周寇,絕不還都?!?
沿途的紫陌寨守軍都涌上寨牆,目送大軍渡漳水,一字長蛇,往西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