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章 沙門軍(一)

當獨孤永業在雪地裡跋涉北上晉陽的時候,鄴城北方的冀州也不平靜。

冀州是河北重鎮,治所信都城池堅固,士民殷富。

刺史府的一個書房。

任城王高湝手裡捧著皇上下達給他的聖旨看了又看。

“叔父,還拿不定注意嗎?”

說話的人竟然是被高偉派到滄州募兵的高孝珩。

他並沒有去滄州,路上接到消息,任城王高湝率領一萬餘軍隊準備去鄴城勤王,他就信都等候,只派了蔚相願去滄州。

“孝珩,你怎麼看皇上的這道旨意?”高湝並非沒有主見,但沒有說,問了一下高孝珩。

高孝珩拱手道:“叔父,小侄以爲不應舉兵前往幷州,而是應該直接入援鄴城。”

高湝有些詫異,高孝珩竟然不同意聖旨的指示,“哦,那是爲何?”

高孝珩侃侃而談:“叔父,鄴城乃我大齊的根本,鄴城若失,天下震動,大齊軍民豈有再戰的士氣?所以,小侄以爲,鄴城必須保住,在鄴城下擊退周軍,再徐圖恢復失地。”

高湝沉默了一下,說:“如果違背皇上的旨意,那我等豈不是不忠之臣?”

“叔父,救下大齊纔是最重要的,至於是進攻幷州還是救援鄴城,只是一個細枝末節的問題,小侄認爲,忠臣應該能夠力挽狂瀾,救大廈於將傾,而不是拘泥於遵守命令。”

“可是孝珩,我也覺得皇上這個旨意很有見地,圍魏救趙,攻敵之所必救……”

“叔父,皇上是個什麼人,你還不清楚嗎?憑他能守得住鄴城嗎?如果是叔父在鄴城,小侄認爲鄴城萬無一失。”

高湝明白了,高孝珩反對的理由其實不是這道聖旨的對錯,而是瞧不起高偉。

“哦,孝珩,你這麼一說,我明白了。你這些天就幫我募兵吧,等到士卒招募夠了,我們再商議如何進兵。”高湝沒有明確如何行動,只是留下高孝桁幫自己的忙。

高孝珩只好另找機會繼續勸說叔父了,叔父可是高祖唯一在世的兒子,威望極高。如果說動他入鄴城,說不定能渾水摸魚。

高湝的官職是瀛州刺史,由冀州刺史剛剛轉任,還兼了一個左丞相,接到高偉命他佯攻幷州的旨意後,帶軍回到信都,留在老根據地冀州募兵。

第二天,信都的大街上貼滿了任城王的告示,王爺將出盡府庫的金銀布帛,招募勇士。

一個揹著揹簍的和尚看到這麼多人圍觀榜文,也一時好奇,就擠了進去,擡頭看去。

他天天唸經,是識得字的,看完了才知道,原來是任城王招募士卒從軍,對抗周人。

周人入寇的消息早已沸沸揚揚,傳遍了冀州的四面八方,這個和尚也是聽說過的。

告示說鄴城如今危急,希望士民百姓踴躍從軍,爲大齊一戰。

和尚退出人羣之後,默想了一會,決定回去把這個消息告訴師兄弟們。

信都城外有一所寺廟名叫淨土寺,這個和尚就是廟裡的僧人,今天進城就是奉師傅之命來採購一些鹽巴的。

他急急的出了城,往寺裡小跑著回去。

廟門口掃地的師弟看見和尚如此匆忙的跑回來,戲謔道:“智明師兄,遇到賊啦,跑的這麼快?”

這個叫智明的和尚白了一眼掃地的師弟:“你才遇賊了呢,哪個賊子不長眼,會去搶一個窮和尚?”

師弟被搶白一頓,閉嘴不言,低著頭跟掃帚過不去,用力的掃地。

智明將鹽巴送到廚房,然後去找方丈。

方丈是一個白鬍子的老頭,穿著一身土黃色的袈裟坐在大殿裡面虔誠的唸經。

“師傅,師傅,出大事了。”

智明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看到師傅的身影就嚷嚷開了。

方丈皺皺眉頭,轉頭訓斥道:“智明,你也不小了,佛前能大聲喧譁嗎?”

智明認錯,低頭懇求:“師傅,徒兒錯了,請師傅責罰。”

方丈緩緩從蒲團上站起來,語重心長的說:“出家人就要有出家人的樣子,不可遇事慌張。今日之事就算了,他日再犯,罰你抄寫經書一百遍。”

智明吐吐舌頭,“一百遍,這麼多?”

方丈突然生氣了:“你還想討價還價不成?罰你今天中午不許吃飯。智恆,你來看著你師弟,老老實實在佛祖前唸經,不許離開,不許吃飯。”

方丈說完,氣呼呼的轉身就走了。

智恆走到智明跟前,笑著說道:“師弟,得罪了,跪下唸經吧!”

智明苦著臉,在蒲團上跪下來,望著佛祖,開口訴冤:“我只是要報告一個消息,爲何連飯都沒得吃了?”

智恆幸災樂禍的笑:“什麼不得了的消息,讓師弟這麼沒了出家人的樣子?說來師兄也聽聽。”

“師兄別笑話我了,我是一時心急,失了方寸。”

“那你說是什麼消息,說不定我能通融通融?”智恆抖抖眉毛,給了智明一個暗示,就看他看不看得懂了。

智明也不傻,就告訴師兄這個消息:“周國軍隊圍住了鄴城,目前正在攻城,任城王張榜募兵。”

智恆聽了這個消息,愣了一下,旋即嚴肅的問智明:“這事可是真的?鄴城也危險了?”

“千真萬確,我在信都街上看到了任城王派人貼出的榜文,白紙黑字。信都的人都議論紛紛。”

智恆是相信了,他了解智明,師弟雖然有時候比較莽撞,但從不說謊,這事九成是真的。

不行,得告訴師傅去。

“智明,你先在這裡唸經,我去看看師傅,若是師傅休息了,我來喊你去吃飯。”

有飯吃了,智明眉開眼笑:“謝謝師兄!”

智恆先去了方丈的禪室,沒有看到方丈,出門碰到一個侍候方丈的小和尚,就問了方丈去哪裡了。

小和尚天真無邪,如實相告:“方丈去藏經閣了。”

智恆匆匆去了藏經閣,看到師傅正在翻找經書,就行禮:“師傅,徒兒有事要稟告師傅。”

方丈放下經卷,問道:“智恆啊,什麼事啊?”

“周軍已經兵臨鄴城,鄴城危在旦夕!”

第78章 鄴城亂(三)第164章 雄關如鐵(二)第94章 解圍(三)第226章 要攻城了第50章 金墉城之亂(五)第256章 太多了吧第297章 調虎離山(一)第49章 金墉城之亂(四)第130章 莫非天命(一)第181章 刺虎(三)第50章 金墉城之亂(五)第207章 草原的風第254章 拉攏腐蝕第54章 百保新軍(一)第163章 雄關如鐵(一)第56章 百保新軍(三)第175章 伙食也是戰鬥力(二)第187章 告御狀第249章 悠閒戰事第184章 刺虎(六)第183章 刺虎(五)第55章 百保新軍(二)第254章 拉攏腐蝕第244章 收錢放人第115章 鹽鋪慘案(四)第65章 摧城(五)第297章 調虎離山(一)第6章 誰出主意誰負責第101章 吃大戶(四)第105章 選才之道(四)第118章 鹽鋪慘案(七)第269章 匹夫之怒第54章 百保新軍(一)第116章 鹽鋪慘案(五)第215章 任城王的疑問第110章 皇家商業(五)第240章 贖金第297章 調虎離山(一)第93章 解圍(二)第49章 金墉城之亂(四)第20章 淑妃登臺第298章 調虎離山(二)第51章 沙門軍(一)第269章 匹夫之怒第89章 王者(五)第243章 還有後招第18章 以退爲進第144章 浴血(一)第166章 雄關如鐵(四)第38章 渡河難題第175章 伙食也是戰鬥力(二)第109章 皇家商業(四)第180章 刺虎(二)第25章 猶有餘勇第198章 有匪第284章 過分的要求第78章 鄴城亂(三)第180章 刺虎(二)第104章 選才之道(三)第8章 朱雀門第165章 雄關如鐵(三)第19章 去留隨意第215章 任城王的疑問第114章 鹽鋪慘案(三)第223章 反思第196章 擇優第12章 疑竇初起第276章 有仇要報第259章 火燒連營第93章 解圍(二)第104章 選才之道(三)第223章 反思第157章 膽大包天(四)第105章 選才之道(四)第186章 刺虎(八)第257章 按件計酬第238章 無路可逃第123章 腹背受敵(五)第37章 隔河對罵第176章 有食物有勝戰(一)第208章 亂鬥第223章 反思第260章 不讓喘息第290章 言和第93章 解圍(二)第125章 離間(二)第102章 選才之道(一)第19章 去留隨意第238章 無路可逃第122章 腹背受敵(四)第109章 皇家商業(四)第60章 清官斷(四)第268章 無端禍事第208章 亂鬥第185章 刺虎(七)第254章 拉攏腐蝕第254章 拉攏腐蝕第229章 北邊的消息第236章 定計第47章 金墉城之亂(二)
第78章 鄴城亂(三)第164章 雄關如鐵(二)第94章 解圍(三)第226章 要攻城了第50章 金墉城之亂(五)第256章 太多了吧第297章 調虎離山(一)第49章 金墉城之亂(四)第130章 莫非天命(一)第181章 刺虎(三)第50章 金墉城之亂(五)第207章 草原的風第254章 拉攏腐蝕第54章 百保新軍(一)第163章 雄關如鐵(一)第56章 百保新軍(三)第175章 伙食也是戰鬥力(二)第187章 告御狀第249章 悠閒戰事第184章 刺虎(六)第183章 刺虎(五)第55章 百保新軍(二)第254章 拉攏腐蝕第244章 收錢放人第115章 鹽鋪慘案(四)第65章 摧城(五)第297章 調虎離山(一)第6章 誰出主意誰負責第101章 吃大戶(四)第105章 選才之道(四)第118章 鹽鋪慘案(七)第269章 匹夫之怒第54章 百保新軍(一)第116章 鹽鋪慘案(五)第215章 任城王的疑問第110章 皇家商業(五)第240章 贖金第297章 調虎離山(一)第93章 解圍(二)第49章 金墉城之亂(四)第20章 淑妃登臺第298章 調虎離山(二)第51章 沙門軍(一)第269章 匹夫之怒第89章 王者(五)第243章 還有後招第18章 以退爲進第144章 浴血(一)第166章 雄關如鐵(四)第38章 渡河難題第175章 伙食也是戰鬥力(二)第109章 皇家商業(四)第180章 刺虎(二)第25章 猶有餘勇第198章 有匪第284章 過分的要求第78章 鄴城亂(三)第180章 刺虎(二)第104章 選才之道(三)第8章 朱雀門第165章 雄關如鐵(三)第19章 去留隨意第215章 任城王的疑問第114章 鹽鋪慘案(三)第223章 反思第196章 擇優第12章 疑竇初起第276章 有仇要報第259章 火燒連營第93章 解圍(二)第104章 選才之道(三)第223章 反思第157章 膽大包天(四)第105章 選才之道(四)第186章 刺虎(八)第257章 按件計酬第238章 無路可逃第123章 腹背受敵(五)第37章 隔河對罵第176章 有食物有勝戰(一)第208章 亂鬥第223章 反思第260章 不讓喘息第290章 言和第93章 解圍(二)第125章 離間(二)第102章 選才之道(一)第19章 去留隨意第238章 無路可逃第122章 腹背受敵(四)第109章 皇家商業(四)第60章 清官斷(四)第268章 無端禍事第208章 亂鬥第185章 刺虎(七)第254章 拉攏腐蝕第254章 拉攏腐蝕第229章 北邊的消息第236章 定計第47章 金墉城之亂(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源| 岚皋县| 高要市| 涞水县| 故城县| 日土县| 兴义市| 海宁市| 高尔夫| 镇雄县| 萨迦县| 沐川县| 仙居县| 顺义区| 永顺县| 博兴县| 玛沁县| 搜索| 博乐市| 阿勒泰市| 马鞍山市| 天气| 鄂托克旗| 江都市| 灌云县| 定兴县| 绥德县| 合江县| 许昌县| 武陟县| 和静县| 开封市| 赤城县| 郎溪县| 金沙县| 冀州市| 仙桃市| 紫云| 清河县| 桂林市|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