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後,彎彎的月色下,蘭馨語踏著依舊還是古樸典雅的青石子小路朝槐園走去,因爲槐園曾是她小時候住的地方。
在槐縣還有城牆的時候,這一片兒地方是在槐縣城的北城門外,與城牆中間有著一條河流,居住的都是菜農,家家戶戶的院子裡,種滿了槐花,後來拆了城牆,菜農變成了城市人,又把菜地蓋成了房子,和原來的菜農劃成了一個居民區。
叫槐花區。
一到槐花盛開的時節,好遠好遠都能夠聞到槐花的香。
蘭馨語十歲那年,縣政府規劃,拆除了所有的平房,把這裡變成了一個供人遊覽的園子,改成槐園。
不論是春夏交際時,槐花盛開;還是秋冬季節時,雨莎白雪繞,槐園的美,吸引的不僅僅是本縣的居民,就連附近的一些縣市,也都過來賞看。
蘭馨語只要回來,要不在清早過來,要不就是傍晚過來,走上一圈後,就在自己家的那個方位上坐上一會兒才又慢慢地回家去。
此時,雖沒有了槐花,但是小河清幽,還有其它花草清香、涼亭座椅陪伴著,所以唱歌的,跳舞的,下棋的,比比皆是。
突然,一曲笛聲飄過來,細聽之下,竟然是《甄嬛傳》裡果郡王的《鳳凰于飛》竟然吹得不差分毫。
蘭馨語能夠聽得出來是笛聲,是因爲她在古典樂器中,最馨語歡的就是笛,這種喜歡又來源於電視劇裡,一襲白衣勝雪的翩翩佳公子,伴著一隻長笛,那溫潤俊朗的身姿,沒有女人不被顛覆,尤其是《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癡情,更是讓中國女人爲之傾倒。
所以,果郡王那一曲《鳳凰于飛》成了蘭馨語時常靜聽陶醉的唯一。
順著笛聲找過去,在蘭馨語熟悉的那棵槐樹下,看見了那個吹笛人,一件白色襯衫,一件黑色西褲,一笛在手,笛聲絲絲縷縷地飄過來。
儘管他背對著她,看不見他的面容,可他的通身氣派給了蘭馨語一絲很熟悉的感覺,可她細數自己認識的人裡面,沒有人會吹笛。
壓下好奇,靜靜地聽著,直到笛聲停了,蘭馨語正要過去,他轉身過來,蘭馨語驚震地看著他。
“宇總?”
宇艾辛眼眸裡只錯愕了一下下,旋即就恢復了淡然,把長笛一轉,握在手裡,背在身後,一步一步朝蘭馨語走來,眸光中閃爍出淡淡地笑意。
看著他,蘭馨語好像看見了吳奇隆飾演的雍正皇帝,手在身後抓著髮辮,走向若曦的那個畫面。
蘭馨
語花癡了。
直到頭上被輕輕敲了下,纔回過神來,頓時羞得她,但還是很惱怒地給了他一記白眼,揉了下頭。
“你怎麼會在這裡?”宇艾辛說。
“那你又怎麼在這裡?”蘭馨語反問道。
“我小時候曾在這裡住過幾天,所以過來看看。”
“你小時候住過?”蘭馨語又驚詫了,“你不是從國外來的嗎?怎麼會在這裡住過?”話落下,又嘟嚷了句,“這兒是窮人住的地方。”
宇艾辛擡起手,蘭馨語急忙又往後退了一步,宇艾辛的手沒有落下來,於是笑著轉身,指著面前的槐樹,聲音低沉而又富有磁性,“就是這個位置,一對老夫婦,帶著一個小丫頭,我在她家住了有半年,後來就被我大爸帶走了,等我再回來,這裡已經變成槐園。真是應了那古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蘭馨語的心噗通噗通地跳著,這一片兒,老夫婦帶著小丫頭的只有她們家,小友哥哥就在她家住了半年,雖說當時她只有四歲,按常理說是記不住多少的。
可蘭馨語偏偏就記住了那個大她幾歲的小友哥哥。而宇艾辛指的這個位置,就是她家的位置,難道他是小友哥哥?可他叫宇艾辛,就是叫小名,也是小艾,小辛,還是華體集團的少東家。
小友卻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當年離開時,說是被領養的,不過,領養的人家姓什麼,她是不知道的,好像連老爸老媽都不知道。
蘭馨語哪裡能想到,宇艾辛就是當年的那個小友,而她更想不到的是,宇艾辛在她被人販子捅了一刀住進他的醫院後,就認出了她,因爲是宇艾辛親自操刀給她做了傷口處理。
蘭馨語肚臍邊上有了大豆大的紅痣。
當他看到那個紅痣時,宇艾辛的激動難以用語言來形容,難怪他第一次見到蘭馨語時,心裡就跳蕩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悸動。
宇艾辛之所以能見到蘭馨語身上這顆不是親人難以見到的部位上的紅痣,是因爲蘭馨語的命是宇艾辛救下的。
蘭馨語就是被人販子拐賣的女孩兒,多大時被拐賣,無人知道。
那年,八歲的宇艾辛也就是小友,和父親來槐縣市場賣點山貨,在街面上,遇見一個農婦帶著一個,皮包骨頭,看上去只有兩歲大的小女孩兒在乞討,小女孩癡癡呆呆地,腿上還有個寸長大的傷口,傷口上有血滲出來。
小友直覺下,覺得,小女孩兒不是那個女人的孩子,所以,趁女人上廁所時,他脫下衣服
包住女孩兒腿上的傷口,抱上就跑。
由於他跟著父親在山裡打獵,鍛鍊了個好身體,雖說才八歲,可小女孩兒瘦弱地並不多重,所以小友抱著女孩兒並不吃力。他一直跑啊跑啊地,就跑到了蘭建輝家的小巷子裡。
剛好蘭建輝和王雪梅老倆口開門出來,小友嗖地一下躥了進去,轉身噗通跪了下來,“爺爺奶奶,求你們救救這個小妹妹。”
蘭建輝王雪梅對視了一眼,蘭建輝問,“你的父母呢?”
小友就把事情說了一遍後,露出女孩兒腿上的傷口,蘭建輝和王雪梅驚詫地下後,又把身上的衣服全部脫下來,就見身上傷痕累累地,王雪梅哭地上不來氣,蘭建輝咬牙罵道,“這些天殺的雜種子,抓住他們,該千刀萬颳了。”
小友又說,“求求爺爺奶奶救救小妹妹吧,我家窮,還住在山裡,帶著她回去,也養不活她,爺爺奶奶,你們看著就是好人,求你們收留她吧。”
蘭建輝和王雪梅哪有不願意的,因爲王雪梅之前生孩子時,身體受損,就再也不能生了,又不想抱養附近的孩子,所以倆人一直沒有孩子。
此時送上門來一個不知道來自哪裡的孩子,儘管是女孩兒,倆人也高興地不亦樂乎,於是就答應了。
小友壓根兒想不到,一天之中,父子倆人都行善積德地做好事,他沒事,父親卻死了。
父親救下的那個人,就是大爸宇泰華,因爲小友只有父親一個親人,父親沒有了,小友就成了孤兒。爲了報恩,宇泰華準備收養小友。
可當時的宇泰華還沒有結婚,一下子多了個孩子在身邊,不知道該怎麼辦,加上他有很多事情要辦,帶著他實在是不方便。
而小友心裡還牽掛著那個被自己救下的小女孩兒,所以就提出去蘭建輝家住著等宇泰華。
半個月沒見,小女孩兒神情上好了許多不再癡癡呆呆地,看見他,竟然會露出甜甜地笑容來,很顯然,蘭建輝老倆口把孩子當做了親生女兒呵護疼愛著。
見小友又來了,老倆口還不知道小友成了孤兒,就很高興地說,“大夫說,經過檢查,福安應該有四歲了,哦,這是我們給她取得小名兒,因爲那天帶著她去醫院,檢查完出來醫院,剛好雨停了,出了彩虹,我們希望她有福氣的平平安安地長大。
生日呢,就把你救她的那天當成她的生日吧。小友啊,謝謝你,是你給我們送來了福安,我們也有了福氣了,你放心,我們一定會把福安當做親生女兒來疼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