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很凌‘亂’,就像是三歲小孩在牆上隨意的塗鴉,如果不是這幅畫在粗布上的畫此刻擺放在周顯尋的收藏室中,我定會認爲這就是一塊抹布。
而且是很髒的抹布。
笑著搖了搖頭,看到這幅畫,我突然想到了網上傳的一幅小‘雞’啄米圖,在我這位外行人看來,那就是幾歲小孩的隨意塗鴉,但卻賣到了天價。
覺得無趣,我轉身準備離去,可是當我轉過身之後又鬼使神差地回過頭去再次看向那副畫。
我皺著眉頭,總覺得我似乎錯過了什麼。
湊近這幅圖,仔細看著畫上的線條痕跡,都是墨跡,有粗有細,有深有淺,如果從大局看去,只是看到一副無比凌‘亂’的畫面,但是如果將視野侷限起來,僅僅是看這幅圖中的某一根或幾根線條,卻是能夠感覺到每一根線條中別有‘洞’天。
我眨了眨眼睛,一時間我還以爲是自己眼‘花’了。
可是在多次嘗試之後,只要我拉開與這幅圖的距離,就感覺整幅圖‘亂’的像一團麻,然後湊近仔細觀察,又能從雜‘亂’的線條中看出一絲蹤跡可尋。
這幅圖必定隱藏著秘密,只是如今的我又哪來多餘的時間去研究這個?
最後我還是決定轉身離去,可是我卻突然感覺自己的視野變得昏暗起來,就像是電影裡演的,被人從後面猛地砸了一下昏‘迷’過去。
可是我的意識卻是清醒的。
幾個呼吸時間之後,我知道我此刻在什麼地方了,我自己的意識海中,而那副銘刻在識海中的三維地圖此刻正懸浮在識海半空。
我不明白是什麼東西引發我的意識再次進入識海中。
此刻的我再次看向眼前細緻無比的地圖,無以數計的銀‘色’光點懸浮在山川之間,記憶中莫名地閃現剛纔那幅圖上的線條。
在此之前,銀‘色’光點就好似固定在那裡,就連銀‘色’光點的光亮都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然而此刻,整個識海中的地圖好似被某種東西啓動,無以數計銀‘色’光點的光亮閃爍不定,不僅如此,銀‘色’光點開始慢慢地挪移位置。
近千枚銀‘色’光點匯聚成了一個奇形怪狀的線條,在地圖上也不過小指大小,但按照地圖的比例來看,就是這麼小指大小的一團銀‘色’光點卻應該是代表著一片延綿的山峰。
不僅如此,四周無以數計的銀‘色’光點,也是紛紛移動起來,組成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物體。
隨著銀‘色’光點組成的線條越來越多,我漸漸地發現這些線條爲什麼看著這麼眼熟,剎那間,我突然反應過來,這些線條的佈置,不正是剛纔那幅圖上的線條勾勒痕跡嗎?
難道那幅圖跟整件事有關?
其實我所不知道的是,這幅圖是當年周顯尋從西沙羣島海葬中帶出來的,周顯尋自然也是發現近看、遠看這幅圖的時候的玄妙之處,可是這麼多年過去,周顯尋人就沒能從這些線條中發現其隱藏的秘密。
也正因爲如此,周顯尋纔會把這幅圖直接放在收藏樓的第一層。
在我識海中,無以數計的銀‘色’光點紛紛移動起來,就好似在複製那副圖上線條的勾勒痕跡,隨著銀‘色’光點不斷組成銀‘色’線條,隨著那幅圖上的線條勾勒痕跡不斷在我的識海中完善,我覺得我似乎已經發現三張羊皮卷中蘊藏的真正秘密。
縱使我不怎麼懂風水,但是當銀‘色’光點匯聚成銀‘色’線條,不斷在識海上空的地圖中完善,銀‘色’的線條配合地圖中的山川走勢,我看到了一條龍在這幅圖上騰飛。
西沙羣島海葬、長白山墓葬、崑崙山北麓神廟,成三角包圍之勢,隱隱有一種三足拱衛之勢,而且非但如此,我甚至能夠看到三者之間都有一條無形的線連接著這條龍。
所謂的線,便是淑月口中常說的氣運,大秦氣運。
而這條龍此刻盤踞在三足中心位置,大概位置應該在陝西省境內,而陝西省,不正是秦始皇陵所在的地方嗎?難道說世人眼中的秦始皇陵其實就是真的秦始皇陵?
不,不對,不是這樣的,我一定還忽略了什麼東西線索。
我看著地圖上盤踞的巨龍,此刻的我卻是在責怪自己的地理知識太過短板,無法做出‘精’確的判斷。
而在一番仔細的觀察推斷之後,我終於確定,那條騰飛的巨龍並不在臨潼區的秦始皇陵,或者說,世人眼中的秦始皇陵差是包含在這條騰飛的巨龍身側的。
那麼這條巨龍代表的又是什麼?
驪山?
秦始皇陵身處驪山北麓,傳聞中有一條密道能夠通往驪山山腹之中,而真正的秦始皇陵是在驪山山腹中的。
我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大,可是當我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幅圖上的時候,銀‘色’光點組成的線條,配合原本地圖上的山川走勢組成的巨龍卻是慢慢地在變化。
就像是一條沉睡的巨龍在慢慢地醒來。
看到這一幕,我整個人心神巨震,如果意識在識海中能夠吼出來,此刻的我必定已經驚呼了出來:“不,不是驪山,是秦嶺,真正的秦始皇陵在秦嶺之中。”
作爲嘉陵江、洛河、渭河、漢江四條河流的分水嶺,秦嶺被稱作天朝數千年文明的龍脈,當年大秦也是依據秦嶺山勢才得以一同六國,完成統一霸業。
無論是秦嶺的寓意,亦或者是以整個天朝版圖來看風水,秦嶺都是一個絕佳的埋葬之地。
只是,不管是世人眼中的秦始皇陵,亦或者是淑月佈置的真正的秦始皇陵,依託的大局都實在太大,特別是隱藏在秦嶺之中真正的秦始皇陵,更是以縱觀整個天下走勢來運測風水氣運,如此手法,根本不是一般的風水學可以理解的。
其中玄妙,或許就算是周顯尋、鄧國慶、胖子這些人想要理解起來都極爲困難吧。
而我,如果不是這幅圖,如果不是因爲早在兩千年前,淑月就已經爲我鋪設好了路子,就是再給我兩千年我也休想解開秦始皇陵墓葬的秘密。
只是,此刻的我又遇到了問題。
藉助著周顯尋從西沙羣島帶出來的那副奇怪的圖,我解開了識海中銀‘色’光點的秘密,同時確定下來了真正的秦始皇陵其實是在秦嶺之中。
然而此刻識海中那條巨龍代表的範圍如此巨大,整個秦嶺的地勢和範圍,更是大到了無可捉‘摸’的地步,我又如何準確地找尋到秦始皇陵的入口?
或許入口的秘密就在這幅圖中,可是如今的我根本無從下手。
再有一個,如果以周顯尋、胖子等人在風水上的知識,不知道能夠以尋龍點‘穴’的方法找出真正秦始皇陵的入口所在?
可如果那樣,那豈不是要將我識海中的地圖盡數告知周顯尋等人?
我在心中猶豫,可是就在我思考著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我的意識一陣縹緲的感覺,我知道我的意識要離開我的識海了。
當我再次睜開眼睛,此刻的我仍舊站立在收藏樓的第一層,那副奇怪的畫面前。
我掏出手機,對這幅圖照了張像,然後就在我轉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卻是突然在‘門’口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於婉玲,於婉玲的突然出現嚇了我一跳。
而接下來於婉玲說的話,更像是一道驚雷炸響在我腦海中。
“真正的入口就在秦始皇陵中。”
這句話是於婉玲看著我說的,而什麼叫真正的入口就在秦始皇陵中?我明白於婉玲想要表達什麼,她的意思是,真正秦始皇陵的入口,在世人眼中的秦始皇陵中。
可以說這句話完美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慮,然而、但是……
於婉玲她怎麼知道?她怎麼知道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麼?她怎麼知道我此刻心中所想?她又怎麼知道,入口在秦始皇陵?
於婉玲整個人靠在牆上看著我,說道:“怎麼?不信?”
“你是誰?”
“你不認識我了嗎?我是於婉玲啊。”
“你到底是誰?”
“於婉玲。”
……
此刻我跟於婉玲之間的對話,卻是跟當初我、張濤、阮麗、雅琴還有龍嬌等人從神農架的醫院回到賓館之後,張濤跟我之間的對話。
對於於婉玲,對於這個莫名其妙中,我越來越生不出戒備之心的‘女’子,籠罩在她身上的謎團實在是太多太多。
於婉玲看著我,笑了笑,說道:“愛信不信。”
說罷,於婉玲便轉身離去,留下我一個人在風中凌‘亂’。
真正秦始皇陵的入口隱藏在秦始皇陵中?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如此來‘混’‘亂’世人的視野,真假之間,實在是難以分辨,這還真是出乎人的預料。可是轉念一想,唐婷婷大秦天祭殿大祭司的手筆,又能簡單的了嗎?
可是……史書上並沒有任何關於天祭殿、淑月乃至於我王傅的任何記載,甚至了與之相關的人和事都好似被徹底從歷史長河中抹去了一般。
這是怎麼回事?
所有的謎底就藏在秦嶺之中,我似乎能夠看到整件事的前因後果了。
79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