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二章 生氣了

蒙哲走後,耿青峰迴到屋裡陪了陪妻子,又像個陀螺一樣繼續(xù)忙去了。這次,他也沒有出去,而是去後面釀酒的地方,看看那些酒怎麼樣了。最近這段時間他實在太忙了,根本沒有時間去管這些事情。要不是有林士昊幫忙看著,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

他還沒進去,遠遠就聞到一股酒香味,估計這是剛出了一爐酒。耿青峰加快了腳步走進去,果不其然的看到幾個師傅正好把一爐蒸釀好的酒從竈上搬下來。耿青峰趕緊走過去,準(zhǔn)備幫忙搭一下手。

結(jié)果,那些個釀酒師傅看到耿青峰來幫忙,嚇得差點沒把手裡的東西扔出。他們沒想到東家這個時候會來,而且還會降尊屈貴的來幫他們做這些低下的事情。

“東家,你別……你別……我們自己來就行了,這哪是你乾的活兒。”劉師傅急忙走過來,在耿青峰旁邊搭了一把手說著。看耿青峰那身裝扮,就不像是個會幹活的人。而且,這東家都來幹活了,那他們這些夥計怎麼辦?有個閃失什麼的,誰負得起這責(zé)任?

“劉叔,沒事,這東西也不重。”耿青峰笑著,對劉師傅說了起來。

他幫著那些師傅把酒桶放在了地上,順便看了看那些酒的成色。總的說來,還是挺不錯的,自從上次自己說了那個去雜質(zhì)的方法,現(xiàn)在他們釀酒後,都把那一步給加進去。釀出來的酒比外面那些酒館釀的要好多了,如果再加上自己蒸餾後的,這些酒在大唐怎麼說也是極品型了。

“對了,麻煩兩位劉師傅過來一下,我有點事情想要請教一下。”耿青峰看著這清澈的酒水,想著如果單賣一種酒的話,味道會比較單一,如果弄些其他的,像葡萄酒什麼的,也許也會很好賣。而且,葡萄酒的酒精度不高,即使自家用來飲也是挺好的。現(xiàn)在大唐雖然已經(jīng)有葡萄酒了,但很多都是從外蕃進貢來的,老百姓能喝到的是少之又少。

兩個師傅聽到耿青峰的叫嚷聲,放下手中的活計,快步走了過來。對於耿青峰這個難得見一次的東家,他們心裡都十分佩服。雖說他自稱不會釀酒什麼的,但是這些個師傅都不信。他們也喝過耿青峰所蒸餾的酒,認爲(wèi)一個能弄出濃郁酒香的人,不可能是一個不懂酒的人。

“東家,有什麼事兒?”與劉師傅一起過來的,是他的兒子劉藝,也是京城有名的釀酒師傅。他四十歲左右的樣子,方塊臉,鼻下有一搓又黑又密的胡,圍著一條白色的圍裙。走過來時,還把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當(dāng)初爲(wèi)了能把他們父子倆都挖過來來,也確實讓雷逸費了不少心。

“也沒什麼其他的,只是想問一下,這京城中的葡萄酒,你們可知道?”

“葡萄酒?不知道東家說的可是那種暗紅色的酒水?”這劉藝也是個有些本事,且好酒成癡的人,什麼酒拿給他喝上一口,就能說出是什麼釀製的。這種事情,問他是沒有錯的。

“對,就是那個。你知道那些葡萄酒是從哪裡引進的嗎?”耿青峰除了會蒸餾酒,加深酒精濃度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起了王翰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當(dāng)然,此時的王翰還在朝中爲(wèi)官,並沒有被貶到?jīng)鲋荨R虼耍@首大作還沒有問世。

“聽說這酒產(chǎn)自西域小國,在長安賣的人少,即使是那些專門跑西域的線的那些商人,也不見有多少。”

“確實如此。”耿青峰聽了,不住的點點頭。怪不得這劉藝如此有名,當(dāng)提了一下酒的名字,他就能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再過些時候,具體觀察他一下,如果能達到自己要求的話,以後可以把酒坊這一塊交給他來管理。"不知道小劉師傅能否釀出葡萄酒?"因爲(wèi)耿青峰這酒坊有兩位師傅姓劉,又是父子關(guān)係,因此大家都以老劉、小劉來稱呼他們。

據(jù)考證,我國在漢代(公元前206年)以前就已種開始植葡萄並有葡萄酒的生產(chǎn)了。司馬遷著名的《史記》中首次記載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爲(wèi)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數(shù)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衆(zhòng),則離宮別館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大宛是古西域的一個國家,在中亞費爾幹納盆地。這一例史料充分說明我國在西漢時期,已從鄰國學(xué)習(xí)並掌握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釀酒技術(shù)。西域自古以來一直是我國葡萄酒的主要產(chǎn)地。《吐魯番出土文書》中有不少史料記載了公元4——8世紀期間吐魯番地區(qū)葡萄園種植,經(jīng)營,租讓及葡萄酒買賣的情況。從這此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歷史時期葡萄酒生產(chǎn)的規(guī)模是較大的。

東漢時,葡萄酒仍非常珍貴,據(jù)《太平御覽》雲(yún):扶風(fēng)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遺張讓,即以爲(wèi)涼州剌史。足以證明當(dāng)時葡萄酒的稀罕。

漢代雖然曾引入了葡萄及葡萄酒生產(chǎn)技術(shù),但卻未使之傳播開來。漢代之後,中原地區(qū)大概就不再種植葡萄。一些邊遠地區(qū)時常以貢酒的方式向後來的歷代皇室進貢葡萄酒。唐代時,中原地區(qū)對葡萄酒已是一無所知了。

唐朝時,葡萄酒在內(nèi)地有較大的影響力,從高昌學(xué)來的葡萄栽培法及葡萄酒釀法在唐代可能延續(xù)了較長的歷史時期,以致在唐代的許多詩句中,葡萄酒的芳名屢屢出現(xiàn)。如膾炙人口的著名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劉禹錫也曾作詩讚美葡萄酒,詩云:“我本是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盡日飲不足”。這說明當(dāng)時山西早已種植葡萄,並釀造葡萄酒。白居易,李白等都有吟葡萄酒的詩。當(dāng)時的胡人在長安還開設(shè)酒店,銷售西域的葡萄酒。

“這……”劉藝有些窘迫的撓了撓頭,對於耿青峰的問題有些羞於回答。

“小劉師傅是不是有什麼難處,不妨說出來探討一下,也許我能幫得上忙。”耿青峰以爲(wèi)這劉藝不肯想拒絕,但先開口說了起來。

“東家,不是這樣的。”耿青峰對待衆(zhòng)人一向十分溫和,也沒說仗勢欺人什麼的。當(dāng)初在這裡幹活前,那招攬他們的那姓雷的曾說,只要做好份內(nèi)事,這東家不會管他們其他時間做什麼。而且,他們當(dāng)中如果有好酒的,這酒坊中的酒可以任他隨便喝,但前提是不能耽誤上工。

本來,當(dāng)初被雷逸條件打動的父子倆都有些不相信,這世上哪會有如此好的事情呢?結(jié)果,到了這裡後,這東家果真如他所說的,對他們極其放任。並且,東家也讓這管家來說過,每天除上工四個時辰,其他的時間隨他們安排。

直到第一次見到耿青峰,大家都被這年輕東家那和煦的笑容所吸引,才發(fā)現(xiàn)這位他們認爲(wèi)只不過是“二世祖”的東家,居然是前些時候聽說的那位,因爲(wèi)救了皇子而被封賞的侯爺。不過,他們也聽說,前些日子這位東家又立了大功,被皇上賜爲(wèi)忠義公。本來準(zhǔn)備稱呼他大人的,可是卻被管家告知,耿青峰爲(wèi)人喜歡自由,不愛拘束,不喜歡人家這麼稱呼他,讓他們還是稱呼他東家好了。要不然,給他們再大的膽子,也不敢這麼叫他。

劉藝停了半晌,才緩緩的說道:“東家,其實你有所不知。長安城裡賣葡萄酒的,都是些西域來的胡人,他們在這裡也有各種關(guān)係。如果有誰跟他們搶生意的話,他們會找人去砸了人家的店。我之前的那位東家也曾叫我們做過,雖然味道不如那些胡人的葡萄酒香醇,但那些胡人依舊認爲(wèi)咱們搶了他的生意,不止讓人來把店砸了,還讓人把東家的手打斷了。唉……”

“可惡。”耿青峰用力的拍著桌子,臉色鐵青的說了起來。“這些蠻邦夷子在我大唐,天子腳下,居然還敢如此膽大妄爲(wèi)。”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聽說他們與朝中官員的關(guān)係密切,後面好像還有皇子撐腰。”老劉頭見兒子說起他們之前見到的那些胡人的行爲(wèi),無奈的嘆息著。

“小劉師傅,你把你之前那位東家的名字,住哪告訴我。我去看看!哼,我就不信,他們還能在這天子腳下隻手遮天。”耿青峰雖自認不是什麼好人,但對於生意上的事情,也重在信譽與公平競爭,還不至於如此兇殘。那些胡人動則就把人家的手打斷,這樣的人跟去搶劫有什麼區(qū)別?

“這……”那劉藝有些爲(wèi)難起來。他本意是想讓耿青峰打消做葡萄酒的想法,以避免在朝人與人衝突。卻沒想到自己說的事情,居然會讓耿青峰如此氣氛,不打算與那些胡人爲(wèi)敵。他不由得心裡暗咒自己,沒事這麼多嘴幹嘛,直接說他不會就葡萄酒,不就行了嗎?不過,因爲(wèi)耿青峰對他們這些釀酒師很好,給他們的薪俸又很高,他心中極不想他吃虧,才這樣說的。

“小劉師傅,你只管說,我一定會讓那些胡人自食其果。”自聽了劉藝的話,耿青峰心裡對那些胡人反感極了。自己沒權(quán)沒勢也許整不了他們,但是他身後還有武老爺子和李璥,他不相信以他們的力量,還以拾不了這些外邦蠻子。

第一百三四章 聖旨到第四十一章 老爹的擔(dān)心第一百二三章 高平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實話實說第三百二十一章第八章 流言蜚語第一百四四章第一百八十章 李夫人提議第二十八章 再見昱琪(一)第三百零一章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慧安宮罰跪第三百三十一章第一百四二章 皇上駕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兄弟深談第二百二十六章 開青樓?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 耿世培進京(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喬遷之喜第五十章 男人的情義第三百一十九章第二百零二章 賜宴慧安宮第二百八十九章 先下手爲(wèi)強第一百一章 逛集市第七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花園笑談第一百六十二章 遇打劫(二)第六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到達第二百三十八章 別擔(dān)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借我用十天第二百六十三章 耿世培進京(二)第六十六章第二百零一章 御書房述冤第十五章 兄妹探討第二百五十九章 誰上去?第二百四十五章 無奈的選擇第二十九章 再見昱琪(二)第三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二十章 激昂的看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解惑第一百三九章 高平王府第三百章第二百零六章 壽王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七章 吐蕃來信第二百八十九章 先下手爲(wèi)強第三十四章 七夕準(zhǔn)備第九十五章第二章 遇到李太白(求票,求收藏)第六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八十章 李夫人提議第九十七章第一百十二章 討要荒地第一百十二章 討要荒地第二百七十四章 御書房鬧賊第五十二章第四十四章 夢話第二百九十七章第三十九章 關(guān)於女人第七十六章 訂做衣裳第一百五十九章 兄長的義務(wù)第三十二章 巧救小男孩(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安祿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晉見武賢儀第一章 回到了唐朝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隆基召見第一百二二章 告戒第三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七章 獎勵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弄這些做什麼?第一百三九章 高平王府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三)第九十四章第六十四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卸磨殺驢?第四十九章 英格蘭地圖第一百十一章 兄弟倆第二百三十一章 李府邀宴第二百零九章 遭排斥第一百六十章 留宿破廟第一百五十章 傾城壽王妃第二百四十一章 炸藥問世第三十八章 七夕活動(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祖孫二人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一百四九章 進宮第三百三十一章第八十三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熱氣球第一百七十章 船上(二)第十七章 欲置家產(chǎn)(二)第一百九十章 御書房外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三百零六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實話實說
第一百三四章 聖旨到第四十一章 老爹的擔(dān)心第一百二三章 高平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實話實說第三百二十一章第八章 流言蜚語第一百四四章第一百八十章 李夫人提議第二十八章 再見昱琪(一)第三百零一章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慧安宮罰跪第三百三十一章第一百四二章 皇上駕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兄弟深談第二百二十六章 開青樓?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 耿世培進京(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喬遷之喜第五十章 男人的情義第三百一十九章第二百零二章 賜宴慧安宮第二百八十九章 先下手爲(wèi)強第一百一章 逛集市第七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花園笑談第一百六十二章 遇打劫(二)第六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到達第二百三十八章 別擔(dān)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借我用十天第二百六十三章 耿世培進京(二)第六十六章第二百零一章 御書房述冤第十五章 兄妹探討第二百五十九章 誰上去?第二百四十五章 無奈的選擇第二十九章 再見昱琪(二)第三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二十章 激昂的看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解惑第一百三九章 高平王府第三百章第二百零六章 壽王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七章 吐蕃來信第二百八十九章 先下手爲(wèi)強第三十四章 七夕準(zhǔn)備第九十五章第二章 遇到李太白(求票,求收藏)第六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八十章 李夫人提議第九十七章第一百十二章 討要荒地第一百十二章 討要荒地第二百七十四章 御書房鬧賊第五十二章第四十四章 夢話第二百九十七章第三十九章 關(guān)於女人第七十六章 訂做衣裳第一百五十九章 兄長的義務(wù)第三十二章 巧救小男孩(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安祿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晉見武賢儀第一章 回到了唐朝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隆基召見第一百二二章 告戒第三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七章 獎勵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弄這些做什麼?第一百三九章 高平王府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三)第九十四章第六十四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卸磨殺驢?第四十九章 英格蘭地圖第一百十一章 兄弟倆第二百三十一章 李府邀宴第二百零九章 遭排斥第一百六十章 留宿破廟第一百五十章 傾城壽王妃第二百四十一章 炸藥問世第三十八章 七夕活動(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祖孫二人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一百四九章 進宮第三百三十一章第八十三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熱氣球第一百七十章 船上(二)第十七章 欲置家產(chǎn)(二)第一百九十章 御書房外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三百零六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實話實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寿县| 新河县| 怀来县| 山西省| 驻马店市| 扎赉特旗| 南开区| 巴东县| 嵊泗县| 福安市| 渝北区| 绥中县| 密云县| SHOW| 嘉鱼县| 延边| 永州市| 晋州市| 安徽省| 高淳县| 句容市| 花莲市| 乐安县| 墨玉县| 白沙| 宁强县| 织金县| 临洮县| 时尚| 桐乡市| 元朗区| 湘潭县| 兴义市| 田阳县| 铜山县| 吴忠市| 五家渠市| 西安市| 成武县| 云阳县|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