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章 四面樹敵

楊凌被拍得一激靈,他猛地扭頭一看,只見朱厚照白衣孝帽地站在他的背後,楊凌哎呀一聲,急忙穿上靴子跳下地來,剛剛御極的正德天子按住他肩膀道:“瞧你的模樣也累的不輕,就不要跪了,我今天被人跪都煩了,自個兒也跪的腰痠背疼”。

他舒展了下腰肢,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楊凌在這位平易近人、從無尊卑觀念的太子身邊隨便慣了。可是如今朱厚照已是皇帝了。見了皇帝卻不施禮,他心裡還真有點惴惴不安,但朱厚照的手還按在他肩上,他也不好掙開。

楊凌只好苦笑道:“臣巡視各道宮禁剛剛回來,皇上,如今你已是九五至尊,這稱呼上也該改一改了”。

朱厚照苦笑了一下說:“我......朕還不太習(xí)慣,反正不在百官面前,你我還象在東宮時一般便是了。”

楊凌問道:“皇上,您不是在乾清宮正殿爲(wèi)先帝守靈麼?怎麼一個人來了這兒?”

朱厚照擺手道:“被那些人吵得煩死了,一個個象商量好了在演戲似的,隔一會兒就哭一陣兒,還總得叫我領(lǐng)苦,我就藉著尿遁逃出來了”

他長吸了口氣,留戀地端詳著東暖閣內(nèi)熟悉的擺設(shè),輕聲嘆道:“好想念父皇,剛踏進這屋子的時候,我就感覺父皇象是還在裡邊似的,在裡邊批著奏摺,見到我來了,開心地叫內(nèi)侍端上蜜餞乾果......”。

他這一說,眼睛裡又溢起了淚珠道:“很小的時候,父皇抱著我,就是在這裡,親手教我寫字、教我畫畫,有時他批閱奏摺,就讓我在一旁練字。

記得有一次我趁他出恭的時候,拿了筆在奏摺上亂塗亂畫,等父皇回來,爲(wèi)了向大臣交待,只好故意打翻墨汁把那些奏摺都染了,這才瞞過朝臣,就這樣子,六科給事中還是上了十幾道摺子責(zé)備父皇”。

朱厚照出神地道:“那一次,父皇頭一次對我發(fā)了脾氣,他罰我抄寫《三字經(jīng)》三十遍,我只抄了兩遍就不耐煩了,於是磨著劉瑾、張永幾個識字的太監(jiān)幫我,他們硬著頭皮幫我抄了,我知道父皇一定看得出來,可是他還是故作不知饒過了我。如今想起了好生內(nèi)疚,我真想讓父皇再罰我一次,我就坐在他旁邊,認真地抄書給他看。”

朱厚照說的泫然淚下,楊凌聽了暗自感動,從古至今宮闈間父子兄弟們勾心鬥角的事多了,象這樣的父子情深能有幾人?”

朱厚照說到這兒嘴角一撇,曬笑道:“我跪在大殿上,按著內(nèi)侍的提醒該上香時上香,該磕頭時磕頭,該哭時才能哭,我也不知道這是思念先帝還是演給誰看的,吵得我昏頭轉(zhuǎn)向,有些人假惺惺的,偏哭得比誰都傷心,真是不耐煩守下去了”。

楊凌暗道:“這些排場禮儀本來就是做給別人看的,也難怪這個蔑視禮儀的小皇帝看不慣”,他靈機一動道:“皇上,你既思念先帝,又不喜歡那些繁文縟節(jié),不如今夜就在這裡秉燭抄書,把那《三字經(jīng)》抄足三十遍,以慰先帝在天之靈吧,這樣悼念豈不勝過大殿上的三跪九叩”。

朱厚照聞言面上一喜,讚道:“說的對,我把父皇昔年懲罰的抄書今日抄足,父皇在天有靈,看到我真心悔過,一定會非常開心”。

當(dāng)下朱厚照磨拳擦掌,坐到了龍書案後。如今這龍書案上也鋪了一層白綾,楊凌從案旁瓷瓶中取出一卷紙來鋪在案上,用翠玉鎮(zhèn)紙壓好,輕輕研磨著硯臺。

朱厚照拈起筆來,瞧見楊凌站在案旁,便道:“你也搬張椅子坐下吧,我知道你巡視宮禁一定比我還要乏得多”。

見楊凌搖頭不肯,朱厚照又道:“坐了吧,不必拘於臣禮,現(xiàn)在父皇去了,朕能說知心話的人也就只有你一人了,自從第一眼見你時,我就感覺你與別人不同,你看著我時,既沒有畏懼之意,也沒有別人那種討好的眼神,我喜歡這種平常人的感覺,你也坐了吧,一邊研磨一邊陪我說話兒”。

楊凌聽他這麼說了,瞧瞧殿內(nèi)沒有旁人,這才答應(yīng)了,搬了把椅子坐在正德旁邊。正德認認真真地默寫著百家姓,楊凌在一旁研著磨,仔細端詳,正德倒真是寫的一手好字。

朱厚照四字一句,寫到“酆鮑史唐”時忽然停下了,他端詳著唐字半晌,猛地想起什麼似的擡頭對楊凌道:“對了,我纔想起來,唐姑娘在你府上可還好麼?”

楊凌見他瞧著唐字發(fā)呆時,心中已經(jīng)覺得不妙,這時聽他出口詢問,心中不由咯噔一下,這幾日正德還一直沒顧上問他,如今看來是瞞不過去了,楊凌只好硬著頭皮把鮑副將殺人滅口、唐一仙生死未卜的事對正德說了一遍。

正德聽罷悵悵地望著那個唐字許久不語,眼神迷茫茫的,一副若有所失的樣子。楊凌想起那天率兵搜到懸崖邊見到那沾滿鮮血的刀柄,又憶起初在蒔花館遇到的那個巧笑嫣然的女孩兒,一時也心中傷憐,悵悵然的說不出話兒來,兩個人就這麼癡癡地坐在那兒,只聽得燈花劈剝聲響。

朱厚照纔是15歲的少年,對唐一仙初見時產(chǎn)生的朦朧好感和情愫,還沒到不可割捨的深厚程度。可是這畢竟是他喜歡上的第一個女孩兒,今日弘治帝駕崩,他的心情本已悲傷到極點,再聽了這消息,心中更加失落。

他倒沒有遷怒於楊凌,癡癡想了半晌,朱厚照面上忽然浮起一片冷肅的殺氣,冷笑著道:“唐姑娘重傷墜崖!鮑盡忱......劉士庸......鮑、盡、忠,好、很好,我記住了”......。”。

朱厚照握筆的手一緊,使勁兒向下一頓,那枝衡水侯店特供的紅木狼毫啪地一聲斷成兩半,就在這時,殿門哐啷一聲,涌進一羣人來,隨即一個蒼老沙啞的聲音大聲道:“皇上......,你......你大膽!”

楊凌嚇了一跳,什麼人這麼大膽子敢斥喝皇上?他跳起來向外一看,只見八九個身著孝衣的大臣站在面前,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位識得的大學(xué)士也赫然在內(nèi),當(dāng)先厲叱的那位老大人白髮白鬚、老態(tài)龍鍾,正滿面通紅,對他怒目而視。

楊凌這才恍然,方纔他與正德並肩而坐,不講尊卑的朱厚照不在乎,可這些臣子們看了會怎麼想?正德擡起頭來瞧見王瓊神情,不在意地道:“王尚書何必驚怒呢,是我......是朕要他坐著回話的,先帝敬重諸位老臣,私苑奏對時必茶座侍候,朕就不能體恤下臣子麼?”

六部九卿的諸位大臣見楊凌如此逾禮,竟與皇帝比肩而坐,人人又駭又怒,朱厚照這番話雖擡出先帝來堵了他們的嘴,但楊凌哪能與弘治禮賢的老臣比資歷,況且那些老臣儘管受了賜座,也沒人敢跟弘治比肩而坐的。

王瓊平生最重禮教,仍忿然道:“皇上賜座,那是皇上的恩德,可是做臣子的與皇上並肩而坐,真是無父無君、有悖綱常,實乃禽獸也!”

怎麼兩句話不到,我就變成禽獸了?楊凌聽得莫名其妙,心中也有些惱火,可是瞧這位老大人白髮蒼蒼,年紀足以做他爺爺了,他只好壓了壓火又忍了下來。

正德皇帝不耐煩地道:“王尚書,你到底有什麼事來見朕?”

他這一問倒提醒了王瓊,王尚書狠狠地瞪了楊凌一眼,轉(zhuǎn)身向正德拜道:“皇上,老臣請皇上移駕乾清宮正殿爲(wèi)陛下守靈”。

正德聽了蹙眉道:“乾清宮正殿人多嘈雜,朕實在不耐的很,先帝昔年曾在這裡親手教導(dǎo)朕讀書寫字,朕今晚想在這裡默撰文章,用以悼念先帝”。

王瓊聽了聳然變色,慌張地道:“皇上,人子盡孝,無論天子庶民,皆應(yīng)盡心盡禮。先帝大行,皇上當(dāng)率文武百官爲(wèi)先帝守靈,此乃聖人遺制、祖宗家法,豈可廢之?皇上居此悼思先帝,雖是用心良苦,但卻與禮不合,臣請皇上立刻赴乾清宮守靈,太后和公侯百官都等著皇上您吶”。

正德忍著氣道:“朕悼念先帝,自有朕的主意,你等且先下去吧。”

王瓊大怒起身,老態(tài)龍鍾的跨前兩步拱手施禮道:“皇上是天子,一言一行皆爲(wèi)天下人的表率,豈可擅改禮制?”

他一眼瞧見正德寫的字,雖是背向而視,仍認出是篇《百家姓》,心中更加恚怒,他一指那墨跡淋漓的紙張道:“這文字與悼念先帝又有何相關(guān)?”

一牽涉到聖人禮制,王瓊可不肯向正德妥協(xié)了,語氣立時變得咄咄逼人。他是禮部尚書,弘治大斂治喪的主持官,在這些問題上,便是劉健等三位大學(xué)士都得聽他的,是以旁邊站著的六部九卿雖不發(fā)一言,但神態(tài)臉色顯然與他同仇敵愾。

楊凌見這老臣咄咄逼人,弄得正德十分難堪,眼看又要小孩氣發(fā)作,有心替他們轉(zhuǎn)寰一下,忙道:“王大人,皇上思念先帝,因此纔來到先帝居住的暖閣。睹物思人,未嘗不是人子的孝心,大人不如先回轉(zhuǎn)大殿,待皇上寫完這篇文章,便去殿上守靈罷了”。

王瓊聽了這番大逆不道、忤逆先帝的讒言,不禁勃然大怒,他攸地抓起桌上硯臺向楊凌擲去,口中怒喝道:“你這佞臣賊子,先與皇帝並坐,目無君上,如今身爲(wèi)臣子不盡心竭力勸阻皇上,還要再進讒言,這裡什麼時候輪到你來指手劃腳?”

王尚書這一抓,順帶著連那篇紙也帶飛了起來,刮到正德臉上,尚未乾透的墨跡頓時在正德臉上留下兩道黑痕,楊凌向旁一閃,那硯臺啪地一聲打在殿柱上碎成幾塊,汁水四濺摔落在地。

正德皇帝見王瓊口口聲聲什麼君臣父子,但是在自已這個皇帝面前卻如此氣焰囂張,藉著維護什麼禮儀君臣,飛揚跋扈的不可一世,不禁氣得渾身發(fā)抖。

弘治待臣子極是優(yōu)渥縱容,他自幼孤苦,爲(wèi)人又有些軟弱,臨政時日一久,這些老臣們也習(xí)慣了只要佔住個理字,就在他面前慷慨陳辭,從來都是直顏犯上的,何況如今對著正德這個小皇帝?

謝遷見正德皇帝臉色鐵青,已似要大怒了,連忙跪倒在地道:“請皇上遵守禮儀遺制,立即移駕乾清宮”。

他這一跪,其他臣子都跪下了,異口同聲道:“請皇上立即移駕!”

六部九卿跪地促駕,那聲勢一時將正德也壓住了,他強忍了怒氣,只得說道:“衆(zhòng)卿平身,朕......朕去便是了”。

劉健見他服軟,心中暗暗鬆了口氣,不料正德馬上一指王瓊,問道:“王尚書,你口口聲聲講什麼君臣父子,如今在朕的面前如此囂張跋扈,可算失禮麼?”

王瓊一怔,瞧見正德臉上墨痕,也覺的自已方纔過於孟浪,已經(jīng)失了臣儀了,他便跪倒說道:“臣萬死,一時激憤,在皇上面前失了爲(wèi)人臣子的禮數(shù),請皇上治罪”。

正德冷笑一聲道:“豈止失了禮數(shù),這墨跡都拍到朕的臉上了,還不是大不敬的罪過麼?”

王瓊直著脖子磕了個頭,昂昂然地道:“臣有罪,願受皇上懲罰,只要皇上立即移駕乾清宮,臣萬死不辭!”

正德皇帝大聲道:“好,乾脆!你認罪便好,楊凌,立即把王瓊抓起來投入天牢!”

衆(zhòng)位大臣聞言紛紛跪地求情:“皇上恕罪,王尚書耿耿忠心,一時出言無狀,請陛下寬恕”。

楊凌也勸道:“皇上御極登基的大日子,怎好囚禁朝中大臣?請皇上赦免了王大人吧”。

王瓊聽了冷笑道:“你這佞臣閉嘴,老臣對皇上不敬,自該受皇上的懲罰,你恃寵而驕、不守臣禮,鼓惑帝君,早晚必受嚴懲!”

正德聽了惱羞成怒,他漲紅了臉指著楊凌憤憤地道:“你也不奉朕的旨意麼?”

楊凌見他怒極,不敢再繼續(xù)勸解,只得招過了侍衛(wèi),將王瓊押了下去。正德這才冷哼一聲,也不理會羣臣,徑自一甩袖子跨出房門去了。

衆(zhòng)臣紛紛起身,看向楊凌的眼光,多有鄙夷憤怒之色。

李東陽瞧著楊凌,心中暗想:“這人身爲(wèi)小小侍讀時,就敢設(shè)計向先帝揭發(fā)外戚權(quán)臣的不法勾當(dāng),該是個耿直忠忱的臣子纔是,何以天子孟浪無行,他身爲(wèi)皇上寵信的近臣不出言勸阻反而予以縱容?若說他貪慕權(quán)勢奉迎皇上吧,憑他爲(wèi)妻子甘冒殺頭之罪抗拒聖旨的行爲(wèi)卻又不象,這人到底存的什麼心思?”

他故意慢騰騰起身落在最後面,等羣臣都走光了,纔對楊凌意味深長地道:“爲(wèi)官者當(dāng)謹身修德、勤政愛民、時時自省已咎,你深蒙帝恩,當(dāng)思忠君報國,且勿驕狂任性、自誤前程呀”。

楊凌無奈地道:“李大人,下官蔫敢媚君惑上?唉!現(xiàn)在皇上正在氣頭上,等回頭找到機會下官一定會爲(wèi)王大人進言的。大人不必擔(dān)心,莫非大人忘了大學(xué)士金殿持錘追打壽寧侯的事了麼?有此成例在先,王尚書寢宮奪硯飛擲楊參將算得了什麼罪過?”

李東陽聽他提起自已與壽寧侯大鬧金殿的事,不由微微一笑,深深凝望他一眼道:“如此最好,少年得志,更該謹慎謙虛、忠君報國,楊大人千萬莫把自已歸入壽寧侯一流纔好”。

李東陽說罷轉(zhuǎn)身離去,楊凌瞧著他背影,想起方纔六部九卿諸位大人瞧著自已悻悻然的神色,不由苦笑一聲:“今日弘治帝駕崩,對我可是流年不利啊,先是得罪了外戚,現(xiàn)在又得罪了內(nèi)閣,除了那位正德皇上,自已怕是已處處樹敵、危機重重了!”

楊凌正想著,門口兒人影一閃,一個人影兒閃了進來,一進門就向他諂笑道:“楊大人好本事,王瓊這老匹夫倚老賣老到處指手劃腳,咱家服侍東宮的時候,他就不只一次向皇上遞摺子說咱們爺們誘導(dǎo)太子嬉玩,害得咱家和張永、大用等人屢受先帝責(zé)斥,如今他被關(guān)進大牢,這可真是大快人心啦!”

楊凌定睛一瞧,眼前站著的人滿面春風(fēng),正是劉瑾。

第150章 我攻你受第112章 熱身運動第464 收網(wǎng)第28章 代理驛丞第151章 局外閒人第337章 跳大神第455章 離間第419章 爾虞我詐第161章 正德舞刀0105章 正德斷案第312章 楊氏青天0107 經(jīng)筵之談第356章 風(fēng)滿京城第364章 各捕各蟬第124章 詭譎難明0109章 帝王家事第14章 貞操之辯第261章 二當(dāng)家第146章 若要相思不殺人第330章 爲(wèi)淵驅(qū)魚第72章 廷杖十奸第231章 明爭第365章 北向第250章 商戰(zhàn)未開刀兵已至0101章 上諭勘陵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wèi)第387章 血戰(zhàn)飛陵渡第157章 開門見山第68章 大索京師第411章 朕,準奏第6章 走出山坳第182章 請君相送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32章 暗表情衷第286章 兵發(fā)滿刺加第166章 兵出正奇第396章 靜夜第1章 九世善人第411章 朕,準奏第233章 釜底抽薪第404章 節(jié)流獻計第225章 妒後第339章 以神之名第254章 狼煙四起第464 收網(wǎng)第120章 西方財神第65章 又生枝節(jié)第441章 駕幸姑蘇第303章 貓和老鼠第387章 血戰(zhàn)飛陵渡第178章 卿本佳人第125章 明查暗訪第92章 皇莊風(fēng)雲(yún)0107 經(jīng)筵之談第414章 我欲補天第1章 九世善人第196章 志在斬首0108 快漏餡啦0105章 正德斷案第311章 三探獄第463 訓(xùn)妻VS虐夫第309章 蜀道難行第215章 夜審第245章 火炮有望第205章 脣槍舌劍第181章 陰謀敗露第282章 老孃當(dāng)家第156章 會議圓滿結(jié)束第93章 覓計救人第410章 應(yīng)變第372章 戰(zhàn)地玫瑰第88章 四面樹敵第181章 陰謀敗露第311章 三探獄第60章 鄭和海第166章 兵出正奇第61章 不良學(xué)生0102章 陽明瞞天第299章 戰(zhàn)前喜報第14章 貞操之辯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71章 儆猴熬鷹第300章 憋屈縣令(下)第154章 利字當(dāng)頭第257章 開拔!第438章 廁紙藏秘第314章 超完美計劃第181章 陰謀敗露第36章 奪路而逃第341章 我上青天找清官第201章 毒因欲起第296章 謁見蜀王第32章 暗表情衷第34章 風(fēng)雨欲來第378章 帷幄第176章 飲宴第205章 脣槍舌劍第330章 爲(wèi)淵驅(qū)魚
第150章 我攻你受第112章 熱身運動第464 收網(wǎng)第28章 代理驛丞第151章 局外閒人第337章 跳大神第455章 離間第419章 爾虞我詐第161章 正德舞刀0105章 正德斷案第312章 楊氏青天0107 經(jīng)筵之談第356章 風(fēng)滿京城第364章 各捕各蟬第124章 詭譎難明0109章 帝王家事第14章 貞操之辯第261章 二當(dāng)家第146章 若要相思不殺人第330章 爲(wèi)淵驅(qū)魚第72章 廷杖十奸第231章 明爭第365章 北向第250章 商戰(zhàn)未開刀兵已至0101章 上諭勘陵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wèi)第387章 血戰(zhàn)飛陵渡第157章 開門見山第68章 大索京師第411章 朕,準奏第6章 走出山坳第182章 請君相送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32章 暗表情衷第286章 兵發(fā)滿刺加第166章 兵出正奇第396章 靜夜第1章 九世善人第411章 朕,準奏第233章 釜底抽薪第404章 節(jié)流獻計第225章 妒後第339章 以神之名第254章 狼煙四起第464 收網(wǎng)第120章 西方財神第65章 又生枝節(jié)第441章 駕幸姑蘇第303章 貓和老鼠第387章 血戰(zhàn)飛陵渡第178章 卿本佳人第125章 明查暗訪第92章 皇莊風(fēng)雲(yún)0107 經(jīng)筵之談第414章 我欲補天第1章 九世善人第196章 志在斬首0108 快漏餡啦0105章 正德斷案第311章 三探獄第463 訓(xùn)妻VS虐夫第309章 蜀道難行第215章 夜審第245章 火炮有望第205章 脣槍舌劍第181章 陰謀敗露第282章 老孃當(dāng)家第156章 會議圓滿結(jié)束第93章 覓計救人第410章 應(yīng)變第372章 戰(zhàn)地玫瑰第88章 四面樹敵第181章 陰謀敗露第311章 三探獄第60章 鄭和海第166章 兵出正奇第61章 不良學(xué)生0102章 陽明瞞天第299章 戰(zhàn)前喜報第14章 貞操之辯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71章 儆猴熬鷹第300章 憋屈縣令(下)第154章 利字當(dāng)頭第257章 開拔!第438章 廁紙藏秘第314章 超完美計劃第181章 陰謀敗露第36章 奪路而逃第341章 我上青天找清官第201章 毒因欲起第296章 謁見蜀王第32章 暗表情衷第34章 風(fēng)雨欲來第378章 帷幄第176章 飲宴第205章 脣槍舌劍第330章 爲(wèi)淵驅(qū)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冈县| 米易县| 富源县| 眉山市| 隆德县| 息烽县| 城市| 西丰县| 罗山县| 贵定县| 扎赉特旗| 金湖县| 忻州市| 浦北县| 石嘴山市| 务川| 庐江县| 秦皇岛市| 昌江| 筠连县| 岳西县| 湾仔区| 鄂温| 清新县| 东城区| 湟源县| 卫辉市| 五家渠市| 吉林市| 拜城县| 仁怀市| 阜南县| 峨眉山市| 东宁县| 满城县| 宣恩县| 福清市| 潍坊市| 金门县| 城口县| 油尖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