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子開著卡車,拉了一車西瓜,在西門了等著少苦,今天鬍子和少苦要給農學院的姚朝雲教授送西瓜過去,人家帶著學生在少苦的果園忙前忙後兩個月的時候,結果到了收穫的時候,人卻都走了,少苦的果園以後還指望他們呢,當然不能做過河拆橋的事情。
鬍子的卡車比較顯眼,那麼多西瓜,剛進農學院,就被那些多學生盯上了,原來以爲是送到食堂給大家吃的,結果是送給人家姚教授的,雖然有點失望,但是很多學生自告奮勇的來帶路。
姚教授還真的在學校,這個時候大學都是半工半讀,特別理工類,像農學院更是如此,基本都是理論集合實際,比後世大學出來的大學生牛叉多了。雖然夏天也有比較長的假期,可是很多學生都沒有回家,不回家的主要原因基本都是糧食問題,學校有伙食補貼,家裡沒那麼好的待遇。
姚教授聽到有人找,急忙下來一看,原來是劉志山,看著那麼一大車西瓜,姚教授明白了,急忙客氣說道:“小劉,我和你開玩笑的,西瓜都不敢要,都是單位的東西,不能私下送人?”
鬍子急忙介紹說道:“老姚,這是我們的廠長,周少苦?”姚教授下鄉的時候,入鄉隨俗,非要大家喊他老姚,鬍子也就喊慣了。
少苦急忙解釋說道:“姚教授,這不是送人的,是你的福利,你帶著學生去我們食品廠幫忙,我們食品應該給你們發福利,這個不要客氣,找人幫忙卸貨吧?”
姚教授急忙拒絕說道:“別別別,幫忙是應該的,學術就要學以致用,你願意給我們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我就很感謝,西瓜真的不能要?”
少苦都運來了哪裡還客氣,認真說道:“既然是學以致用,那你們就嚐嚐你的勞動成果,看看哪裡還有改進的地方,以後才能做到更好吧?同學們,幫忙卸貨?回頭請你們吃西瓜?”
看熱鬧的同學,都非常熱情的幫忙,姚教授聽到少苦這麼說,都沒有反對,自己辛苦那麼多種出來的西瓜,肯定想嚐嚐。
姚教授急忙把少苦領導辦公室,忙著給少苦倒茶,少苦就接過茶水客氣說道:“姚教授,我的果園辛苦你了,我都不在,鬍子做事不靠譜,也不知道給你學生髮點補貼。”
姚教授是標準學者型,客氣說道:“我是去幫忙的,補貼東西就不用說了,你們來回都是卡車接送,在那裡都是吃住都是你們的,我們已經很感謝了?”
這個年代的大學生苦,肚子一個很大的問題,學校就是靠上面的撥款,五八年之後,上面對教育的投入明顯減少,一個大學生一個月的糧票補貼是30斤,可是現在每個月到手的不到20斤,學生又是比較好動的,基本都在餓肚子中過日子。
老刀和鬍子找到姚教授,讓他帶著學生去指點,姚朝雲立馬答應了,現在是饑荒年代,這幫種植系的學生,根本找不到地方學習,居然有著好機會上門了,什麼補貼都不要,老姚和學生居然自帶糧食下鄉了。
鬍子和老刀現在多會爲人處世啊,哪裡用得上老姚他們吃他們自己的糧食,伙食全包了,他們就十個人,難到食品廠還缺哪點糧食嗎?
老姚她們帶著的都是市裡提供的代食品,那也太難吃了,鬍子他們直接提供粗糧給他們,偶爾還有一頓細糧,把那幫學生樂壞了。後來少苦的魚肉罐頭回來了,那伙食的質量直線上升,學生吃的太好,都不捨得走了。
所以老姚還是比較感謝少苦的,帶著學生去鄉下幹活,原來是以爲吃苦,結果變成享福的,兩個月下來學生的生活好,氣色好,一點也不像在學校的時候,那種面黃肌瘦,營養不良的樣子。
這幫學生回來,把自己的美好生活吹噓一下,頓時羨慕死了那些沒有去的學生,就是爲了頓頓粗糧,大家也願意去幹活啊。
少苦口袋掏出一張條子,遞過去,姚教授拿著條子,上面寫的很簡單:見條子支付1000斤魚肉,周少苦。
姚教授急忙跳起來說道:“別別別,周廠長,我可不敢要?”
少苦沒有接過來解釋說道:“這些魚肉是我們食品廠組織人手在海里撈的,你們大概也知道,很多單位和部門都有,不要白不要,給你那些學生補充點營養,食品廠的工人,每人都是100斤,你們既然幫我們幹活,那你們也是一個標準,也不區別對待,你也不要客氣?”
姚教授當然知道食品廠撈魚事情,也知道食品廠發放魚肉罐頭的事情,把姚教授和那些學生羨慕死了,沒有想到自己也要找個待遇,自己家已經很久沒有吃肉,少苦不是說了嗎?都是一個待遇,既然不是區別對待,有什麼好拒絕的嗎?姚教授就默默的收下來。
姚教授客氣說道:“周廠長,你叫我老姚吧,你們又不是學生,叫我姚教授不習慣。”
少苦客氣說道:“那你叫我少苦吧,熟人都這麼叫我,老姚,條子你到食品廠的冷庫去提貨就行了。姚教授,我的果園下半年還指望你們繼續幫忙呢,你們有空嗎?”
姚教授痛快說道:“沒有問題,等開學了就帶學生過去,哪裡各種果樹比較多,適合大家學習?”
少苦誘惑說道:“老姚,以後你帶學生去幫忙,一天享受一塊錢的補貼,吃住都是食品廠,不能讓你白乾吧?”
少苦看著老姚想拒絕,少苦馬上補充說道:“這個是食品廠規定,我們在上海大學也請了一些畜牧方面人才和養殖方面人才過來,都是一樣的標準。”
姚朝雲本來想拒絕,聽到少苦在上海也請人才過來,而且都是一樣的標準,就沒有說話了,只要不是特殊對待,就沒問題,一天一塊錢,不管是對學生,還是對自己,都是很大一筆錢,自己又不是傻子,幹嘛不要?
姚朝雲看著少苦嘆氣說道:“我有個同事,是養殖方面的專家,可惜現在不在南都了?”
少苦動容問道:“養殖專家?哪方面的?牛羊還是雞鴨?”
姚朝雲想了想說道:“養豬和養雞,當年被打爲佑 派,然後支援西北去了?”
少苦有點心動了,養豬和養雞都是自己需要的人才,佑不佑,少苦不在乎,只要技術好就行,少苦激動的問道:“技術怎麼樣?關鍵是技術,如果值得,可以把他弄回來?”
姚朝雲唉聲說道:“技術肯定沒有問題,當年南都最大養殖場就是他出面辦起來的,可是後來成了虧點。人是不錯,可惜成分不好,前幾年擔心有人和他們算舊賬,一家人都去西北了,哎,現在給佑派摘帽子,也不知道他的帽子摘了嗎?”
少苦聽了南都最大養殖場,頓時心動的問道:“有聯繫方式嗎?我在西北有點關係,絕對可以把人弄回來?”
姚朝雲有點意外的看著少苦,口氣非常大,也不知道真假,試探問道:“五八年的時候,支援西北建設兵團,一家九口人,全部都去了,你有辦法把他們調回來?”
少苦直接說道:“我父親的戰友是西北建設兵團總部後勤部的副部長,只要他真得有那個本事,絕對可以調回來,付出點代價而已?”
姚朝雲看到少苦應該不是說大話的人,心情激動說道:“周廠長,老王的技術絕對沒有問題,當年那個養殖場最高峰的時候,養了上千頭豬呢,都是老王負責。”
少苦聽到1000多頭,心裡忍不住了說道:“那你把他一家的資料給我,我讓趙部長幫我查查?”
姚朝雲興奮說道:“我有他的地址呢,等等啊,我找給你?”
少苦拿著姚朝雲給地址看了看說道:“有地址更沒有問題,爭取一個月之內把人調回來,還有什麼人才也在西北的,一起調回來?”
姚朝雲將信將疑的看著少苦說道:“還有兩個,一個在葡萄方面很厲害,培育了新品種,可惜沒有地方給他種植,然後一氣之下說去新疆種葡萄去了;還有一個在果樹嫁接方面也很厲害,當初他們一起去了新疆。”
少苦聽到還有這種人才,我的果園也種葡萄的,一定要把人弄回來,開心的問道:“有資料嗎?都給我,我儘量把他們都弄回來。”
姚朝雲有點不相信少苦,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態度,把地址也給少苦了。
少苦拿著地址看了看,應該都是建設兵團吧,也不和老姚廢話了,馬上給趙峰發電報才行,急忙和老姚告辭了。
老姚同志知道少苦辦正事,也不敢耽誤,急忙把少苦送出辦公室,剛出了辦公室,少苦看到一個非常意外的人在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