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二章 連敗

“將軍,城中無人了!”次日天明時,李嚴再次揮兵來攻,延津城卻沒有絲毫反抗便被拿下了,這讓李嚴有些意外,整個延津城,竟在一夜之間走了個乾乾淨淨。

“要追麼?”魏延策馬來到李嚴身邊,詢問道。

“不用。”李嚴看了看空蕩蕩的城池,搖頭道:“走的如此乾淨,必是早有準備,我等若是追擊,恐會遇伏,派斥候監察魏軍動向,另外派人去往朝歌、燕縣查探,主力退走,卻不知這偏師是否還在!”

雖然看不起劉毅,但能讓劉毅這般小心謹慎的情況下還吃過些虧的人物,李嚴可不敢大意,本能的選擇了穩紮穩打的方式。

“喏!”魏延點點頭,他的看法跟李嚴差不多,就觀念來講,其實魏延和李嚴在軍事上的觀念是相合的。

下午的時候,前方的探馬已經回來,對著李嚴彙報道:“將軍,燕縣賊人已空,朝歌還在堅守,魏軍退往黎陽方向,在白馬津附近開始構築防線!”

“白馬津?”李嚴回到帳中,看著沙盤上的模型,找到黎陽方向,眉頭皺起來。

“這一帶水道縱橫,雖地勢平坦,卻不好攻。”鄧艾看著地形皺眉道。

“不好攻,也要攻。”李嚴冷笑道,這一仗大方向就是攻破鄴城,生擒或是避走魏朝朝廷,以獲得大勢,這次他算看出來了,天子對於一統天下其實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般平淡,他有著足夠的野心,爲了這個野心,他能夠杜絕一切讒言,與其在朝中搞陰謀詭計,不如上戰場上證明自己真的比劉毅強,這裡,纔是他真正能把劉毅鎮壓下去的地方。

李嚴很聰明,所以他很明白對於一個有野心的帝王來說,什麼纔是他最需要的,劉毅爲什麼明明根基不厚,卻能得兩朝帝王信任和重用?

能開疆拓土,而且不貪慕權勢,還始終站在皇室或者說天下的角度去做事,李嚴覺得自己也能做到,甚至比劉毅做的更好,可笑劉毅竟然將這麼好的機會讓給自己!

攻滅魏朝,就是最好的機會,而且李嚴也有了自己的計劃,龐統那一路,雖然人手差不多,但只是個偏師,只要這邊贏了,中原的戰場勝負就變得無足輕重了,畢竟朝廷都沒了,還打個屁啊。

而這邊最關鍵的,就是司馬懿這一路兵馬,只要擊敗司馬懿,整個曹魏朝廷將再無任何屏障,到時候,別說曹爽還被龐統牽制著,就算沒有這個顧慮,曹爽也很難短時間內回援。

擊敗司馬懿,貌似並不太難。

雖說李嚴心中謹慎,但延津之戰來看,司馬懿也並沒有展現出什麼過人的謀略來,或者說,大漢的兵器、鎧甲已經很難用謀略來彌補回來。

眼看著天氣越來越冷,李嚴在確定司馬懿並未有任何伏兵留下來之後,便揮師北進,直指白馬津,當年關羽就是在白馬斬了文丑,如今,他李嚴便要在白馬擊敗司馬懿,成爲千古佳話!

……

“太尉!”郭淮來到司馬懿身邊,躬身道:“李嚴揮兵再進,是否伏擊?”

“不必!”司馬懿搖了搖頭:“只要守上十日便可讓出白馬津,權利防禦黎陽,在黎陽這裡,再牽制他們三日,我等便退往內黃!”

“我軍兵馬數量遠勝敵軍,爲何不設伏?”郭淮有些不解道。

“硬戰的話,怕是折損頗大,我等還要馳援中原,這裡若折損太多,如何還能支援中原?”司馬懿反問道。

漢軍之精銳,這一仗,司馬懿是有了切身的感受了。

“喏!”郭淮聞言,苦笑一聲,只希望,不要像上次一樣,準備了八年的計策,結果反而被對方利用,一舉將自己給滅了。

“放心,李嚴並非劉毅,馬均暗中去觀察過,那等機關,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那劉毅能做出來。”司馬懿似乎看穿了郭淮的心思,微笑著解釋一聲道。

郭淮點點頭,準備告辭離開,卻被司馬懿叫住。

“等等,伏擊一番也好,免得讓那李嚴生疑。”司馬懿看向郭淮道:“給你八千人前去伏擊,至於能打到何種程度,由你來定,但伯濟務必全身而退。”

“喏!”郭淮躬身一禮,轉身離開。

大魏朝如今將才已然不多,損失不起啊。

看著郭淮離去的背影,司馬懿嘆了口氣。

另一邊,郭淮得了命令,點齊八千人,於河岸設伏,眼見漢軍渡河,便率軍殺出,白馬津的河道可不像黃河那麼寬,最寬也不過十丈左右,這突然殺出,確實大了漢軍一個措手不及,但反應過來的李嚴立刻命令弓箭手在河岸對面列陣,以箭陣掩護前方將士渡河,同時魏延率軍強行渡河,與郭淮在河岸之畔一場廝殺,八千魏軍被殺得大敗,只能狼狽逃回白馬。

李嚴趁機命人在河上搭建浮橋,鄧艾跟劉毅也學過建設,在木建方面造詣不俗,一日間,指揮大軍建起十餘座木橋,漢軍在河岸立穩腳跟之後,立刻便對著白馬展開箭雨覆蓋。

在測算過對方的箭簇射程之後,李嚴這一次直接將箭陣開到城下一百二十步外放箭,半個白馬津都在箭雨籠罩之下,直殺得魏軍不敢冒頭。

郭淮命人架起了投石車不斷對著城外投放石彈,方纔將李嚴的陣腳逼退,即便如此,魏軍依舊折損了不少人,很多盾牌都被漢軍的箭簇射的報廢了。

第一日便如此,郭淮突然對能否守住十日生出了深深地擔憂,之前劉毅帶兵時,還沒這麼恐怖的感覺,但當換上李嚴之後,他纔算真正明白這些年,漢軍在弓箭的製造商,已經遠遠地將大魏拋開了。

第二日,漢軍攻勢更猛,甚至開始嘗試著攻擊城牆,哪怕司馬懿連夜命工匠趕造出三百架投石車,依舊難以壓制住漢軍的箭陣,不得已,司馬懿命人拆除城內民居,圍著城牆上方搭建頂棚,阻擋漢軍箭雨,同時霹靂車卻是露天的,不斷對著漢軍投放石彈,這才勉強守住。

這般一直守到第八日,漢軍後方的投石車被運上來,攻勢更猛,城牆在投石車的轟擊下不斷搖晃,外層的土牆已經開始不斷剝落,司馬懿建造的頂棚也被對方的投石車砸的千瘡百孔。

如此又堅持了兩日之後,司馬懿帥兵後撤,退入黎陽。

又守了三天,方纔棄城離去。

“父親,這般下去,我等便是退入鄴城,恐怕也守不住太多時間!”司馬師看著那搖搖欲墜的城牆,苦笑著看向司馬懿道。

漢軍兵馬到現在折損不多,但魏軍這一路退下來,雖說是司馬懿主動退兵,但漢軍的攻城強度也令人心顫,恐怕便是鄴城的城防,在這樣的攻擊下,也支撐不了太久。

“打仗,兵器固然重要,但更可怕的還是習慣!”司馬懿卻沒有絲毫沮喪,看向兒子道:“子元可曾發現,那李嚴先後在延津、白馬、黎陽三地佈陣,一開始還會有些變化,但現在,卻基本固定了?”

“確實如此!”司馬師仔細回憶了一下,現在李嚴的攻城套路變得簡單而蠻橫,到了城下,測算距離,然後佈置箭陣往城內放箭。

“習慣是個很可怕的東西。”司馬懿摸索著自己的鬍鬚,雖然有些狼狽,但臉上的笑容卻是很歡:“最可怕的是,連你自己都不會察覺。”

“但即便如此,我軍便是伏擊,也難勝啊!”司馬師苦笑道。

就漢軍的裝備還有在戰場上反應的速度,遇伏的情況下,都能跟魏軍打個旗鼓相當。

“劉毅身上沒有發揮效用的計策,換一個人,卻未必不能成!”司馬懿笑道:“到了內黃,他只要還是如此佈陣,這一仗,我們便勝了!”

“父親是說,那李嚴起了輕敵之心?”司馬師笑問道。

“也算是。”司馬懿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事實上,哪有這般簡單,李嚴也不是庸才,這樣一個人,就算是輕敵了,你要讓他中計可不容易,必須得割肉啊。

而從延津到白馬,又從白馬退到黎陽,這便是司馬懿割下來的肉,整個魏郡都被堅壁清野,這對民生的損害不可謂不大,但要敗漢軍,這是司馬懿能想到最好的辦法,而且這辦法放在劉毅身上還不靈。

別的將領是看到好處就往上撲,而劉毅,看到好處的第一個反應是有詐,對於這樣一個人,司馬懿真心心累,所以這一計,也沒敢對劉毅用,而是使了盤外招,把劉毅給搬走,換一個人來,哪怕才能在劉毅之上,司馬懿都不怕。

最重要的是,李嚴的確有些急功近利,這一點,一開始還沒暴露出來,但隨著白馬失陷之後,司馬懿已經能夠感覺到李嚴那種急於求成的心裡,這一點,你要在劉毅身上發現時很難的,幸好,漢朝那邊不是所有人都像劉毅一般穩健,也讓司馬懿有了可趁之機。

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悍匪張飛第四百三十五章 追到你怕第三百零六章 震驚第一百六十九章 廟第五百三十六章 書信第一百五十九章 繼續打第四百九十八章 虎老威猶在第二百五十三章 恩義第二十四章 人心不齊第三百六十九章 擔憂第三百一十九章 反攻的時候到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落幕第三百一十八章 破襄陽第六百二十六章 狼煙第三百八十二章 又要走第一百二十七章 臨別贈禮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相伯仲第三百九十八章 心靈導師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遼楊名第六百二十三章 貽誤軍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宿命第六百一十八章 歸途第六百五十五章 瘋狂第九十三章 規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遊峨眉第二百二十六章 露餡兒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打沒準備的仗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祝融第一百七十三章 另一個觀點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止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勢已定第五百六十章 好消息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三十七章 孔明收徒第四百零三章 講條件第十章 論心第九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相伯仲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窮第一百八十一章 發明第二百一十七章 蜀道難第三百一十三章 受阻第一百九十九章 抵達公安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才之爭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十三章 去意第七十二章 技能的暴擊第四百零二章 千機鎖第二百零五章 小張飛第四百一十六章 助力第四百九十四章 匹馬下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發明第三百二十六章 歸心似箭第六百六十五章 故鄉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一百四十九章 路遇大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權謀荊州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第六百五十四章 雪中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囑託第三百零八章 江陵亂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勝第八十三章 迷路的江東來客第二百五十四章 奪山之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石陣第三百二十七章 劉家日常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先點火第四百七十章 鐵索連環車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牆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殺第五百九十一章 朝堂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止第一百零四章 損招第一百三十六章 關鍵人——魯肅第六百零四章 居延第四百五十八章 底線第四十六章 暗助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吳使臣第二百三十七章 行動第二百九十九章 風雨前夕第四百九十八章 虎老威猶在第四百四十七章 豪華陣容第四百零九章 見聞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晨第一百八十三章 完美村落第三百一十章 二狗奪權第二百六十章 假城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波再起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法正解第一百四十八章 火起第二百零五章 小張飛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鍋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遼楊名第四百六十七章 麻木了第三百八十章 瘟疫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
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悍匪張飛第四百三十五章 追到你怕第三百零六章 震驚第一百六十九章 廟第五百三十六章 書信第一百五十九章 繼續打第四百九十八章 虎老威猶在第二百五十三章 恩義第二十四章 人心不齊第三百六十九章 擔憂第三百一十九章 反攻的時候到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落幕第三百一十八章 破襄陽第六百二十六章 狼煙第三百八十二章 又要走第一百二十七章 臨別贈禮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相伯仲第三百九十八章 心靈導師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遼楊名第六百二十三章 貽誤軍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宿命第六百一十八章 歸途第六百五十五章 瘋狂第九十三章 規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遊峨眉第二百二十六章 露餡兒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打沒準備的仗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祝融第一百七十三章 另一個觀點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止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勢已定第五百六十章 好消息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三十七章 孔明收徒第四百零三章 講條件第十章 論心第九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相伯仲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窮第一百八十一章 發明第二百一十七章 蜀道難第三百一十三章 受阻第一百九十九章 抵達公安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才之爭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十三章 去意第七十二章 技能的暴擊第四百零二章 千機鎖第二百零五章 小張飛第四百一十六章 助力第四百九十四章 匹馬下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發明第三百二十六章 歸心似箭第六百六十五章 故鄉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一百四十九章 路遇大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權謀荊州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第六百五十四章 雪中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囑託第三百零八章 江陵亂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勝第八十三章 迷路的江東來客第二百五十四章 奪山之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石陣第三百二十七章 劉家日常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先點火第四百七十章 鐵索連環車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牆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殺第五百九十一章 朝堂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止第一百零四章 損招第一百三十六章 關鍵人——魯肅第六百零四章 居延第四百五十八章 底線第四十六章 暗助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吳使臣第二百三十七章 行動第二百九十九章 風雨前夕第四百九十八章 虎老威猶在第四百四十七章 豪華陣容第四百零九章 見聞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晨第一百八十三章 完美村落第三百一十章 二狗奪權第二百六十章 假城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波再起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法正解第一百四十八章 火起第二百零五章 小張飛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鍋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遼楊名第四百六十七章 麻木了第三百八十章 瘟疫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克山县| 永定县| 易门县| 铜陵市| 黔西| 项城市| 康保县| 余江县| 石渠县| 兴隆县| 都昌县| 双流县| 潞城市| 平谷区| 安平县| 崇文区| 密云县| 松桃| 湖州市| 乌拉特后旗| 瑞丽市| 房山区| 金川县| 阳西县| 获嘉县| 安徽省| 伊春市| 乌什县| 辉南县| 广平县| 开远市| 全椒县| 玛纳斯县| 聂荣县| 三明市| 三原县| 奉贤区| 宜兰市| 眉山市|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