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6章 國恤

“阿拉伯”取自閃米特語“沙漠”之意,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地區,阿拉伯半島東臨海灣及阿曼灣,西傍紅海,南瀕阿拉伯海和亞丁灣,亞丁灣西北界敘利亞沙漠,北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由於常年受到乾燥的信風帶控制,幾乎整個半島都是熱帶沙漠氣候區,並有面積較廣闊的河流斷絕區域的平坦高原,

由荒漠和不‘毛’之地佔據大部分地區的阿拉伯半島,被橫梗在半島西南端,自北而南逐漸擡高,呈L型分佈的山脈羣落,分割成自北向南的大內夫得沙漠,代赫納沙漠和魯卜哈利沙漠等三個大沙漠區域。

由死火山堆聚而成高聳的希賈茲山脈,不但阻絕了西南沿海與內陸的聯繫,也阻擋了來自內陸大沙漠的沙塵和熱風,同時將來自海洋蒸騰的水汽和雲層,留在了紅海到阿拉伯海沿岸的長條狀地質沉降而成的平原地區上。

依靠季節‘性’的山洪和相對豐富的地下水,當地的居民種植耐旱的農作物和果樹,在丘陵和山地中放牧牲畜,繁衍生息了大量人口,阿拉伯半島的主要農業區,也大都集中在這片沿海平原上。

這片沿海南北長近千,但最寬的麥地那到麥加之間的阿杜利平原,也不過是五六十公里的縱深。以西南角的土地最爲‘肥’沃,物產豐富,農業發達,素有“阿拉伯樂園”之稱。盛產小麥、高粱、大麥和小米,以及少量的稻米,收穫西瓜、石榴、棗子和芒果,還有無‘花’果、葡萄、香蕉、仙人果、枸櫞和扁桃等其他引進的水果,

以麥加以南的地質斷裂帶爲天然分界,分爲北部的汗志和南部的阿爾西兩大區域。又從地理環境上,將阿拉比亞民族,分爲南方的也‘門’人和北方的魯爾人,以及遊牧在內陸沙漠地區的貝賈人/貝都因人,

再加上東部沿海沖積區所形成的季節‘性’河谷地區——內志的外來族羣聚居地,構成了半島上的組要人口成分,可以說,相比荒蕪廣闊無垠的內陸,阿拉伯半島人口和財富的‘精’華,都集中在了這些沿海地區。

但此刻這片天賦之地,已經再次變成,來自遠方的海盜們狂歡的樂土,在‘精’確的海圖和相當先進的導航手段下,他們象貪婪的蝗蟲一樣,輪番襲擊者防備有限的海岸,帶來死亡和哭泣。

由於馬斯喀特與其他沿海城邑和小港不同,歷史悠久的名城和第一大港,鑑於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可以面臨大食人在東部沿海嚴陣以待的戒備和反撲,當地活躍的唐人船團也將進入一個相對低調的時期。

很長時間將不會踏上陸地,而專心攔截過往船隻,以所屬的國籍來決定,是擊沉、俘虜它們或是收取高額的過境稅,而將大量適宜淺水的快船,作爲機動力量轉而加強到西部的紅海沿岸。

於是,東退西進的戰略轉移,讓這次災劫輪到了紅海沿岸的土地上,畢竟大食帝國的版圖是在太大了,數不勝數的港灣和極其漫長的海岸線,讓王朝在對海上的被動防禦使中,處於疏於防範疲於奔命的態度。

但事情總有例外,一隻小小的船隊,正航行在霍爾木茲海峽上,小心的觀望著海面,炎熱的日照和海風,讓大多數人的神志變的有些昏昏沉沉起來。

他們正是大唐船團中,以夜遇風雨失去聯絡爲由,跑出來打算自己單幹的一小撮人,爲了躲避和擺脫船團的搜尋,他們是從馬斯喀特一路北行不停的兜圈子。沒有足夠清晰的海圖,也沒有船團排除的領航員。

最終下定決心,在陌生海域重新合和起來的,只有一千料兩隻,和一千五百料一隻,三船之中只有一隻千料船,是被地方淘汰下來的早期型飛魚船,經過了修補和改裝,也是一艘可觀的戰力,加上另兩隻傳統唐舶在噸位上的優勢。

但只要不過於靠近海岸,也足夠欺負下那些大食人的近海巡船。

有船上的大食奴隸爲嚮導,他很容易就洗劫了好幾個相當‘肥’腴的村子和一個市鎮,讓食水、果蔬補得滿滿的,還有錢幣絲帛裝滿了幾大箱。

在異鄉再次重‘操’舊業的感覺,讓這些前海賊麼很有有些志得意滿起來,終於下定決定,在做一筆大的,就離開這鬼地方,改名換姓到天竺那些附國買地做個田舍翁。

何苦受制於人受那個編管行事的鳥氣,他們都是懶散慣了,或是受不得管,都是對半軍事化管理的頗有微詞的存在。在手下因爲分地分錢的期許,徹底散了心之前,吧老兄弟拉出來自己享福,儘管這樣,還是缺了好些人,於是連船上的奴工和漿手,都連哄帶騙的裹挾了出來,纔有了初次買賣的本錢。

作爲他們的頭領,老海賊出身的安南人東‘門’吹雨,也計劃的很好。

大食人的海岸這麼長,國中盡是大片的沙漠和荒原,許多城邑都分佈在海岸上,以取海陸之便,光是遠征的船團,散出去也周顧不過來的,再加上新近取了這個大港,無論是大食人還是船團,少不得要風鳴鶴繪緊張上一段日子,無暇顧及這小小的幾船人,再說大食國到處是河口和曲折的岬灣,隨便往哪兒躲上一陣,誰找的到誰啊

順風順水又沒有人約束和管制的感覺真好,這也讓他們對船團過於謹慎的計劃和嚴格的安排,大爲不滿。當然在船上摟著皮膚黝黑的外族村姑,狂歡做樂的海賊們,並沒有留心到,所謂嚮導掩藏在悔恨與堅決中的淚光。

於是數天後,阿巴斯人的軍隊,在迪美爾小港,終於獲得一艘相對完整的唐船,和數十名俘虜。

。。。。。。。。。。。。。

小半會後,小丫頭走出來的,宮殿中齊聲吧發出一陣泫然嚎哭聲,這世上疼愛她的親人,又少了一個,

上皇晏駕了,隨之消失的,還有關於我在這個世上的最後一點小秘密,發現這些東西的人和事物,都被處理掉了。

根據袁思藝告訴我的內情,肅宗的病情,其實半年前就惡化了,出現數次病危,後來乾脆全靠底也迦丸在撐著,但是就有一股子‘精’神或者說心願在支持他,等到我回來和小丫頭完成婚禮,就是爲了不讓身後的國喪,再次耽誤了小兒‘女’的婚事,這也是他能爲這個虧欠頗多的小‘女’兒,所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抱我。。”

她哀聲婉求,打動了我的心絃,撩起裙襬和下裳,就在這一片愁雲慘淡的寢殿角落裡,抵死的纏綿起來,她要了一次又一次,大聲的嬌啼著呼喚著我的名字,彷彿要通過這些‘雞’烈的歡好作樂,來抵消沖淡她親人離去的思愁和徘緒。

兩天後,洛陽大內,素縞掛白。

“上皇遺訓曰;身後諸事,務從節儉。。。。明器車馬,僅從身前,不足以內庫錢充,不得多費國用。。。。沿途官民有所供納,宜放免當年。。山陵所用絹帛未盡,以使支付京兆府,充代百姓所納青苗錢,。所有內‘婦’‘女’史,皆釋還回家。宮人供養,三年即止。。。。天下吏人,三日釋服”。

皇帝小白,表情沉重的聽著長安方面送過來的消息。

“這是山陵使諸司役令的名冊。。”

內‘侍’監聞季輕手輕腳的走上前,奉上一疊冊子。

“還請天家節哀順變。。”

“。。”

皇帝小白點了點頭,翻開來。

山陵使這個名銜,歷來只有宰輔之臣,才能出任的,不過同樣是山陵使在皇帝生前、身後,卻具有不同的意義,皇帝再世時的山陵使,不過是個名義上的統籌監造官,地位尊崇而虛有其權,用來授予被閒投散置的元老重臣,既是清貴職,也很容易獲罪,因此常常成爲追恩、告老或是入罪前的過度。

但是皇帝身後的山陵使,就帶了類似全國治喪委員會的‘性’質,代表的是延續到新朝的權利格局,也是新君對前代元命老臣的認可和敘用,因此政事、樞密兩府,皆有名列。

比如此番,顏真卿被定爲大行皇帝禮儀使,而韋見素爲山陵正使,張鎬爲鹵簿儀仗使、再加上宗伯李瑜爲橋道按行使,內臣袁思藝爲內梓宮行見使,構成被稱爲山陵六使的主持國恤領導班子。

其餘宰臣、樞相、內臣則以知、護、檢校之名,佐領其副。

再加上各級品官充任的山陵各使判官,軍使、官建、押當、宿衛、擡梓官吏。禮生、‘陰’陽官、工匠巧兒,齋郎、挽郎、應役人夫,構成一個數千人乃至上萬人龐大的葬禮集團,光是代哭的小禮官,就有一百六十人,這還不包括,到場送陵的皇親、宗室、大臣官員的家眷,以及他們的扈從跟隨,。。。。

此外從大內進入玄宮的送葬過程中,地方官吏百姓還要沿途車馬供帳相迎,其中諸物,極其繁瑣。

送走大行皇帝之後,各級有幸參加國恤的大臣官員,都會加官一等或賜‘門’蔭出身,所謂山陵使職銜也不會卸除,而是改而組織人力給新皇帝選地造陵了。這是每任皇帝登基,必做的功課之一,代表的是自古的傳統和帝王形象。

“鴻臚寺奏,大秦國使臣百人,浮海而來,月前登聞廣州,日前抵都畿道,。。。”

“凡是以國恤爲先,獻納國書,優待來使,暫緩見禮諸事。。”

“諾。。。”

。。。。。。

宣遺誥,羣臣哭臨,見帝於紫寰殿之東奉慰,大朝罷三日,身在長安的我,也被遙受了個鹵簿副使的頭銜。

然後是等皇帝回駕奔喪的日子,相比外頭滿街掛白和宵禁的氣氛,對死者的哀悼和新生的希望,被幾堵厚厚的高牆,隔絕成兩重天地。

“阿萌”

幽憩園中,我笑容可掬的抱著已經足歲的小萌萌,輕輕叫喚著她‘乳’名。

面對滿身陌生氣息,小小的‘女’孩兒老不耐煩伸出‘肉’團團的小手,對著母親所在方向,咿咿呀呀的叫著的,直到發現自己努力總是無果,這才用‘肉’乎乎的小臉在我懷裡拱著,

看著她天真無邪的小臉,什麼名利權位勾心鬥角的煩人事都是浮雲啊。

不過作爲她母親宋瑾瑜,今天恐怕是沒法起‘牀’哺‘乳’了,因爲昨晚小萌萌被送到采薇哪兒,留下她與我,還有小丫頭一起過的夜,一人一邊,上面下面都有些脫水的癥狀。這幾天小丫頭都有些不對勁,我也只能用特殊的方式爲她排解。

“皇帝本服緦麻三月,皇帝、皇后服皆用細布,宗室皆素服、吉帶,大長公主以下亦素服,並常服入內,就次易服,三日而除。”

杜佑正在念,宗正寺送來的《開元禮》相關節選。

“宗室削杖不散發。中書‘門’下、樞密、使相比宗室,去斜巾、垂帽、首絰及杖。翰林學士至館閣直學士已上、並節度使、文武二品已上,又去中單及‘褲’。兩省、御史臺中丞文武百官以下,四腳幅巾、連裳、腰絰。館閣讀書、翰林待詔、伎術官並給孝服。宰相、百官朝晡臨三日,內外命‘婦’朝臨三日。”

在送葬前,皇帝率領諸王妃主,至少要在停靈的紫寰殿前,進行拜奠、祭奠、祖奠、遣奠、送梓在內的至少五次祭禮,一般爲七天到二十一天不等,估計到時候許多人膝蓋都跪腫了。

送葬完還會確立將來陪葬陵旁的親眷臣屬的名單,以示榮寵,比如李嗣業、郭子儀、李光弼等,但據說我卻是列在泰陵的陪葬名單上,理由很簡單,我是玄宗老皇帝上手簡拔起來的,聽到這個消息的我第一反應是,陪你妹啊,老子剩下的時光還多著呢。

因此,話說回來。

目前朝中諸事罷停,最大的要務,就是確定天家停靈服喪的發喪、沐浴、飯含、小殮、大殮、始檳成服,祥禪變除、起殯送葬,皇帝奉祠、梓宮入葬,諡冊入廟等諸多程序,再確定百官文武,內外臣班,公卿貴戚,京官和留京外官們,各藩悼使,進行祭奠的名冊和次序,

唐代帝王都喜歡鑿山爲陵,再在陵墓周圍築牆圍山,以陵墓附近建築羣組成一個大小不等的陵園城,守衛的軍使和世代供養的民戶居住其中,因此工程總是浩大營造費時。

但如果沒能得到好年份的吉日,或是山陵事務未肅,或是國力不支、或是國事紛‘亂’,梓宮停靈上三五年乃至一二十年,才入玄宮也是常有的事情。

肅宗當政的乾元朝,由於正逢國難,直到乾元四年才得光復長安,乾元六年克復東都,回到長安都已經是乾元七年,因此在五將山上起陵很晚。再加上國家用度緊張,建陵用工時間較短而投入有限,目前只完成了石闕、石牌、神道、華表、神堂、獻殿、陵下宮等大部分地面構建。

比起金粟山上,玄宗老皇帝從國家最鼎盛的開元年間,一直修到天寶十三年,修了三十多年,其中還多次增建的泰陵,規模和投入上都不可同日而語。

再加上按照慣例,爲大行皇帝籌備的陪葬品有金、銀、銅、鐵等所制的各類禮儀器、日常生活用具和裝飾品、工藝品;陶、瓷、琉璃、玻璃等所制器物、人物和動物俑類;珊瑚、瑪瑙、骨、角、象牙等製成的各類器具和裝飾物;石質品:包括石線刻、石畫像、人物及動物石雕像、石棺槨、石函和容器;壁畫和朱墨題刻;紙張、典籍、字畫、絲綢和麻類織物,漆木器、皮革和草類編織物等,計有“六大類”。

看樣子距離正式的送葬,還得等上很長一段時間。

。。。。。。。。

阿克蘇姆王國東北部,大藩主阿杜坦,頭戴代表身份的,由彩‘色’布條和香葉編織成的鮮‘豔’冠冕,正躺在自己十名黑奴擡著的軟轎上,白皮膚的‘女’奴,一邊用蒲扇扇風,一邊塗抹清涼的香料,志得意滿的望著自己聚集起來的軍隊。

成從雪亮的矛尖和反刃刀,與士兵們漆黑的皮膚,形成鮮明的對照。

作爲阿克蘇姆王國的藩屬,主要分佈在王國的邊遠地區,範圍大小不等。大的藩王之下又有許多小藩王,最小的藩王勉強統治百名臣民。統治結構如同金字塔似的,塔的頂端是坐鎮在阿克蘇姆城的國王。

作爲“萬王之王”的阿克蘇姆國王向各藩屬地徵收貢賦。貢賦的徵收分爲兩種方式,一種是藩屬地統治者每年派專‘門’人員向阿克蘇姆送‘交’定額貢賦。一種是當“萬王之王”爲加強中央控制,帶領王室人員、延臣和扈從巡遊各地時,沿途由各地及附近的藩屬地統治者提供一切食用的東西。

這些藩主提供貢賦的同時,也充當著王國邊防的屏障,但隨著王權的衰減,這些藩主也變成王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屢屢介入王室的紛爭,在頻發動‘蕩’和內‘亂’中逐漸離心和自立。

作爲還在王國名義下,碩果僅存的大藩主之一,阿杜坦領地包括了高原北方邊緣地帶的大片山地和丘陵,擁有一座數萬人口的主城阿納蘇,五座駐兵和收稅的堡壘或是城寨,大小七個市鎮,數十個大小藩屬組成的部落、村莊。

光是戰場中負責輪換‘侍’奉他的奴隸就多達數百名,還有穿綴滿鐵片的背心,頭戴獸皮帽的衛隊,手持長槍和長條藤盾,忠心耿耿的拱衛在他身旁。

作爲阿克蘇姆王國北方,舉足輕重的大領主之一,他擁有‘肉’球一般的‘肥’碩身體,因此走不了遠路,只能讓人擡上戰場。

但與他笨拙的身體不相符的,是他作爲邊境藩主的頭腦和手腕。在貌似恭順的姿態下,

利用王權沒落和臣屬叛‘亂’的‘混’‘亂’局勢,吞併了好幾位勢力稍弱藩主的土地和人口,甚至以調停爲名,讓兩位藩主親自會談,然後用自己衛隊殺害他們,強取了雙方的未亡人,吞併了大片接壤的土地。

他還秘密與來自北方沙漠的貝賈人勾結,劫殺前往王國的商旅以獲利,又暗中與叛離王國的黑‘色’希伯來人部族往來,侵佔吞併碩果僅存的北方邊防軍土地;與海上的穆斯林殖民者勾結襲擊海岸的城市村莊,將王領的臣民擄獲爲奴。

甚至在需要的時候,謀殺自己的封臣和下藩,再將他們的土地轉封別人來獲利,

由於兼具了貪婪,殘忍而狡詐的複雜‘性’格,因此他也被形象稱爲“塔納離”,在上埃及的庫施語中,意謂“鱷魚”之意,

他也是造成王國日益衰弱和離心,並從中取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雖然他名分上還是保持了阿克蘇姆臣屬的身份,而未向別人那樣稍稍羽翼豐滿,就迫不及待的自立爲主。

在各地藩主大都對中樞陽奉‘陰’違,甚至不做理會的情況下,他甚至還可以象徵‘性’的提供一些貢賦。

面對突然宣佈全境動員,表示出無比強硬態度,而來勢洶洶的王國討伐軍隊。作爲地擁十數萬領民奴隸人口的大藩主,他也沒有坐以待斃的理由,或是虛以委蛇放低姿態的打算,而是更加強硬的下令動員領地內的青壯人口。

所有擁有兩份以上土地的家庭,必須按照比例派出一名持矛的男子,所有擁有六十頭牛以上財產的部帳,派出一名持刀的盾手,所以十五歲以上的山民獵戶,攜帶弓箭到附近的城寨報到。

短時間內就聚集了八千多人的可觀軍隊,但這樣還不夠,他又派出使者,重金從北方的貝賈人部落中僱傭了一千五百名戰馬和駱駝的‘混’合騎兵,又從具有姻親關係的沿海阿魯特里亞部落中,借來五個部落的山地戰士,他們都是最好的獵人和弓箭手。

在從往來密切的法拉沙部族中,他又獲得了兩千名軍隊的外援,這些黑‘色’皮膚的希伯來人後裔,對信仰了好幾個世紀基督教的阿克蘇姆王室充滿了敵意,認爲他們已經玷污和羞辱了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后裔的尊貴血脈。

於是一萬多名各種膚‘色’的軍隊聚集在一起,頓時將迎戰的山外平原,排成一片旗幟招展的海洋。

與王國的軍隊的初次‘交’鋒,幾乎是乏善可陳,服從王國的氏族士兵,輪番的衝鋒,輕易地被那些法拉沙人擋住,然後來自阿魯特里亞的弓箭手‘射’殺的慘叫連連,丟下一片片屍體。

就如雙方都無比熟悉的,千百年沿襲下來的作戰方式,在努比亞的弓箭手掩護下,這些戰士如‘浪’‘潮’一般,英勇的衝向自己的敵人,承受足夠的傷亡或帶給敵人足夠的死亡後,才敗退下去。

其中主要由步兵組成的法拉沙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是戰場的中堅力量,像是礁巖一樣,始終契在戰線的中心,讓幾度取得上風的王國軍,無法再擴大戰果,然後被側面殺入的阿杜坦衛隊,打‘亂’攻勢。

遲遲未見到王室依爲支柱的象騎軍,衛隊也積累相當的傷亡後,終於厭倦了漫長的對峙無果之後,阿杜坦讓藏在山背後的貝賈人騎兵主動發起衝鋒,這些被王國視作北方邊患,號稱馬上的魔鬼,以讓人震撼的機動‘性’,遊鬥在王國軍隊的外圍,錯身而過之留下斬斷的人體,一旦被他們尋找到破綻,將來不及轉向的長矛手砍倒。

象劈‘波’斬‘浪’一般,將那些獸皮盾牌,手持尖矛,追隨王室作戰的部族軍隊,衝的人仰馬翻,四散開來,然後迫近的阿杜坦士兵,歡呼的砍殺著面對的敵人,‘逼’迫王國軍隊不斷的退後和潰逃。

少量督戰的王國高原騎兵,英勇的迎上前去,卻被他們分出部分纏住,相互追逐砍殺,剩下的人繼續擴大戰果。

大量王國所屬的部族士兵,像是被洪水沖垮的堤壩一般,崩潰逃散後,‘露’出一直截然不同的軍隊,他們人人身穿染成鮮‘豔’青‘色’布甲,頭戴鐵圓盔,腰胯長刀,揹負箭匣,手持一架造型奇特的弓弩。

他們在最前頭排成高低三列,輪替發‘射’,強力而密集的箭只橫掃過戰場,頓時將那些貝賈人騎兵‘插’的人仰馬翻,截斷了他們衝在最前的鋒銳,後續的騎兵雖驚訝,但是在強大慣‘性’下,還是英勇的飛躍了地上的屍體,拔出鞍袋上的投矛,和刀劍一起揮向陌生的敵人。

稀稀落落的傷亡後,前排的士兵轉身向兩翼退開,令人絕望的是他們的背後還有三排同樣的弩手,然後發生的事情,幾乎這些只有長袍和少量輕甲的貝賈騎兵的噩夢,陳排的列隊,成排的被‘射’倒,。

攤散的那些部族士兵,也在王國騎兵的驅趕下,重新從其他方面回到了戰場。

這是西方的風忽然打了起來,還帶來了風中揚起的塵土,頓時籠罩了‘交’戰的雙方,受到影響的視野,讓‘雞’烈的戰鬥迅速緩和了下來,阿杜坦也得以重新召回他們的部隊。

但是塵土之後,還帶來了其他的東西,

隨著代表王室的象騎軍,高大出現在代表,主城阿納蘇的方向,那些領地內募集來的士兵們開始動搖了,他們不知所措的看著前方的敵人,看著後方的戰象,有些手足無措。

而阿杜坦則是徹底的眼前一黑,這隻王國象騎軍的出現,代表一個噩耗,他留在後方爲數衆多的‘女’人和子嗣,家族成員們看起來兇多吉少了。

這一刻他的狡詐和計謀,都沒有了用處,作爲一個藩主,軍事方面不是他的長處。

緊隨象軍而來,還有高原騎手,他們四散開來,冒險接近弓箭的‘射’程,圍繞著軍心浮動的叛藩軍隊一邊奔跑,一邊用各種語言高喊道。

“王國的軍隊已經奪得叛逆者的城市。。”

“繼續追隨叛逆的人及其家庭,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離開叛逆,放下武器的人得到赦免。。”

“殺死叛逆及其追隨者的人,將得到獎賞。。。”

隨著喊話的擴散開來,迅速變成瀰漫全軍的‘騷’‘亂’。那些並未受到影響的外來軍隊,也開始掉頭,試圖撤離戰場。

只有那些黑皮膚的法拉沙人還在奮戰,但他們很快淹沒在狂熱的追殺軍隊中。逃離戰場的客軍也在山邊受到了狙擊,阿魯特里亞部落的山地士兵,很快在恐怖的戰象面前成片的跪地投降了。

而貝賈人的沙漠騎兵,也好不到哪裡去,那些那些高原騎兵咬住了他們,隨後趕到弓弩手攔住了他們逃回北方的去路,紛紛的箭雨下,這些發動一次次決死衝鋒的貝賈人,最後只有百餘人逃脫。

第二天清晨,作爲始作俑者——阿杜坦,丟掉了冠冕,袍服也被扯的破破爛爛,躲在樹林中。

身邊的奴隸幾乎逃光了,最親近的‘女’奴也不見了蹤影,那些忠心衛士在‘混’‘亂’中,被那些反水的士兵爭相拖倒,砍下頭顱挑在矛尖上,

他不得不離開舒適的軟轎看自己步行,然後很快將來不及穿鞋的腳扎的血淋淋的,但是他的厄運還沒有結束,逃離那些瘋狂的部族軍隊之後。

他和僅剩的十幾名隨從,遇到了一隻武裝商隊,一隻塞利斯人的商隊。

“僅僅拼接一個杜家子的保證,就貿然派兵介入安素國的內戰,是否有些魯莽了。。”

使團護衛頭領鄭年,有些猶疑

“要知道我們這支分船團的武備和護衛,全在這裡了。。。”

“還要出船幫他們運兵,穿過那些部領。。”

“安素國主,有大量的糧食和奴隸,卻缺少足夠的武器和大量的合格士兵,迫切需要通過海貿,來獲得所需的東西,我們不過是各取其利而已。。”

使團正使王元禮,頗有些自信的道。

目前,

阿杜里斯港,目前已經囤積了約六十三萬塔脫《古代單位,約爲秸稈包裝的糧食30-50斤左右》的穀物,正在當地脫殼磨粉,加入海藻和鹽,製作成海上航行中乃貯存的壓縮口糧。

。。。。。。。。。。。

第480章 招待、迴響第675章 敘別第371章 得失之間第189章 麻煩的氏族問題第674章 度讓第276章 李白那些事兒第249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第340章 謀定南第26章 小白的故事五第89章 拆白黨與采邑第370章 不是天天都有好消息第701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5第237章 軍前奔走漢諸侯第12章 旅途二第223章 沙場烽火連胡月2第330章 戰亂與憂鬱第322章 打獵與魔鬼第487章 迎送第277章 天掉餡餅與春江水第7章 背景二第503章 補償與破滅第300章 中場休息之我也路過第104章 突如其來的今天第749章 寸地尺天皆入貢4第581章 寧遠蓮花生第143章 添頭與售後服務第148章 美人帳下猶歌舞第567章 經略第451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47章 拜見與來訪第483章 行路難第710章 盡洗甲兵長不用5第337章 迷中局第805章 骨肉恩豈斷? 男兒死無時第701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5第682章 行途6第136章 內應與交換第694張 行途。結第193章 草奏才偏委 嘉謀事最親。第73章 變局第一百八十五章第353章 老蜜蜂第681章 行途5第56章 月下狂想第280章 山中人兮芳杜若 飲石泉兮蔭松柏第151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320章 海南與倭人第一百八十一章第346章 閒宮下第591章 大禮第248章 哀樂各隨兮有變第568章 決死第621章 繼續第383章 來客與好消息第191章 獵物與算計第385章 多事之晨第394章 分道與僧官第427章 沐湯與暗謀第657章 春傷第五十章第162章 天下攘攘第756章 整頓乾坤濟時了第274章 襄陽好向峴亭看 人物蕭條屬歲闌第271章 謀身拙爲安蛇足 報國危曾捋虎鬚。第666章 ,呼羅珊之傷第610章 煙雨金陵與雪中送炭第711章 盡洗甲兵長不用6第91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326章 秋唱與夷教第691章 行途14第654章 復起第229章 捷書夜報清晝同第602章 佈局第四百五十章第327章 行動與爭議第664章 彼此第568章 決死第101章 偶遇第279章 浮世休野驚馬塵第495章 困局第275章 當昔襄陽雄盛時第573章 再變第437章 史上最長的一日第一百八十一章第127章 風起第12章 旅途二第403章 後手第465章 彈劾與決心第3章 另類結局第502章 驟變第65章 分支第424章 青毛驄馬參差錢第179章 從小養的好第79章 高手是這樣練成的二第334章 城下盟第139章 有點悶 建議跳過第812章 被驚呆的小夥伴們(中)第818章 歸路難第601章 各有先手第716章 指揮戎虜坐瓊筵2
第480章 招待、迴響第675章 敘別第371章 得失之間第189章 麻煩的氏族問題第674章 度讓第276章 李白那些事兒第249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第340章 謀定南第26章 小白的故事五第89章 拆白黨與采邑第370章 不是天天都有好消息第701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5第237章 軍前奔走漢諸侯第12章 旅途二第223章 沙場烽火連胡月2第330章 戰亂與憂鬱第322章 打獵與魔鬼第487章 迎送第277章 天掉餡餅與春江水第7章 背景二第503章 補償與破滅第300章 中場休息之我也路過第104章 突如其來的今天第749章 寸地尺天皆入貢4第581章 寧遠蓮花生第143章 添頭與售後服務第148章 美人帳下猶歌舞第567章 經略第451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47章 拜見與來訪第483章 行路難第710章 盡洗甲兵長不用5第337章 迷中局第805章 骨肉恩豈斷? 男兒死無時第701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5第682章 行途6第136章 內應與交換第694張 行途。結第193章 草奏才偏委 嘉謀事最親。第73章 變局第一百八十五章第353章 老蜜蜂第681章 行途5第56章 月下狂想第280章 山中人兮芳杜若 飲石泉兮蔭松柏第151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320章 海南與倭人第一百八十一章第346章 閒宮下第591章 大禮第248章 哀樂各隨兮有變第568章 決死第621章 繼續第383章 來客與好消息第191章 獵物與算計第385章 多事之晨第394章 分道與僧官第427章 沐湯與暗謀第657章 春傷第五十章第162章 天下攘攘第756章 整頓乾坤濟時了第274章 襄陽好向峴亭看 人物蕭條屬歲闌第271章 謀身拙爲安蛇足 報國危曾捋虎鬚。第666章 ,呼羅珊之傷第610章 煙雨金陵與雪中送炭第711章 盡洗甲兵長不用6第91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326章 秋唱與夷教第691章 行途14第654章 復起第229章 捷書夜報清晝同第602章 佈局第四百五十章第327章 行動與爭議第664章 彼此第568章 決死第101章 偶遇第279章 浮世休野驚馬塵第495章 困局第275章 當昔襄陽雄盛時第573章 再變第437章 史上最長的一日第一百八十一章第127章 風起第12章 旅途二第403章 後手第465章 彈劾與決心第3章 另類結局第502章 驟變第65章 分支第424章 青毛驄馬參差錢第179章 從小養的好第79章 高手是這樣練成的二第334章 城下盟第139章 有點悶 建議跳過第812章 被驚呆的小夥伴們(中)第818章 歸路難第601章 各有先手第716章 指揮戎虜坐瓊筵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宁河县| 武安市| 新竹县| 沅陵县| 新营市| 方正县| 额济纳旗| 宁晋县| 郧西县| 屏东市| 福鼎市| 深泽县| 新龙县| 青田县| 谷城县| 金寨县| 新安县| 扶余县| 鹿泉市| 中江县| 武强县| 思茅市| 叙永县| 拜城县| 弋阳县| 阿瓦提县| 襄城县| 桑日县| 陇南市| 克拉玛依市| 内江市| 济南市| 库伦旗| 新营市| 云南省| 罗田县| 富川| 安塞县| 清远市|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