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9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

正當河北路烽煙四起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問,西北朝廷這會都在忙什麼哪。

朝廷現在爲清算那些從賊舊臣的問題,各個派系輪流上陣,粉墨登場鬧的正歡騰呢。

因爲老皇帝出走,身邊只帶了最親近的數百人,絕大部分的文武官員都被丟在了長安,成叛軍的俘虜,而安祿山自立爲大燕皇帝后,位了粉飾太平充做場面,對這些舊臣大量封官,隨著兩京收復,於是爲了這些人的身份定位和甄別,就成爲還都前的一大棘手難題,

後來又出了女營這一檔事。爲此西北那位皇上還特意制告天下:“士庶受賊官祿,爲賊用者,令三司條件聞奏;其因戰被虜,或所居密近,因與賊往來者,皆聽自首除罪;其子女爲賊所污者,勿問。”讓窮糾女營的調查,就此爲止。

只是,

象王唯、岑參這樣自己逃脫出來投奔朝廷,或者被別人弄出來的還好說,可以算做不願事賊的個義臣,新朝裡都有鼓勵的舉措。象汲郡名士甄濟,假稱據不接受安祿山徵召,被任命爲秘書郎。國子司業蘇源明假裝有病,沒有接受安祿山所委任的官爵,肅宗就提拔他爲考功郎中、知制誥。

至於,大多數無法抵抗叛軍淫威的,而被強授予僞官的,日子可就不那麼好過了,能象崔光遠、杜佑這樣被證明心懷故國,有強力人士爲擔保而出脫干係繼續在軍中效力,僅僅是極少數。

更別說明擺投敵的前宰相陳希烈,張氏兄弟等,在膩臣黑名單上的重量級人物。

雖然肅宗皇帝已經指定禮部尚書李、兵部侍郎呂諲爲詳理使,與御史大夫崔器一起審迅處置這些甄別投敵的案件,李又引見由前河西節度長史轉任的,殿中侍御史李棲筠爲詳理判官,於是這下可熱鬧了,被審訊的是一個非常廣大的羣體,牽連甚廣,親朋故舊不在少數,自從一開始各種託請和申辯就沒有停止過。

而偏偏負責審訊的這四個人,有非常有典型的各有自己的派系和勢力,從關中派和西北派,從龍赴難的故臣和擁立有功的新貴,如何撇清自己的干係和受到的牽連,如何賣宋人情,如何又能順便打擊和壓制異己的勢力。種種錯綜複雜的矛盾和糾纏不清的關係,錯雜在一起,讓審訊和甄別過程,多數時間變成了都在扯皮和爭論,一場鬧劇。

至於我.正身處在包圍中,放眼城外是黑壓壓的營帳和人頭,旗桿上是偌大的一個字“史”。讓人很有一種荒謬的感覺,我居然中大獎了。

雖然早知道河北有事,但連我也沒有沒想到,他們會來的這麼快,這麼猛烈。

雖然我沫兵利馬,早有心理準備,當下誓師拔營,日夜兼程發兵北還。渡過黃河後,一路聽到的幾乎除了壞消息,還是壞消息。

城兵敗幾成定局,

魏州、相州、懷州、汝州、邢州、曹州、許州、滑州、冀州、貝州接連失陷,留守官吏或內亂被殺或叛變易幟,其速度之快,甚至我安排的河北諸州的探子,都沒機會把消息送出來,河北東部就已經淪陷了大半,甚至連那些引兵在外的節鎮,也不能例外。

因此,史思明的軍隊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礙的殺到城下,

而此時城內城糧食吃盡,以至一隻老鼠值錢四千,士卒挖出牆中的麥及馬糞來餵養僅存的戰馬,就差最後一把力了。但是圍城官軍的各路軍隊,因爲沒有統帥,進退沒有統一指揮,城久攻不下,也讓官軍疲睏鬆懈,士氣低下。

當史軍的先鋒,出現在安陽河南岸的時候,巡哨的官軍望見,還以爲是流動部隊,不加介意,僅僅派出一支數千截擊的部隊。結果遇上史思明身先士卒,率五萬精騎衝鋒之下,幾乎是一面倒的被人一路馬踏聯營……

淮西兵馬使王仲升戰死,行營前鋒都統李國貞戰死、鎮西、北庭行營節度副使荔非元禮戰死,武衛大將軍楊豫陣亡、平盧兵馬使董秦陣亡,河東節度使王思禮失蹤、都知兵馬使鄧景山失蹤,平廬兵馬使田神功被俘,平盧節度副使侯希逸被俘、河北採訪使顏真卿敗走河陽、北海節度使賀蘭進明退往釜陽……

每天都可以遇到,不同番號的官軍潰決下來,

我急衝衝的一路北上救援,並沒有預期中的效果,迎接我的是一連串的遭遇戰,雖然龍武軍首戰饒陽、再戰清池、又戰陸澤,一路接連擊破駱悅、蔡文景、許季常、周萬志、徐璜玉、李秦授等多部史軍,卻彷彿撞進一張更加綿密的大網,我爲一心赴援的固執和堅持,終究是付出了代價。

每向城推進一步,就越發的艱難,強弩之末時陷入更多的包圍中,苦戰之後還是被打散,最後隨我退進了這州城,只有中軍一部。

更糟糕的是,左、右軍的郎將溫、餘宏、範佐,如今也是生死不明。

且戰且退中,這幾名部將自願留下來斷後,爲我退進城中,爭取時間。其中的悲壯慘烈,讓當時我幾乎將牙咬出血了,他們可都是最早追隨我的老人。雖然比起別人,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勤勉忠事,最後用生命實踐了對我的誓言。還有河南軍的將領盧稚、廉坦,也慨然赴難……

看著潮水般暫且緩緩退去的敵軍,我心中的忿怨和狂躁也漸漸平服下來,但他們決絕依然,慨笑而去的表情尤在眼前,

“得君大恩,今得償報”

“還請軍上,代爲照看家人了”

“老大”一個聲音打斷我的追思。

韋韜渾身浴血,拄著雙頭槍,一瘸一拐的走上前來,滿臉堅毅的說。

“我們還有北塞高郎將的金吾軍,還有潼關的衛郎將的鐵拔軍,還有成都和昌安的那幾十營團練和義勇,只要大人在,龍武軍就不會跨”。

我重重點了點頭。

越是在這種,時候哪怕再怎麼困難,身爲一軍之主越要有若無其事,從容鎮定的態度。

“軍中還有多少可用之士”

“帳下完好之士,計有八千四百六是一員,另有傷者二千一百四十二員,預計錦旗可以養好歸隊的一千三百員”……

待到重新覈計的數字上來,我又是一陣黯然,自我帶龍武軍來前所未有的損失。

三萬龍武軍加兩萬河南兵過黃河,到現在只剩下我身邊這萬把人了,真是世事弄人。

而這時的州還只是中等規模的城池,四野平川,根本沒有足以扼守地東西。更兼,水陸交通發達,造成防守上的困難。見過這裡我才明白,爲什麼後世宋朝要養八十萬禁軍,相比八關鎖要的洛陽或者是兩關夾四城的長安,在這種無險可守的平原上,沒有足夠的軍隊拱衛,作爲京師的安全是很難讓人放心的。

所幸附屬各營因爲死戰保護得力。都保留了基本運做編制下來,再加上州本來是位張鎬準備地,留有龍武軍的團練三千和若干待轉運的糧草,雖然失去大部分的車馬,器械和輜重,但暫時自保還不是問題。

另一方面的正在圍城的主事人。也正在大帳中,發出噓唏地感嘆。

“屬下已經查驗過了”令狐潮恭敬的半跪在地上。

“這就是在雨天中依舊能夠快速擊發的剛弩,還有這折鐵鋼刀,都是典型的龍武軍的標準具裝”

被稱爲少帥的史朝義面無表情,正在手中把玩著一隻全鋼的弩機,案上還放著一把盡是崩口的細刃橫刀。衆多頂盔貫甲的將領,沉聲屏氣肅立其後。

“這是什麼樣的一支人馬啊,就是他們,屢屢壞了父王大事地麼”他伸出一隻手指,在殘破的沙盤標識上。輕輕劃過。

“拔龍軍、撼山軍全滅,虎貔營被打散、神彪營潰敗。李獻誠地黑水軍也被重創,居然一氣擊破了我七個軍的旗號。還有四個軍地旗號折損過半,雖然其中多是新募,不滿員的雜號軍,但李獻誠不是號稱死鬼安王的愛婿,也是與父帥同輩的勇將,怎麼會怎麼不頂用”

“回少帥”

諸將隊列中,一個聲音辯解道。

“這些龍武軍極爲難纏,又善用車營聯陣。號稱鐵龜連陣,走到哪裡立陣立到哪裡。哪怕被打散了,小股的個體還是依據地勢陣型,鬥志不減死戰不休”

說道這裡,諸將紛紛露出一種複雜參半的表情,都說北衙六軍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軍,但是事實大出意料,饒是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健將,見過草原上最兇狠膘悍地敵人,卻也沒有見過這般能夠一邊高唱著不知名的軍歌,慨然死戰到最後,幾乎沒有一人潰走地兵將。

另一個聲音也開口道

“而且,這些龍武軍可是人人備弩,專襲頭目,據說李獻誠就是被這些夾雜在人羣的暗箭,給射翻於馬下而累至全軍潰走的”

“而且這些人尤擅長轉進奔行,見勢不妙就會放火阻卻,一不小心就會讓他們脫跑,是以我軍雖然重重圍殺,耗盡其火油箭石才攻破了其車陣,但還是被其中軍逃得出去”

“我不要那麼多理由”

史朝義冷然斷喝,

“我們設了這個偌大的局,本爲掃清河南之兵,斷其後力,被龍武軍跑了一部,就未盡全功,留下多少後患”

他轉向一名深目高大的將領,

“高如震,龍武殘軍是從你的軍陣中逃出去的把”

那名將領頓時一頭跪倒下來,沉聲道。

“正是某部”

“雖然所部力戰陣亡過半,但不能成爲你脫過的理由”

“自去領罰把”

“是”

高如震如釋重負的解下甲衣,露出傷痕累累的精壯體魄,任由衛士拖帶下去,不久響起沉悶的鞭肉聲。

諸將紛紛低下頭來仿若不聞。

相比史思明的猜忌殘忍,森嚴酷烈。這位史朝義雖然是史思明的養子,卻是更恭謙謹慎,愛惜士兵的多,將士們多歸心於他,可惜史思明不大喜歡他,而是偏愛小兒子史朝清,屢屢派他艱險之任,時常想借戰陣之手,除掉這個頗有能耐的養子,立史朝清爲繼承人。

一名傳令虞侯,沖沖奔入帳中跪禮而道:

“大王於城有令,殿下當儘快與之會兵”

他頓時皺起了飛拔的眉頭。

“父王不是城大捷麼,怎麼不乘機進軍洛陽,卻要我去會兵”

第451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44章 責檢與反思第552章 終耶?始耶第166章 瞞天過海第812章 被驚呆的小夥伴們(中)第504章 攤牌第641章 年終第33章 第二次親密接觸第709章 盡洗甲兵長不用4第455章 驚聞第759章 整頓乾坤濟時了4第470章 新兆與開端第105章 突如其來的昨天第309章 豪門第229章 捷書夜報清晝同第10章 兩個人的戰爭第658章 四顧第三十章第807章 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上)第747章 寸地尺天皆入貢2第410章 田園第706章 盡洗甲兵長不用第126章 觀望第211章 在長安3第76章 繁華不知夢裡鄉誰是一第715章 指揮戎虜坐瓊筵第388章 偷閒與投資第332章 成都。。。火第92章 武廟與武試第472章 對策 演變第537章 立春日第274章 襄陽好向峴亭看 人物蕭條屬歲闌第252章 河北篇 雷憑憑兮欲吼怒第515章 納新第463章 四散第624章 大勢第一百八十五章第230章 衰遲自喜添詩學第312章 移政第820章 歸還五百零五章 戰持第212章 長安夜第192章 名牌與偶遇第220章 奉詔登左掖 束帶參朝議。第420章 公祭與談判第454章 誓師第241章 大家都吃過人沒有四百三十五章 寒蟬鳴泣之時第324章 故舊與新書第542章 各有後手第四十九章第390章 反思與課題第706章 盡洗甲兵長不用第682章 行途6第136章 內應與交換第459章 天下熙熙第519章 新年,遠謀第765章 洗兵條支海上波第240章 人質與救星第624章 大勢第640章 遠交近攻第164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242章 賈客船隨返照來第152章 偶入 偶入 驚見一羣玉兔第216章 春風知別苦第九十四章第705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9第596章 第一響第807章 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上)第743章 萬國兵前草木風6第778章 絕域蒼茫更何有第363章 行路難第701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5第787章 雄心慷慨宵飛檄3第259章 煙塵一長望 衰颯正摧顏第303章 腋變第764章 好吧,遲到的新年快樂第172章 鋼管與肚皮第270章 爲君談笑靜胡沙第231章 農知本位食稟盈第194章 聖朝無闕事 自覺諫書稀第205章 烽火照西京7第557章 餘漾、再起第607章 揚州夢與租借地第300章 中場休息之我也路過第75章 暈車第557章 餘漾、再起第八十二章第765章 洗兵條支海上波第685章 行途8第700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4第一百八十五章第449章 祥瑞與遣回第410章 田園第427章 沐湯與暗謀第764章 好吧,遲到的新年快樂第361章 志海第282章 不道人心多險惡第583章 瓜沙好大雪第764章 好吧,遲到的新年快樂
第451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44章 責檢與反思第552章 終耶?始耶第166章 瞞天過海第812章 被驚呆的小夥伴們(中)第504章 攤牌第641章 年終第33章 第二次親密接觸第709章 盡洗甲兵長不用4第455章 驚聞第759章 整頓乾坤濟時了4第470章 新兆與開端第105章 突如其來的昨天第309章 豪門第229章 捷書夜報清晝同第10章 兩個人的戰爭第658章 四顧第三十章第807章 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上)第747章 寸地尺天皆入貢2第410章 田園第706章 盡洗甲兵長不用第126章 觀望第211章 在長安3第76章 繁華不知夢裡鄉誰是一第715章 指揮戎虜坐瓊筵第388章 偷閒與投資第332章 成都。。。火第92章 武廟與武試第472章 對策 演變第537章 立春日第274章 襄陽好向峴亭看 人物蕭條屬歲闌第252章 河北篇 雷憑憑兮欲吼怒第515章 納新第463章 四散第624章 大勢第一百八十五章第230章 衰遲自喜添詩學第312章 移政第820章 歸還五百零五章 戰持第212章 長安夜第192章 名牌與偶遇第220章 奉詔登左掖 束帶參朝議。第420章 公祭與談判第454章 誓師第241章 大家都吃過人沒有四百三十五章 寒蟬鳴泣之時第324章 故舊與新書第542章 各有後手第四十九章第390章 反思與課題第706章 盡洗甲兵長不用第682章 行途6第136章 內應與交換第459章 天下熙熙第519章 新年,遠謀第765章 洗兵條支海上波第240章 人質與救星第624章 大勢第640章 遠交近攻第164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242章 賈客船隨返照來第152章 偶入 偶入 驚見一羣玉兔第216章 春風知別苦第九十四章第705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9第596章 第一響第807章 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上)第743章 萬國兵前草木風6第778章 絕域蒼茫更何有第363章 行路難第701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5第787章 雄心慷慨宵飛檄3第259章 煙塵一長望 衰颯正摧顏第303章 腋變第764章 好吧,遲到的新年快樂第172章 鋼管與肚皮第270章 爲君談笑靜胡沙第231章 農知本位食稟盈第194章 聖朝無闕事 自覺諫書稀第205章 烽火照西京7第557章 餘漾、再起第607章 揚州夢與租借地第300章 中場休息之我也路過第75章 暈車第557章 餘漾、再起第八十二章第765章 洗兵條支海上波第685章 行途8第700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4第一百八十五章第449章 祥瑞與遣回第410章 田園第427章 沐湯與暗謀第764章 好吧,遲到的新年快樂第361章 志海第282章 不道人心多險惡第583章 瓜沙好大雪第764章 好吧,遲到的新年快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府谷县| 桂平市| 潼南县| 塔河县| 汝城县| 石棉县| 邢台市| 郧西县| 桐城市| 巨野县| 崇仁县| 肥城市| 永城市| 阿拉善右旗| 自治县| 徐州市| 曲麻莱县| 尼勒克县| 顺义区| 竹山县| 尤溪县| 新巴尔虎左旗| 永嘉县| 睢宁县| 海阳市| 通州市| 扎鲁特旗| 蒲城县| 敦化市| 特克斯县| 乡宁县| 轮台县| 清流县| 剑阁县| 金溪县| 洱源县| 长顺县| 南昌市| 上高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