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0章 成婚(二)

?禮賓房內,一名宦官正將一頂別有金花的烏紗帽端端正正戴在無晉頭上,無晉穿著一件紅色鑲有金邊的新郎錦袍,腰間沒有束帶,腳穿烏皮靴,臉上淡淡塗一層胭脂,顯得他容光煥發,精神十足。?

在他旁邊,兩名宮女左右陪伴著皇太后坐在椅子看無晉化妝,皇太后今天穿著金色鳳袍,手執龍頭柺杖,她一早便來到蘭陵郡王府,精神很好,正笑瞇瞇地望著穿了新郎服的孫子,不時和陪伴她的王妃說笑幾句:?

這時,無晉的儐相走了進來,儐相是武陵郡王的孫子,叫皇甫英環,和無晉一般年齡,長得也高高大大,現是宮廷侍衛,任執戟長:?

他向皇太后深深施一禮,“太后,時辰已到,外面迎親人在催促了:“?

太后點點頭,對無晉笑道:“時辰很重要,出發吧!”?

無晉正要走,太后又叫住了他,“你等一下,我在給你端正一下帽子。”?

無晉在太后面前蹲下,太后慈愛地將他額頭一縷頭髮塞進帽內,她對無晉異常心疼,儘管現在的皇帝也是她兒子,但天鳳太子在她心中的份量更重,她知道,無晉在這個世上實際只有她一個親人,這是晉安帝留在世間的唯一血脈,她微微笑道“緊張嗎?”?

無晉點點頭,“有一點緊張。”?

“都是這樣過來,我記得當初太子大婚時,還緊張得渾身發抖,等你出了門,你就不緊張了,要記住,在蘇家要知禮,千萬不要因爲自己是皇族就表現傲慢,蘇家是書香門第很清高的……”?

“孫兒記住了,一定知禮:“?

祖孫倆在臨行前說幾句話旁邊的皇甫英環心中卻異常驚訝,他也聽說皇太后非常喜歡蘭陵郡王的孫子,可他總不太相信,今天他親眼看見了。?

雖然無晉是老涼王重孫屬於嫡系皇族,可以算是太后的孫輩,但畢竟不是親孫子,可太后待他,就像自己的親孫子一樣。?

這讓皇甫英環心中羨慕不已,儘管同是皇族,他們的差別也太大了:?

無晉向太后施一禮,便快步走出去了正好遇到寶珠來催‘—二哥祖父讓你抓緊時間別誤了時辰……”?

“我知道,這就出發。”?

無晉拉過寶珠,指了指裡屋,“好好照顧太后。”?

寶珠吐了下舌頭,低聲道:“二哥,你的面子好大,聽說太后只參加過太子大婚連齊王、趙王他們娶妃,太后都沒有參加,這傳出去肯定要轟動京城。”?

“這個我也沒辦法我和太后投緣……”?

他輕輕拍了拍寶珠的胳膊,便快步來到了前面大堂前的院子裡,皇甫疆已經在這裡等候了,見無晉出來,他笑道:“時辰到了,出發吧!”?

院子擺放著一頂二十四人大轎,轎子通身罩上紅綢,腳伕、吹鼓手、擡禮人、隨轎僕婦,足足有近百人之多,另外還有五百名梅花衛騎兵前後護衛開路,迎親的規模相當龐大,這也只有皇族迎親才允許這麼大的規模,若是普通庶民,親迎隊伍則不能超過百人。?

另外按照婚俗,男方家迎親必須有一名長輩作爲迎親人,負責叫開女方家的大門,塞紅包之類的事情,相當於男方代表,一般是由新郎的舅父來擔任。?

無晉是有兩個親舅舅,一個陳安邦,一個陳定國,就是陳島主的兩個兒子,但總不能讓鳳凰會的大首領來給無晉當迎親人吧!?

他們是不行,也可以讓皇甫卓或者張崇俊給他當迎親人,一個是叔父,一個是姑父,也可以,但這兩人都不在京城,所以最後給無晉當迎親人的,是蘭陵王妃之弟,叫趙謂,他也是朝廷官員,但官職不高,任司農寺太倉署令,只是一個從七品的小官,不過他是貢舉士出身,又考中了明經舉士,算是文人,也挺能說會道,今天將由他擔任迎親人和婚禮司儀。?

趙謂看了看沙漏,便高聲宣佈道:“吉時已到,迎親出發!”?

王府門外頓時鞭炮聲響徹街坊,青煙瀰漫,幾名家人將大籮銅錢灑向周圍聚集的大羣孩子,引起孩子們一片爭搶。?

在鑼鼓和嗩吶聲中,浩浩蕩蕩的親迎隊伍出發了,兩百梅花衛緹騎在前面開道,一百名緹騎斷後,兩外還有兩百梅花衛軍士在兩邊護衛:?

無晉是新郎,他騎在高頭駿馬之上,意氣風發,而儐相也騎著馬,穿的衣服也和新郎相似,不過區別也很明顯,他的袍服顏色較淺,沒有金邊,帽子上也沒有金花,馬匹上也歿有扎紅綢。?

由於今天蘭陵郡王之孫娶親的消息已經事先傳遍全城,因此迎親隊伍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大街兩邊站滿了圍觀的人羣,人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六和蘭陵郡王府一樣,蘇府內也一樣亂作一團,不過蘇府是嫁女,要比王府好得多,他們主要是負責迎親隊伍的一頓午飯,而午飯也很有講究,不擺酒席,每人一碗牙,盲”加兩隻紅燒豬蹄,元宵表示婚事圓滿,而紅燒豬蹄則表示迎親隊伍走路辛苦了,補一補兩隻腳。?

當然,迎親隊伍每人要封二兩銀子的紅包,六百餘人就要一千兩百多兩銀子,好在蘇家也是名門大戶,這些銀子拿得出。?

院子裡擺滿了陪嫁的箱籠,這就是蘇家嫁女最獨特的地方,一般普通人家的陪嫁之物都是上好的綢緞被面,糧食豬羊等等,大戶人家則是金銀首飾、瓷器玉器之類,而蘇家的陪嫁之物沒有綢緞被面,也沒有金銀玉器,而是五十大箱書,一共一萬冊。?

這裡面有蘇菡自己的幾百冊藏書,其他九千多冊書都是祖父給她的陪嫁,這就是蘇家的本色,與衆不同,但一般人家甚至皇族也很難做到:?

這是蘇家開了一晚上的會才決定的嫁妝,實在是因爲太后送來的男方財禮太驚人,都是罕見的珍玩奇寶,無法估價,而僅金銀就有數萬兩之多,這讓蘇家簡直無法承受,可又不能不收。如果按照財禮和嫁妝對等原則,就算蘇家傾家蕩產也陪不起這樣的嫁妝,當然,太后也特地派人來交代,這是她的心意,女方嫁妝隨意。?

所以蘇家最後決定拿出一萬冊書作爲蘇家的嫁妝,這是蘇遜全部藏書的三成,對於蘇家,這也是極其昂貴的陪嫁了。?

當然,也有蘇菡自己的衣物首飾,可加起來只有一箱。?

此時,一身盛裝的蘇菡正在進行最後的補妝,她戴著五彩璀璨的鳳冠,穿著大紅喜色的霞披,眉目都精心化了妝,美貌精緻、光彩奪目,今天她就要出嫁了,嫁給她所深愛之人,這是她曾經盼望,但又一度害怕的終身大事。?

她今年只有十六歲,她們蘇家的女兒一般都在十八歲出嫁,本來她祖父也曾考慮先和蘭陵郡王定親,兩年後再出嫁,雙方在議婚時……談到了這一點,但王妃表示,蘭陵郡王已年邁,兩年時間太長,希望能儘快成婚。?

而這時,次子蘇翰貞寫信來提醒,如果拖得太久,申國舅很可能會阻撓兩家聯姻,這讓蘇遜猛地想起了申皇后說過進宮之事,以蘇菡的美貌,一旦被皇上看到,後果會非常嚴重,皇上連皇后的侄女都敢娶,還會在意蘇菡是皇族子弟的未婚妻??

想到這和後果,蘇遜便當即立斷,打破蘇家的傳統,蘇菡以十六歲出嫁:?

兩名專門給大戶新娘化妝的喜娘正小心翼翼用眉筆修補蘇菡眉尾的細微處,一絲不芶,而堂妹蘇伊則站在旁邊陪姐姐說話。?

蘇伊對姐姐出嫁,心情也很複雜,其實她可以說是他們二人的紅娘,只是她這個紅娘當得不合格,後知後覺,她是全府最晚一個知道蘇菡和無晉定親。?

她既爲姐姐感到高興,心中也有一點失落,她已經十一歲,十一歲女孩子多多少少有了一點朦朧的愛情,蘇伊曾經想過,等她長大後嫁給無晉哥哥,可無晉哥哥卻不等她,而是娶了她的姐姐。?

幾天前,她終於忍不住去找可以信賴的嬸孃周氏,悄悄問她,無晉哥哥娶了姐姐後,將來還能不能再娶她,答案是不可能,蘇家從來沒有嫡女做妾,她的祖父是絕對不會允許。?

這就斷了蘇伊將來嫁給無晉哥哥的希望,使她這幾天的心中充滿了沮喪,悶悶不樂,不過她今天又有點高興起來,姐姐答應她,以後可以讓她住在自己家中,那就意味著她也可以天天見到無晉哥哥,那和嫁給他不是一回事嗎??

小丫頭還不懂得什麼是嫁人,在她看來,嫁人就是無晉哥哥可以天天給她講故事。?

這時,蘇菡的繼母周氏走了進來,她手裡拿著一隻盒子,走上前笑道:“九天,心裡緊張嗎?”?

蘇菡輕輕點了點頭,她確實有點緊張,連她自己也不知道緊張什麼?或許是今晚的洞房花燭夜,昨晚上週氏和她同牀,在夜深人靜時給她悄悄講了很多男女之事,一想到那件事今晚就要發生,她心中就怦怦地劇烈跳動起來。?

周氏將盒子打開,盒內是兩根銀絲線,她微微笑道:“九天,我來替你開面。”?

開面,也就是用兩根絲線把新娘額頭的汗毛絞去,額頭變得光潔,這就意味著姑娘時代的結束。就在這時,鞭炮聲響了起來,遠處隱隱傳來了鼓樂之聲,迎親隊伍來了:……?

()?

第73章 蘇家的煩惱(下)第170章 逼債(下)第35章 梅花衛試箭(下)第181章 鳳舞進門(下)第113章 最後的較量(一)第224章 輕取江都第25章 天積寺(上)第202章 共同語言第290章 宮廷政變(上)第245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中)第115章 最後的較量(三)第303章 截斷後路第246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下)第228章 收網白衣兵(下)第67章 牽手第47章 鳳凰會第261章 政治優勢第134章 成婚(六)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296章 兄妹內訌貼子管理第8章 清河軍營第72章 發財之計第189章 水面下的博弈第78章 修橋風波(一)第259章 皇甫恬的憂思第59章 南市遇故人第22章 齊瑞福的危機(上)第201章 鳳凰會內訌(下)第125章 碧仙宮(下)第93章 齊府壽宴(二)第90章 生病了第82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上)第63章 蝦有蝦路第1章 東海少年郎第83章 新官上任第267章 施壓關中(下)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188章 夜審(下)第53章 暗中角力(上)第139章 軍營暫避第150章 老家來人第110章 蘇翰貞的人情第59章 關老爺子的擔憂第4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212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213章 深夜局變(上)第179章 齊家的要求第11章 獅子大開口第231章 維揚之行(上)第210章 敲鐘第27章 鬥智鬥勇(下)第二十二章 刺史家宴上第47章 破局第147章 大都督府長史第233章 維揚之行(下)第56章 十兩銀子的鑑定費第132章 成婚(四)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第74章 見面之禮第8章 皮鞭小烈馬第104章 重要的小人物第292章 宮廷政變(下)第45章 書妹妹(上)第4章 毒蛇心腸第241章 公開身份的時機到來第10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103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六)第242章 太后南巡第303章 截斷後路第78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四)第47章 破局第179章 齊家的要求第87章 風雨驟急第140章 潮水退去第66章 相約天積寺(下)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237章 白苗兒的家信第174章 白衣兵(下)第161章 太子的秘密第45章 書妹妹(上)第18章 藏身何處?第69章 王府家宴第108章 半夜捉賊第266章 施壓關中(上)第257章 魯郡一戰(下)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13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185章 家有喜事第276章 城破(上)第232章 維揚之行(中)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185章 家有喜事第36章 百富酒樓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194章 鳳凰會(三)第255章 乘虛而人第77章 有點損人利己的善事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281章 收買人心
第73章 蘇家的煩惱(下)第170章 逼債(下)第35章 梅花衛試箭(下)第181章 鳳舞進門(下)第113章 最後的較量(一)第224章 輕取江都第25章 天積寺(上)第202章 共同語言第290章 宮廷政變(上)第245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中)第115章 最後的較量(三)第303章 截斷後路第246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下)第228章 收網白衣兵(下)第67章 牽手第47章 鳳凰會第261章 政治優勢第134章 成婚(六)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296章 兄妹內訌貼子管理第8章 清河軍營第72章 發財之計第189章 水面下的博弈第78章 修橋風波(一)第259章 皇甫恬的憂思第59章 南市遇故人第22章 齊瑞福的危機(上)第201章 鳳凰會內訌(下)第125章 碧仙宮(下)第93章 齊府壽宴(二)第90章 生病了第82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上)第63章 蝦有蝦路第1章 東海少年郎第83章 新官上任第267章 施壓關中(下)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188章 夜審(下)第53章 暗中角力(上)第139章 軍營暫避第150章 老家來人第110章 蘇翰貞的人情第59章 關老爺子的擔憂第4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212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213章 深夜局變(上)第179章 齊家的要求第11章 獅子大開口第231章 維揚之行(上)第210章 敲鐘第27章 鬥智鬥勇(下)第二十二章 刺史家宴上第47章 破局第147章 大都督府長史第233章 維揚之行(下)第56章 十兩銀子的鑑定費第132章 成婚(四)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第74章 見面之禮第8章 皮鞭小烈馬第104章 重要的小人物第292章 宮廷政變(下)第45章 書妹妹(上)第4章 毒蛇心腸第241章 公開身份的時機到來第10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103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六)第242章 太后南巡第303章 截斷後路第78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四)第47章 破局第179章 齊家的要求第87章 風雨驟急第140章 潮水退去第66章 相約天積寺(下)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237章 白苗兒的家信第174章 白衣兵(下)第161章 太子的秘密第45章 書妹妹(上)第18章 藏身何處?第69章 王府家宴第108章 半夜捉賊第266章 施壓關中(上)第257章 魯郡一戰(下)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13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185章 家有喜事第276章 城破(上)第232章 維揚之行(中)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185章 家有喜事第36章 百富酒樓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194章 鳳凰會(三)第255章 乘虛而人第77章 有點損人利己的善事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281章 收買人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道孚县| 同德县| 许昌县| 遵化市| 永兴县| 隆德县| 波密县| 左贡县| 漯河市| 上林县| 珲春市| 天柱县| 方城县| 历史| 伊宁市| 乳山市| 同江市| 济源市| 龙门县| 南漳县| 都江堰市| 孝昌县| 陈巴尔虎旗| 玉门市| 黑水县| 宁晋县| 体育| 金门县| 彰化县| 博乐市| 金沙县| 靖边县| 驻马店市| 锡林浩特市| 平潭县| 仁布县| 奎屯市| 名山县| 赤城县| 成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