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天庭舊址是在至尊星辰太陽星之中,與另外一顆至尊星辰太陰星遙相呼應,天庭的入口是南天門,從南天門踏入,一座座宮殿映入眼簾,而妖皇所在的妖皇宮金碧輝煌,處於羣宮殿的正中央,完全是衆星捧月般的存在。
如今星空恢復到大劫的模樣,天界的主宰權也最終在太清太上老君的一席話之後塵埃落定,由鴻鈞祖師的侍奉童子昊天執掌,當然,鴻鈞祖師的童子有兩個,除了昊天之外,還有一位女童,和昊天一起入主天庭,當然,也就是後來的王母。
太上老君都已經將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元始天尊也無話可說,最終結果敲定,而迫在眉睫的就是爲新天庭選址。
既然最終採納了桐鸞的除舊革新的策略,新天庭的選址自然不會再選在太陽星之中,這個問題有待七聖重新協商。
巫妖大劫,自始至終,出力最大的是桐鸞和元始天尊,而獲利最大的毫無疑問是女媧,當然不能說女媧沒有出力,煉石補天也是一項艱苦卓絕、勞心勞力的事情,但是這當中有桐鸞不可磨滅的功勞,不過桐鸞並沒有邀功請賞,因爲在她心裡,女媧和她誰積累功德都是一樣的。
畢竟兩個人是同心協力的,當初滅世黑蓮現世,女媧力助桐鸞,甚至藉助山河社稷圖,將魔帝羅睺封印于山河社稷圖中,使桐鸞在入聖的道路上積累無量功德,如今完全可以說是禮尚往來。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意見仍舊沒有達成一致,最終還是將這個問題拋給了煉石補天的妖聖女媧,星空由她補,天帝由她選,天庭的新址自然而然由她提出最合適。不過天界的大權還是掌管在元始天尊的手中。
“天庭是天界的樞紐,自然要顯示出它的特殊性,我看就選在北斗之星與紫薇之星遙相呼應的地方吧!”
面對再次拋來的難題,女媧並沒有推卻,而是手掌輕輕一抹,將河圖洛書鋪在眼前,滿天星斗盡數映入眼簾,女媧屏息凝視,片刻之後,眼前一亮。指著滿天星斗之中如勺子模樣的北斗七星和永恆不變的紫微星說道。
紫微星號稱“帝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北極星,在滿天星斗之中最爲閃亮。恆定在北方的天空,一年四季變幻,唯獨紫微星永恆不變,北斗七星就是圍著紫微星一年四季轉動。
不僅如此,河圖洛書的突破口就是紫微星所在的位置。當初帝俊以河圖洛書困住桐鸞,以桐鸞對陣法獨到的領悟資質,最終察覺出紫微星的特殊性,用仙力破之,最終脫困而出。
當初帝俊以河圖洛書演周天星斗大陣,如今女媧煉石補天。重組滿天星斗,自然將河圖洛書領悟得淋淋盡致,所以觀察片刻之後。緩緩將新天庭地址地提議講出。
除桐鸞之外,其餘聖人雖不能完全洞徹河圖洛書的奧妙,但是法力皆通天徹地,對紫微星和北斗七星的特殊性也瞭然於胸,所以。女媧話語剛畢,在場的所有聖人皆拍手稱讚。
“婦人之見!”
這次七聖聚首。了巫妖大劫最終因果,將七聖簽押的協議付諸於實際,而是最終完全變成了女媧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桐鸞也在千方百計地力挺女媧,風頭被搶,身爲天道之上的最高主宰者元始天尊心裡肯定不是滋味,臉上的不忿一閃而過,心裡也是狠狠地暗罵一聲道。
不過女媧也著實厲害,不說煉石補天,就憑選出昊天作爲天地,指出天庭新址兩件事情上,就讓在場的除元始天尊之外的聖人完全折服,桐鸞也暗暗地稱讚女媧不愧是女中聖人。
元始天尊雖然千萬個不願意,可是在場的聖人除他和太上老君之外,無不表示贊同女媧的提議,就連太上老君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支持,但是也沒有明確表示反對,只是一直持一種沉默態度,所以他沒有理由嚴詞抗拒,也只能悻悻的默許。
天庭新址敲定,手持丹書鐵卷的昊天微微一愣,完全沒有預料到竟然有這樣的好事發生,本來只是一個侍奉童子,不過搖身一變,就成了三界之首,有時候幸福的確來得太突然,饒是他追隨鴻鈞祖師已久,也禁不住凌亂了。
玉皇大帝主宰天界,而人間界和幽冥界雖然彼此獨立,但是元始天尊依舊是天道之上的最高統領者,不管是不是名義上的,但是這就是事實,所以說昊天搖身一變成爲三界之首一點也不爲過。
“主宰天界的人選和天庭新址已經塵埃落定,可是天界不能只有玉皇大帝一人,還需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和掌管滿天星斗的神仙,這些皆要從諸位師弟師妹的門人中挑選。”
事已至此,並沒有完結,太上老君再次起身,頭頂隱現玄黃玲瓏塔,臉上慈眉善目的表情完全消失了,只有嚴肅的神色,而這樣的神情讓人感到不怒自威的氣勢。
連桐鸞也感到微微驚訝,沒有想到太上老君也有如此霸氣的一面,當然,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和滿天星斗加在一起的數量不是一個小數目,而這些人多數要從諸位聖人的門人中選拔,擺明是要挖角,不露出威嚴又怎能起到震懾作用。
“我可爲天地推舉一人。”
太上老君話語完畢,停頓片刻,審視著在場的諸位聖人臉上的神色,但是桐鸞靈機一動,想到了什麼,當即起身緩緩地說道。
“哦?桐鸞師妹請講。”
不管是從闡教、截教還是西方教之中挑選天界諸神,都會眼中削弱他們的實力,在場的任何一位聖人都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太上老君話語一出,衆人的臉色皆是一變,不過看到太上老君頭頂隱現的玄黃玲瓏塔,也無可奈何,可是就在此時,桐鸞忽然開口,率先表示支持,讓太上老君微微一驚,開口問道。
“天劫之中,東海龍王敖廣統率東海水族拼力抵抗海水漫灌大地,雖然力量有限,不過其心可贊,而且龍族天生就有呼風喚雨的神通,由他接管三界的行雲布雨之職,實乃良策。”
桐鸞起身,無視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鄙夷的眼神,不卑不亢地說道,正是推選東海龍王敖廣掌管行雲布雨之職。
其實,桐鸞並非心血來潮,因桐鸞的原因,敖廣和敖馨一衆東海龍族捲入巫妖大劫之中,最終遭元始天尊暗算,東海水晶宮都被東皇太一摧毀,不得已背井離鄉,如今天劫已過,如果讓東海龍王敖廣得到神位,元始天尊迫於壓力也不敢對東海龍族有什麼行動,更讓一直處於夾縫之中生存的龍族修得正果,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
這個事情也是桐鸞短時間想出來的,因爲在這之前她並不知道會有這樣一檔子事,也算是替東海龍王敖廣擅作主張,不過這一切也是爲了東海龍王和敖馨著想,否則她纔不會強出這個頭,遭來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記恨。
要知道之前開罪了元始天尊,最終遭來無休無止地報復,虧得妖聖女媧多次出手相助,桐鸞才能逢兇化吉,最終以身入聖,而現在卻是惹怒了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兩位聖人。
還好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本身就不合,否則三清聯手,饒是女媧執掌先天至寶混沌鍾,桐鸞手握無量尺,也根本不是三清的對手。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
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太上老君心裡也明白這個提議必然會遭來反對,元始天尊精挑細選,終於培養了出來了崑崙十二金仙這樣傲人的徒弟,現在卻要他們雙手奉獻出來給昊天做牛做馬。
如果是陸壓成爲天帝,那樣的話還好說,畢竟陸壓是他親手挑選的棋子,對他必然言聽計從,而昊天卻不是,能否掌控還不好說,他根本不願意冒這個險。
通天教主也一樣,好不容易在巫妖大劫之中,將妖族隕落的衆多神魔渡化爲截教門人,現在太上老君一句話就要全部吐出來,這麼久的辛苦全部白費,說不準還要搭上自己的愛徒,豈會甘心,更何況通天教主還指望以此壯大截教聲威,能夠在爭奪人間界的事情上有一番大的作爲。
但是,現在桐鸞卻率先站出來表示響應太上老君,擺明是做了出頭鳥,要和他們對著幹,所以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能不記恨桐鸞嗎?
西方教勢力微弱,與巫妖大劫干係不大,封神之事牽扯不到西方教所以並沒有招致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的反對,他們也爲此感到慶幸,畢竟越亂,他們傳播教義的機會就越大。
“其實我有一個建議,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和滿天星斗之事我們可以從長計議,我覺得既然有人間界之爭,元始師兄、通天師兄還有我皆想佔據人間界,那麼最終佔據人間界的人排除在外,就由失敗的兩方貢獻出門人,封爲天庭諸神,不知三位師兄意下如何。”
桐鸞望著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難看的臉色,突然心生一計,毫不猶豫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