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之旅,桐鸞依仗無極息壤接下鯤鵬的十方俱滅,不僅避免了形神俱滅的下場,還讓鯤鵬口頭承諾放棄與紅雲道人之間的仇怨、
可惜,鯤鵬終究非言而有信之人,桐鸞前腳離開,鯤鵬後腳就離開北冥,尋找紅雲的轉世之人。
防人之心不可無,桐鸞心中疑慮重重,並不能完全寄託於鯤鵬會就此收手,所以匆忙離開北冥,不管鯤鵬是否遵守諾言,儘快提升修爲,超脫六道輪迴纔是萬全之策。
桐鸞踩著雲彩,一日千里,不敢耽擱一刻,雖然說茫茫洪荒,尋覓一個嬰孩猶如大海撈針,但是以鯤鵬的神通即便不手到擒來,早晚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二十八星宿連環陣已經徹底毀掉,眼下儘快回到空間之中重新煉製,雖然又要奔波忙碌一段時間了,但是爲了修仙,吃這點苦根本不算什麼,再說還有廣成子那張狗皮膏藥陰魂不散,說不定什麼時候又暗施偷襲,沒有二十八星宿連環陣護身,桐鸞還真沒有把握在他的兩儀八卦陣中全身而退。
其實,桐鸞前去北冥這段時間,崑崙山玉虛宮也發生了一系列大事情,元始天尊大開方便之門,招收頗具靈根之人,收爲弟子,煉製法寶,傳授法術。
當初太上老君也曾有意收桐鸞爲徒,只可惜在桐鸞眼中,不管是前世還是現在,對道士完全沒有一絲好感,當面拒絕了老君。
除去之前的廣成子和玄都子,元始天尊一共吸納了十位新弟子,他們分別是玉鼎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太乙真人、清虛道德真君、赤精子、懼留孫、慈航真人、道行天尊、黃龍真人,與廣成子和玄都子一起稱作崑崙十二仙。
崑崙十二仙都頗有慧根,修仙煉氣一日千里,又根據自身的修爲煉製適合自身所用的法寶,玉鼎真人在通天教主手中見到誅仙劍陣,感悟良多,自行煉製斬仙劍,雖沒誅仙四劍的兇煞戾氣,卻有一股道家仙人的飄逸與靈性。
文殊廣法天尊的法寶爲遁龍樁,又名七寶金蓮,此寶一出,頓時金光閃耀,立時將敵人捆綁在法寶中金色的柱子上面,任憑你有上天入地的本領也難以逃脫。
普賢真人的法寶吳鉤劍,爲兩把帶有倒鉤利刃的玄鐵劍,不僅鋒利不可擋,而且有鎖人元神的威力,即封神演義之中木吒所背的雙劍。
太乙真人的法寶爲九龍神火罩,一經施展,罩內烈焰騰騰,有九條盤旋纏繞,且口吐先天三昧真火,肉身即便再強悍,幾千度的高溫之下,變成焦炭在所難免。
清虛道德真君的法寶爲五火七禽扇,扇身由七種仙禽的翎毛組成,分別爲鳳凰翎、青鸞翎、大鵬翎、孔雀翎、白鶴翎、鴻鵠翎、梟雀翎,正面佈滿印符、咒語,反面爲詩詞,寶扇蘊含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和人間火五種火焰,十分精妙,威力更是驚人。
赤精子法寶爲陰陽鏡,狀若銅鏡,卻可定人生死,分陰陽兩面,陰面爲白,陽面爲紅,白麪照人使人亡,紅面照人則死而復生。
懼留孫的法寶爲捆仙繩,主要是收服對手的用途,與桐鸞的七彩神綾禁錮對手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威力比七彩神綾高出好多倍。
慈航道人的法寶爲玉淨瓶,內有楊柳枝,儲有甘露水,能滅先天三昧真火,還有起死回生的妙用。
道德天尊的法寶爲降魔杵,杵的前端爲烏金雕刻的三清的尊容,用來降服鬼泣魔怨,具有極其威猛的法力。
黃龍真人並無法寶,卻有一坐騎仙鶴,仙鶴可化作主人的模樣,在爲難之時,捨身護主,確實可歌可泣。
廣成子的法寶是翻天印,玄都子的法寶是八卦紫金爐,這些桐鸞已經見識過,並吃了大虧,還好當時青牛及時出現。
崑崙十二仙在洪荒之中,個個資質非凡,又有三清坐鎮,手握各種先天至寶,天地五行旗,崑崙山一時間名聲大噪,隱隱有與洪荒世界的兩股巨大勢力妖族和巫族瓜分天下的趨勢。
只可惜崑崙十二仙中有十一個是元始天尊座下弟子,只有玄都子爲太上老君的弟子,這也造成了崑崙內部勢力的不均衡,闡教鼎盛,老君無慾,而通天教主爲了鞏固自身的地位,大量招收弟子,不分出身,只求實力,也使截教門前若鬧市,形成於闡教分庭抗禮之勢。
崑崙在外已是聲勢浩大,內部卻出現裂痕,這也爲以後三清分家埋下了難以消除的隱患。
在崑崙勢力逐漸強大,羽翼漸漸豐滿之時,洪荒世界的兩股勢力妖族和巫族便成了他們繼續發展壯大的絆腳石,聖人精於算計,妖族和巫族本身又勢同水火,所以巫妖一戰在所難免,桐鸞這顆棋子想要置身事外卻是難上加難。
晝夜不息,馬不停蹄,桐鸞拖著精疲力竭的身軀趕回崑崙山腳下已經是兩天之後。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即便是疲憊不堪,桐鸞也沒有放鬆警惕,擔心廣成子暗中埋伏,看到一切無恙,桐鸞才放心地回到空間之中。
走進空間,眼前一片狼藉,桐鸞頓時傻了眼:空間之中亂七八糟,獸篷裡的動物跑得滿地都是,農田裡面的水果全部熟透,有些還爛在了枝頭。
桐鸞一揮手,水果全部收在門前堆放得整整齊齊,那些爛掉的一股火焰噴出,燒得連殘渣都不剩,真是便捷又環保,小動物也整整齊齊地放回獸篷,需要煉製二十八星宿連環陣的拉出來放在門前。
“怎麼去了那麼久?你再不回來我都快被這羣小動物嘰嘰喳喳地煩死了!想當年我在妖皇殿時,那羣臣子也沒有這麼煩!”
東皇太一見到桐鸞歸來,滿肚子的怨氣迫不及待地發泄出來。
“還好意思說,不是我福大命大的話,恐怕已經死在你的好部下手上,再也回不來了!”
桐鸞撇一撇嘴,反正和東皇太一吵嘴也吵習慣了,對他的牢騷愛理不理,當作耳旁風,反過來奚落。
“我都知道了,這一切都是定數,也是你所要經歷的劫難,眼前最重要的是重新煉製二十八星宿連環陣,謹防崑崙那幫人暗中偷襲!”
東皇太一覺察到發牢騷沒有任何效果,轉變語氣,一本正經地說道。
“正合我意,等我重新煉製二十八星宿連環陣,崑崙那兩個混小子我讓他們有來無回!”
桐鸞回家都要小心翼翼,謹防埋伏,想起廣成子那狗皮膏藥的衰樣,心中就無名火起,沒好氣地說道。
“別吹大話啦!現在不是兩個,是十二個,以你現在的實力,就是佈下周天星斗大陣,十二個人圍攻之下,也能將你羣毆得鼻青臉腫!”
桐鸞離開這麼久,對崑崙發生的這一切一概不知,東皇太一聽她不服氣的話語,開口奚落的同時,很嚴肅地提醒道。
“十二個?”
“當然,你離開這段時間,崑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東皇太一將崑崙收納十二金仙的事情一字不漏告訴了桐鸞,並不提鯤鵬之事,因爲在他心中明白鯤鵬根本不可能放棄殺紅雲,桐鸞本身雖有所顧慮,但是卻矇在鼓裡。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崑崙集合十二金仙,聲勢浩大,身爲大師兄的廣成子一旦在師弟師妹面前搬弄是非,挑撥一番,公報私仇,桐鸞可真是有苦難言。
“不管那麼多了,走一步算一步了!”
桐鸞腦海裡一團糟,索性全部拋開,首先要重新煉製二十八星宿連環陣,其他事情再一點點地解決。
打定主意,桐鸞重新制作二十八支幡子,將事先準備好的動物煉化之後,用幡子吸納它們的元神,一回生,二回熟,桐鸞沒有耗費過多的時日便將所缺的動物全部找到,二十八星宿連環陣順利復活。
令桐鸞奇怪的是,重新煉製二十八星宿連環陣的過程中,並未受到廣成子的任何騷擾,可能是他們也在忙著修煉仙力和煉製法寶吧。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桐鸞以爲可以有一段清靜的種田修仙的日子了,以廣成子爲首的十二金仙攔住了桐鸞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