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鸞從前世而來,踏入洪荒,從一個凡人起步,歷盡千辛萬苦,覓得天機,一路披荊斬棘,終於踏上洪荒天道的巔峰,和六聖平起平坐,俯瞰蒼生萬物,翻手爲雲覆手爲雨。
入得聖位,不再爲螻蟻的桐鸞自然不甘遭受元始天尊的欺壓,自然要有一番大的作爲,暫時說要扭轉失衡的天道爲時過早。
眼下妖族重振旗鼓,大有掃平巫族之勢,而巫族也是嚴陣以待,巫妖大劫一觸即發,聖人均是拭目以待,只爲從中獲得自身所想要的。
彼一時,不周山之巔,六聖立口頭協議之時,桐鸞尚未入聖,女媧也沒有什麼作爲,如今桐鸞執掌先天至寶無量尺,以凡人入聖,自然不會袖手旁觀,眼下便是七聖再聚首,重籤一紙協議。
桐鸞所要的不是一點小作爲,而是擁有可以和元始天尊抗衡的資本,更進一步瓜分元始天尊對天道的掌控權。
當然,這一切也正是女媧所想要的,只不過之前實力較弱,根本沒有資本講出這些話,卻沒有想到後來居上的桐鸞卻是毫不避諱地說出了她心中積壓許久的想法。
“你的意思是要修改協議,重新協商?”
聽到桐鸞的話,女媧掩飾不住內心的驚訝問道,卻是想不到桐鸞竟然如此有魄力,剛入聖便迫不及待地要燒三把火。
“當然,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可以染指冥界,我們爲何不能染指人間界,當然我還要開闢地仙界,只留一個所謂的天界給元始天尊,如此以來,幾乎可以說是三分天下,我們何樂而不爲呢?”
桐鸞並不在乎女媧的驚訝。繼續將心中的計劃和盤托出,直聽得女媧熱血沸騰,畢竟這些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但是桐鸞卻像談天說地一般地說出來,語氣平平淡淡,彷彿這一切都在舉手之間。
其實桐鸞又何嘗不知,想要瓜分元始天尊的權力豈是說說那麼簡單,這要比入聖更加困難,畢竟聖人的手段無可想象,反手之間。天地萬物就會灰飛煙滅,但是桐鸞不懼,就像她入聖之前的決心那樣堅定。
混沌世界。龍鳳大劫,後來混沌開闢,形成巫妖兩分天下的局面,表面上看是兩分天下,實質上這一切皆在聖人掌控之中。幾乎是聖人隻手遮天,而這個隻手遮天的聖人由最初的太上老君換成現在的元始天尊。
如今巫妖大劫,巫妖兩族隕落大勢所趨,其餘聖人自然不甘心元始天尊隻手遮天,於是便在重重陰謀之下,在不周山之巔簽下聖人的一紙協議。西方教成功的染指冥界,分割到元始天尊的權力。
除了冥界之外,洪荒之中自然還有大地之上的人間界和以天庭主導的天界。而桐鸞的目的很明確,西方教染指冥界,她便要插手人間界,最後留給元始天尊一個天界,這樣便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有了人間界。便有了可以和元始天尊抗衡的資本,想要掌控人間界。自然便要掌控人皇,只不過現在的人皇姬軒轅在元始天尊手上,所以桐鸞此次的目的就是要將這張王牌從元始天尊手上奪走。
有了人皇姬軒轅,桐鸞又可用鎮元子手中的天地胎膜開闢地仙界,鎮元子毫無疑問將成爲名義上的地仙之祖,但是身後卻依舊爲桐鸞所掌控,有了人間界和地仙界兩股勢力,又豈會懼怕元始天尊掌控的天庭。
這一切便是桐鸞入聖之後制定的宏偉大計,而今後她便要爲實現這一宏偉大計不懈的努力,所以桐鸞在講到只分一杯羹的時候立刻否定了自己的說法,因爲她要的不是一杯羹,而是人間界這一大塊肥肉,這也預示著她要在聖人之間不停地周旋。
但有一點毫無疑問,不管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之下,桐鸞都不會向元始天尊低頭和妥協的,因爲這是關乎聖人尊嚴的事情,也像我們所講的做人的底線一樣。
“桐鸞,我真的對你刮目相看,想必你已經成竹在胸,既然我們志同道合,我也不介意由你調遣,現在我們要做的是什麼?”
桐鸞制定的宏偉藍圖早已讓女媧驚歎不已,心中對桐鸞已經相當佩服了,當下竟然不顧聖嚴,聽桐鸞安排。
“妖聖卻是折煞桐鸞了,不過確實有一事需要妖聖出手。”
女媧的屈尊,桐鸞心中自然相當感激,更是佩服女媧的能屈能伸,覺得這樣的搭檔的確是沒有選錯,當下言詞恭敬地說道。
當初在桐鸞尚未入聖之前,不僅女媧看好桐鸞,通天教主也曾拉攏桐鸞,最終桐鸞還是選擇與女媧爲伍,不僅僅是因爲女媧和桐鸞一樣是女聖人,關鍵是桐鸞從女媧的身上看到了誠懇,而通天教主只不過想把桐鸞當作是抗衡元始天尊的一枚棋子。
“桐鸞不必客氣,直接講便是。”
此時的女媧在桐鸞面前完全沒有往日聖人的威嚴,完全是一副把桐鸞當成姐妹的態度,說話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
“那我就直言了,請妖聖前去西方極樂淨土一趟,請來西方教接引道人和準提聖人,我則去金鰲島碧遊宮請上清聖人通天教祖,我們齊聚崑崙玉虛宮,共同簽訂協議?!?
看到女媧爽朗的態度之後,桐鸞便將初步的計劃講出。
不過,桐鸞卻是沒有請太清聖人太上老君,這一點桐鸞心知肚明,六聖全部聚集,在三十三天外清修的太上老君掐指一算,便一切瞭然於胸,不出片刻,自會親自前來。
這其中更有深意,因爲這不僅給了太上老君一個下馬威,更是在未改協議之前,給元始天尊一記響亮的耳光,畢竟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是一個鼻孔出氣,同爲聖人,卻無人邀請。
桐鸞並沒有向女媧提及太上老君之事,女媧也沒有過問,因爲她與桐鸞心有靈犀,已是猜到桐鸞的用意,當下和桐鸞一起出了女媧宮,一個向西方極樂淨土飛去,一個向金鰲島碧遊宮方向而去。
沒過多久,六聖便齊聚崑崙山玉虛宮,無人邀請的太上老君卻是在三十三天外的兜率宮推算出此事,駕著青牛也急急地趕來,作爲大師兄,無人邀請,又遲到,顏面上確實有些不太好看。
眼前七聖再聚首,元始天尊望著已經奪得聖位的桐鸞,整張臉都是綠的,不過卻也無可奈何,當初他也有言在先,桐鸞只要在大劫全面降臨之前,斬去周身因果,覓得渺茫天機,他便不再過問。
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勢弱,女媧出面他們自然不會不給面子,便和女媧一同前來。
通天教主自恃清高,與元始天尊素來不和,要請他前來實屬不易,算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所以桐鸞並沒有把這個難題交給女媧,而是親自前往金鰲島碧遊宮請通天教主。
其實早在之前,桐鸞就已經想好了對付通天教主的辦法,果然非常奏效,不用桐鸞出言相請,通天教主自己就跟著來了。
因爲桐鸞只說了一句這次是爲了重商協議,而協議的內容正是關於人皇姬軒轅的事情。
當初就是因爲和元始天尊爭奪人皇這件事情上吃了大虧,通天教主纔在一怒之下,離開崑崙山玉虛宮,搬到了三十三天外的金鰲島碧遊宮安家,直接導致了三清分家,所以桐鸞所說的話對通天教祖的殺傷力可想而知。
“小妹不才,初登聖位,今日邀請衆位師兄師姐前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重籤一紙協議?!?
等到衆位聖人寒暄坐定之後,元始天尊行使完待客之道後,作爲這次七聖再聚首的發起人桐鸞率先站起來,開門見山地說出此次聖人相聚的目的。
“協議已定,聖人都無異議,如今還有什麼好改的!”
聽到桐鸞的話,元始天尊本來已經發綠的臉龐瞬間變成了青色,直接出言反對桐鸞的提議。
“協議確實已定,但是都無異議太過勉強了吧,小妹雖然最後入聖,但是好歹也算聖人,對於之前的協議我就率先表示反對!”
對於元始天尊的反對,桐鸞早在預料之中,當下抓住元始天尊話語之中的瑕疵藉機放大,從容不迫地反駁道。
“不錯,當初我只爲護得桐鸞周全,如此簡單的條件元始師兄尚且不應允,如果不是桐鸞所講的話,我就率先表示反對,如今桐鸞已經取得聖位,我也強烈要求重立協議。”
作爲桐鸞的搭檔,女媧也毫不示弱,率先出言聲援桐鸞道。
“荒謬,我不同意。”
桐鸞和女媧的出言擺明是針對元始天尊,地點設在崑崙山玉虛宮,擺明是來砸場子的,元始天尊肯定不同意。
當然,太上老君自然站在元始天尊這一邊,維護傳統下的天道規則。
至於西方教二聖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在不周山口頭立下協議後,已經是最大的贏家,這次只要不牽扯他們的利益,他們毫無疑問保持中立的態度,而現在他們正是靜觀其變。
如今的情況便是桐鸞和女媧二聖的提議遭到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反對,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保持中立態度,最後的壓力就全部拋給了通天教主,他的選擇就成了最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