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九節 五代版三講出現

這一夜,李煜等人睡的很晚。

佔了勉縣城,這民政賦稅都還簡單,因爲這是羅隱本行,人頭又數,現下時間倉促,顧不上調整,只要羅隱看著,依舊運轉就是了。難題在軍事上。

這勉縣一戰,雖然是有了一個小城池做立腳點,但這裡既是咽喉要地,自然也是四外受敵之所,一旦消息泄露,定然有敵來攻,如今這西有鳳州,暫時是兩方對峙,數日之內當無大礙,可南邊三泉,有符積領兵一千去攻董賢,東面興元府,那是漢中根本,兩萬多大軍,可是閒著玩的,當今之計,只有儘快擴軍,增大勢力,也好有力量攻滅鄭鼎和符積,並趁機收服董賢和韓家諸人。

但眼下自己的力量,也只有千人左右,其中半數還要儘快返回天策谷,如要快速擴編,就要把收降的八百多人,還有定軍山的降卒,儘快收編成軍。

這編制入軍是好辦,一個上午就可以,關鍵這些人,都是降卒,到了戰場,萬一來個臨陣倒戈,那可是麻煩大了。

當然,如果好好整訓,如果能有兩月以上的時間,以天策谷操練的嚴格,那將這些人練出來沒絲毫的問題,但關鍵是,沒有多少時間,最多兩三天,就要和董賢那邊配合,滅了符積?;仡^還要收拾鄭鼎。

時間緊,任務重呀!

李煜上午,說是基幹營只補充二百多人,就是想維持一個帶一個的狀態,讓基幹營能保持較高的戰鬥力,教導營補充的多一些,則充當輔助部隊,打打順風仗,把士氣提起來,逐步把戰鬥力磨起來。

可不管怎樣,也要想個辦法,如何讓這些人儘快融合在一塊,怎麼辦呢?

李煜猛然想起,當初解放戰爭,解放軍在戰場上,可是一邊收俘虜,一邊補充隊伍的,好像戰鬥力也是提高的很快,沒受啥影響呀,一仗下來,歷經戰場傷亡後,隊伍的人數反而增加,戰鬥力反而更強了,那是怎麼做到的?

李煜一邊回憶,一邊記錄。

對了,挖苦根,倒苦水。說明白該爲誰打仗。是爲地主老財還是爲自己。還有呢?拉老鄉,套感情。有了感情,那就會互相幫助,共同對敵。還有呢?還有就是制度好,官兵平等,,長官不打人,不罵人。就是吃的差點,大家都一樣,心裡舒坦。

這三條,官兵平等,我也做不到,況且我還要樹立名分大義,上下有序呢,不過同甘共苦可以,對,就是這個,我團勇只有軍法,絕無私刑。軍法面前一律平等,官兵同甘共苦。

拉老鄉,套感情,這個也沒問題。蜀軍中也有不少收編的漢中軍卒,這招也能用。

那最靈的挖苦根,倒苦水呢?這個怎麼變變型呢?

有了,如今的藩鎮軍卒,都是強徵來的農民,或者是世代爲兵的悍卒,西蜀並不是傳統的藩鎮,不過是王建逐步攻佔才慢慢形成的,這些軍卒,大部分都是強徵的農民,或者是收編的鄉兵。打仗不過是討口飯吃,我這裡,只要是軍卒,無論是退役,還是在軍,都可以分發田土,通過征戰,不僅可以升官,成爲武將,就是普通軍卒,也可以分田地,賞爵位。這士卒不就高興了嘛!

對,就這樣,來個對比,你爲王建打仗可以得到什麼,爲天策府打仗是爲什麼!

還有,建功立業之心,人皆有之,可以把海濤豎立起來,成爲一個典型,那就是,降兵沒關係,只要忠心效力,可以大大的重用。

李煜又看了一遍,心裡得意,有了這幾條,估計有個幾天,當可在隊伍中,形成一個相對大些的凝聚力。只要勝了這兩仗,時間越長,凝聚力也就越強。至於戰陣紀律,廝殺技巧,紀律從訓練中來,廝殺技巧,倒是不缺,關鍵是儘快聚合成型。

當然還要爭取瞞過興元府和成都那邊一段時間,越長越好。給自己一個好好成長的機會。

次日上午,黃海和海濤興沖沖的回來,交接了俘虜,一齊來見李煜。

看兩人的樣子,大家都知道二人定是得勝而歸!紛紛開口祝賀。兩人謙遜一陣,海濤正要退出,李煜叫住他,令他坐下參會。

李煜告訴羅隱和各位長史,指揮使,爲了能瞞住興元府,好讓自己騰出手來先處理三泉和鳳州,今日開城,任居民出入,只在城東10裡設置警戒埋伏,防範興元府的探子。

鳳州、三泉前線的公文,該轉的轉,能拖的拖,當然,偷看是一定的,起碼可以獲得情報。如果有妨礙,不妨在重寫一封就是,這邊和張師爺那邊打好招呼,應該問題不大。勉縣還要按照規矩上傳公文等事,至於糧草,則必須留在本地,不可外運。此事有羅隱和周燦辦理。

周寶和黃石兩個營,要開展三講整軍運動,爲期一個半月。除了前線對陣,每天都要有,第一講理想,當兵,爲天策府當兵,光榮,實惠,作爲軍卒一員,當兵打仗,可以掙田地,掙地位,傳給子孫爵位田土,自己還光宗耀祖,這麼好的事還能不好好幹第二講感情,新老兵之間,一定要通過各種小手段,形成老鄉、朋友等關係,不要落下任何一個人。只要有了關係和共同點,那就很容易拉近關係,成爲一體。

第三講軍法,軍法是爲建立非凡的紀律而準備,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許大罵士兵。

在講軍法的時候,要讓大家去講講原來的將佐待人如何,爲人如何,在這些降卒裡面評價如何,如今將佐都壓著呢,評價高的,願意降的馬上釋放納入團用隊伍,不願意的,也可以暫時在觀察觀察。只有民憤答的,乾脆拉出來,一刀兩斷,讓他解脫人世間的煩惱。

同時,李煜宣佈,所有頭像的精壯中,給基幹營增配一百五十人,合計增配三百五十人,共計海濤初到,就連立兩功,升海濤爲基幹營副指揮使。

教導營增補一千人,分爲兩個營,張江爲教導二營指揮使,黃海爲教導一營副指揮使。

其餘將佐調配,樞密長史和參軍長史拿出意見報李煜覈準後實行。

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一百一十六節 新人表現之大將第五十九節 人老果然是奸猾第七十二節 真心投靠好待遇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六十九節 漢王欽賜小周郎第十六節 今日先封草頭王第六十節 魯莽人也會用計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漢中的地理和沿革卷結束語第二十九節 義勇不僅是名號第九十節 這火放的大了第七十七節 誰都想有個好領導第二十節 無利不起第三十九節 老奸巨猾兩頭搖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二十八節 書生偏成武夫患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一百節 逃卒的多米諾骨牌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第六十六節 臭氣瀰漫中的希望第二十五節 糊塗案子糊塗報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七十五節 王宗詰的煩惱第二十二節 大風欲起雲飛揚第十三節 長官竟然是龍孫第八十二節 壯士心裡很明白第五十九節 人老果然是奸猾第十八節 寫字雖醜意深遠第十四節 山莊夜話第一百一二節 張師爺的謙遜第一百零五節 月夜城頭大調兵第七十四節 洞房花燭的 前 中 後第六十二節 心慈不得老大做第四十三節 這就是激烈戰鬥?第一百一十四節 大會文武第二十四節 三泉勘察百命案第九十一節 仗就這麼打完了?第八十九章 韓慶大大的狡猾第二十七節 獎罰分明第六十四節 不喝醉不是自己人第十五節 尋鹽之路第十五節 剛柔相濟謂之道第一百一十一節 信息不對稱的苦惱第八十七節 打不過 走不了 降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十四節 山莊夜話第五節 黑鍋還是道友背第四十八節 黃海輕取定軍山第三十三章 緣由天定第九十一節 仗就這麼打完了?第七十九節 先收拾了當官的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手而去的後事第二十六節 糊塗上峰糊塗當第十八節 寫字雖醜意深遠第二十一節 還敢埋伏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二十二節 竹竿通殺第四十三節 這就是激烈戰鬥?第一百一二節 張師爺的謙遜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七十四節 洞房花燭的 前 中 後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人表現之書生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手而去的後事第九十九節 圍而不打渴著你第三十二節 常規之道不可取第五節 黑鍋還是道友背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五節 黑鍋還是道友背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三十八節 偷襲還是明襲第五十二節 符將軍的三泉路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九十節 這火放的大了第十七節 兄弟相逢第一百一二節 張師爺的謙遜第二十七節 揣著明白裝糊塗第五十九節 人老果然是奸猾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一百零六節 將軍困守方寸地第七十六節 正中誰的下懷?第七十七節 誰都想有個好領導第十二節 大軍未動諜報先行第四節 英雄才會有末路第八十八節 夜晚,草木皆兵第六節 仗義每多屠狗輩利州路沿革和漢中地區古今地名對照第六十九節 漢王欽賜小周郎第七十七節 誰都想有個好領導第三節 高牆扛不住衆人推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七十二節 真心投靠好待遇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
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一百一十六節 新人表現之大將第五十九節 人老果然是奸猾第七十二節 真心投靠好待遇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六十九節 漢王欽賜小周郎第十六節 今日先封草頭王第六十節 魯莽人也會用計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漢中的地理和沿革卷結束語第二十九節 義勇不僅是名號第九十節 這火放的大了第七十七節 誰都想有個好領導第二十節 無利不起第三十九節 老奸巨猾兩頭搖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二十八節 書生偏成武夫患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一百節 逃卒的多米諾骨牌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第六十六節 臭氣瀰漫中的希望第二十五節 糊塗案子糊塗報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七十五節 王宗詰的煩惱第二十二節 大風欲起雲飛揚第十三節 長官竟然是龍孫第八十二節 壯士心裡很明白第五十九節 人老果然是奸猾第十八節 寫字雖醜意深遠第十四節 山莊夜話第一百一二節 張師爺的謙遜第一百零五節 月夜城頭大調兵第七十四節 洞房花燭的 前 中 後第六十二節 心慈不得老大做第四十三節 這就是激烈戰鬥?第一百一十四節 大會文武第二十四節 三泉勘察百命案第九十一節 仗就這麼打完了?第八十九章 韓慶大大的狡猾第二十七節 獎罰分明第六十四節 不喝醉不是自己人第十五節 尋鹽之路第十五節 剛柔相濟謂之道第一百一十一節 信息不對稱的苦惱第八十七節 打不過 走不了 降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十四節 山莊夜話第五節 黑鍋還是道友背第四十八節 黃海輕取定軍山第三十三章 緣由天定第九十一節 仗就這麼打完了?第七十九節 先收拾了當官的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手而去的後事第二十六節 糊塗上峰糊塗當第十八節 寫字雖醜意深遠第二十一節 還敢埋伏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二十二節 竹竿通殺第四十三節 這就是激烈戰鬥?第一百一二節 張師爺的謙遜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七十四節 洞房花燭的 前 中 後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人表現之書生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手而去的後事第九十九節 圍而不打渴著你第三十二節 常規之道不可取第五節 黑鍋還是道友背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五節 黑鍋還是道友背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三十八節 偷襲還是明襲第五十二節 符將軍的三泉路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九十節 這火放的大了第十七節 兄弟相逢第一百一二節 張師爺的謙遜第二十七節 揣著明白裝糊塗第五十九節 人老果然是奸猾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一百零六節 將軍困守方寸地第七十六節 正中誰的下懷?第七十七節 誰都想有個好領導第十二節 大軍未動諜報先行第四節 英雄才會有末路第八十八節 夜晚,草木皆兵第六節 仗義每多屠狗輩利州路沿革和漢中地區古今地名對照第六十九節 漢王欽賜小周郎第七十七節 誰都想有個好領導第三節 高牆扛不住衆人推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七十二節 真心投靠好待遇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射洪县| 武平县| 政和县| 白河县| 河源市| 正镶白旗| 临泉县| 高阳县| 泾川县| 罗山县| 馆陶县| 双桥区| 铁岭县| 远安县| 乃东县| 教育| 雷州市| 松溪县| 会宁县| 顺平县| 临邑县| 梓潼县| 扬州市| 禄劝| 临城县| 和林格尔县| 抚顺市| 邵阳县| 芦山县| 梨树县| 大庆市| 洪洞县| 正阳县| 连平县| 湟源县| 红安县| 和平县| 濉溪县| 察隅县|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