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7章 姜瓖投敵

清晨的時候,洪承疇連帶著身後的數百名親兵是又累又餓,那洪承疇身上的官袍此刻早就是沾滿了泥土,臉上更是一臉的沮喪,雙目無神,哪裡還有當初統帥三軍,威風凜凜的模樣。此刻的他正站在一個小山上,之所以說是小山,也是相對於草原來說的,若是在中原,頂多也就是一個小土坡而已。

小山之下,石元直大軍將洪承疇圍的水泄不通,連只蒼蠅都飛不出去。現在洪承疇身邊不過百餘人而與,各個又飢又渴又累,廝殺了一晚上,最終還是沒有逃出去。

“大人,你看。”洪承疇正在思索的時候,卻見遠處有兩人緩緩而來,一人乃是武將打扮,而另一人卻是一身青衣,長鬚垂下,卻是一個文人。

“勸降來的嗎?”洪承疇一陣苦澀,他見來者如此模樣,如何不明白對方的來意,心中的一點恐懼此刻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在心底,不經意中,發現自己居然有一絲慶幸。

“來者可是石元直先生?”等到靠近的時候,洪承疇大量著來者一眼,心中一動,趕緊大聲說道。

“彥演果然是好眼力啊!”石元直哈哈一笑,絲毫沒有因爲洪承疇認出自己而感到驚訝,這樣的人物,能夠主掌三邊軍事,能夠鎮壓義軍,得到一個殺神的名聲,又豈是一般般的人物呢?

“敗軍之將,豈能當先生誇讚。”洪承疇見對方承認,心中更是一鬆,推開親兵的保護,迎了上去,朝石元直行了一禮。

“哈哈,不敢當,不敢當。你我本是同朝爲官,如今造化變化,纔有今日之戰。”石元直也下了馬將洪承疇攙扶起來,說道:“國公早就對彥演讚揚有加,讓我等一旦碰見先生,就要小心翼翼,今日得見先生,讓元直十分欣喜。”

“敗軍之將,如何能當國公誇讚,慚愧,慚愧。”洪承疇心中一陣高興,臉上卻露出慚愧之色。李信乃是當朝名將,擊敗過建奴,還如此誇讚自己,洪承疇就算再怎麼臉皮厚,也不敢如此。

“彥演先生,你我本是漢人,卻因爲楊嗣昌、姜瓖這樣的小人的緣故,相互廝殺,士兵死傷枕籍,元直心中十分惋惜。先生乃是當世之豪傑,難道就希望三邊將士如此相互殘殺,希望天下百姓從此妻失夫,子失父嗎?”石元直拉著洪承疇說道。

“哎!下官也不想如此,但是此乃是皇上密旨。下官也是按照密旨行事。”洪承疇苦笑道。他雖然有點功利心,但若是因此和李信交惡,他還是不願意的。

“如今皇上正在和建奴決戰,國公有心前往助之,只是擔心陝西后路不安。國公想請彥演相助,不知道彥演以爲如何?”石元直笑呵呵的望著洪承疇,招降之心,昭然若揭,只是洪承疇乃是一個讀書人,若是說的太明顯了,難免洪承疇心中不滿。

洪承疇也是聰明人,如何聽不出石元直言辭之間的含義,當下想了想說道:“下官願意回陝西,爲朝廷駐守陝西,剿滅叛逆。”洪承疇是一個讀書人,眼下正是被石元直所圍困,生命都是掌握在他手上,可是他還是有讀書人的清高,這點是任何讀書人都擁有的,他投降了李信不假,可是也不想讓別人看清。所以才說是駐守陝西。

石元直也不說破,而是笑呵呵的點了點頭,說道:“彥演乃是軍事大家,你說這次皇上和建奴,何人能得勝?”

“這?”洪承疇臉色微微一變,他自然知道這一點,崇禎皇帝手中的兵馬雖然不少,但是若是論真正的大軍,還是建奴的要強大點,崇禎皇帝身邊雖然有關寧鐵騎,恐怕還不是建奴的對手。

“這點大家都知道,天下人都知道。所以姜瓖纔沒有去勤王。一個盧象升,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石元直笑呵呵的說道。

“先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洪承疇皺著眉頭說道。

“天下之大,能夠定鼎,光復我漢人江山也只有我家主公,先生以爲呢?”石元直笑呵呵的說道:“彥演這次去防守陝西,我認爲不是一個好的決定啊!”

“身爲人臣,當爲天子效力。”洪承疇想了想,還是咬咬牙說道。他的意思也說的很明白,他是臣子,只是爲皇上效力,至於誰做了皇帝他不管,是崇禎也好,是李信也好,只要是皇上,他就是誰的臣子。

“好,好。”石元直聽了之後點了點,這個洪承疇還真是一個厲害的角色,不到最後關頭,就是不會下注。

“*、尚可喜,你二人領軍兩萬,跟隨洪大人南下中原。一切以洪大人爲主。爲國公守住陝西,若是能擊敗高迎祥等人,國公自然會有賞賜。”石元直轉身對尚可喜和*說道。

“末將遵命。”尚可喜和*二人相互望了一眼,趕緊說道。

洪承疇見狀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石元直如此安排就是讓自己爲先鋒,掛著自己的旗號,卻用著徵北軍的士兵,接管陝西。想來自己在陝西的聲望,無人敢與自己爲敵。而且,自己一旦有動靜,就會爲尚可喜和*二人所殺。自己只能是小心翼翼的應付陝西局面,因爲自己根本就調動不了*和尚可喜的兵馬,這個石元直真是厲害,不愧是李信麾下的第一重臣。

“下官遵命。”洪承疇想了想,終於決定低下了高貴的腦袋,朝石元直拱了拱手。

石元直見狀點了點頭,臉上頓時露出滿意之色,洪承疇的歸降不但是標誌著陝西的歸順,更重要的是洪承疇乃是進士出身,他的投降表示著士子們開始接受李信了,儘管這種接受是被迫的,但是也足以說明一個態度。

“快,派人將我軍取勝的消息稟報主公,請主公授洪大人爲陝西行軍總管。”石元直趕緊對身邊的士兵說道。

洪承疇聽了之後,這才點了點頭,不管是有名無實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一個行軍總管足以說明徵北軍對洪承疇的欣賞。

“元直先生,下官去陝西之後,陝西足以平定。此戰過後,國公立足關中,山西也能傳檄而定,皇上抽調山西兵馬與建奴對陣懷來縣,下官以爲御林軍必敗,甚至北京城都在危在旦夕,只是,下官以爲,這個時候,越是不能掉以輕心,大明朝自從太祖、成祖皇帝到如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當今天子雖然剛愎自用,但是也算是難得的英主,國公當扶之,奉天子以令諸侯。”洪承疇想了想,趕緊說道。既然是投降了李信,那就要爲李信考慮,更重要的是,他要表示自己的價值,眼下李信身邊只有很少的人,石元直、宋獻策、張採、張春、孫元華等人,石元直自然是不用說了,跟隨李信甚久,有從龍之功,宋獻策雖然有點本事,但是到底是矮子,有礙觀瞻,孫元華生性耿直,善於火器,而張採文采飛揚,乃是名士出身,至於張春,垂垂老朽,不足爲慮,在這裡面,在短時間內,洪承疇知道自己要立功,才能輕鬆立足於李信麾下。或許有朝一日,還能入主中樞也是可能的。所以他纔會在剛剛歸順李信的情況下,就爲李信出主意。

“哈哈,彥演放心,主公乃是天人也!不會在這上面吃虧的。否則的話,這個時候,主公早就讓我們興兵南下,而不是去滅建奴了。”石元直聽了之後哈哈大笑道。

洪承疇聞言一愣,很快就點了點頭,進攻建奴,那就是聯合皇帝陛下,這是爲了取得大義所爲,在滿朝文武當中,楊嗣昌兵敗,喪失朝廷十萬大軍,姜瓖在大同麾下盡是精兵,可是卻是爲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顧朝廷的死活,早就引起了天下人的非議了。而李信,在這種情況下,被朝廷三路大軍圍剿的情況下,還記著進攻建奴,勤王救駕,這就是天下人的楷模,大明朝的忠臣,總不會有人再說李信如何如何了。

洪承疇這個時候也爲李信的心機所驚訝,從心裡更加的斷定,日後成就大事者就是徵北軍了。當下又朝南方拱了拱手,再辭了石元直,和尚可喜和*二人領軍朝陝西而去。

洪承疇望著大軍遠去的背影,心中才鬆了一口氣,對於勸降洪承疇他還是沒底的,只是沒想到是眼下這種情況,如今有洪承疇在陝西,陝西必定會平定。李信大業初定了。

金沙灘的早晨還是一片寂靜當中,在徵北軍大營中,軍號吹響,許多士兵在各自的伍長、百戶、千總的帶領下,認真訓練。

李信一早就起來了,他在大帳內走來走去,他現在在等候草原上的信息,當然,他不是擔心石元直等人,黃得功、曹變蛟等人的歸順,蔣毅等人的進攻大同,這樣一來,石元直手中的兵力就增加了不少,防守雲中綽綽有餘,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洪承疇手中並沒有多少兵馬,這就更讓他放心了。只是現在不知道石元直什麼時候傳來捷報。

“崇禎皇帝十幾萬大軍,想來足以抵擋建奴一陣子了。”李信在望著一邊懸掛起來的地圖,上面是宣府周圍的地圖,尤其是懷來縣的地圖,桑乾河緩緩流過,這個地方以前養育著兩岸無數百姓,可是如今,決定兩國勝負,中原江山屬誰的戰役就在這個地方舉行,李信想不緊張都難。

現在的李信是在把握時機,若是在建奴消滅了崇禎,然後佔領了北京他纔會結束這邊的戰鬥,這無疑是妨礙了他的計劃,可是若是在雙方還在大戰的時候,突然出現在戰場的話,就會成爲崇禎皇帝手中的大刀,崇禎皇帝會毫不猶豫的將徵北軍充當炮灰,這顯然是李信不想看到的。

“主公,主公。捷報,捷報。”這個時候,大帳外飛奔來一隊人馬,卻見高猛騎著高頭大馬,飛奔而來,在他身後士兵也都是一陣陣歡呼聲。李信聽了之後,神情一愣,頓時出了大帳,朝外望去。

“主公,捷報,捷報,石元直先生已經擊敗洪承疇,洪承疇已經歸順徵北軍。這是石元直先生的捷報。”高猛一見李信,一下子從馬上跳了下來,將手中的捷報捧在手上。

“好,好。”李信一下子上前將捷報取了下來,打開看了看,臉上頓時露出喜色,他現在等的就是這個,當下對高猛說道:“將捷報的消息傳遍三軍,讓三軍將士大聲高喊,一定要讓姜瓖聽見。”現在洪承疇已經歸降,這也就是預示著陝西的歸順,山西雖然還有一些兵馬,但是眼下這些兵馬大多都是聚集在大同周邊。姜瓖現在已經陷入困境,內部的糧草本身就不夠,軍心動盪,只是這些人還想著洪承疇能夠擊敗石元直,佔據雲中,使得李信後路斷絕,最後反敗爲勝。只是沒有想到的是,洪承疇居然失敗了,朝廷三路大軍將近二十多萬人的軍隊,現在都已經失敗。

“屬下這就去。”高猛也是一片歡喜之色,當下就命人大聲的喊了起來,三軍一起喊出,聲震四野,震動了天地。一時間金沙灘都陷入歡樂的海洋,雖然這些將士們都相信李信,相信李信一定能夠擊敗朝廷三路大軍圍攻,但是到底家小還在雲中,心中總是惴惴不安,如今捷報傳來,三軍頓時喜開顏。哪裡能控制自己,金沙灘上盡是歡呼聲。

對面的姜瓖大營中,姜瓖正在召集衆將商議著眼前之事,姜瓖還是滿臉的笑容,一副很鎮定的模樣,打仗打到現在,已經由不得姜瓖有任何的念想了,只有擊敗了李信,纔有活路,這些日子,爲了徵集軍糧,他將周圍所有百姓家的糧食都徵收了過來,雖然一再表示,戰後歸還,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些糧食以後是不可能有能時間歸還的了。

“現在李信正在遲疑之中,他想消滅我們,可是卻不能消耗太多,否則的話,對他的後來計劃就不利,所以現在只能是拖著,拖著時間越久,對他的壓力就越大,我們的機會就越多。”姜瓖十分得意的說道。

“軍門,不如我們現在就放棄李信,轉道東進,勤王救駕,到時候,就算李信想消滅我們,恐怕也是沒有機會了。”張光斗拱手說道。

“勤王救駕?”姜瓖掃了衆人一眼,最後苦笑道:“我姜氏世受皇恩,按照道理是應該勤王救駕,但是這朱家已經坐了兩百多年的江山,到現在已經腐朽不堪了,看看眼下的中原,戰亂四起,民不聊生,連李信這樣的奸臣都受到了重用,拜了國公。本將軍以爲,眼下的明朝已經不足以讓我們輔佐了。”

“軍門,此話還是休要說了,眼下皇上正率領大軍抵抗建奴,勝負難料。東廠錦衣衛偵騎四出,若是讓這些傢伙知道了,軍門可就不妙了。”封汝宦面色一變,趕緊勸阻道。

“諸位兄弟都認爲朝廷還有一戰之力嗎?”姜瓖不屑的搖搖頭說道:“諸位兄弟,我等肝膽相照,生死與共,今日就爲諸位弟兄們介紹一人。來啊!請索先生。”

“在下大金一等侍衛赫舍裡索尼見過諸位將軍。”這個時候,一箇中年人緩緩的從後帳走了出來,雖然是穿著漢人的衣服,可是腦門上的一點光亮還是透露了此人的身份,此人乃是建奴的將軍。

“諸位弟兄,這位就是大金皇帝身邊的重臣索尼索大人,這次奉大金國皇帝之命前來幫助我們的。”姜瓖得意洋洋的說道:“大金皇帝已經封我爲宣大總督,統帥宣府、大同精兵,諸位弟兄也是有功勞的,各自升官三級。哈哈,從此我又可以與諸位弟兄同殿爲臣了。”

張光鬥等人聽了之後,面色一動,各個站在那裡不說話,顯然衆人都沒有想到,姜瓖居然在這個時候投降了建奴。這個索尼什麼時候來的,衆人都不知道。一股不信任的感覺瀰漫在衆人心頭。就是他的好友韓昭宣臉色也不大好看。

“哈哈,諸位,諸位,且聽我一言。”索尼看見衆人模樣,笑呵呵的說道:“諸位將軍,姜軍門這麼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也是爲諸位將軍考慮啊!”

“此話怎講?”韓昭宣冷哼哼的說道:“再怎麼樣,也不能背棄自己的祖宗吧!更何況,眼下這種情況,若是投降的話,大可以投降李信,免得日後留下了千古罵名。”姜瓖聽了之後面色一變,掃了衆人一眼,卻見衆人臉上都露出一絲認同來,心裡就更加的不好受了。

“嘿嘿,投靠李信?難道楊振威將軍就不是前車之鑑嗎?”索尼冷笑道:“楊振威將軍同樣是投降了,還獻出了左雲、右玉兩縣,如此功勞,最後得到了什麼,還不是被李信斬殺。諸位將軍以爲你們比楊振威將軍如何?我想就是你們想要投降,最後也是會落入李信之手,自己丟失了性命不算,最後還是落了一個家破人亡的局面。”

第118章 震怒的八大世家第224章 歸降第230章 瞞天過海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289章 被拋棄的大玉兒第168章 白蓮餘孽第165章 火器大師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172章 江南第115章 奸細第382章 沸騰的京師(一)第130章 風雨聚草原第22章 施恩收買第326章 真的死了嗎第406章 計議第442章 建奴出手第36章 勸降第245章 皇帝睡不著了第197章 海賊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第408章 殺胡口爭端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388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245章 皇帝睡不著了第356章 相互算計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217章 壯哉!明末義士第261章 坑死你第376章 混戰(三)第451章 大亂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143章 將你綁上戰車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464章 後記第154章 妥協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326章 真的死了嗎第315章 偷襲第151章 和談第247章 崇禎的決定第92章 鴻門宴第69章 瞞天過海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181章 再見顧三麻子第291章 不知道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第371章 爭鋒第267章 對策第185章 闖入周府第445章 機會第360章 盧象升第459章 衝冠一怒爲父親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3章 煉骨第60章 反圍剿第424章 背叛第230章 瞞天過海第270章 李永芳第222章 敗退第86章 崇禎皇帝第299章 江山日落第125章 侯家父子第302章 崇禎來信第58章 各方反應第55章 豈曰無衣第42章 誰的機會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158章 其名炎黃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37章 戲耍皇太極第384章 崇禎很無奈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3章 煉骨第129章 身份暴露第237章 四面皆敵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14章 范文程的狠毒第249章 徵北侯第329章 亂戰第202章 王霸之業第223章 招降第91章 多爾袞和何可綱第10章 一切爲了活著第272章 破鎮江堡第285章 以退爲進第369章 和議第221章 二敗毛承祿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378章 喜峰口失守(二)第227章 宋矮子第218章 要挾第188章 周道登,你行嗎?第342章 黃龍之殤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136章 林丹汗第135章 身份暴露第206章 活捉
第118章 震怒的八大世家第224章 歸降第230章 瞞天過海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289章 被拋棄的大玉兒第168章 白蓮餘孽第165章 火器大師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172章 江南第115章 奸細第382章 沸騰的京師(一)第130章 風雨聚草原第22章 施恩收買第326章 真的死了嗎第406章 計議第442章 建奴出手第36章 勸降第245章 皇帝睡不著了第197章 海賊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第408章 殺胡口爭端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388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245章 皇帝睡不著了第356章 相互算計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217章 壯哉!明末義士第261章 坑死你第376章 混戰(三)第451章 大亂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143章 將你綁上戰車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464章 後記第154章 妥協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326章 真的死了嗎第315章 偷襲第151章 和談第247章 崇禎的決定第92章 鴻門宴第69章 瞞天過海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181章 再見顧三麻子第291章 不知道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第371章 爭鋒第267章 對策第185章 闖入周府第445章 機會第360章 盧象升第459章 衝冠一怒爲父親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3章 煉骨第60章 反圍剿第424章 背叛第230章 瞞天過海第270章 李永芳第222章 敗退第86章 崇禎皇帝第299章 江山日落第125章 侯家父子第302章 崇禎來信第58章 各方反應第55章 豈曰無衣第42章 誰的機會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158章 其名炎黃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37章 戲耍皇太極第384章 崇禎很無奈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3章 煉骨第129章 身份暴露第237章 四面皆敵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14章 范文程的狠毒第249章 徵北侯第329章 亂戰第202章 王霸之業第223章 招降第91章 多爾袞和何可綱第10章 一切爲了活著第272章 破鎮江堡第285章 以退爲進第369章 和議第221章 二敗毛承祿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378章 喜峰口失守(二)第227章 宋矮子第218章 要挾第188章 周道登,你行嗎?第342章 黃龍之殤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136章 林丹汗第135章 身份暴露第206章 活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罗田县| 瑞金市| 芦山县| 宜兰市| 永修县| 丹江口市| 丽江市| 托克逊县| 铜山县| 高州市| 云南省| 万全县| 鞍山市| 长汀县| 贵溪市| 桦南县| 佳木斯市| 肇源县| 屏东县| 临夏县| 祁东县| 无为县| 封开县| 友谊县| 庆阳市| 蒲江县| 大庆市| 梁平县| 新密市| 铜山县| 老河口市| 武清区| 梅州市| 永宁县| 延津县| 石渠县| 巴彦淖尔市| 资源县| 龙胜|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