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6章 相互算計

“李信好不容易離開了老巢,難道我們就這樣放棄這麼好的機會不成?”多爾袞淡淡的說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多爾袞也經歷了數次戰火,征討朝鮮、入侵明朝,這次更是將科爾沁部族徹底的收入大金的手中,聲望日益增高,連帶著本人也變的沉穩了不少,深得皇太極的信任。

“不,如此好的機會就這樣放棄了,那就是上天也看不過去。”范文程大聲說道:“我們要進攻,而且要大膽的進攻,只是我們進攻的對象不是李信,也不是朝鮮,而是明朝。大軍趁機進入中原,從中原掠奪人口、錢糧。來壯大我們大金國。”

皇太極等人聽說之後,雙眼一亮,不得不說,建奴的本質就是如此,雖然皇太極建立了大金國,從奴隸制轉向了封建制,可是骨子裡的掠奪的本性還沒有改變,無論是皇太極也好,還是其他的大臣也好。因爲掠奪是成功的最快的辦法。中原如畫江山,繁榮富饒,人口衆多,隨便掠奪一番,也比後金厲害,皇太極也很聰明,自然知道如何消耗明朝的實力。

“所謂千里長堤潰於蟻穴。只要我們不斷的入侵中原,騷擾中原,總有一天,我就能將中原拖垮,徹底的攻入中原。”皇太極捏緊了拳頭。

“計策雖然很好,機會也很難得,只是從何處入口呢?”豪格皺了皺眉頭說道。他不是反對范文程的觀點,因爲只要是人都知道這樣的機會難得。自己最大的敵人不在家中,不是最好的機會又是什麼呢?只是想進攻明朝,也不是那麼好進攻,錦州是一個碩大的拳頭,進攻錦州,恐怕很難攻下來,弄不好,還將自己耗在那裡,得不償失,但是進攻其他的地方,那就很困難了,長城極爲堅固,作爲一個聞名的防禦城牆,想攻下來,也是很難的,除非能找到防禦的漏洞所在。

“皇上可記得崇禎二年之事?”范文程得意的說道。

“這個我自然是記得的。”皇太極點了點頭,崇禎二年,皇太極親率十萬大軍,從喜峰口入關,一舉攻入中原,雖然最後爲袁崇煥所擊退,但是同樣皇太極藉著袁崇煥救援不利的事情,離間了袁崇煥和崇禎皇帝之間的關係,剷除了袁崇煥這個強敵。

“範大人的意思是說讓我們還是從喜峰口攻入中原?”寧完我摸著鬍鬚說道:“這兒恐怕有些不好吧!明朝皇帝可不是傻子,第一次我們從那邊攻入中原,這次難道還不會在那裡加強防禦嗎?”

“防禦自然是可能加強的,只是明朝的軍備已經鬆弛,就算是皇帝下了聖旨,這些地方的官員們也不會認真實行的。所以微臣敢斷定,喜峰口一帶還是有漏洞存在的。”范文程很確定的說道。

“若是如此,那就是天佑我大金了。”皇太極點了點頭,說道:“快,快派人去查看一番,若是真的如此,我們就親率大軍進攻中原。”

多爾袞聽了之後,眉頭皺了皺,忽然說道:“皇上親率大軍固然能振奮士氣,但是臣弟以爲,這樣的小事情,交給下面人做就可以了,況且李信詭詐,雖然撤出了草原部分防禦,但是也不能保證,這是對方的一個詭計。皇上還是小心爲妙。”

皇太極聽了之後面色一變,心中也蒙上了一層,這些年在李信手下吃虧倒是吃了不少,正是如同多爾袞所說的那樣,這萬一要是李信故意留下的漏洞,引誘自己等人上當的呢?

“皇上若是懷疑,可以前往中原查探,一方面看看明朝中原的佈置,而另一方面,也可以派人冒險進入李信的地盤,查探一下李信的行蹤,若李信還是在歸化城,那就說明這裡面肯定是有陰謀的,我軍不能輕動,若是李信已經率領大軍離去,這樣的機會不能錯過。”范文程想了想趕緊說道。戰爭之事,誰能說的準,這裡面的道理很多,尤其是李信這樣的人更是如此了。誰知道李信有沒有在裡面設置什麼勾當。

“眼下也只能是如此了。”皇太極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來,曾幾何時,他率領的大軍攻佔了無數城池,天下之大,無人是他的對手,崇禎二年,他第一次進攻中原,一直打到北京城下,八旗諸將皆要攻北京城,太宗笑著說:“城中癡兒,取之若反掌耳,但其疆域尚強,非旦夕可潰者,得之易,守之難,不若簡兵練旅,以待天命可也。”雖然在言語中,他承認自己的實力還不夠奪取天下,但是同樣的,他指崇禎爲“城中癡兒”,由此可見他的雄心萬丈,視天下英雄無物,可是如今倒好,李信橫空出世,攻略草原,自己也是數次敗於他手,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了,現在更是畏敵如虎,生怕對方有什麼算計。堂堂的大金國皇帝居然淪落到這種地步,恐怕也是古往今來難以尋覓的了。偏偏在衆人心中,這種情況卻很是正常。

後金的情報部們很快就啓動起來,所尋覓的對象也就是李信的行蹤和中原的一些動靜,雖然他們探查到對於李信收縮防禦範圍的事情,明朝內部反應不大,甚至還有一些歡喜,也曾經擔心後金的進攻,讓人做了一些準備,內閣下了聖旨,要遵化一帶做好防禦,可是探子傳來的消息讓後金上下喜顏於色,日益鬆懈的明軍守備,顯然沒有將李信的勸告和內閣的行文當回事情,防禦並沒有加強多少,只是喜峰口處多幾個哨塔而已,根本就起不了任何的防禦作用。

等到派到雲中城的探子傳來消息,言李信親率大軍已經出發的時候,皇太極終於下令自己要親征中原,這次一共出動了十萬大軍,多爾袞、多鐸、嶽託等大將紛紛出兵,顯然皇太極這次要給中原來一次狠的。十萬大軍浩浩蕩蕩,並沒有從錦州經過,而是沿著李信讓出的那條道路,一直殺入喜峰口。

對於建奴的到來,整個朝廷都沒有準備,數年以來,建奴都沒有南侵,一方面是因爲錦州城的緣故,還有一方面就是李信的緣故,雖然中原的官員們對李信的印象並不好,但是到底是因爲李信的存在,使得建奴數年不敢南下,可是這下好了,李信剛剛收縮了防線,大軍西征,這邊建奴立刻就領軍南下,十萬大軍攻入喜峰口,喜峰口如何能阻擋,與上次一樣,皇太極親率大軍連克馬蘭峪、漢兒莊、潘家口、洪山口等邊城,一時間北京一日三警,崇禎皇帝甚至下聖旨勤王。又命山海關總兵唐璧領軍前往增援遵化。

幸虧密雲總督吳阿衡到了遵化之後,爲了面子上的事情,對遵化倒是加強了戒備,皇太極猛攻遵化不下,無奈之下,只得領多爾袞率領一部分軍隊極爲進攻遵化,自己卻是繞道直插中原腹地,過城不攻,專門劫掠鄉鎮,大軍尋迅速殺入京師附近。

“可惡,可惡。”西暖閣內,崇禎皇帝滿臉的都是怒火,下面的溫體仁、王應雄、何吾騶等人紛紛跪倒在地,不敢說話,對於後金的再次入侵,這些人都沒有做好準備,雖然有兵部尚書張鳳翼等人的安排,可是後金軍隊勢力強大,一路所向披靡,當然這與明朝內部衛所軍備鬆弛有很大的關係。甚至這裡面有的官員聽說建奴來了,或是棄城而走,或是緊閉城門,不敢應戰有很大的關係。眼看著建奴又將殺到北京城下,崇禎如何不著急。

“皇上,這個時候最主要的是號令天下王師,聚集北京城,想來只要我朝有百萬雄師聚集北京城,建奴也不敢輕舉妄動。”說話的是溫體仁,清瘦的面容上罕見的沒有出現一點驚慌,這與周延儒截然不同,這樣的首輔倒是很難得。

“王師?”崇禎皇帝聞言一愣,很快就搖搖頭,說道:“王師能有多少?來的速度太慢了。北京城乃是朝廷根基所在,不容有失。衆卿,可還有別的辦法?”

“讓錦州祖大壽出兵如何?”王應雄想了想說道:“讓錦州兵馬繞道草原,進攻喜峰口,只要奪回喜峰口,建奴就成了甕中之鱉,想來軍心渙散之下,我朝肯定能全面殲滅建奴。”

“恐怕不行。”王承恩趕緊說道:“一方面錦州兵馬本來就多少,一旦盡數出動,恐怕建奴會進攻錦州,要知道建奴勢大,必定有一隻兵馬防備錦州。”王承恩掌管錦衣衛和東廠,對這方面的情報還是知道一些的。

“那讓洪承疇或者陳新甲,曹文詔出兵草原?”崇禎皇帝大聲說道。只可惜的是,衆人也都搖搖頭,這些人莫說距離很遠,就算是很近的話,這些人麾下的兵馬能不能戰勝建奴都是一個問題。

“皇上,微臣保舉一人,必定能殲滅建奴。”溫體仁忽然咬了咬牙齒,大聲說道。

“哦,先生說是何人?”崇禎大喜,趕緊說道。

“徵北侯李信。”溫體仁想也不想道:“徵北侯李信屢次擊敗建奴,建奴這次也是因爲他出兵西征,纔有膽子來騷擾中原,若是傳令徵北侯領軍前來,必定能擊敗建奴。”

“對,對,徵北侯正好在草原上,若是他出手,必定能收復喜峰口,堵住建奴撤軍的道路。”王應雄雙眼一亮,也大聲說道。這個時候,衆人也不計較李信割據一方的事實了,首先就是要李信攻佔喜峰口,堵住建奴的退路。

“李信?”崇禎皇帝聽了之後面色陰晴不定,猛的又想到了什麼,轉身在一邊的疊的半人高的奏疏中尋找著什麼,很快他就找到了一本奏章,打開一看,上面正是李信送來的奏章,上面所記載正是李信的建議。

“哼!你們說說,他撤出牧民,收縮防線是不是故意放建奴入關的?”崇禎皇帝聲音低沉,一片寒冷,衆人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徵北侯應該不會吧!”溫體仁張大著嘴巴,期期艾艾的說道:“徵北侯一向以衛青霍去病自詡,這個時候說是放建奴入關,那關內必定是生靈塗炭,這種事情應該是做不出來的。”

“臣也認爲這只是一個意外,李信將軍不是神仙,如何知道建奴會突然進攻,而且是從喜峰口進攻,他也曾提醒我等,喜峰口一帶防禦薄弱,他若真是包藏禍心,又豈會提醒我等呢?”王應雄也不解的說道。

“哼,現在李信到什麼地方了?他大軍西征,現在讓他回軍來得及嗎?”崇禎皇帝也不好說什麼,雖然他心中有點懷疑,但是卻沒有真憑實據,只是能冷哼了一聲。

“老臣以爲這並不是什麼大事,李信雖然率軍出征,可是石元直卻是留守雲中,他是李信的心腹,也是李信麾下唯一能夠調動軍隊的人。皇上只要下令給石元直,石元直必定能調動軍隊。”溫體仁趕緊說道:“李信這次僅僅只是率領軍隊八萬人西征,剩下的軍中還有五萬之多,而且,李信走的精兵路線,他麾下的那些牧民們,招之就是精銳,再組成數萬精銳還是很輕鬆的。”

崇禎皇帝恩了一聲,站起身來走了幾步,最後嘆息道:“那就傳旨給石元直,讓他出動兵馬不少於十萬人,進攻喜峰口,命令他十天之內,必須奪回喜峰口,還有命令張鳳翼,必須堅守遵化半個月,若是做不到,就讓他提頭來見吧!”面對皇太極的進攻,崇禎皇帝終於向李信低頭了。而一邊的溫體仁等人也鬆了一口氣,他們還真怕崇禎皇帝的剛愎自用,爲了顏面,不向李信低頭,那京師就危急了。當下衆人不敢怠慢,趕緊命人下了聖旨,趁著建奴還沒有將京師圍困的時候,立刻沿著官道殺到宣府,從宣府飛馬趕赴雲中府,向石元直傳令不提。

馬伸橋距離遵化西南百里處,皇太極的大軍已經殺到這裡,只是前面薊縣城池堅固,絲毫不下於剛剛修葺過的遵化,皇太極的大軍被堵在這裡。雙方廝殺了一天之後,皇太極無奈之下,只得收兵,他已經打探到,守城的乃是明朝兵部尚書張鳳翼,奉了崇禎之命,死守薊縣的。不能放皇太極大軍通過。

“皇上,皇上,這是在京師內部的探子傳來的消息。”這個時候,范文程滿頭大汗的闖了進來,神情居然有一絲慌亂來。

“先生,何事如此慌張?”皇太極趕緊問道。

“崇禎向李信低頭了,他要李信派兵進攻我們的後路,佔據喜峰口。”范文程緊張的說道:“現在這樣的消息已經傳遍北京大街小巷了。”若是李信在這裡,必定怒罵崇禎皇帝,這樣的消息居然傳揚開來,簡直是愚蠢。

“若真是如此,我們恐怕就不能回到遼東了。”皇太極忍不住身形晃動,手中的馬鞭都跌落在地。

“皇上,那還是退兵吧!李信可不是一個善茬。”嶽託在一邊大聲說道。若真是佔據了喜峰口,建奴也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的代價,才能回到遼東故土。

只是讓嶽託等人驚訝的是,自己話音一落,皇太極卻是哈哈大笑,說道:“崇禎小兒就是愚蠢,居然向李信求援,若是像任何一個人求援,讓他們佔據喜峰口,我立刻就走,這個時候居然讓李信來支援京師,是何等愚蠢的招數。”

“皇上爲什麼這麼說?”范文程有些驚訝的望著皇太極,想分清楚皇太極是真的想到了什麼,還是故作鎮定。

“先生,李信是一個什麼人物?”皇太極笑呵呵的問道。

“奸詐,但是不得不承認,此人是一代梟雄。”范文程面色凝重。

“是啊,此人是一代梟雄。”皇太極點了點頭,說道:“他與我一樣,也想著問鼎天下呢!只是他沒有大義,明朝享國兩百多年,就算現在是天下動盪,可是這天下仍然是大明的天下,但是若是我們攻佔了北京,滅了大明朝,你說,這天下還是大明朝的天下嗎?李信的頭頂上還有什麼東西可以遮住他的野心嗎?”

“皇上是說李信不會派出救兵的?”范文程恍然大悟,忍不住拍手道:“恐怕李信恨不得我們馬上滅了明朝,殺了崇禎,這樣他就有藉口進軍中原,爭奪天下。也不用擔心天下人說話。真是厲害啊!現在微臣懷疑,是不是他故意讓出喜峰口這條道路,讓我們尋找到其中的漏洞,要借我們的手,滅了崇禎,所以他纔會率領大軍西征,也好避嫌。”

“不錯,正是如此。”皇太極冷哼哼的說道:“此人奸詐,想借我之手,哼哼,我就偏不如他的意。北京城我就是不攻打,你想奪取天下,我皇太極也想奪取天下。只是現在我大金還沒有做好奪取天下的機會。”

第275章 巧奪連山關(二)第346章 皮島總兵第41章 皇太極氣的吐血第390章 錢幣第29章 揚威第141章 疑神疑鬼第319章 林丹汗的危機第395章 退兵第331章 接應第69章 瞞天過海第40章 玩的就是你第57章 李信的大義第419章 潛伏第344章 皮島總兵引發的爭端第139章 我是打醬油的第101章 決戰(四)第19章 買戰馬第258章 進退兩難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408章 殺胡口爭端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125章 侯家父子第142章 玩的你死去活來第83章 就是要氣的你吐血第292章 多爾袞的詭計第336章 遼國公第138章 玩一把大的第353章 多樣溫體仁第219章 開炮,向我開炮第391章 再見吳三桂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80章 李信來了第22章 施恩收買第156章 朝野震動第292章 多爾袞的詭計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347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27章 一紙書信氣死林丹汗真的死第365章 盧象升掩面而走第202章 王霸之業第294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366章 李信的算計第235章 小樣,就你也想詐城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222章 敗退第90章 陷阱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66章 騎虎難下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447章 姜瓖投敵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328章 投降第228章 宋獻策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301章 陳新甲第102章 李信殺來第25章 董小宛南下第424章 背叛第51章 皇太極的怒其不爭第73章 圍魏救趙第260章 挖一個大坑第266章 到達皮島第310章 城破第83章 就是要氣的你吐血第245章 皇帝睡不著了第222章 敗退第392章 賭注第102章 李信殺來第189章 我也強搶民女第320章 曹文詔第320章 曹文詔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153章 朝野震動第391章 再見吳三桂第17章 捨棄第94章 離開西山第197章 海賊第464章 後記第395章 退兵第246章 李信是大明第一忠臣第347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113章 漢奸無處不在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6章 第6回關寧鐵騎第35章 西山隱士石元直第172章 江南第219章 開炮,向我開炮第195章 登州第242章 兩敗俱傷第198章 排除異己第291章 不知道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第179章 三箭退海匪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
第275章 巧奪連山關(二)第346章 皮島總兵第41章 皇太極氣的吐血第390章 錢幣第29章 揚威第141章 疑神疑鬼第319章 林丹汗的危機第395章 退兵第331章 接應第69章 瞞天過海第40章 玩的就是你第57章 李信的大義第419章 潛伏第344章 皮島總兵引發的爭端第139章 我是打醬油的第101章 決戰(四)第19章 買戰馬第258章 進退兩難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408章 殺胡口爭端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125章 侯家父子第142章 玩的你死去活來第83章 就是要氣的你吐血第292章 多爾袞的詭計第336章 遼國公第138章 玩一把大的第353章 多樣溫體仁第219章 開炮,向我開炮第391章 再見吳三桂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80章 李信來了第22章 施恩收買第156章 朝野震動第292章 多爾袞的詭計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347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27章 一紙書信氣死林丹汗真的死第365章 盧象升掩面而走第202章 王霸之業第294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366章 李信的算計第235章 小樣,就你也想詐城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222章 敗退第90章 陷阱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66章 騎虎難下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447章 姜瓖投敵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328章 投降第228章 宋獻策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301章 陳新甲第102章 李信殺來第25章 董小宛南下第424章 背叛第51章 皇太極的怒其不爭第73章 圍魏救趙第260章 挖一個大坑第266章 到達皮島第310章 城破第83章 就是要氣的你吐血第245章 皇帝睡不著了第222章 敗退第392章 賭注第102章 李信殺來第189章 我也強搶民女第320章 曹文詔第320章 曹文詔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153章 朝野震動第391章 再見吳三桂第17章 捨棄第94章 離開西山第197章 海賊第464章 後記第395章 退兵第246章 李信是大明第一忠臣第347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113章 漢奸無處不在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6章 第6回關寧鐵騎第35章 西山隱士石元直第172章 江南第219章 開炮,向我開炮第195章 登州第242章 兩敗俱傷第198章 排除異己第291章 不知道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第179章 三箭退海匪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州市| 龙江县| 拉孜县| 庆云县| 弥勒县| 遵义市| 南郑县| 岳阳市| 栾川县| 惠州市| 浦江县| 前郭尔| 奎屯市| 松潘县| 招远市| 临猗县| 平罗县| 苍山县| 库尔勒市| 大厂| 新和县| 库尔勒市| 虎林市| 云林县| 马龙县| 启东市| 广南县| 微博| 蓬莱市| 四川省| 繁昌县| 荆门市| 电白县| 定安县| 潮州市| 德惠市| 鹤庆县| 连南| 徐水县| 赣榆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