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1章 再見吳三桂

“銀幣。”李信說道:“銀子若是鑄成了錢幣,就發出一陣陣清脆的聲音,這種錢幣是一般的金屬做不到的。現在的大西方有些國家制作了這種銀幣,我在草原上也曾見識過。”

“這種銀幣咱家也曾見過。欽天監湯若望曾經拿出過這種銀幣來。”沒想到王承恩居然沒有任何的驚訝,甚至自己還曾見過這種銀幣,這就讓李信驚訝了。

“湯若望?”李信腦海之中,如同閃電般的劃過一個名字來,只要是看過明末清初這一段歷史的人,恐怕沒有人會忘記這樣的一個人物,因爲他會造大炮,經歷了明清兩代,幫助過康熙鑄造過大炮的傢伙,極爲厲害。

說到大炮,就不能不聯想到火藥。這個本該屬於中國的發明創造,可是在使用方面卻遠遠落後於西方,尤其是在大炮方面,眼下的明朝也會鑄造大炮,可是在威力等方面要差了許多,所以明朝的將軍們都會從西方諸如葡萄牙、西班牙這些紅毛鬼子身上進口大炮,然後仿造。而到了清朝建奴身上,這些仿造的大炮都不做了,對於火器的研究停了數百年之久,以至於在鴉片戰爭的時候,中國人用大刀長矛去對付人家的火炮火槍,那還不是找死的嗎?

“正是此人,此人現在正在幫助朝廷編制律法。”王承恩點了點頭。

李信聞言一愣,這個湯若望最擅長的可不是什麼律法,而是鑄造大炮,不過,李信是不會點名的,他還要想辦法將這個湯若望帶到雲中去,和孫元化一起爲自己鑄造大炮。

“侯爺,這銀元雖好,可是也得要銀子啊!你可知道我大明最缺少的就是銀子了。銀子本身就少,如何能大規模的鑄造銀元,讓那些老百姓們使用的呢?”王承恩搖搖頭說道:“強行鑄造銀元,不但不會幫助老百姓,反而還會給他們帶來不便,更是從他們身上掠奪了財富,不可爲也!不可爲也!”

王承恩的話倒是讓李信刮目相看,誰說太監無能的,聽了王承恩這番話,李信倒是對太監改變了許多。或許這些話,東林黨人都會聽的雲裡霧裡,他們考慮的或許是那些風花雪月,國計民生什麼的,他們又能懂得多少呢?對於這些東西,李信表示懷疑。

實際上也是如此,在魏忠賢當政的時候,雖然也是有災荒的,可是卻沒有大型的農民起義,因爲魏忠賢還命人賑災,可是魏忠賢死後,倒是一些讀書人當家作主了,同樣是災荒,這些讀書人賑災的速度也差了許多,不但如此,反而還是上下貪墨,導致無糧可賑災,在這方面來說,還不如讓那些太監們來當家。當然這句話李信是不會說的。眼下讀書人能被他看上眼的也沒幾個。

“銀子,我倒是知道有地方有,而且還不少。若是弄來,倒是差不多了。”李信笑呵呵的說道:“琉球、日本多是產銀。過段時間,我準備派人去日本,弄些銀子回來花花。”

“日本會有銀子?”王承恩有些懷疑了。在他看來,中原大明王朝地大物博,財富之多,曠古未有,日本纔多大,琉球纔多大,居然擁有的銀子比大明朝還多,這就讓他不相信了。

“日本的銀子是比較多。而且很低廉。”李信誘惑道:“公公可知道我大明一兩金子能換多少白銀?”

“自然是十兩銀子了。”王承恩有些不悅的說道。

“在日本卻是不一樣,它能換十二兩,甚至更多。”李信比劃了一番,笑呵呵的說道:“就算是十二兩,這雖然只有二兩的差距,可是十兩黃金就是二十兩,一萬兩黃金呢?那會有多少?這裡面可是有不少的差額的啊!更何況,在大明朝,銅錢雖然不怎麼值錢,但是銀子就不一樣了,銀子買東西還是很劃算的。您說呢?”

“這倒是一筆買賣。”王承恩也點了點頭。他不曾想到外面的銀子居然這麼便宜。

“若是可以的話,外面乾脆就吞併了琉球、日本,將那裡據爲己有,這樣我們就會有更多的銀子,發行銀幣也不是不可能的。”李信笑呵呵的說道。他並沒有將自己即將發現大型銀礦的事情說出來,否則的話,還不知道會鬧成什麼樣呢?明朝士紳的貪婪可是出了名的,這些傢伙會將一件骯髒的事情說得光明正大,讓你沒有辦法去反駁。

“此事關係重大,無論日本或者是琉球都是我大明的屬國,不能做的太過分了,不過侯爺剛纔所說的兌換銀子,倒是一個好主意。”王承恩雙目中閃爍著一絲貪婪。不管是那個太監,對銀子都是有著特殊的愛好。王承恩這個人雖然秉性不錯,可是對銀子也是一樣。

“那是自然。”李信點了點頭,說道:“實際上,在草原上,也有幾個小型的銀礦,我準備回去之後將其開採,作爲軍需之用,皇上倒是答應了,只是看著中原那些私錢,我若是用銀子買東西,恐怕是虧了許多。買賣不劃算啊!”

“侯爺的意思是?”王承恩聽了之後,點了點頭。若是這邊花的是銀子,得到了盡是這種私錢,那李信不知道要賠多少銀子在裡面,這買賣確實是不劃算的。

“準備向皇上建議,讓朝廷去開採,開採了多少銀子不管,但是同等價值的銀子就用同等價值的物資來換,無論是糧食也好,或者是軍需器械也好,都行。”李信笑呵呵的說道:“這樣一來,我徵北軍也就等於吃皇上的糧食了,別人也不會說什麼,將士們對皇上也會是感恩戴德的。公公以爲如何呢?”

“侯爺,您可是一點都不吃虧啊!”王承恩聞言一愣,接著一陣苦笑,搖搖頭說道:“這樣一來,朝廷爲了這個銀礦,得耗費多少糧草?多少的消耗?”王承恩也不傻,看上去李信送出了銀礦,朝廷得了大便宜,可是實際上,朝廷虧的更多,倒是李信佔了大便宜。

“可是徵北軍也爲朝廷解決了大麻煩啊!”李信毫不在意的說道。

王承恩看著李信一眼,對於李信的算計他還是多少明白一點的,第一,朝廷能夠支付他的糧草器械;第二種就自己鑄造錢幣,而且很可能是銀幣什麼的。這也是屬於私錢的範疇,可是他又不想要一個鑄造私錢的名聲,想請朝廷準許。

王承恩想了想,覺得第二種還是有可能的,前一種朝廷負擔也太大了。這些糧草什麼的就算是運到草原,也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現在擔任剿滅叛逆的軍隊,不都是在當地就食的嗎?向徵北軍開放鑄錢,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得找一個人監視,否則,大批量的鑄造銀錢,對朝廷也是一個打擊。

“此事咱家或許能在皇上面前說上一番。”王承恩想了想,還是說道:“只是侯爺,這鑄錢之事乃是朝廷的大事,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侯爺兵馬十數萬人之多,若是再加上鑄錢,恐怕朝野上下也是不會同意的。侯爺以爲呢?”

李信聞言一愣,頓時明白了,王承恩這是在擔心自己造反啊!當下冷笑道:“朝廷若是不放心,大可以送軍餉與我。我徵北軍上下已經很久都沒有領到朝廷的軍餉了。王公公,我李信若是要鑄造私錢的話,恐怕就是連朝廷的崇禎通寶也不能與我銀幣競爭吧!本侯這也是爲皇上著想,掃除市場上的破爛私錢,維持朝廷的尊嚴。若是皇上不同意,就當做本侯沒說吧!”在這個時候,很少有人知道連鑄幣權被他人所掌握的巨大危害,就是崇禎也許都想不到。

“侯爺,您這就讓我爲難了。”王承恩苦笑的望著李信一眼,沒想到李信居然如此的霸道,什麼事情連一點協商的餘地都沒有,難怪許多人都說李信猖狂跋扈,如今看來,還真是如此。不過,這樣一來,也說明李信也不是一個藏不住事情的人,或許他真的是爲了解決徵北軍的軍費考慮。

“王公公,我也是沒有辦法,哎!軍中糧餉本就沒有多少,這些年來,靠著從外面掠奪,才能勉強支撐下去。朝廷若是再不幫忙,恐怕徵北軍的規模就要縮小了。”李信皺著眉頭說道:“我李信之所以縱橫草原,還不是靠著那些兄弟,若是兄弟們沒錢了,誰還願意爲我賣命,爲朝廷賣命?王公公,徵北軍可不是其他的軍隊,若是沒錢,還能支撐片刻,徵北軍中漢人太少,多是異族人,能控制他們的也只有錢財了,還請公公替我在皇上面前說說。”

“這個自然。”王承恩也察覺到這裡面的問題,他猛的想起,李信的軍隊大多數是異族人、馬匪等等改編而成的,與中原的軍隊大不相同。真的造反起來,就算是李信也沒有辦法。

實際上,在明朝軍隊中,軍餉上下剋扣這種情況極爲正常,那些士兵們逃亡者甚多,叛亂者也有,當然忍氣吞聲者也有之。可是李信的軍隊成分不同,這些明朝軍隊的陋習在徵北軍是肯定行不通的。

半響之後,校場到了,老遠李信就聽見一陣陣喊殺聲,氣勢都是很威武。等到了校場的時候,李信已經遠遠望見高臺之上,有一明黃傘蓋樹立在那裡,周圍還有金瓜、斧鉞等等儀仗,顯然是大明皇帝崇禎天子正在校場之上。大明皇帝自從英宗土木堡之變後,很少上戰場了,當然,任命自己爲大將軍的武宗皇帝除外了。崇禎皇帝親臨校場,檢閱軍隊,準備編練大軍本就是不俗。

“末將彭有謨見過徵北侯,見過王公公。”等到李信到達校場口的時候,就見一員將軍迎了上來,正是當初在山東登萊抗擊孔有德的彭有謨,這個時候也算是與李信有袍澤之意了。

“彭將軍,有勞了。”李信點了點頭,神機營是明朝中央設立的火器軍隊,還是相當的厲害的。這也是明朝迄今爲止能拿的出手的軍隊幾隻軍隊之一。當初的彭有謨就是率領了神機營一部分將領前往萊州,最後用火器擋住了孔有德的進攻,否則的話,孔有德早就佔據了登萊之地了。

“皇上已經等候多時了。公公和侯爺,請。”彭有謨對李信可是久仰大名了,可惜的是,當時沒機會去與李信多聊聊,今日也不曾想到會在這裡見到面。他更加對李信仰慕了,天下之大,那些讀書人都在談論著李信可能會造反,可是人家一點都不顧忌朝廷對他的猜測,仍然來到了京師,難道就不怕朝廷要取他腦袋嗎?

“侯爺,請。”王承恩一臉的笑容,好像剛纔李信說的事情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中一樣,李信也點了點頭,他也很好奇,號稱大明朝最精銳的京營是什麼樣子。當下大軍緩緩而行,進入校場之中,此刻校場之中,無數士兵擠在一起。遠遠望去,到處都是人頭。

李信皺了皺眉頭,京師的校場雖然很大,但是無疑,十萬人是放不下,而且根據情報,京營也沒有十萬人。在現場頂多兩萬人而已。

“要訓練精銳,楊大人和吳將軍在京營之中選了兩萬人,怎麼樣,侯爺,這兩萬人可是精銳中的精銳啊!”王承恩有些得意的指著眼前的大軍。這兩萬人倒真是從京營中選取的。只是王承恩不知道的是,只選了兩萬人也是沒有辦法,京營中根本就沒有十萬人。所以只能選了這些人。而且,以前的京營多是由勳貴統領,後來又加入了中官,只是訓練卻是少了許多。根本算不上精銳。

“高猛,你認爲這些人如何?”李信並沒有回答,而是對一邊的高猛說道。

“不過是一些架子而已,算不得精銳。”高猛甕聲甕氣的說道。他本是一個毫無心機之人,說話也是直來直去,絲毫不在意周圍人的感受。

王承恩聽了之後面色一變,他冷笑道:“高將軍就在戰場廝殺,想來是武藝高強了,等下奏鳴皇上,到時候請高將軍好生指導一下這些兔崽子們!”彭有謨聽了之後臉色一僵,但是很快就用熱切的眼神望著李信的禁衛軍。上過戰場的人才知道什麼纔是精銳。對於高猛的話,他還是很贊成的。

“高猛,你放肆了,這是朝廷最精銳的軍隊,是皇上的親兵。休的胡言亂語。”李信冷哼了一聲。臉上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

“哼。”王承恩就算是再蠢,也聽的出來,李信言語中的維護,還有一絲不屑,是對京營的不屑。這讓他感覺很沒面子。心中打定主意等下要李信的好看。

“侯爺,你可是得罪人了。”彭有謨靠了過去,輕聲說道。他也是上過戰場的人,而且在神機營中多年,自然之道京營中的一些事情,別看京營中士兵長的人高馬大,看上去儀表堂堂,但是也只能是作爲儀仗兵,若是真的上戰場廝殺的話,還真是不行。

“彭將軍,你現在還是神機營的參將?”李信有些好奇的問道。好歹也經過了擊敗孔有德之戰,也算是立下了戰功,應該會升一級吧!

“侯爺說笑了。”彭有謨面有苦澀,他已經是神機營參將了,已經是三品銜,僅次於總兵、副總兵、副將之下了。而且又是在京營,哪裡是那麼容易升官的。而且京營這個地方,本身上戰場的機會就很少,這軍人想立功就得上戰場,憑藉敵人的獻血才能立功。彭有謨想立功升官恐怕還很難。

“若是不滿意,可以來我徵北軍。”李信見狀,說道:“在日後戰場上,火器纔是主導,你精通火器,我手下正缺少這樣的人才,我已經讓孫元華在雲中鑄造大炮,以後肯定會組成一隻炮兵隊伍,你若來,就做這隻炮兵隊伍的統領。”李信缺少人才,尤其是火器方面的人才,彭有謨倒很合適,就是不知道對方願意不願意。

“待末將考慮一下。”彭有謨認真考慮了一下,纔對李信說道。

李信也點了點頭,他可不相信彭有謨連考慮不考慮一下,就加入自己的麾下,當下領著騎兵緩緩而走。校場很大,三千騎兵又是緩緩而行,片刻之後,終於到達點將臺之下,這個時候,擂臺之上,崇禎與衆多大臣都已經就座。李信所熟悉的吳三桂正手執令旗,立在一邊,望著李信的模樣,臉上正有得意之色。顯然對此刻他所處的位置很得意。

“臣李信拜見皇帝陛下,臣甲冑在身,容臣軍禮相見。”李信從馬上跳了下來,朝崇禎皇帝行了一軍禮。卻是絲毫沒有將吳三桂放在眼裡。論爵位自己是徵北侯,吳三桂什麼也不是,論官位,李信已經不能以官位來論,吳三桂也只是一個遊擊將軍而已,就算這次提拔,也頂多是一個參將而已,又如何與李信相提並論。對於他的耀武揚威,他又豈會計較呢?甚至連看都沒看。

第137章 定計第36章 勸降第459章 衝冠一怒爲父親第24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427章 再破第378章 喜峰口失守(二)第250章 撕破臉第285章 以退爲進第342章 黃龍之殤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章 援軍第371章 爭鋒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257章 天網恢恢第4章 鬍子第179章 三箭退海匪第100章 決戰(三)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第26章 山海關事件第445章 機會第351章 周延儒罷相第51章 皇太極的怒其不爭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第274章 巧奪連山關(一)第71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129章 身份暴露第121章 鐵霹靂之死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89章 雙方反應第123章 收編第316章 風雪中戰鼓鳴第394章 高猛赤手生擒楊嗣昌第408章 殺胡口爭端第418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345章 誰勝誰負第318章 潰散第253章 聯合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228章 宋獻策第98章 決戰(一)第425章 進軍殺胡口第142章 玩的你死去活來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277章 盛京震動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173章 天羅地網第438章 內應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第357章 巧奪喜峰口第362章 要挾第323章 推倒第425章 進軍殺胡口第218章 要挾第86章 崇禎皇帝第360章 盧象升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7章 結怨第52章 紅衣大炮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183章 招攬第208章 夜陷登州第260章 挖一個大坑第155章 送糧食的來了第427章 再破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239章 書信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213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396章 睚眥必報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89章 雙方反應第377章 喜峰口失守(一)第229章 宋獻策說江山第461章 大決戰(一)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296章 林丹汗來攻第30章 逃之夭夭第181章 再見顧三麻子第462章 大決戰(二)第134章 曹化淳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27章 後金勇士鰲拜第178章 婁東張採第372章 誰纔是漁翁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256章 叛軍的末日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48章 玩也玩不過我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458章 北京第14章 我的老婆叫董小宛第410章 義軍第23章 狡兔三窟第440章 朔州失陷(二)
第137章 定計第36章 勸降第459章 衝冠一怒爲父親第24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427章 再破第378章 喜峰口失守(二)第250章 撕破臉第285章 以退爲進第342章 黃龍之殤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章 援軍第371章 爭鋒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257章 天網恢恢第4章 鬍子第179章 三箭退海匪第100章 決戰(三)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第26章 山海關事件第445章 機會第351章 周延儒罷相第51章 皇太極的怒其不爭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第274章 巧奪連山關(一)第71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129章 身份暴露第121章 鐵霹靂之死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89章 雙方反應第123章 收編第316章 風雪中戰鼓鳴第394章 高猛赤手生擒楊嗣昌第408章 殺胡口爭端第418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345章 誰勝誰負第318章 潰散第253章 聯合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228章 宋獻策第98章 決戰(一)第425章 進軍殺胡口第142章 玩的你死去活來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277章 盛京震動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173章 天羅地網第438章 內應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第357章 巧奪喜峰口第362章 要挾第323章 推倒第425章 進軍殺胡口第218章 要挾第86章 崇禎皇帝第360章 盧象升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7章 結怨第52章 紅衣大炮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183章 招攬第208章 夜陷登州第260章 挖一個大坑第155章 送糧食的來了第427章 再破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239章 書信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213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396章 睚眥必報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89章 雙方反應第377章 喜峰口失守(一)第229章 宋獻策說江山第461章 大決戰(一)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296章 林丹汗來攻第30章 逃之夭夭第181章 再見顧三麻子第462章 大決戰(二)第134章 曹化淳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27章 後金勇士鰲拜第178章 婁東張採第372章 誰纔是漁翁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256章 叛軍的末日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48章 玩也玩不過我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458章 北京第14章 我的老婆叫董小宛第410章 義軍第23章 狡兔三窟第440章 朔州失陷(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东县| 乌审旗| 宣威市| 华亭县| 花垣县| 大同市| 桑日县| 广宁县| 洪雅县| 阳东县| 师宗县| 高安市| 平阴县| 大洼县| 阜康市| 阿合奇县| 合水县| 镇远县| 华宁县| 上栗县| 澄城县| 海门市| 兴宁市| 博湖县| 大余县| 玉门市| 神农架林区| 达拉特旗| 社旗县| 凤阳县| 怀远县| 塔河县| 石柱| 屏东市| 霸州市| 黄龙县| 大宁县| 明水县| 新竹市| 宣化县|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