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8章 北京

曹三喜是在睡夢中被驚醒的,他望著手中的信件,雖然只有幾十個字,但是卻是如同一道霹靂一樣,正中曹三喜的腦海,因爲上面傳來的消息實在是太讓人震驚了。崇禎皇帝居然死了,李信居然被封爲漢王,更重要的是,建奴即將殺到北京城來了。儘管今天也有敗兵逃到京師,但是所說的消息都不怎麼詳細。曹三喜從這上面可以看的出,日後的李信恐怕不僅僅是一個漢王那麼簡單了。

“快,快,備馬,去溫閣老家中。”曹三喜想到李信的命令,不敢怠慢,趕緊命人準備了馬匹,雖然京師已經戒嚴,可是曹三喜是什麼人物,這些年在北京,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加上要見的是溫體仁,自然是無人敢阻攔了。

溫體仁實際上並沒有睡,這個時候的他,實在是沒有心思去睡,崇禎離京,他主掌朝政,也是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之處,今日敗兵進城,雖然說的不怎麼詳細,但是皇帝幾十萬大軍唄擊潰卻是事實,這就讓他憂心如焚了。除掉北京城未來能不能防守的住之外,他更加的擔心崇禎的生命安全,若是崇禎出了事情,天才真是塌了下來,他溫體仁就算是再怎麼有本事,也不可能扛起大明的江山社稷。

“閣老,趁著現在建奴還沒有圍城,不如捨棄京師,前往南京,南京尚有留守,背靠江南富庶之地,休養生息幾年,照樣能延續國祚,帶到殿下長大成人,還能揮軍北進,收復河山。”說話的是戶部侍郎倪元璐。原本是侯恂跟隨崇禎親征之後,他在戶部做主的。

“離開北京,去哪裡?我們這麼多人馬走運河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山東還是有叛軍的,只能是從天津坐船出海,然後前往南京,建奴或許明早就到城下,到時候,我們如何逃的掉。”溫體仁搖搖頭說道。實際上,除掉他所說的這些外,更重要的是南方,哪裡可不是他溫體仁的老巢,而是東林黨人的老巢,無論是周延儒也好,或者是錢謙益也好,都是他的敵人,若是他溫體仁去了南京,還有地位可言嗎?就算是崇禎皇帝封他做了輔政大臣,可是那些文人有無數種辦法,讓他離開朝堂,爲了此事,他也不可能同意去南方的。

“大人,外面有人自稱曹三喜的人要見大人。”這個時候,書房外有下人大聲說道。

“曹三喜?一個商人來幹什麼?”倪元璐正因爲自己的建議被溫體仁反駁了,心中不滿,忍不住冷哼道。

溫體仁聽了之後,面色一動,忽然說道:“去,請他進來,不,老夫親自去請。”說著就站起身來,朝外走去。

倪元璐等人相互望了一眼,心中震驚。溫體仁雖然在民間名聲不大好,但是到底是首輔大臣,誰能當他親自去請的,也只有當今皇上。一個小小的曹三喜又何德何能呢?但是想了想,衆人也跟著走了出去,也想去見個究竟。

“曹東主,下官有失遠迎,還請恕罪。”衆人跟在後面,只見前面有溫府的下人提著燈籠領著一個年輕人走來,那溫體仁卻是滿臉堆著笑容迎了上去,更是讓衆人震驚的是,溫體仁對一個商賈居然口稱下官,看他的模樣,這個“下官”可不僅僅是一個謙虛之詞,好像真的是下官一樣。

“不敢,不敢。”曹三喜雖然自信背後有李信,但是對於溫體仁這個閣老還是不敢怠慢,仍然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說道:“深夜前來叨擾,還請閣老恕罪。”

“曹先生若不是有要事,恐怕也不會來我府上了,請。”溫體仁眼珠轉動,口中卻是笑呵呵的說道。這個時候,各方勢力都在亂動了,作爲天下第一大諸侯,李信自然也不例外。不過,若是如此就讓溫體仁給他好處,恐怕還真是很難。

“這幾位是?”曹三喜掃了倪元璐等人一眼,根據情報,曹三喜自然是認得這幾個人,心中很奇怪,這幾個傢伙可不是溫體仁陣營裡的人物,現在深更半夜聚集在溫體仁府上,這就讓人好奇了。

“事實如此,建奴即將兵臨城下,所以我等再次商議下一步該如何是好?”溫體仁將曹三喜的臉色看在心裡,當下趕緊解釋道:“現在不知道遼國公有什麼打算,兵馬現在到什麼地方了?”

“漢王兵馬護送先皇靈柩,明日就可以到北京城下。但是在這之前,建奴兵馬或許會先到北京城下,漢王請閣老死守京師,許進不許出。違令者斬。”曹三喜對衆人說道。

一瞬間,衆人之間啞火了,面面相覷了。這個曹三喜話裡的信息實在是太驚人了,崇禎陣亡了,李信自稱漢王了,建奴兵馬即將到來了。一時間,衆人一下子感覺腦子不夠用了,一下子呆在那裡。

“皇上!”溫體仁好像是天塌下來的一樣,一下子跪倒在地。他雖然是個奸臣,可是對崇禎還是很忠心的。崇禎就是他的後臺,現在崇禎皇帝倒下了,溫體仁的前途也很渺茫了。

“李信爲何自稱是漢王,非皇室不能稱王?他又有何資格稱王?”說話的是大學士陳演,他倒是注意到裡面的漢王稱呼,其他人一開始正準備痛哭崇禎皇帝,這個時候也被陳演的話所吸引。

“自然是先皇臨終時留下的遺旨,司禮監王公公和遊擊將軍左良玉以及數千御林軍將士作證的。等先皇靈柩回宮之時,自然是有遺旨下達。”曹三喜不屑的說道。這些傢伙不關心大事,卻關心這些事情,莫說這個漢王是崇禎親自冊封的,就算不是,你又能怎麼樣?現在主公兵強馬壯,稱王稱帝天下又有誰說什麼。

“既然如此,下官尊命就是了。”溫體仁這個時候也被兩人的爭吵所驚醒過來,他擦掉自己的眼淚,說道:“只是北京城人手較少,若是建奴強行進攻,恐怕旦夕會陷落的。不知道曹先生可有什麼方法。”

“這是王公公的手諭,閣老可以憑藉手諭調動東廠、錦衣衛番子,相信能抵擋一二,我徵北軍大軍在後追擊,建奴恐怕是沒膽子進攻北京城。”曹三喜又取了一張紙條來,溫體仁接了過來,看了一下,這上面確實是王承恩的筆跡。

“如此甚好。”溫體仁伸手接了過來,點了點頭,只是他的臉上並沒有任何的喜色,崇禎死了,整個大明朝處在風雨飄搖中,李信更是被封爲漢王,這個特殊的王爵,將會在大明朝出現什麼樣的事情,這讓他感覺到前途一片渺茫。

“既然如此,小人先告辭了。”曹三喜深深的望了陳演一眼,對於這樣的人,他現在是記下了,恐怕等李信進城之後,這樣的人物也會是反對的。作爲李信的探子,這些人不注意那就是失職了。

等曹三喜走後,溫體仁淡淡的說道:“諸位,現在事情已經清楚了,皇上駕崩了,漢王奉旨而來,只要我們擋住建奴,大明朝還在,若是擋不住,到時候,不用漢王來找我們的麻煩,這些建奴們就會要了我們的性命。”

“閣老,這個漢王?來歷不正,這個李信膽大妄爲,這是想陰謀篡位,我們絕對不能讓得逞。”陳演大聲的說道。

“對,這個李信就是曹操,閣老,你是首輔大臣,受先皇隆恩,可不能讓奸賊得逞啊!”說話的是代表勳貴一族的新建伯王光通。至於其他的諸如都督袁佑、周銘、周鐸、周鉉等人也都大聲反對起來。縱觀明朝,從來就沒有被封王的異姓。現在李信做到了,衆人都在猜測著這個王爺是怎麼來的。

“不管怎麼樣,我們現在都沒有辦法,諸位,建奴的大軍現在距離我們不遠了,我們能到哪裡去?南下南京嗎?恐怕還沒有到天津就被建奴活捉了,諸位,哪位想做建奴的奴才,我溫體仁不會阻攔,但是我溫體仁卻是不會做背棄漢人的人。”溫體仁手上握著王承恩寫的手諭,淡淡的說道:“諸位,現在我大明御林軍損失殆盡,不想做亡國奴,就認真配合李信,只有李信,只有他的徵北軍才能保住北京城,才能保住我們的性命。漢王,手上有兵才能稱王。他李信野心勃勃,就算沒有這次的事情,他也會在大同或者太原稱王的。先皇在那個地方,或者說,在現在,還有託付的對象嗎?就靠我們,恐怕連北京城都防守不住。這個漢王,我們想不認都難。”

“你們認,但是我絕對不會認的。”陳演掃了衆人一眼,冷哼哼的說道:“依照我看,等退了建奴,我們應該遷都南京纔是,在北方,北京城已經不安全了,建奴大軍隨時南下,難道每次都要勤王救駕嗎?只有遷都南京才能避免此事發生。”說著就冷哼了一聲,告辭而去。

“真是一個無知之人,李信若是那麼好對付,又豈能走到今天的地步?”溫體仁好像是自言自語,又好像是說給衆人聽的一樣,冷笑道:“建奴畏李信如猛虎,有李信坐鎮京師,建奴豈敢前來?”王光通等人聽了之後,點了點頭,眼下京中沒有兵馬,就算是想逃也是不可能的,這些人的根基都是在北京城,到了南方,還有人會理睬的嗎?只要李信厚遇衆人,就算是投降了李信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恭喜溫閣老,賀喜溫閣老。”王光通見陳演走後,就朝溫體仁拱手說道:“能得王爺信賴,日後前程不可限量啊。日後還要閣老多加照顧了。”

“新建伯說錯了,老夫已經是日落西山,哪裡還能照顧伯爺,到時候恐怕還需要伯爺來照顧老朽了。”溫體仁搖頭嘆息道。

“不大可能吧!漢王不是讓閣老主持北京之事的嗎?”新建伯笑問道,其餘的衆人也都驚訝的望著溫體仁,那王光通又說道:“李信雖然實力強大,我等也都要仰仗其鼻息,但是他身邊的文臣到底是太少了,想要奪取天下,恐怕還需要依仗我們的力量啊!”

“正因爲如此,老朽纔要小心。誰也不知道漢王什麼時候不需要我這樣的廢物了。”溫體仁搖搖頭,說道:“諸位,明日將會是最重要的時候,建奴必定會來北京城,而且還是會進攻北京城的,若是我們連一個回合都不能堅守,就算漢王率領大軍前來,對於我們來說,也沒有任何的用處,所以,諸位府中的佃戶、家僕都要貢獻出來,都要給我堅守城池,否則的話,在城門丟失的最後一口,我也會讓九門提督找諸位算賬的。”溫體仁殺氣騰騰,老臉上一片殺機。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衆人連連點頭。除掉陳演,這些人都不是傻子,現在城中雖然兵馬並沒有多少,看上去是城池陷落是肯定的事情,可是在建奴的背後還有十幾萬大軍一起隨後殺至的話,那事情就是有另外一種說法了,建奴就算要進攻北京城,也頂多是騷擾一番,最後進入北京城,成爲北京城主人的也只有李信一個人了,這個時候不做點事情,到時候如何讓李信重用自己呢?這也算是投名狀,這些傢伙祖上可是玩的很順溜,自然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了。

“李信若是如此簡單之輩,也不會有今天了,可笑這些人居然還想著從李信那裡得到榮華富貴,卻不想想,李信此刻能重用我們,也是因爲基礎不牢,需要我們這些人安定人心,所以纔會如此,等到他的根基穩定,這些人若是再不識相,恐怕連性命都難保。”溫體仁望著王文通等人離去的身影,嘴角露出一絲不屑。別人不知道,可是溫體仁卻是知道李信的算計。只是就算他知道了也沒有辦法改變,不如此,就要遷都,南方的那些東林黨人又豈會允許溫體仁站在朝堂之上,爲了自己的官位和性命安全,溫體仁不得不配合李信。

眼下溫體仁知道,朝中雖然有許多不服從自己的人,但是他並不擔心,眼下建奴大軍壓境,這些人或許會對自己不滿,但是絕對不會投降建奴,誰都知道李信大軍就在身後,誰投降了建奴,不但得不到好處,甚是還會留下罵名,這些人顯然都不是傻子。只是李信擊敗建奴之後,那事情就會更加的複雜。

“漢王?崇禎皇帝這是爲什麼,是讓李信上鉤,陷入千夫所指的尷尬境地,更或者是真的相信李信能夠平定天下,現在就給李信做個人情,讓他以後放過自己的子孫呢?”溫體仁老奸巨猾,但是面對這種情,他發現自己還真的猜不到崇禎皇帝到底是想做什麼。

與溫體仁相同的是,在這個時候還有一個人也陷入了苦惱之中,那就是距離北京城不過三十里的皇太極。

原本皇太極認爲李信會爲了不斷的逼迫自己,晚上會強行追擊的,然而沒有想到的是,李信根本就沒有這麼做,晚上還是在原來的地方,這讓皇太極的埋伏成空,失去了擊敗李信的最後機會,皇太極毫不猶豫的命令建奴連夜行軍,儘快到達北京城。他的軍事素養在告訴他自己,這個時候的北京城是最空虛的時候,拿下北京城,不但能得到大量的補給,更重要的是,能威脅李信,讓自己能輕鬆回到關外。

但是此事他並沒有把握,所以只是是默默的騎在馬上,皺著眉頭思索起來。自己能想到的,李信也有可能想到,他是不會讓自己的目的實現的,可是他會採取什麼樣的辦法,還有范文程前往山海關,能不能說服吳三桂,這個也是最重要的,若是能說服吳三桂,那事情就好辦了,若是不能說服吳三桂,自己又應該從哪裡回遼東,山東?或許只有這條路了。

“皇上不必擔心,吳三桂此人對李信不滿久矣。他看上去極爲勇猛,可是實際上卻是膽小的很。他知道一旦李信做了皇帝,對他肯定是不利的,就算不會殺他,但是他也不會有榮華富貴的。”寧完我看出了皇太極的不安,趕緊寬慰道。

“可是他是漢人,我們是滿人。”皇太極又說道。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無論是選擇忠,或者是選擇孝,天下人都是不會說什麼的。”寧完我得意的說道:“這個吳襄或許是一個廢物,但是卻能幫助我們解決此事,也同樣能幫助吳三桂遮掩此事。”

“吳襄,哎!實際上,若是明日能攻下北京城,那就是最好了。”皇太極說道:“只要攻下了北京城,我們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就算李信再怎麼厲害,也不能將我們如何。不過,朕有一個感覺,這個希望恐怕是不大了。”寧完我聽了之後,默然不語,他也認爲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190章 民心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360章 盧象升第333章 兵指科爾沁第442章 建奴出手第315章 偷襲第442章 建奴出手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206章 活捉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459章 衝冠一怒爲父親第327章 一紙書信氣死林丹汗真的死第83章 就是要氣的你吐血第56章 收編第333章 兵指科爾沁第237章 四面皆敵第228章 宋獻策第271章 這就是背叛漢人的下場第158章 其名炎黃第175章 開倉放糧第53章 紛亂的戰場(一)第325章 林丹汗詐死第190章 民心第440章 朔州失陷(二)第55章 豈曰無衣第330章 追殺第93章 夜宴殺機第453章 潰敗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217章 壯哉!明末義士第189章 我也強搶民女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153章 朝野震動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381章 一怒下京師(二)第115章 奸細第400章 反擊第325章 林丹汗詐死第112章 橫掃第280章 我不講規矩了第347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15章 偷襲第100章 決戰(三)第81章 李信真的殺來了第171章 行蹤暴露第3章 煉骨第335章 一場鬧劇第91章 多爾袞和何可綱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318章 潰散第219章 開炮,向我開炮第418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53章 紛亂的戰場(一)第203章 怒而興師第39章 戲耍第271章 這就是背叛漢人的下場第402章 晉商七大世家第42章 誰的機會第336章 遼國公第309章 身臨絕境第156章 朝野震動第98章 決戰(一)第424章 背叛第161章 陰謀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405章 齊聚雲中城第225章 過河拆橋第92章 鴻門宴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243章 好一個吳三桂第69章 瞞天過海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292章 多爾袞的詭計第464章 後記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197章 海賊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87章 來自朝廷的消息第378章 喜峰口失守(二)第416章 奸猾洪承疇第462章 大決戰(二)第45章 騷擾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367章 政客第376章 混戰(三)第66章 騎虎難下第207章 當誅第384章 崇禎很無奈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20章 野心與陰謀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243章 好一個吳三桂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40章 玩的就是你第199章 剿賊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162章 入中原第279章 兵臨城下
第190章 民心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360章 盧象升第333章 兵指科爾沁第442章 建奴出手第315章 偷襲第442章 建奴出手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206章 活捉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459章 衝冠一怒爲父親第327章 一紙書信氣死林丹汗真的死第83章 就是要氣的你吐血第56章 收編第333章 兵指科爾沁第237章 四面皆敵第228章 宋獻策第271章 這就是背叛漢人的下場第158章 其名炎黃第175章 開倉放糧第53章 紛亂的戰場(一)第325章 林丹汗詐死第190章 民心第440章 朔州失陷(二)第55章 豈曰無衣第330章 追殺第93章 夜宴殺機第453章 潰敗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217章 壯哉!明末義士第189章 我也強搶民女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153章 朝野震動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381章 一怒下京師(二)第115章 奸細第400章 反擊第325章 林丹汗詐死第112章 橫掃第280章 我不講規矩了第347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15章 偷襲第100章 決戰(三)第81章 李信真的殺來了第171章 行蹤暴露第3章 煉骨第335章 一場鬧劇第91章 多爾袞和何可綱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318章 潰散第219章 開炮,向我開炮第418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53章 紛亂的戰場(一)第203章 怒而興師第39章 戲耍第271章 這就是背叛漢人的下場第402章 晉商七大世家第42章 誰的機會第336章 遼國公第309章 身臨絕境第156章 朝野震動第98章 決戰(一)第424章 背叛第161章 陰謀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405章 齊聚雲中城第225章 過河拆橋第92章 鴻門宴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243章 好一個吳三桂第69章 瞞天過海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292章 多爾袞的詭計第464章 後記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197章 海賊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87章 來自朝廷的消息第378章 喜峰口失守(二)第416章 奸猾洪承疇第462章 大決戰(二)第45章 騷擾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367章 政客第376章 混戰(三)第66章 騎虎難下第207章 當誅第384章 崇禎很無奈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20章 野心與陰謀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243章 好一個吳三桂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40章 玩的就是你第199章 剿賊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162章 入中原第279章 兵臨城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桐梓县| 鄂伦春自治旗| 方山县| 闽侯县| 内黄县| 炎陵县| 万州区| 昭平县| 佳木斯市| 溧阳市| 公主岭市| 宜黄县| 定南县| 太和县| 临漳县| 中西区| 榆社县| 佛学| 武平县| 尚志市| 安仁县| 尤溪县| 论坛| 来宾市| 榆林市| 慈利县| 荃湾区| 连云港市| 得荣县| 阿拉善盟| 高邑县| 沾益县| 遂昌县| 白水县| 蛟河市| 伊川县| 凤翔县| 新沂市| 开化县|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