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4章 崇禎很無奈

“臣徵北侯李信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崩钚旁谕醭卸鞯膸ьI下,上了城牆,向崇禎皇帝行了一個軍禮。

“放肆,徵北侯,你爲皇上的臣子,應該行三跪六叩大禮。你居然如此行禮,是在藐視皇上嗎?”那崇禎皇帝還沒有說話,侯恂就站了起來,指著李信大聲的怒吼道。其餘大臣見狀臉‘色’也不好看。

李信心中暗怒,冷笑道:“李信只是一個軍人,如今甲冑在身,自然是行軍禮,當年太祖皇帝在位的時候,也是這麼行禮的,怎麼到這位大人這裡就要換個方式,這到底是要聽太祖皇帝的呢?還是要聽你的呢?還有,我李信拜的是當今天子,而不是你?;噬仙袥]有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說話了?!?

“將軍請起。不必多禮?!背绲澔实勐犃酥?,不但沒有反駁,反而‘露’出笑容來。帝王之心就是如此複雜,若是李信真的三跪九叩了,崇禎皇帝心中還會認爲李信假意謙虛,實際上心中另有算計。而李信卻是按照本‘性’做事,與其他的將軍沒有什麼不同,頂多也就是跋扈了點。將軍有本事自然是跋扈了。

“侯大人這可是對李將軍有偏見?。∧鞘抢顚④姴粦撜液畲笕怂饕Z草不成?”溫體仁‘陰’冷的掃了侯恂一眼。

戶部尚書侯恂?李信掃了那老夫子一眼,在來的路上,李信就將朝廷中大員的信息‘摸’了一遍。只是不曾想到這個侯恂對自己居然有如此大的怨念。在歷史上,侯恂或許大家不知道,但是他的兒子侯方域卻是有名的很。

“老子也沒有搶你兒媳‘婦’,有必要這樣嗎?”李信不屑的哼了一聲,冷笑道:“侯大人,你是戶部尚書,這軍餉、軍糧總得像你要吧!本侯自從爲國效力以來,可從來沒有到戶部領過一文錢,不知道本侯和麾下將士們的餉銀什麼時候送過來??!”

“你?!焙钼犃酥釟獾臍庋嫌?,老臉漲的通紅,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是伸著手指頭指著李信。

“好了,好了?!背绲澔实垡姞?,擺了擺手,說道:“今日徵北侯凱旋歸來,擊敗建奴,當爲之賀,這些小事還是不要計較了,李卿統領千軍萬馬,擊敗敵酋,‘胸’懷寬廣,就不必計較小事了。”實際上,侯恂的困境,崇禎也是知道的,真的算起來,這糧餉還得找崇禎要呢!

“臣遵旨。”李信見好就收,他看的出來,崇禎對他暫時還沒有惡意,自然是不想讓崇禎對他的印象變低了。

“徵北侯,你難道就不怕朕將你留在京師嗎?”崇禎皇帝看著面‘色’俊朗的李信,忽然開玩笑的說道。溫體仁等人聽了之後,不由的打了一個冷顫,這皇帝陛下不張口則已,一張口就嚇人啊!連這種話都說的出來,這李信若是回答錯誤,該如何是好。

“皇上不會留李信在京師的。”李信微笑道:“皇上若是懦弱之主,李信麾下十幾萬大軍使的皇上不敢動手,皇上若是昏庸無能之輩,李信也不敢來之,就算是來了,臣力大無窮,有關羽張飛之勇,這幾個人還不是臣的對手,就算是在千軍萬馬包圍中,臣也不怕。更何況,皇上乃是剛毅英武之主,立志要中興大明,如此一來,更加需要臣這樣的人,爲陛下效力,所以不管怎麼樣,臣都不怕。”

崇禎皇帝聽了之後,面‘色’一動,最後一陣苦笑,這個李信說話還真是不客氣,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對方說的是實情。李信的神勇天下流傳,若是用這種辦法還真不能讓他就範。溫體仁等人聽了之後,面‘色’更是大變,尤其是溫體仁,這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李信在眼下這種情況下殺人,還真是輕鬆的很呢?

“朕觀你的徵北軍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看來你是一個練兵的能手,不如來大都督府,幫朕來練兵如何?”崇禎指著城下的徵北軍,忽然正‘色’的說道。

明末時期的大都督府是明朝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五都督府的總稱﹐統領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機構。朱元璋初置統軍大元帥府﹐後改爲樞密院﹐又改之爲大都督府﹐節制中外諸軍事。

崇禎讓李信來大都督府自然是不會做什麼小兵小將那麼簡單,最起碼也是幾個都督府的都督,這可遠比一般的總兵要威風的多。當然,在這個時候的都督手中的權利自然是比不上一般的總兵了??瓷先ィ绲澔实凼墙o李信升官了,但是實際上,李信手中的權力小了許多。但是崇禎皇帝的話就是聖旨,或者說,崇禎皇帝這是有試探的意味。

李信想了想,忽然說道:“十年之後可以,十年之後,臣願意來京師做個御林軍教頭?!?

“爲什麼要等到十年之後?!背绲澔实塾行@訝了,李信若是拒絕或者是找其他的藉口,崇禎都能接受,可是李信卻說是十年之後,這反而讓崇禎皇帝很好奇。

“因爲臣準備用十年的時間滅掉建奴?!崩钚抛匀徊粫f按照歷史上記載的消息,十年後,大明朝都要滅亡了,而崇禎皇帝只能是在煤山吊死了。到那個時候,崇禎皇帝還記得今日之語嗎?李信又豈會前來做一個有名無實的教頭呢?

“將軍神勇,建奴一遇見將軍更是屢戰屢敗,滅建奴易如反掌,爲何說要用十年的時間?”崇禎皇帝想了想,有些不相信的問道。

“皇上,臣聽說幾年前袁崇煥向皇上保證五年之內滅建奴,可是五年過去了,建奴的勢力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壯大了不少。不是嗎?”李信有些好笑的望著崇禎。

“那是袁逆與建奴相互勾結,纔會造成今日的局面?!背绲澔实勰槨瘉K不好看,他到現在還在記恨著袁崇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錯誤之處。

李信搖搖頭,說道:“臣雖然有十幾萬大軍,但是周圍多是‘蒙’古族人,所以還必須要小心防禦,真正能出手的不過數萬人馬而已;第二,臣面對的是一個王朝,而臣不過是一個臣子;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朝中有人不服臣,會拖臣的後‘腿’。臣說是十年能擊敗建奴,已經是很短的時間了。”建奴若是這樣容易就被消滅,也不可能建立一個王朝了。

“真的需要那麼久?”崇禎皇帝面‘色’‘陰’沉,他心裡還是有些不相信李信說的話,認爲李信這只是一個託詞。

“或許會更久?!崩钚艊@了口氣,望著崇禎皇帝,這個皇帝勤政,在歷史上也很難得的。正是如同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君非亡國之君,而臣是亡國之臣。只是他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顯的太‘操’切了,對於一個重病患者來說,卻是承受不住。當下解釋道:“皇上,這打仗看似軍隊的較量,但是實際上卻是糧草、錢財的較量。就說臣的徵北軍,這裡有三萬人,皇上可知道每天消耗的糧草是多少嗎?是朝廷十幾萬大軍的總和,每次打仗臣都要小心翼翼,每一粒糧食都得算著過,打仗不能超過一個月,否則臣的糧餉就支撐不住。而建奴不用,他有朝鮮供給他的糧草,這些年,建奴也曾從中原賺取了大量的糧草,足以彌補自己軍隊的消耗??墒侵性煌?,江南一帶富商甚多,他們用糧食來釀酒,可是在河南呢?饑民遍地,餓殍遍野。莫說是糧食,就是樹皮也難找了?;噬?,打仗可沒那麼簡單?”

“這點朕不用你來說?!背绲澔实勖妗⒗?。

“臣這次前來是因爲軍中糧草不足,不能回草原,還請皇上撥付一些糧草。好回草原。建奴皇太極已經離開喜峰口,而臣現在並不在草原,皇太極難免有可能襲擊漠北。”李信嘆了口氣,碰到這麼一個剛愎自用的皇帝,也確實不好對付。

“徵北侯勞苦功高,雲中城雖然是草原大城,可是與京師相比,恐怕是差了許多,侯爺不如在京師多休息幾天,看看京師的風光也是好的?!睖伢w仁忽然笑呵呵的說道:“只有徵北軍,就不必擔心了,臣這就讓人調撥糧草,犒賞三軍。”

溫體仁不‘陰’不陽,崇禎皇帝聽了之後面‘色’平淡,好像是沒有聽見的一樣。王應熊等人也都默不作聲,溫體仁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想讓李信留在京師,就算是不殺了他,也是要軟禁他。

“不知道朝中哪位將軍能夠坐鎮徵北軍?洪承疇?徵北軍上下恨不得吃了他的‘肉’,若不是他無能,本侯又何必捨棄喜峰口這樣的險要關隘,去援救他,最後導致建奴集中將近十萬大軍進攻喜峰口,本侯部將句突寧死不降,最後戰死在喜峰口,如此無能之人也想統領徵北軍這樣的虎狼之師?盧象升,一個書生而已,就算是有點本事,更加不是當一個統帥的料,因爲本侯軍中,勇猛之將不計其數,盧象升如何能行?至於其他的祖大壽、吳襄等等更是連給徵北軍提鞋的資格都沒有?!崩钚殴笮?,指著溫體仁,冷笑道:“若不是建奴勢大,你以爲本侯願意領兵作戰嗎?還不如摟著嬌妻美妾遊玩天下呢?溫大人只要你能找到一個能夠讓人心服口服的將軍來,我李信願意留在京師?!?

“好了,好了。不要說了。”崇禎皇帝擺了擺手,皺了皺眉頭,說道:“徵北侯還是留在漠北的好,無論是洪承疇還是盧象升,都是有事情要做?!背绲澔实酆鋈灰魂嚐灒蚕胫尷钚烹x開徵北軍,將這股力量掌握爲自己所有,但是李信的話點醒了他。這個李信雖然對自己、對朝廷很忠心。但是下面的那些武夫們就不一定了,也只有李信能夠壓得住他們。調走了李信,誰也‘弄’不好徵北軍。

這就好像當年皮島的‘毛’文龍一樣,袁崇煥前腳殺了他,後腳就玩不轉皮島了。眼下李信也是如此,就算是將李信留在這裡,恐怕也無人能夠管得了徵北軍,既然如此,還不如讓李信留在徵北軍。十年就十年,只要平定了中原,還怕李信如何嗎?

崇禎皇帝一發怒,周圍的人自然是不好說話了。各個都站在那裡。等候著崇禎的決定,只有侯恂用憤怒的眼神望著李信。他是恨不得李信這樣的賊子死的乾乾淨淨的好。只是崇禎皇帝不敢將李信如何,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侯大人,你還是去給徵北軍準備一些糧草吧!”溫體仁將侯恂的神‘色’看在眼裡,心中現出一絲幸災樂禍來,這個傢伙平時可是沒少找自己麻煩。沒想到,在這個地方,碰到李信這樣的人物,讓他有萬般的本事也沒有辦法使出來。

“徵北侯,朕想調一部分徵北軍入中原,剿滅中原的叛逆,你認爲如何?”崇禎皇帝好像沒有察覺到自己麾下的兩個臣子正在明爭暗鬥,而是對李信說道。

李信心中一陣冷笑,這個崇禎總是說信任自己,但是實際上,還不是想著向自己軍隊摻沙子,想著用各種辦法來削弱自己。只是自己真的那麼好欺負的嗎?當下臉上一片恭敬,朝崇禎拱手說道:“能爲皇上效命,想軍中上下無一不歡騰。只不過,在這裡面還有一點小問題。還請皇上明察。”

“哦,那你且說說?!背绲澔实圩旖恰椤瘎?,滿不在乎的望著李信說道。只要是李信答應了,那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因爲臣當初草原的時候,手中兵馬太少,所以提高了餉銀,根據臣的瞭解,徵北軍的餉銀是朝廷士兵的三倍還多一點,而且是十足的餉銀,不存在上下剋扣的問題,大約每個人三兩到四兩,或者甚多;其二,在軍中,士兵們每天吃三餐,而且每餐都有‘肉’,或者是羊‘肉’,或者是豬‘肉’,還有牛‘肉’什麼的。其三,每次作戰的時候,所獲得的金銀財寶,大部分都是要上‘交’徵北軍的,一部分分發給士兵,爲士兵所有;其四,士兵立功了就要賞,犯了錯誤就要罰。將軍的親兵隊和士兵都是一樣的?!崩钚诺椭^說道。卻沒有注意到崇禎皇帝的臉‘色’越來越差了。

明軍的軍餉怎麼算的,就按照戚繼光那個時候算,他在東南沿海募兵,規定每人年餉銀爲十兩,到北方薊鎮後,守衛邊牆的募兵年餉增至十八兩。這都是戰略要地的募兵價格,如果不是要參加重要戰鬥,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價格要更低。甚至還有受募者日銀一分之說。年餉還不足四兩的。到崇禎年間,戰‘亂’頻繁,大量百姓流離失所,食無所依,募兵變得容易,加上朝廷財政緊張,軍餉又比同期低了很多。若是加上上下剋扣,那士兵們拿的更少了。

崇禎只能是嘆了口氣,深深的望了李信一眼,卻見李信面‘色’平淡,好像是說了一件極爲普通的事情一樣。他這個時候才知道李信的軍隊爲什麼那麼驍勇了,原來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如此多的金銀支撐,難怪士兵們都爲他賣命了。

“侯爺麾下兵馬十幾萬人,若是按照侯爺現在的算法,每個月兵餉達到數十萬之多,若是加上其他的,侯爺每個月的消耗多大百餘萬兩銀子,侯爺,您有這麼多的錢嗎?”王應熊顯然不相信李信會對士兵的待遇如此之好。他仔細算一算,猛的發現李信每個月的支出多達百餘萬兩白銀,這個數字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莫說李信只是佔據蠻荒之地的草原,就算是在中原江南之膏腴之地,恐怕也支撐不住吧!

崇禎皇帝聽了之後,也點了點頭。就算李信每月支出沒有百餘萬兩,七八十萬兩也是有的,每年下去,幾乎近千萬兩白銀。而明朝在國力強盛的嘉靖年間,每年的中央財政收入僅兩百萬兩白銀;到了萬曆初年張居正改革後,增加到了四百萬餘兩;萬曆末年,因爲遼東滿洲興起,驟加“遼餉”應付軍事需要,達到了五百二十萬兩,併成了固定的數額。就算是到了崇禎年間,既有遼東戰事越發‘激’烈,只好採取竭澤而漁的政策加派“遼餉”、“練餉”等,到現在年收入也不過一千餘萬兩白銀。就算是這樣,朝廷還是入不敷出??墒抢钚爬u多大的地盤,就能投入這麼多,難道李信有點石成金之術,或者說,李信麾下的晉商七大世家富可敵國?否則的話,他怎麼會有如此多的銀子呢?若是能讓李信進獻點銀子,或許能緩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崇禎一想到這裡,就朝李信望去,莫說是崇禎,就說是溫體仁等人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李信可是有錢的主,居然支撐這多軍隊。想必在雲中還是有不少的金銀,若是送到北京來,想來朝廷也能鬆一口氣了。

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409章 密議第193章 逼迫第36章 勸降第85章 錦州上下第145章 大戰林丹汗(一)第367章 政客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93章 夜宴殺機第169章 白蓮聖母再現第326章 真的死了嗎第94章 離開西山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34章 被人中傷的多爾袞第400章 反擊第345章 誰勝誰負第14章 我的老婆叫董小宛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255章 狗急跳牆了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244章 彼此利用第355章 讓開一條道第13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290章 悲催的代善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367章 政客第26章 山海關事件第396章 睚眥必報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211章 飛馬定登州第302章 崇禎來信第261章 坑死你第29章 揚威第243章 好一個吳三桂第410章 義軍第267章 對策第348章 皮島落幕第296章 林丹汗來攻第381章 一怒下京師(二)第406章 計議第203章 怒而興師第50章 援軍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270章 李永芳第161章 陰謀第393章 摧枯拉朽第355章 讓開一條道第59章 圍剿第29章 揚威第188章 周道登,你行嗎?第166章 白蓮聖母第264章 離開登州第221章 二敗毛承祿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275章 巧奪連山關(二)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205章 臨陣脫逃第402章 晉商七大世家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196章 李代桃僵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132章 殺人盈野第369章 和議第420章 看誰有耐心第72章 天降大霧第379章 背叛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139章 我是打醬油的第194章 皮島水師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336章 遼國公第172章 江南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272章 破鎮江堡第300章 奸臣當道大明朝第443章 崇禎親征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458章 北京第86章 崇禎皇帝第454章 崇禎之死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76章 祖大壽上當第351章 周延儒罷相第267章 對策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152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37章 定計第235章 小樣,就你也想詐城第336章 遼國公第58章 各方反應第293章 敲詐第236章 家事第326章 真的死了嗎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205章 臨陣脫逃第278章 兩難之間第96章 大軍開拔
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409章 密議第193章 逼迫第36章 勸降第85章 錦州上下第145章 大戰林丹汗(一)第367章 政客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93章 夜宴殺機第169章 白蓮聖母再現第326章 真的死了嗎第94章 離開西山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34章 被人中傷的多爾袞第400章 反擊第345章 誰勝誰負第14章 我的老婆叫董小宛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255章 狗急跳牆了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244章 彼此利用第355章 讓開一條道第13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290章 悲催的代善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367章 政客第26章 山海關事件第396章 睚眥必報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211章 飛馬定登州第302章 崇禎來信第261章 坑死你第29章 揚威第243章 好一個吳三桂第410章 義軍第267章 對策第348章 皮島落幕第296章 林丹汗來攻第381章 一怒下京師(二)第406章 計議第203章 怒而興師第50章 援軍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270章 李永芳第161章 陰謀第393章 摧枯拉朽第355章 讓開一條道第59章 圍剿第29章 揚威第188章 周道登,你行嗎?第166章 白蓮聖母第264章 離開登州第221章 二敗毛承祿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275章 巧奪連山關(二)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205章 臨陣脫逃第402章 晉商七大世家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196章 李代桃僵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132章 殺人盈野第369章 和議第420章 看誰有耐心第72章 天降大霧第379章 背叛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139章 我是打醬油的第194章 皮島水師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336章 遼國公第172章 江南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272章 破鎮江堡第300章 奸臣當道大明朝第443章 崇禎親征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458章 北京第86章 崇禎皇帝第454章 崇禎之死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76章 祖大壽上當第351章 周延儒罷相第267章 對策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152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37章 定計第235章 小樣,就你也想詐城第336章 遼國公第58章 各方反應第293章 敲詐第236章 家事第326章 真的死了嗎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205章 臨陣脫逃第278章 兩難之間第96章 大軍開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沿河| 措勤县| 铜梁县| 新宾| 广宗县| 武安市| 正定县| 涿鹿县| 比如县| 阳西县| 富裕县| 祁连县| 西林县| 启东市| 中卫市| 宾阳县| 肇源县| 大厂| 永顺县| 垦利县| 乌拉特前旗| 鸡泽县| 德化县| 花莲县| 当涂县| 密山市| 新余市| 开封县| 海晏县| 五家渠市| 东台市| 黔江区| 安国市| 车险| 佛山市| 确山县| 五指山市| 贵州省| 囊谦县|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