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3章 逼迫

“皮島?黃龍?”溫體仁想了想,搖搖頭說道:“此事與皮島黃龍有什麼關係?這個水師難道能有什麼用?阻擋孔有德?咦!不好。”溫體仁好像是想到了什麼,面色一陣大變。

“閣老。”那書辦小心翼翼的望了一眼溫體仁。

“黃鐘,你在內閣多少年了?”溫體仁掃了那書辦一眼,和顏悅色的問道。

“已經有五年了。”黃鐘低著頭輕輕的說道。他聲音極爲平淡,低著頭也看不出一點表情。好像這五年就如同一天一樣。

“別人兩三年都已經外放了。你難道不想嗎?”溫體仁望著眼前的黃鐘,搖搖頭,在任何時候,官場上都是需要上面有人的,無疑,這個黃鐘上面就是無人,或者說,這個黃鐘不會做人,否則的話,或許早就有人將其舉薦,到下面當一知縣啥的了。

“請閣老吩咐。”黃鐘雖然人比較木訥,又不善於巴結人,但是到底是做了內閣的書辦,也是一個聰明人,趕緊拜了下來。

“很好。”溫體仁見狀點了點頭,說道:“皇上讓老夫去做一件事情,只是朝中公務繁忙,你就給老夫跑跑腿,這次回來後,老夫自然會提拔你的。”

“下官明白,請閣老吩咐。”黃鐘神情一愣,很快就點了點頭。

“很好。”溫體仁抓起一邊的毛筆,就準備了寫了起來,寫到半中間又停了下來,思索了片刻,方說道:“你立刻從天津衛出發,坐船經過海路,去登州,等候雲中指揮使李信,見到李信之後,告訴他,小心皮島總兵黃龍。”

“黃龍?”作爲內閣的書辦,黃鐘自然知道這個黃龍是什麼人,更是知道皮島總兵是做什麼的。一下子遲疑起來。

崇禎三年明將劉興治接受了皇太極的招降,暗中準備再次叛逃後金。當時因其兄弟劉興祚戰死殉國,朝廷懷疑劉興祚再假死叛投後金而未與撫卹,他氣憤不平,遷怒代署皮島諸務的陳繼盛有意不奏報。平時兩人不睦,此時遂動殺機,借祭祀劉興祚,設計將陳繼盛等十一人殺害,舉兵叛亂,到處殺掠。明朝聞變,派副總兵周文鬱等入島安撫。劉興治接受安撫,叛亂漸息。五月,任命錦州參將黃龍爲徵虜前將軍都督僉事,鎮守登萊、東江,駐皮島。東江局勢暫時穩定下來。黃龍也就做了皮島的總兵了。他統領的水師縱橫大海之上,就是建奴也得小心翼翼。當然,這個時候皮島水師的威懾力遠不如當初的毛文龍。但是不管怎麼樣,皮島就是皮島,溫體仁讓黃鐘去告訴李信,小心皮島黃龍,這就讓黃鐘感到一絲驚疑,驚疑之後就是害怕。他發現自己已經介入到首輔和次輔之間的鬥爭之中,這就讓爲難了。

“怎麼?你不願意?”溫體仁雙目中閃爍著寒光,冷冷的問道。

“下官不敢,下官這就去辦。”黃鐘打了一個顫抖,面色嚇的蒼白,趕緊拱手說道。

“去吧!放心,少不了你的好處的。”溫體仁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揮了揮手。臨走的時候,還不忘畫了一個大餅。

“是。”黃鐘趕緊退了下來。

“哼,周延儒,你想讓黃龍來對付李信,卻不知道皇上此刻的心思,真是可悲啊!”溫體仁望著黃鐘離去的身影,溫體仁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之色。不得不說,溫體仁是一個聰明的主,一下子就從周延儒說話的一絲蛛絲馬跡中判斷出周延儒心中所想。李信現在即將到達登州,在那裡上岸,或者是進攻叛賊也好,或者是賑災也好。不管怎麼樣,最後他都是會離開山東的,山東不是他的大本營。他是要回草原。回草原的話,或走陸路,經過直隸、宣府一帶回雲中,而另一條道路就是走海上,經過錦州一帶回自己的大本營。李信現在敢走陸路嗎?恐怕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會,如此一來只能走海路了,所以周延儒纔有了皮島之說,皮島總兵黃龍手握水師兵馬,在大海之上可不同於陸地,陸地上還能逃跑的,在海上,幾發炮彈過去,那就是死亡,葬身大海恐怕誰也不能說什麼,就算是李信的十幾萬大軍也是如此。大海神秘莫測,或爲大風席捲。各種藉口足以應付雲中的那些丘八,到時候李信一死,不但周延儒的威脅可以消失,就是雲中的十幾萬精兵對朝廷的威脅也會消失,可以說,周延儒此舉若是成功過了,就等於幫助朝廷解決了一個大麻煩,立下了大功了。

可是周延儒成功了,那就意味著他溫體仁倒黴了。周延儒立下如此大功,在朝中地位也就穩固了,就算是崇禎皇帝也不能拿他怎麼樣。地位穩固了的周延儒又豈會允許自己的政敵還留在朝廷裡面的呢!所以,衝著這一點,溫體仁也絕對不能讓周延儒的算計成功。

事實上,也確實如同溫體仁所想像的那樣,周延儒聽說李信在山東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除掉李信,崇禎的態度他是看的清清楚楚,若是沒有行動,自己離開朝廷是遲早的事情,溫體仁這個狼子野心的傢伙可不會讓自己好過的,若是能挽回聖眷,就必須立下功勞,讓崇禎知道自己還有用處。眼下崇禎最煩心的是什麼,一是建奴,二是內亂,三就是李信。解決建奴,周延儒沒這個本事,解決內亂,周延儒也不行,可是解決李信,以前沒本事,可是現在機會來了。那就黃龍。只要黃龍能在海上殺了李信,周延儒就勝利了。黃龍能在海上殺了李信嗎?在周延儒看來是絕對可以的,海上不同在陸上,李信縱橫草原,但是絕對是不可能縱橫海上的。加上李信兵少,根本就沒有人護衛,殺李信就如同殺雞爾。

周延儒也知道,這是殺李信的最後一次機會了,一旦李信回到草原,周延儒再也沒有機會對付李信。所以他毫不猶豫的下達命令,冒著被崇禎認爲勾結外將的危險,也要除掉李信。

茫茫大海,近千艘鉅艦航行其上,綿延數百里,運糧船在中間,顧三麻子戰艦在周圍,沿途倒是也見到一些海賊,見到如此多的鉅艦,自然是不敢亂來,逃之夭夭。倒是顧三麻子得意了許久。因爲實在近海,從吳淞口到現在,都沒有半點損失。

“張先生,這次我可是又有點進步了。”中間大艦上,張採和李信隔案而坐,上面正擺著一副殘棋,李信面帶微笑,手上捏著一粒白色的雲子,笑呵呵的說道。

“哼!那又如何,不照樣是失敗了嗎?”張採一臉的不屑之色,心中卻是感嘆李信的智慧,從吳淞口到現在,大多數都是在無聊的時刻,就是張採因爲船艙中並沒有多少的書籍,無聊之後,雖然討厭李信,但是在李信的邀請下,還是用下棋的方式來打發這種無聊的時間。不過,他很快就發現,在戰場上戰無不勝的李信,居然是一個臭棋簍子,這下找到快樂的地方了,每天都要虐個李信兩三次。只是沒有想到的是,李信每次戰敗不以爲恥,反以爲榮,一旦有了進步,更是得意的好幾天,弄的張採都很佩服李信的無恥。

“咳咳!先生,你看再到前面就是登州了。不知道先生何以教我?”李信笑瞇瞇的摸著雲子說道。

“教你?”張採睜大著眼睛望著李信,卻是不明白李信爲什麼會有這句話,難道他真的以爲自己會爲他效命嗎?

“近百萬石的糧食,要是想發給山東災民,總得有一個章程來。若是馬上征戰,自然是我等衝鋒在前,可是這安撫百姓,治理境內,卻是需要如同張先生一般的人。若是讓我等這樣的粗鄙之人去放賑,恐怕是好心辦壞事了。我等名聲倒沒有什麼,只是這災民?張先生,你以爲呢?”李信漫不經心的說道。

“你這是在威脅我?”張採聽了氣的一佛生天,二佛出世。忍不住站起身來指著李信說道。

“先生若是如此認爲,我也沒有辦法。”李信仰起頭,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說道:“只要能讓這些糧食爲山東百姓所有,我施展點手段又怎麼樣呢?”

“你。”張採聽了李信恬不知恥的話,氣的渾身發抖,最後甩了甩袍袖,轉身就走。

半響之後,香風捲過,就見董小宛手上捧著一杯香茗走了上來,身形婀娜多姿,只是最近消瘦了不少。

“你不在船艙中休息,來這裡做什麼?”李信見狀臉上露出一絲憐惜來,伸手接過香茗,卻是將董小宛擁抱在懷裡。

董小宛忐忑不安的掃了周圍一眼,臉色微紅,卻又是滿臉歡喜之色,顯然很享受李信的這種親暱。最後揚起頭,說道:“李大哥,那張先生是一位大才,李大哥爲什麼要逼他呢?剛纔我在張夫人那裡坐的時候,見他口中不停的埋怨李大哥呢?”

“他是一位大才不錯,可是這樣的人卻不願意爲我所用,不逼他,他怎麼會爲我出主意呢?”李信摸著董小宛的小腦袋說道。

第449章 崇禎的昏招第214章 盡是無能之輩第211章 飛馬定登州第101章 決戰(四)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448章 姜瓖之死第225章 過河拆橋第297章 肉夾饃林丹汗第353章 多樣溫體仁第43章 可悲的明朝將領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413章 密旨第147章 大戰第130章 風雨聚草原第198章 排除異己第23章 狡兔三窟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336章 遼國公第201章 兩女第247章 崇禎的決定第394章 高猛赤手生擒楊嗣昌第294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67章 第二波援軍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357章 巧奪喜峰口第407章 借道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386章 長平公主與周皇后第41章 皇太極氣的吐血第351章 周延儒罷相第87章 來自朝廷的消息第48章 玩也玩不過我第218章 要挾第46章 引蛇出洞第227章 宋矮子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408章 殺胡口爭端第75章 皇太極割須棄袍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204章 這是一個大坑啊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64章 動搖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308章 王輔臣第236章 家事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336章 遼國公第315章 偷襲第354章 溫體仁的京察第386章 長平公主與周皇后第426章 夜襲第100章 決戰(三)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375章 混戰(二)第323章 推倒第348章 皮島落幕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170章 再見白蓮聖女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348章 皮島落幕第32章 皇太極和多爾袞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80章 李信來了第124章 征討第312章 潛伏第367章 政客第145章 大戰林丹汗(一)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452章 最後的輝煌第462章 大決戰(二)第217章 壯哉!明末義士第8章 錦州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112章 橫掃第44章 祖澤潤想投降第68章 聯軍第462章 大決戰(二)第164章 第163 章 路遇孫元化第425章 進軍殺胡口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464章 後記第422章 開戰第224章 歸降第367章 政客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426章 夜襲第67章 第二波援軍第312章 潛伏第247章 崇禎的決定第65章 行常人所不能第397章 楊嗣昌的主張第200章 故技重施第79章 沮喪的明軍第33章 突出重圍第161章 陰謀第451章 大亂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363章 都不簡單
第449章 崇禎的昏招第214章 盡是無能之輩第211章 飛馬定登州第101章 決戰(四)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448章 姜瓖之死第225章 過河拆橋第297章 肉夾饃林丹汗第353章 多樣溫體仁第43章 可悲的明朝將領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413章 密旨第147章 大戰第130章 風雨聚草原第198章 排除異己第23章 狡兔三窟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336章 遼國公第201章 兩女第247章 崇禎的決定第394章 高猛赤手生擒楊嗣昌第294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67章 第二波援軍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357章 巧奪喜峰口第407章 借道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386章 長平公主與周皇后第41章 皇太極氣的吐血第351章 周延儒罷相第87章 來自朝廷的消息第48章 玩也玩不過我第218章 要挾第46章 引蛇出洞第227章 宋矮子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408章 殺胡口爭端第75章 皇太極割須棄袍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204章 這是一個大坑啊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64章 動搖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308章 王輔臣第236章 家事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336章 遼國公第315章 偷襲第354章 溫體仁的京察第386章 長平公主與周皇后第426章 夜襲第100章 決戰(三)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375章 混戰(二)第323章 推倒第348章 皮島落幕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170章 再見白蓮聖女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348章 皮島落幕第32章 皇太極和多爾袞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80章 李信來了第124章 征討第312章 潛伏第367章 政客第145章 大戰林丹汗(一)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452章 最後的輝煌第462章 大決戰(二)第217章 壯哉!明末義士第8章 錦州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112章 橫掃第44章 祖澤潤想投降第68章 聯軍第462章 大決戰(二)第164章 第163 章 路遇孫元化第425章 進軍殺胡口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464章 後記第422章 開戰第224章 歸降第367章 政客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426章 夜襲第67章 第二波援軍第312章 潛伏第247章 崇禎的決定第65章 行常人所不能第397章 楊嗣昌的主張第200章 故技重施第79章 沮喪的明軍第33章 突出重圍第161章 陰謀第451章 大亂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363章 都不簡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蓝旗| 依兰县| 张家界市| 安福县| 合水县| 临潭县| 江源县| 新邵县| 宿松县| 宁武县| 长治市| 江源县| 安塞县| 阿鲁科尔沁旗| 北票市| 黄龙县| 普安县| 抚松县| 兴仁县| 武定县| 宁化县| 广宁县| 杨浦区| 历史| 河北区| 平阴县| 会昌县| 城市| 宜昌市| 右玉县| 夏邑县| 叙永县| 通州区| 江阴市| 彭州市| 日照市| 天峻县| 泗洪县| 于田县| 措美县|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