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9章 崇禎的昏招

“張光鬥,你敢造反?”姜瓖手執寶劍,望著圍上來的張光鬥等人,雙目中盡是憤怒的光芒。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麾下將軍居然會造反。

“姜瓖,你背棄祖宗,成爲漢奸,天下人都可以要了你的性命,張將軍等人就是不想日後遺臭萬年,纔會棄暗投明,重新歸順我大漢江山。”大軍轉動,李信領著衆將緩緩走了過來。

“哈哈,李信,原來是你。”姜瓖心中一陣苦澀,雖然猜到了,可是也沒有想到,李信居然如此厲害,還是策反了自己麾下的大將。

“姜將軍,看在昔日兄弟的情分上,你還是自盡吧!”張光鬥站了出來大聲的說道。

“張光鬥,你今日背叛了我,日後也不得好死。”姜瓖用憤怒的眼神望著張光鬥,又看了看自己身邊的幾十個親兵,終於將寶劍橫在脖子上,自刎而死。

“就地安葬吧!”李信自然是不會爲這種人風光大葬的,只是問道:“找到索尼了嗎?”

“回公爺的話,這個索尼發現不對,殺來留守的士兵,已經跑掉了,末將已經派人去追了。”張光鬥趕緊說道。

“可惜了,居然讓他給跑掉了。”李信可不認爲這個人能追的上索尼,這個索尼,在建奴軍中,可是智勇雙全的人物,想殺這些人恐怕還有點困難。

果然,一個時辰後,追擊的士兵回來了,他們並沒有發現索尼的行蹤。這讓李信很是不舒服,在大勝之後,也絕對有不完美的地方。

李信在金沙灘只是呆了三天的時間,完成了大軍整編工作,這次歸順的大同精兵中,李信選取了五萬精銳,歸入徵北軍之中,如此一來,加上洪承疇所統領的近一萬大軍,楊嗣昌統領的三萬騎兵,楊振威等人統領的三萬精銳,李信總體已經擁有兵馬有三十萬。一時間聲勢大震,威震天下。

崇禎七年九月一日,李信在大同昭告天下,準備率軍東進勤王救駕,天下一片譁然,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在盧象升勤王之後,李信這個朝廷第一大反對勢力,居然號稱勤王。李信在勤王的同時,又命令山西巡撫吳甡領軍前來大同回合,命令虎烈將軍蔣毅領軍五萬,率領大軍南下,駐守太原等地,與陝西洪承疇一起圍剿山西、陝西的叛軍。又命令虎威將軍楊雄領軍三萬,進攻張家口,堵住建奴大軍的去路,自己率領大軍二十萬東進懷來縣,與建奴大軍決戰。消息傳來之後,天下爲之震動。

懷來縣,大營之中,皇太極面色枯黃,他冷冷的望著跪在地上的索尼,在他身邊,范文程、寧完我、多爾袞等等大金國所有的人都聚集在此。李信出兵的消息,通過探子,也傳到了皇太極的耳中,這讓皇太極有種驚慌失措的感覺,沒想到這個姜瓖居然如此的沒有用處,不但沒有擋住李信,就是連拖住都沒有。大軍前來進攻,如今的皇太極只能是面臨兩個選擇,第一個就是現在趕緊退走,另一個就是在李信沒有進攻之前,搶先滅了崇禎。

“皇上,奴才以爲眼下是見好就收,帶著我們所掠來的金銀財寶和漢人,趕緊退到關外。”說話的是建奴的中間階層,同樣是皇太極稱呼的大金四傑中的遏必隆。

他的話倒是得到大帳中一批人的贊同,畢竟李信擁兵二十萬多萬,真的殺了過來,恐怕是建奴也是要死傷大半的。

“先生,你怎麼看?”皇太極心中十分的不甘心,眼看著就要滅了崇禎,可是眼下好了,居然又要退回去。

“臣以爲這個時候我們不但不能退回去,更是要抓緊時間進攻崇禎。”范文程吸了一口冷氣,說道:“若是以前,崇禎皇帝若是坐鎮北京城,李信前來勤王救駕,我等自然是要退回去,因爲那個時候,坐鎮朝廷的還是崇禎皇帝,李信就算再厲害,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可是眼下不同了,李信此人前來勤王救駕,可不是說他救完了駕就會回到草原,臣以爲他這次絕對是不會回到草原的,他是要在北京城呆下去,他是要做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到那個時候,我們不但是要面對李信,而且是整合了中原的李信。那樣,纔是我們的大敵。”

“不錯,李信此人是不會讓這個機會消失的,他肯定會趁機佔據北京城的。”皇太極也猛的驚醒過來,大聲的說道。

“而且這個時候,臣敢斷定,李信雖然說是勤王救駕,可是大軍的前進速度肯定是很慢的。”范文程得意的說道:“他要尋找時機,若是早一點參與進來,崇禎皇帝肯定會讓他與我們決戰的,這樣,他就不利了,若是遲了,我大軍,滅了崇禎,他勤王救駕還有意思嗎?”

“你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放心大膽的進攻崇禎?”皇太極心中雖然不舒服,但是也是明白,對付李信要遠比對付其他人要難得多。

“不,恰恰相反,我們要在李信之前擊敗崇禎,將崇禎打的落花流水,然後一舉蕩平北京城。”范文程卻是搖搖頭,說道:“我們蕩平北京城,皇上要麼也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者就是將朱明宗室一網打盡,然後撤軍回國,中原江山失去主人,中原的那些野心家們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到時候中原大亂,李信的兵馬也會被拖在中原,這難道不是我們的機會嗎?等到中原廝殺的差不多的時候,大軍入主中原,如此可以建立帝王之業。”

“也只能是如此了。”皇太極心中雖然不大喜歡,但是也沒有辦法。他心中很是氣憤,就是因爲這個李信的存在,讓他入主中原的時間向後無限期的延遲,他不知道的是,也只有李信的存在,纔會讓大明朝的崇禎皇帝這個時候出現在他面前,否則話,終皇太極的一生,也沒有和崇禎對陣的機會。

“可是,李信再怎麼拖延,二十天內,肯定會到達懷來縣,到時候,我們還是要面對李信的。”多爾袞遲疑道。

“不,李信絕對不會在二十天到達懷來縣,他只是會十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就能到達,否則的話,他的勤王只是讓天下人笑話。”寧完我搖搖頭說道。

“哼,那就讓他來,然後讓崇禎皇帝逼迫他與我們決戰,耗死他。”多鐸大聲的說道。

“住口,若是那樣,對我們有什麼好處?”皇太極十分不滿的罵道,消耗李信的實力固然是好的,可是李信此人詭計多端,誰也不知道,他還有沒有其他的計策,來解決此事,將所有的希望都壓在崇禎身上,無疑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皇太極是沒有這個習慣的。

“皇上說的不錯,李信此人詭計多端,必定有辦法對付崇禎,所以臣以爲,應該儘早解決崇禎,然後攻佔北京城。”范文程趕緊說道。

“先生如此說,是不是已經有了計策了。”皇太極將范文程的臉色看在眼中,心中一動,頓時好奇的問道。

“皇上聖明,臣有一計,不但可以輕鬆解決崇禎皇帝,甚至連山海關我們都能拿在手中。”范文程得意的說道。

“先生請說。”皇太極聽了之後,十分高興,趕緊催促道,其他的諸如多爾袞、多鐸、豪格等人也用希冀的眼神望著范文程,等待著范文程的妙計。

“在崇禎軍中,最厲害的,對我們威脅最大的乃是關寧鐵騎。我們只要對付了關寧鐵騎,甚至將其策反,事情就好辦多了。”范文程笑瞇瞇的說道。

“這個祖大壽,我大金可是策反他好多次了,祖大壽還是如此,想策反他恐怕很難啊!”皇太極搖搖頭說道。勸降祖大壽,這種事情不知道幹了多少次了,幾年前,在大淩河邊,祖大壽已經到了生死關頭,那個時候都沒有勸降成功,更何況是現在了。

“嘿嘿,這次可是不一樣。若是崇禎皇帝要殺了他,他如何不降?”范文程冷森森的說道。

“離間計?”多爾袞聽了之後搖搖頭說道:“這個時候恐怕不行了,崇禎皇帝就算是懷疑祖大壽,恐怕也要等到擊退我軍之後,纔會行動。”

“這個時候,他是不得不行動。”范文程盯著皇太極一眼,說道:“臣已經打探清楚了,這次隨軍出征的將領中,吳襄就在其中,嘿嘿,臣還打探清楚了,吳襄這些年給我們運來的鐵器、還有情報什麼的,祖大壽的兒子祖澤潤也是攙和在裡面,皇上,這個可是一個好機會啊!”

“你是說,逼迫他們?”皇太極雙眼一亮,猛的大聲的說道。

“我們先可以誘降,誘降不成,我們可以勸降,勸降還不成,我們可以逼降。”范文程惡狠狠的說道。他面色陰沉,雖然一身青衣,但是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一個讀書人,就好像是一個惡魔一樣。

“眼下也只能是如此了,只要逼降了祖大壽,我們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敗崇禎皇帝,奪取北京城。”皇太極也點了點頭,不得不說,這是最佳的辦法,也是最合適的辦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樣的目標。

在河的對岸,明軍大營綿延數十里,崇禎皇帝的天子旗幟迎風飄揚,在祖大壽等人幫助下,崇禎的大營自然是易守難攻之所,這些日子,崇禎的大軍和建奴是隔河相望,雙方也曾經發生過幾場大戰,可是最後都是匆忙收場。不過,崇禎卻很高興,因爲他的目的總算是達到了,也就是將建奴抵擋在桑乾河的北面,京師暫時沒有什麼大的危險。更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路勤王大軍也都紛紛前來,或是數百,或是數千,尤其是盧象升捨棄了高迎祥的大軍,率領千餘兵馬到來,更是讓崇禎鬆了一口氣。

只是好景不長,李信的檄文傳至天下,崇禎皇帝也收到了,對於李信的到來,崇禎皇帝是又氣又怒,姜瓖違抗聖旨不來勤王,最後爲李信所滅,現在李信佔據了大同,甚至洪承疇也投降了此人。如此一來,山西、陝西就落入李信之手,這讓崇禎皇帝很是憤怒。只是眼下還要對付皇太極,崇禎皇帝只能是將自己的憤怒壓在心裡,等擊敗了皇太極再與李信計較。

“勤王兵馬來多少了?”崇禎皇帝望著面前的盧象升,盧象升現在是又幹又瘦,雙目中露出疲憊之色,這些日子他十分的勞累,在以前,大軍爲了擺脫高迎祥,就耗費了大量的力氣,更重要的是明朝內部的鬥爭,高起潛與他有仇,不停的分兵,讓他心中很是不滿,而到了大營之後,崇禎皇帝本就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主,在這裡,自己不懂得軍事不說,還事事幹涉,搞的祖大壽十分被動,也只有盧象升這個文官在一邊勸說,這才讓大軍勉強維持戰鬥力。

“大營之中現在已經有二十萬大軍了,足以應付建奴。”盧象升想了想,委婉道:“皇上,現在大軍在此,每足以抵擋建奴,陛下乃是一國之君,實在不必在此,親臨沙場。”盧象升現在恨不得崇禎皇帝立刻回宮,這不是說盧象升不忠於崇禎,相反,他比任何人都忠於崇禎,但是正因爲他忠於崇禎,纔不願意崇禎留在這裡。崇禎不能打仗,也不會武藝,相反,爲了保證崇禎的安全,還派遣了大軍前來保護,本身就是一個累贅,更重要的是,崇禎還對大軍指手畫腳,更是有損明軍戰鬥力。

崇禎皇帝聽了之後,皺了皺眉頭,他並沒有聽出盧象升言語之間的意思,只是輕輕的說道:“朕在此,就是威懾建奴的,怎麼卿認爲這樣的大事,若是沒有朕在這裡,如何能對付的了建奴?不說別的,朕在此,最羣起碼也能抵擋十萬大軍。看看,建奴到現在不是還不敢進攻的嗎?”

盧象升聽了之後,心中露出一絲苦笑來,這個崇禎皇帝還真是有意思,還認爲自己能抵十萬大軍。但他還是說道:“皇上所言甚是,臣認爲建奴必退,眼下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只要遼國公的徵北軍到來,建奴就會撤退,眼下只要守住桑乾河,我軍就能擊敗建奴。”

盧象升一邊說著卻是沒有看見崇禎的臉色是越來越差,崇禎皇帝是何許人物,本來就是看不慣李信了,這個時候盧象升居然將所有的功勞都推給李信,將希望寄託給李信,這讓他如何開心的,當下冷哼道:“盧大人還是好生下去安頓軍隊吧!”

盧象升聞言一愣,頓時明白自己說錯了話,正待退了下去,忽然太監王承恩走了進來,他看了盧象升一眼,然後在崇禎耳邊清清的說了一句。

“混蛋,可惡。”盧象升正在驚訝的時候,聽見崇禎皇帝面色大變,指著王承恩大喝道:“他是官軍還是土匪,這樣的人該殺,傳旨,將祖澤潤斬首示衆。”

“慢著。”盧象升聽了之後,面色一緊,也不管君前禮儀,趕緊大聲的止住,大聲說道:“皇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讓皇上如此動怒?”

“祖澤潤強搶民女,藐視王法,難道不應該殺嗎?”崇禎皇帝冷冷的望著盧象升說道:“怎麼,盧大人,你認爲這樣的人改如何處置的好?”

“這?”盧象升聞言感覺到爲難了,當下吸了口氣,想了想說道:“皇上,按照朝廷的律法,祖澤潤應該被斬殺,只是,皇上,眼下此人卻是不能殺啊!朝廷雖然有二十萬大軍,可是皇上,真正有戰鬥力的只有關寧鐵騎啊。只有關寧鐵騎才能和建奴一戰,等到徵北軍來的時候,也只有關寧鐵騎才能震懾李信的徵北軍,這個時候若是殺了祖澤潤,這萬一?”盧象升有些擔心的望著崇禎皇帝。

“你擔心什麼?難道擔心祖大壽他敢謀反,會與建奴勾結的嗎?”崇禎皇帝大聲的說道。他自詡愛民如子,這個時候他麾下的將軍居然發生強搶民女的事情來,極大的壞了他的名聲,崇禎如何不生氣?

“皇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盧象升還是小心翼翼的說道。他是真的擔心大軍的情況,如今的明軍看上去人數很多,但是到底不是精銳,真正稱爲精銳的也只有關寧鐵騎,盧象升不像崇禎那樣的無知,在關寧軍中,皇上的話也許還沒有祖大壽的一句話來的管用,若是殺了祖澤潤,天知道祖大壽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來。

“那按照愛卿的意思呢?”崇禎想了想,還是決定將此事的決定權放給盧象升。

“申斥一下就可以了。”盧象升想了想說道:“等擊敗了建奴,皇上再來計較此事。這個時候應該以大局爲重啊!”

“哼,盧大人太過小心了。難道他祖大壽敢投降建奴,日後落得一個遺臭萬年的局面不成?”崇禎皇帝聽了之後,冷笑道:“也罷!看在愛卿的面子上,傳朕旨意,祖澤潤強搶民女,念其爲國略有微功,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杖責五十軍棍,不得有誤。”

第72章 天降大霧第354章 溫體仁的京察第460章 老巢丟了第364章 談判搶錢第409章 密議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55章 豈曰無衣第424章 背叛第68章 聯軍第362章 要挾第34章 被人中傷的多爾袞第274章 巧奪連山關(一)第248章 驚慌失措的崇禎第421章 範永斗的反擊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464章 後記第71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310章 城破第220章 二敗毛承祿(上)第323章 推倒第116章 漢奸者,雖遠必誅之第238章 故技重施第303章 收服七大世家第442章 建奴出手第84章 跌碎了一地的眼鏡第392章 賭注第13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342章 黃龍之殤第413章 密旨第261章 坑死你第104章 戰果第447章 姜瓖投敵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454章 崇禎之死第445章 機會第104章 戰果第132章 殺人盈野第255章 狗急跳牆了第140章 誰纔是真正的敵人第369章 和議第136章 林丹汗第58章 各方反應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255章 狗急跳牆了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291章 不知道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107章 天大功勞第181章 再見顧三麻子第272章 破鎮江堡第120章 鐵霹靂出兵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371章 爭鋒第219章 開炮,向我開炮第264章 離開登州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165章 火器大師第215章 假降第249章 徵北侯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185章 闖入周府第155章 送糧食的來了第63章 皇太極的心思第321章 曹變蛟第426章 夜襲第229章 宋獻策說江山第379章 背叛第197章 海賊第72章 天降大霧第400章 反擊第356章 相互算計第278章 兩難之間第267章 對策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110章 陰雲第130章 風雨聚草原第311章 冒功第366章 李信的算計第308章 王輔臣第344章 皮島總兵引發的爭端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39章 戲耍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345章 誰勝誰負第98章 決戰(一)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382章 沸騰的京師(一)第1章 遼東第357章 巧奪喜峰口第52章 紅衣大炮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123章 收編第227章 宋矮子第272章 破鎮江堡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
第72章 天降大霧第354章 溫體仁的京察第460章 老巢丟了第364章 談判搶錢第409章 密議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55章 豈曰無衣第424章 背叛第68章 聯軍第362章 要挾第34章 被人中傷的多爾袞第274章 巧奪連山關(一)第248章 驚慌失措的崇禎第421章 範永斗的反擊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464章 後記第71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310章 城破第220章 二敗毛承祿(上)第323章 推倒第116章 漢奸者,雖遠必誅之第238章 故技重施第303章 收服七大世家第442章 建奴出手第84章 跌碎了一地的眼鏡第392章 賭注第13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342章 黃龍之殤第413章 密旨第261章 坑死你第104章 戰果第447章 姜瓖投敵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454章 崇禎之死第445章 機會第104章 戰果第132章 殺人盈野第255章 狗急跳牆了第140章 誰纔是真正的敵人第369章 和議第136章 林丹汗第58章 各方反應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255章 狗急跳牆了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291章 不知道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107章 天大功勞第181章 再見顧三麻子第272章 破鎮江堡第120章 鐵霹靂出兵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371章 爭鋒第219章 開炮,向我開炮第264章 離開登州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165章 火器大師第215章 假降第249章 徵北侯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185章 闖入周府第155章 送糧食的來了第63章 皇太極的心思第321章 曹變蛟第426章 夜襲第229章 宋獻策說江山第379章 背叛第197章 海賊第72章 天降大霧第400章 反擊第356章 相互算計第278章 兩難之間第267章 對策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110章 陰雲第130章 風雨聚草原第311章 冒功第366章 李信的算計第308章 王輔臣第344章 皮島總兵引發的爭端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39章 戲耍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345章 誰勝誰負第98章 決戰(一)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382章 沸騰的京師(一)第1章 遼東第357章 巧奪喜峰口第52章 紅衣大炮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123章 收編第227章 宋矮子第272章 破鎮江堡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黄冈市| 巴里| 如东县| 库尔勒市| 兰西县| 梁山县| 宣恩县| 乌苏市| 长乐市| 虞城县| 隆化县| 苏尼特右旗| 泰宁县| 广东省| 岱山县| 安新县| 柞水县| 孙吴县| 长治县| 塔河县| 沿河| 浮梁县| 鄂州市| 双江| 萍乡市| 三江| 岳阳市| 沙坪坝区| 鄂托克旗| 柏乡县| 法库县| 阳江市| 黄大仙区| 依兰县| 金山区| 宁陵县| 富顺县| 胶州市| 潮安县|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