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

“將軍,這位就是朝廷戶部右侍郎劉耳枝老先生,這次因爲不滿孔有德肆虐山東,所以辭官回鄉(xiāng),準備招募兵勇,抗擊叛逆。只是等到老大人趕回桑梓的時候,叛軍已經(jīng)移師登州,所以老大人又來到了登州。”張採和劉耳枝並沒有等多長時間,就見李信在衆(zhòng)將的陪同下,緩緩而來。

“李信見過老大人。”李信感到好奇,沒想到朝廷中居然還有這樣的官員,若不是蕭玉傳來的情報,李信還真不知道這麼一隻大魚居然來到登州。原本他還準備和這位有著豐富的從政經(jīng)驗的老人談?wù)劊上У氖歉咂饾搧K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李將軍忠勇,老朽深爲佩服。”劉耳枝也深深的望著李信一眼,李信的威名近一年多來,可是響徹大江南北,劉耳枝身爲朝廷的戶部右侍郎,已經(jīng)是難得的高官了,自然知道很是詳細,只是沒有想到,名震大江南北的李信居然如此的年輕。

“老大人說笑了,李信若是乃是忠勇之輩,恐怕朝廷的軍隊也不會進攻登州了。”李信搖搖頭。他也感到慚愧,他自己是個什麼貨色,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絕對是當不得忠勇這個稱呼。

“朝廷自有公論,朝野內(nèi)外,有識之士眼睛都是雪亮的,不是某個人能遮擋的住的。”劉耳枝不屑的說道:“走,我們上城牆,老夫倒要問問高起潛,進攻登州可有朝廷的聖旨。”這位老大人就拉著李信上了城牆。李信卻是連連苦笑,

城牆下,吳三桂領(lǐng)著數(shù)千關(guān)寧鐵騎耀武揚威,手中的長槍指著登州城,洋洋得意。他見李信已經(jīng)上了城牆,頓時指著李信大聲說道:“李信,奉皇命,你若是下馬投降,歸順朝廷,隨我進京,或許還能留得一條性命。”

“下面可是遼東遊擊將軍吳三桂?”李信還沒有說話,一邊的劉耳枝卻搶先說道:“李將軍乃是朝廷有功之臣,乃是朝廷的大臣,將軍爲何進攻登州,莫非將軍想做第二個孔有德不成?”

“你又是何人?”吳三桂面色一變,一張俊臉頓時漲的通紅,他是前來平定叛逆的,只是沒有想到的是,卻被第二個人污衊成孔有德。

“老夫劉耳枝,朝廷前戶部右侍郎。你說朝廷有聖旨,敢問聖旨何在?說李信將軍叛逆,可有任何證據(jù)?”劉耳枝花白的鬍鬚顫抖著,雙目中露出憤怒來。

“李信或許有冤枉之處,但是也得朝廷查明瞭才行。李信,你若是沒有冤屈,且隨我進京,聖上英明,自然會還將軍一個公道的。”吳三桂哪裡會說這裡面根本就沒有聖旨,所謂的命令也只是高起潛憑藉著周延儒的一封信所做出的決定。所以只能是用莫須有的罪名,先將李信逛到京師,然後要殺要剮,李信還不是砧板上的魚,任由朝廷處置。

“又是一個莫須有。”李信揚鞭哈哈大笑,指著吳三桂說道:“吳三桂,你可知道,這個莫須有害死了多少名將嗎?吳三桂,你睜眼說瞎話,你心中可有一絲羞恥之心?”

“李信,你狼子野心,世人皆知。你也休要狡辯,趕緊打開城門,還能活命,否則的話,一旦攻破城池,雞犬不留。”吳三桂咬牙切齒,恨不得跳起來。

“吳三桂,老夫問你,聖旨何在?”劉耳枝卻是沒有那麼糊塗的,他雖然是有點書生意氣,但是卻不代表著他傻。從知縣到現(xiàn)在的戶部右侍郎,也不知道經(jīng)歷了多少的風(fēng)雨,他一眼就看出了這裡面肯定有問題,崇禎皇帝極爲好面子,否定李信所帶來的危害,必定不是朝廷能承受的。

“聖旨就在大營之中。”吳三桂被問的啞口無言,只得撒謊說道:“劉大人,你也是朝廷大臣,這個時候應(yīng)該從斬殺李信這個朝廷叛逆,而不是和他坑壑一氣。你這個時候離開登州,還是朝廷的大臣,一旦進攻開始,你也不是朝廷的大臣了,也是叛逆中的一員。”

“哈哈,老夫爲朝廷效命一輩子,還沒有人說我是叛逆,吳三桂,我看你纔是真正的叛逆。老夫看正因爲朝廷有你這樣的人,纔會有孔有德的出現(xiàn)。”劉耳枝聽說吳三桂說自己也是叛逆,氣的花白鬍須顫抖著不停。

“將士們,你們都是朝廷的忠臣,難道也想跟隨李信這個叛逆左右嗎?你們放下武器,還是朝廷的將士,你們?nèi)羰菆猿指S李信身邊,那就是朝廷的叛逆。你們的家人也會成爲朝廷的叛逆,一旦我等攻陷登州,你們的家人就會跟隨你們倒黴。”吳三桂不再勸說李信等人,轉(zhuǎn)向李信身邊的士兵。

“姓吳的,你就是說的再怎麼動聽,大爺我也只認準了李將軍,你算是什麼東西,若不是李將軍,你們能打到登州來嗎?”一個士兵指著吳三桂大聲罵道。

“吳孫子,要不是我家主公,你現(xiàn)在恐怕早就被建奴捉去做奴才了吧!”又有人大聲的說道。

“孫子啊!你就這樣進攻你家爺爺我嗎?”城頭上士兵大聲的叫嚷道。

“進攻!”吳三桂氣的渾身直哆嗦,俊臉上一片猙獰,長槍指著天空大聲的說道。

“就你們關(guān)寧鐵騎也想攻打我登州。”李信見狀,嘴角露出一絲不屑,從身邊士兵手中接過弓箭,隨手一箭射出,吳三桂眼尖,一見李信張弓搭箭,趕緊躲在一邊,卻聽見一聲厲嘯,接著一聲慘叫傳來,回頭望去,卻見他身後的士兵倒撞馬下,胸口上有插著一支利箭,眼見是不能活了。

吳三桂見狀嚇了一大跳,心裡想著,若是自己剛纔沒有躲開,恐怕自己就被對方一箭射死。其實他卻不知道,李信射箭的技術(shù)根本不能和句突相提並論,只是對面的士兵體積太大,人數(shù)太多,隨手一射,就能射死一個人。至於射死吳三桂身後的士兵,也不過是誤打誤撞而已。

“放箭!”張武見李信一箭射出,自然是不甘落後,一聲令下,城頭上萬箭齊發(fā),那關(guān)寧騎兵猝不及防,瞬間被射死了幾十人。

“撤。”吳三桂看著自己麾下將士被射死,雙目圓睜,卻又不得不下達撤退的命令,以騎兵攻城,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吳三桂雖然極爲惱怒,可是也不是一個傻子,自然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做,當下想也不想,就揮軍撤退,原地只留下幾十具屍體。

“就如此人物,也想著攻陷登州城?”劉耳枝望著遠處的騎兵,嘴角露出一絲不屑之色來,又對李信說道:“李將軍,休要將此事放在心上,想必吳三桂進攻登州,也是周延儒授意的,並不是朝廷做出的決斷,天子聖明,豈會讓將軍蒙冤。不久之後,吳三桂必定會受到處置。”

“臣子尚且如此,朝廷也不怎麼樣?朝廷若是吏治清明,又其會出現(xiàn)這樣的臣子呢?”李信還沒有說話,一邊的宋獻策卻是不屑的說道。

“你。”劉耳枝雖然不喜歡吳三桂,雖然認爲李信是被冤枉,但是卻不喜歡有人說朝廷的不是,說崇禎皇帝的不是。

“好了,今日想來吳三桂也僅僅是用來威懾我軍的。呵呵,不必擔(dān)心,劉老先生,走,走,我們回府衙,晚輩可是聽說,老先生的書法乃是大明一絕,這次來了,可得留下墨寶來。”李信擺了擺手,止住二人的爭吵,而是笑呵呵的說道:“至於我李信的是是非非,自有公論,他高起潛要我的性命,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李信仰不愧於天,又豈是一般人可以攻訐的。”

“好,好,將軍如此說,老朽自然遵從。”劉耳枝聽了李信的話,十分高興,連連點頭。李信也命張武等人防守城池,自己卻與衆(zhòng)人離開城牆,朝府衙而去。

“哈哈,終於打起來,終於打起來了。”叛軍大營中,孔有德等人哈哈大笑,吳三桂在登州城下一鬧,自然是瞞不過孔有德等人,他們也終於等於到了機會,這些日子,他們夾在兩者之間,終日提心吊膽,生怕朝廷和李信合流,對自己發(fā)起進攻,憑藉他自己的一點兵力,莫說是兩個大軍,任何一支軍隊都不能抵擋。也只有李信和朝廷的軍隊先打起來了,他們才能在夾縫中生存。

“我就說朝廷忍不住,李信手握十萬大軍,若是在草原上,自然是無人敢惹,可是現(xiàn)在是在登州,是龍遊淺灘,就算再怎麼厲害,也得小心翼翼,朝廷對李信可是忍了許久了,逮到這樣的機會又豈會放棄?”耿仲明也大聲的笑了起來。大帳中,其他的將士也都連連點頭,李九成和陳有時等人的戰(zhàn)死所帶來的陰霾,好像在此刻消失的無影無蹤。

“眼下我們最要緊的就是與李信聯(lián)繫,李信勢弱,只有聯(lián)繫李信,兩家一起合作,擊敗朝廷大軍,我們才能逃得性命。”孔有德掃了衆(zhòng)人一眼,說道:“何人願出使李信?”

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463章 大決戰(zhàn)(三)第464章 後記第312章 潛伏第168章 白蓮餘孽第92章 鴻門宴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450章 祖大壽投敵第331章 接應(yīng)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94章 離開西山第167章 節(jié)外生枝第367章 政客第123章 收編第134章 曹化淳第123章 收編第218章 要挾第211章 飛馬定登州第39章 戲耍第351章 周延儒罷相第371章 爭鋒第7章 結(jié)怨第55章 豈曰無衣第320章 曹文詔第453章 潰敗第265章 伏擊李信第153章 朝野震動第275章 巧奪連山關(guān)(二)第33章 突出重圍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27章 後金勇士鰲拜第1章 遼東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200章 故技重施第316章 風(fēng)雪中戰(zhàn)鼓鳴第91章 多爾袞和何可綱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315章 偷襲第12章 遼東局勢第56章 收編第75章 皇太極割須棄袍第302章 崇禎來信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125章 侯家父子第202章 王霸之業(yè)第374章 混戰(zhàn)(一)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198章 排除異己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326章 真的死了嗎第312章 潛伏第179章 三箭退海匪第174章 江南士紳第351章 周延儒罷相第197章 海賊第58章 各方反應(yīng)第214章 盡是無能之輩第171章 行蹤暴露第42章 誰的機會第2章 商人張翼輔第263章 三軍震動第3章 煉骨第216章 愚蠢第42章 誰的機會第331章 接應(yīng)第395章 退兵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119章 鐵霹靂第153章 朝野震動第397章 楊嗣昌的主張第220章 二敗毛承祿(上)第125章 侯家父子第127章 草原之狼第4章 鬍子第318章 潰散第142章 玩的你死去活來第318章 潰散第53章 紛亂的戰(zhàn)場(一)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410章 義軍第63章 皇太極的心思第117章 草原上的狼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50章 援軍第116章 漢奸者,雖遠必誅之第280章 我不講規(guī)矩了第222章 敗退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36章 勸降第464章 後記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97章 大戰(zhàn)之前第239章 書信第291章 不知道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第426章 夜襲第176章 江南震動第45章 騷擾第365章 盧象升掩面而走
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463章 大決戰(zhàn)(三)第464章 後記第312章 潛伏第168章 白蓮餘孽第92章 鴻門宴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450章 祖大壽投敵第331章 接應(yīng)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94章 離開西山第167章 節(jié)外生枝第367章 政客第123章 收編第134章 曹化淳第123章 收編第218章 要挾第211章 飛馬定登州第39章 戲耍第351章 周延儒罷相第371章 爭鋒第7章 結(jié)怨第55章 豈曰無衣第320章 曹文詔第453章 潰敗第265章 伏擊李信第153章 朝野震動第275章 巧奪連山關(guān)(二)第33章 突出重圍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27章 後金勇士鰲拜第1章 遼東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200章 故技重施第316章 風(fēng)雪中戰(zhàn)鼓鳴第91章 多爾袞和何可綱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315章 偷襲第12章 遼東局勢第56章 收編第75章 皇太極割須棄袍第302章 崇禎來信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125章 侯家父子第202章 王霸之業(yè)第374章 混戰(zhàn)(一)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198章 排除異己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326章 真的死了嗎第312章 潛伏第179章 三箭退海匪第174章 江南士紳第351章 周延儒罷相第197章 海賊第58章 各方反應(yīng)第214章 盡是無能之輩第171章 行蹤暴露第42章 誰的機會第2章 商人張翼輔第263章 三軍震動第3章 煉骨第216章 愚蠢第42章 誰的機會第331章 接應(yīng)第395章 退兵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119章 鐵霹靂第153章 朝野震動第397章 楊嗣昌的主張第220章 二敗毛承祿(上)第125章 侯家父子第127章 草原之狼第4章 鬍子第318章 潰散第142章 玩的你死去活來第318章 潰散第53章 紛亂的戰(zhàn)場(一)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410章 義軍第63章 皇太極的心思第117章 草原上的狼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50章 援軍第116章 漢奸者,雖遠必誅之第280章 我不講規(guī)矩了第222章 敗退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36章 勸降第464章 後記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97章 大戰(zhàn)之前第239章 書信第291章 不知道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第426章 夜襲第176章 江南震動第45章 騷擾第365章 盧象升掩面而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建水县| 大关县| 普宁市| 石林| 扬州市| 常熟市| 临澧县| 保康县| 丰城市| 密云县| 且末县| 正安县| 那坡县| 烟台市| 报价| 诏安县| 海丰县| 固阳县| 临高县| 庄浪县| 延川县| 湘阴县| 襄城县| 通许县| 孝义市| 来安县| 微博| 石柱| 隆回县| 大同市| 固阳县| 缙云县| 尖扎县| 沈阳市| 康马县| 金寨县| 张掖市| 宁波市| 浠水县|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