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敗章邯

圓陣絕對是中國古代陣法中最古老的陣法,起源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母系社會,經過上古先秦上千年的反覆演變和完善,到了秦末時代,這種陣法已經相當的成熟,也是各支軍隊相當熟悉並且常見的一種戰陣。

圓陣最大的優點就是明顯的弱點,即便四面八方同時受敵也不會露出破綻,基本上不會給敵人輕易破陣的機會,缺點則是攻擊力和移動能力比較差,除非變陣,否則一般很難發起進攻,難以對敵人形成致命威脅。

做爲經歷過無數戰爭的秦軍老人,章邯當然很清楚楚軍的圓陣難以攻破,但是沒辦法,楚軍的圓陣當道攔住了秦軍的東進道路,要想移營到魯縣北門城外就糧,秦軍就非得先攻破楚軍的圓陣不可。而秦軍如果能夠做到這點,還馬上逆轉魯縣戰場的局勢,讓秦軍徹底佔據上風,甚至可以一舉破敵,重創楚軍主力。所以心裡即便有些惴惴,章邯還是鼓起了勇氣,讓秦軍主力迅速排列起混合兵陣,毅然催軍發起進攻。

防禦力太強,只派步兵或者騎兵發起進攻必然損失巨大,深知此理的章邯只能是祭出了秦軍的重型戰車,先將一百餘輛四匹戰車拉動的重型戰車在陣前一字排開,又讓步兵尾隨在後,然後才擂動戰鼓,升起令旗,催促軍隊發起進攻。

毫無疑問,秦軍纔剛進入射程,楚軍將士當然是馬上用鋪天蓋地的弩箭壓制秦軍的衝鋒,一隊隊楚軍將士手執強弩,輪流蹲跪上弦站立射擊,透過望山儘量瞄準打馬衝來的秦軍戰車,將一支支銳利的羽箭射向秦軍戰車,秦軍的車兵和戰馬雖然都有披甲保護,無奈楚軍的弩箭實在太過密集,精度也相當高,即便是靠碰運氣瞎蒙,也仍然有許多的羽箭射中了沒有盔甲保護的車兵臉頰和戰馬頭顱四腿,人喊馬嘶,受傷致死不斷。

戰馬生命力頑強,即便許多戰馬被羽箭射傷,同時發起衝鋒的秦軍戰車卻還是迅速拉近了與楚軍圓陣的距離,眼看就可以靠著慣性和重量碾壓前排的楚軍將士,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圓陣陣中的楚軍指揮臺令旗一揮,之前單膝跪在前排的楚軍步兵突然紛紛舉起長矛,以矛尾柱地,矛尖斜起迎敵,將明晃晃的矛尖對準正面衝來的秦軍戰車,同時後列的楚軍弓弩手抓緊時間拼命放箭,儘可能的在近距離將羽箭射向秦軍戰車,拼著命的爲前隊友軍分擔壓力。

決定戰事走向的一刻發生,儘管楚軍的密集長矛全都指向了秦軍戰車,然而四匹戰馬拉動的戰車慣性何等巨大,即便許多的戰馬被長矛刺了一個透心涼,然而重型戰車巨大的慣性還是將許多的楚軍士兵直接撞飛碾死,無數的士卒慘叫聲和戰馬長嘶聲音,也頓時在陣前沖天而起。

遠處的章邯攥緊了拳頭,因爲章邯很清楚,自軍能否順利擊潰楚軍圓陣,只能是看重型戰車衝擊的結果。而楚軍圓陣正中位置的項梁卻神情輕鬆,因爲項梁也很清楚,光靠長矛硬頂,確實不可能擋得住秦軍的重型戰車衝擊,自軍前隊也肯定會在秦軍戰車的衝擊下死傷不小,但是不管秦軍的車兵駕馭技術再好,被長矛貫穿了身體後,肯定有無數的秦軍戰馬會揚蹄慘嘶,自行抵消慣性和衝擊力,秦軍戰車徹底衝潰楚軍圓陣的可能是有,卻絕對小得可憐!

被項梁料中,被楚軍長矛洞穿了身體後,果然有無數秦軍戰馬失去控制人立而起,發出垂死的悲鳴慘叫,替楚軍將士抵消了無數的慣性力度,秦軍的重型車隊,又僅僅只是衝亂了楚軍的三四排橫隊就被迫停止了前進,不得不靠在後面尾隨的秦軍步兵衝上來助戰。章邯見了臉色陰沉,項梁則是微笑得更加輕鬆,知道秦軍這一次衝鋒已經絕無可能得手。

混戰在瞬間展開,被衝亂的楚軍前排士卒牢記平時的訓練習慣,馬上揮動武器格殺戰車上的秦軍車兵,同時與尾隨而來的秦軍步兵近身廝殺,吼叫著拼命把武器往敵人身上招呼,沒被衝亂的楚軍士卒則列隊而戰,一邊互相掩護,一邊與戰車上的秦軍車兵對拼矛戈,有條不紊的屠殺已經陷入敵羣的秦軍車兵。

車兵衝擊沒能得手,戰場形勢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僵持,尾隨而來的秦軍步兵衝不亂楚軍隊列,只能是下意識的沿著楚軍的陣地自形向兩翼延伸,但越是向兩翼延伸,秦軍受到的阻力就越是巨大,列隊而戰的楚軍將士靠著彼此間的互相掩護,無比兇狠的揮舞著長矛戰戈,把送上門來的秦軍士卒捅得鮮血飛濺,慘叫倒地不斷,秦軍士卒不管如何捨命拼殺,都是難以前進寸步,更死活動搖不了楚軍的陣腳,相反還被殺得死傷慘重,屍橫滿地。

自成軍以來,主要由驪山刑徒組成的章邯大軍主力還是第一次碰到擅長陣戰的對手,戰車衝不動,步兵更加衝不動,即便增派了援軍,還是毫無作用,心中驚慌之下,秦軍將士甚至還一度被楚軍殺得被迫後退,此前被戰車衝亂的楚軍前隊乘機重新整隊,再度排列起密集橫隊奮勇作戰,更加粉碎了秦軍的破陣希望。

見情況不妙,章邯只能是趕緊派兵迂迴到楚軍圓陣的正北面,再度以車兵爲先鋒衝擊楚軍圓陣,然而和正面衝擊一樣,靠著重型戰車的衝擊力,秦軍車兵確實衝亂了幾支楚軍的前排橫隊,可是慣性和衝擊力被抵消之後,戰場形勢又馬上被楚軍拉入僵持,無論秦軍如何衝殺都屹立不動,徒增死傷卻毫無作用。

冷汗出現在了章邯的額頭,秦軍衆將也是個個心急如焚,章邯身邊的秦軍將領更是不斷建議章邯加強進攻,章邯思慮許久,然後纔打出旗號,命令秦軍增兵前方,衝擊楚軍圓陣的南側,同時打出旗號,讓之前正面衝擊的秦軍暫時後撤,架起長盾以弓弩射擊。

楚軍的反應之快遠超章邯的想象,前隊纔剛後撤,一隊楚軍馬上帶著長盾大步上前,從楚軍隊列的間歇中涌出,迅速在前排架起了長盾,掩護後面的弓弩手放箭壓制,步兵則全部單膝跪地乘機休息,動作整齊迅捷,絲毫不在秦軍之下,徹底粉碎了章邯妄圖用弓弩射亂自軍隊列的希望。

重型戰車的衝擊戰術已經證明很難奏效,秦軍針對楚軍圓陣南側的進攻戰術也不得不做出調整,被迫改用長盾居前,士卒貓腰尾隨在後,小跑向楚軍圓陣前進。可惜項梁卻是連眼皮都不眨一下,令旗揮動間,圓陣內部的楚軍弓手立即補強南線,拋射羽箭壓制秦軍,秦軍長盾只能擋得住正面射來的強弩,卻擋不住拋射而來的弓箭,死傷極其不小,即便勉強衝到楚軍圓陣近前,也同樣撕不開楚軍的密集圓陣。

戰場的局勢益發僵持,秦軍幾度反覆衝擊,激戰超過一個時辰,都始終沒能撼動楚軍陣腳,被死死擋在了楚軍圓陣的外側,死傷慘重卻徒勞無功,章邯臉色嚴峻,反覆思量後突然一咬牙齒,下令出動了五千隴西精銳,讓他們攜帶兩百輛重型戰車迂迴到楚軍圓陣的背後,妄圖靠著戰車的衝擊力和隴西精銳的強大戰鬥力,從背後撕開楚軍的圓陣。

項梁的反應讓章邯差點吐血,纔剛看到秦軍向自軍背後迂迴,項梁令旗揮動間,楚軍圓陣的內部快步衝出了一隊步兵,攜帶著尖銳木樁小跑衝到楚軍圓陣的背後,竟然在楚軍圓陣的背後飛快建立起無數拒馬,替楚軍圓陣的背後有效抵消了秦軍重型戰車的強大沖擊力。同時項梁還笑著說道:“章邯小兒,下次出動精銳的時候,記得要隱蔽點,一口氣出動這麼多戰車向我背後迂迴,老夫再不知道你是派出了精銳強兵,那老夫就白活這麼多年了。”

冷汗在章邯頭上流淌更多,遙遙看到楚軍圓陣背後的拒馬並不是特別之多,沒有完全擋住秦軍的戰車衝擊道路,章邯還是咬牙咽回了撤回隴西精銳的命令,迂迴到楚軍圓陣背後的秦軍精銳也依照之前的命令,毅然向道路已經受阻大半的楚軍背後發起了衝鋒。

曾經在平叛戰場上不可一世的隴西精銳這次終於踢到了鐵板,受拒馬影響,被迫分批投入戰場的秦軍重型戰車僅僅只是衝亂了楚軍圓陣背後的部分隊列,隴西精銳尾隨而上後,馬上又遭到了楚軍的頑強抵抗,即便靠著經驗和戰鬥力取得了比其他友軍更多的戰果,也多少動搖了一些楚軍陣腳,然而隨著戰事的持續,項梁巧妙的向背後補強兵力,戰場卻還是被楚軍逐漸拉入了僵持。

這時,見前線的軍隊體力下降嚴重,章邯也不得不輪換前方軍隊,然而抓住秦軍輪換軍隊的空隙,項梁也照樣立即輪換圓陣外圍的軍隊,讓生力軍上前繼續抵達秦軍的攻勢,秦軍反覆衝擊,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亡命向前,卻始終無法撼動楚軍的圓陣,還越打越是心驚膽戰,越打越是畏懼上前,楚軍方面卻是越打越有信心,越打越是士氣高漲。

時間一分一秒的飛快流逝,轉眼已是接近申時,可楚軍的圓陣卻依然還是屹立不動,屢攻不下的秦軍則逐漸露出疲態,還沒等章邯下令輪換軍隊,北線的秦軍便被迫後退重新整隊。項梁看準機會揮動令旗,埋伏在陣內的楚軍騎兵項冠所部立即從陣中殺出,猛衝撤退中的秦軍背後,秦軍又困又乏不敢與戰,竟然被沒有馬鐙的楚軍騎兵直接衝散,狼狽逃回本陣。楚軍將士歡聲如雷,士氣再度高漲,秦軍士卒卻是一片喧譁,士氣陡然下降。

“把樑超拿下,推到陣前就地斬了!”

鐵青著臉下令處死了給自己丟臉的北線指揮官,臉色更加青黑的章邯盤算了許久,大喝道:“打旗號,撤回前方所有軍隊,重新整隊!”

“上將軍,這個時候撤回軍隊,對士氣影響很大啊?”司馬欣趕緊提醒道:“重新整隊再發起進攻,我們恐怕只會更難得手。”

“還打個屁打?”章邯沒好氣的喝道:“項梁老賊守得這麼嚴密,我們還有什麼希望攻破賊陣?申時了,再打下去等天色一黑,我們就是想撤退都難!”

見章邯心情糟糕,司馬欣也不敢再多說什麼,旁邊的親兵更是乖乖打出旗幟,招呼前方的秦軍撤回本陣歸隊。結果令旗搖動間,久攻不克的秦軍如蒙大赦,趕緊連滾帶爬的撤回本陣,項梁見了冷笑一聲,說道:“還挺聰明,知道什麼叫剋制。揮令旗,變方陣!”

按照項梁的命令,楚軍令旗立即揮動,楚軍各隊立即變陣,迅速把圓陣改變爲更加有利於進攻卻防禦力較弱的方陣,可惜章邯不肯上當,撤回了前線軍隊後,匆匆重新整理了隊伍,馬上就帶著軍隊向西北方向撤退,準備撤到遠處立營過夜,等明天再想辦法移師到魯縣城下就糧。

章邯做出了一個無比明智的選擇,因爲就在秦軍開始撤退的時候,西面的瑕丘方向突然塵煙蔽天,一隊楚軍騎兵快步殺來,好在秦軍已經撤回了攻陣軍隊並且重新整理的隊形,這纔沒被項羽率領的楚軍騎兵從背後衝亂,即便項梁也立即派兵過來增援,秦軍也依然可以且戰且退,在吃虧不大的情況下保護著糧草軍需緩緩向西北方向撤走。

這場追殺戰一直持續到了天色微黑才宣告結束,死活衝不亂秦軍的隊伍,又怕天黑後被秦軍乘機反撲,楚軍追兵只能是趕緊撤回本陣歸隊,隨著主力渡河返回南岸休息。然而即便如此,楚軍主力還是堂堂正正的取得了一次野外陣戰勝利,不但重創了秦軍的攻陣之兵,還摧毀了秦軍的許多重型戰車,嚴重削弱了秦軍的陣戰能力,一舉粉碎了章邯大軍陣戰無敵的神話,對軍心士氣一起鼓舞巨大。

失利後的秦軍營地幾無聲息,到處都是傷兵的痛苦呻吟聲音,也到處都是垂頭喪氣的秦軍將士,章邯更是在臨時搭建的帳篷中臉色青黑,始終都是一言不發。司馬欣和董翳等人怕章邯愁壞身體,便都勸道:“上將軍,勝敗不過兵家常事,用不著如此憂慮。況且我軍今日雖然小挫,但軍隊折損畢竟不大,元氣未傷,來日還可以找項梁老賊報仇。”

章邯一聲不吭,許久後才說道:“想找項梁老賊報仇,怕是沒那麼容易了,他今日取勝,又成功救出了他的賊軍偏師,士氣必然大振,來日再發起決戰,我們的處境只會更加不利。”

“但我們也不落下風啊。”司馬欣又勸道:“我們只要想辦法把軍隊拉到魯縣城下,獲得了城裡的糧草補給,就可以利於不敗之地,先把項梁老賊耗得師老人疲,然後再象在襄邑一樣突出奇兵,一舉扭轉戰局。”

“沒那麼容易,先不說項梁老賊已經很難再上當了,就是正面對耗,我們恐怕也耗不過賊兵。”章邯依然還是情緒低落,又說道:“不要忘了,逆賊有馳道可以補充糧草,運糧方便,而我們要想從濮陽後方運送糧草到前線供給軍隊,只能是走狹窄縣道,不但運糧困難,還隨時有可能被逆賊騷擾威脅。”

司馬欣和董翳等人不敢說話了,章邯又盤算了許久,然後咬牙說道:“不能在魯縣呆了,在這裡和賊軍對峙和決戰我們太吃虧,必須儘快撤退,撤退到對我們有利的戰場上再和項梁老賊決戰。”

“上將軍想撤?”董翳聽得一楞,忙說道:“那我們在鄒縣和魯縣的軍隊怎麼辦?鄒縣的軍隊還好說,人少機動,又有馳道可以直接撤回濮陽,但魯縣的軍隊怎麼辦?他們不但人多目標打,還要攜帶城裡的糧草撤退,不可能甩得開逆賊的追擊啊?”

“沒關係,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章邯一字一句的說道:“讓始成放棄魯縣城裡的糧草,帶著軍隊輕裝撤退,連夜過來和我們的主力會合。”

“放棄魯縣城裡的糧草?”司馬欣和董翳一起大吃一驚,忙說道:“上將軍,怎麼能把糧草也放棄?就算讓始成連夜棄城撤退,也應該一把火把城裡的糧草燒了啊?”

“不能燒,一燒始成就完了,逆賊肯定會馬上出兵追殺他,他連夜棄城北走,就是想不吃敗仗都難,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再顧及糧草,只能是優先保全軍隊。”章邯搖頭,又陰森森的說道:“而且我把糧草留給項梁老賊,也不是沒有目的。”

毒蛇噬腕,壯士斷臂,章邯毅然棄糧保兵這一手,不僅騙過了決戰後疲憊不堪的項梁和楚軍諸將,還騙過了負責今夜楚軍營防的項康和周叔等人,因爲一直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動靜,還是到了第二天天色全明時,負責守夜的項康才目瞪口呆的收到斥候探報,說是魯縣城裡的秦軍始成所部已經連夜棄城而走,並且還把章邯此前好不容易在魯縣城裡囤積的糧草全部留給了楚軍。

“我算是服了章邯匹夫了。”項康十分欽佩的嘆息道:“想不到章邯這個匹夫爲了保全軍隊,竟然捨得把魯縣城裡的所有糧草全部留給我們,即便換成了是我,恐怕也下不定這個決心啊。”

“右將軍,章邯故意沒燒城裡的糧草,恐怕不止是爲了掩護他軍隊撤退這一個目的。”周叔指出道:“或許他還別有用心,還有其他的目的。”

“還有其他的目的?”項康眨巴眨巴眼睛,突然說道:“是還有其他的目的,我軍陣戰取勝,又救出了被困偏師士氣大振,另外還白揀了魯縣城裡的大批糧草,方便了我們繼續向北運糧,我叔父肯定會乘勝追擊,被章邯匹夫牽著鼻子走。”

“應該就是這個目的。”周叔點頭,又說道:“雖說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們乘勝追擊是理所當然,也危險不大,但是我們越往北走,距離後方越遠,仗就只會越來越難打,關於這點,還請右將軍務必上將軍,讓上將軍早些做好準備。”

項康不答,因爲項康很清楚,自己如果想勸項梁就此收兵撤回彭城,項梁是無論如何都聽不進去,所以項康目前惟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儘量提醒項梁小心行事,千萬不能重蹈覆轍,讓秦軍象在襄邑一樣,突然又把局勢逆轉了回去。

第七十四章 謹慎三叔第四百零七章 順水推舟第三百九十六章 同營異夢第三百三十四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九十八章 簡單道理(修)第二百八十二章 調虎離山(修)第五百三十九章 明知山有虎第四百二十三章 弄巧成拙的項康第一百六十七章 曇花一現第五百零七章 英布與彭越第二百六十六章 商山四皓第二百零七章 肉包子打狗第二十三章 烏龍求親第一百零七章 一味瞎搞第三百五十二章 項康牌鮮湯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叔版堂堂正正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三百七十章 左車逞能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無敵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符合情理第四百四十四章 既用且防第二百五十四章 霸王分贓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守北攻第二百一十章 進兵武關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路選擇第三百九十六章 同營異夢第四百零六章 韓信出手第三十章 吃官司了第七十四章 謹慎三叔第三百七十六章 同爲亭長第五百四十九章 陰溝裡翻大船第五百章 霸王末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逞其能第一百五十七章 冒險決戰第七十六章 我的十四金第八十二章 禍害來了第七十七章 太欺負人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彭城惡戰(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終於被坑第三十五章 麻煩大了第二章 說話得小心第十三章 欺負上門第四百一十一章 漢賊爲何不敢?第四百九十五章 結果無奈第五百三十章 防守反擊第三百三十章 勸降對象第一百四十章 反主爲客第四百一十五章 怎麼得罪你了?第五十八章 序幕拉開之前第五百二十六章 有機可乘第二百六十九章 項羽反擊第二百零七章 肉包子打狗第二百一十三章 效果好過了份第四百五十三章 搬起石頭第五十九章 歷史的車輪第二百二十章 見錢眼開第三百三十五章 彭越上場第三百六十二章 求漿得酒第四百一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五百三十六章 左車妙算第四百三十四章 教劉老三害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秦的最後希望第四百七十五章 是我瞎了眼!第二百七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三章 窮**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欲速則不達第一百七十二章 更狠的還在後面第七十二章 坦誠以待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陽戰場第三百六十六章 北線決戰(上)第十三章 欺負上門第二百七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四章 孝順侄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連耍帶逼第一百零八章 精明兄長蠢兄弟第二十八章 叔侄重逢第二百一十章 進兵武關第三百五十一章 對陣曹咎第二百五十五章 歸途路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而復失(修)第七十八章 仗難打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兵彭城第三章 窮**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從不白跑第三百三十六章 正確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見劉老三第四章 倒驢不倒架第五百四十一章 決戰匈奴(1)第四百二十六章 項韓鬥法第二百八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九十七章 保護朋友第一百二十六章 功敗垂成第六章 虞家姑娘第二百零四章 幫項少帥強搶民女第二十四章 只能奮發第三百二十章 項康VS韓信(3)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敗章邯第一百一十三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四十八章 分拆少帥軍
第七十四章 謹慎三叔第四百零七章 順水推舟第三百九十六章 同營異夢第三百三十四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九十八章 簡單道理(修)第二百八十二章 調虎離山(修)第五百三十九章 明知山有虎第四百二十三章 弄巧成拙的項康第一百六十七章 曇花一現第五百零七章 英布與彭越第二百六十六章 商山四皓第二百零七章 肉包子打狗第二十三章 烏龍求親第一百零七章 一味瞎搞第三百五十二章 項康牌鮮湯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叔版堂堂正正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三百七十章 左車逞能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無敵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符合情理第四百四十四章 既用且防第二百五十四章 霸王分贓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守北攻第二百一十章 進兵武關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路選擇第三百九十六章 同營異夢第四百零六章 韓信出手第三十章 吃官司了第七十四章 謹慎三叔第三百七十六章 同爲亭長第五百四十九章 陰溝裡翻大船第五百章 霸王末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逞其能第一百五十七章 冒險決戰第七十六章 我的十四金第八十二章 禍害來了第七十七章 太欺負人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彭城惡戰(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終於被坑第三十五章 麻煩大了第二章 說話得小心第十三章 欺負上門第四百一十一章 漢賊爲何不敢?第四百九十五章 結果無奈第五百三十章 防守反擊第三百三十章 勸降對象第一百四十章 反主爲客第四百一十五章 怎麼得罪你了?第五十八章 序幕拉開之前第五百二十六章 有機可乘第二百六十九章 項羽反擊第二百零七章 肉包子打狗第二百一十三章 效果好過了份第四百五十三章 搬起石頭第五十九章 歷史的車輪第二百二十章 見錢眼開第三百三十五章 彭越上場第三百六十二章 求漿得酒第四百一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五百三十六章 左車妙算第四百三十四章 教劉老三害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秦的最後希望第四百七十五章 是我瞎了眼!第二百七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三章 窮**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欲速則不達第一百七十二章 更狠的還在後面第七十二章 坦誠以待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陽戰場第三百六十六章 北線決戰(上)第十三章 欺負上門第二百七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四章 孝順侄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連耍帶逼第一百零八章 精明兄長蠢兄弟第二十八章 叔侄重逢第二百一十章 進兵武關第三百五十一章 對陣曹咎第二百五十五章 歸途路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而復失(修)第七十八章 仗難打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兵彭城第三章 窮**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從不白跑第三百三十六章 正確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見劉老三第四章 倒驢不倒架第五百四十一章 決戰匈奴(1)第四百二十六章 項韓鬥法第二百八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九十七章 保護朋友第一百二十六章 功敗垂成第六章 虞家姑娘第二百零四章 幫項少帥強搶民女第二十四章 只能奮發第三百二十章 項康VS韓信(3)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敗章邯第一百一十三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四十八章 分拆少帥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涞水县| 平潭县| 福安市| 萨迦县| 嘉善县| 长寿区| 华宁县| 札达县| 饶河县| 宜城市| 保康县| 钟祥市| 蓬莱市| 同仁县| 绍兴市| 浦江县| 葫芦岛市| 永和县| 板桥市| 陇西县| 合水县| 吕梁市| 隆林| 台湾省| 千阳县| 唐河县| 常州市| 留坝县| 云和县| 兴义市| 沅陵县| 民勤县| 玉林市| 巴彦县| 阿拉尔市| 竹山县| 余庆县| 西峡县| 湾仔区|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