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腰上坐落著一座小小墳墓,根據墳頭上面鋪滿白色的石灰粉,可以判斷出這是一座簡單的新墳,這座墳的主人我是認識的,遺憾的是死者生前我卻連他一面都沒有見過。
墳的主人是一個小孩,他們全家自祖上都是生活在本村,大概是在兩個月前,孩子的母親因爲難產而結束了自己生命,接生婆婆吳奶奶在本地是一位非常有名氣的老人,早已經過了花甲之年,論歲數比我爺爺只小一歲,硬是用刀子劃開了孩子母親圓鼓鼓的肚皮,將孩子成功的從母親的子宮裡面陶了出來。
孩子雖然活下來了,可是孩子的父親卻接受不了自己妻子死去的事實,心理面積壓的痛苦終於就在孩子滿月的那一天爆發了,當村子裡面的大人們在傍晚時分全都高高興興的去喝滿月酒的時候,然而悲劇的一刻也就在那時候發生了。
孩子的父親瘋了,人們在看見那一幕的時候全都忍不住的發出了一聲驚呼,接生婆婆吳奶奶高興的敲開孩子他爹房間的門,準備抱孩子出來見人的時候,吳奶奶眼前所見的一幕,差點將她剩下半截還沒有入土的身子也一併嚇的魂飛魄散。
房間裡面靜悄悄的,緊閉著的門窗沒有一絲光亮傳進來,當吳奶奶推開門的那一剎那,她看見房間的正中央橫樑上的倒鉤上面,掛著一節殷紅的腰帶。
孩子父親的兩隻手死死的掐著孩子的緊脖子,弱小的身子隨著父親垂直落下的手臂,緊緊的貼在父親的腰間,而橫樑上面那道掛在倒鉤上面的紅腰帶此時也正死死的勒著父親的緊脖子。
——自殺,帶走了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命!
吳奶奶活了快七十了,在村子裡面和我爺爺一樣,也算是命長的長輩,當年鬼子進村燒壞祠堂和家族中長輩的時候,她也沒有被嚇住,然而此刻她卻被嚇的身子一顫,一個腳步不穩當狠狠的靠在了牆面上,竟然連恐懼的驚呼聲都沒有來得及發出來。
最後還是在大唐和屋外面的人聽見“嘭”的一聲響,才逐漸的有人走到後屋的房間,看見倒在地面上的不省人事的吳奶奶。
望向房間裡面的一幕,人們終於明白了吳奶奶昏倒的原因,膽小的人全都拼了命向屋外跑去,僅剩的幾個膽大漢子還停留在房間當中,打開了緊閉的窗戶,房間頓時明亮了起來。
屋子裡面所有的人,透過窗臺射進來的明亮陽光,看著房間裡面上吊而死的人,免不了一個個都唉聲嘆息。好端端的人,怎麼會說走就走了呢,而且還將自己尚未懂事的孩子也一併帶走了。
孩子的爺爺奶奶,在廚房中笑著臉面忙活,卻沒有著聽到房間裡面傳來的嘈雜的人聲,最後還是一位年輕的小夥衝到廚房告知了兩位老人。
白髮人送黑髮人,這種痛苦兩位老人如何能夠承受的了。上吊死亡男子的母親,聽到這樣的消息頓時就像是一個晴天霹靂擊中了頭頂,來不及反應便一頭栽倒在地。
孩子的爺爺抱著孫子剛剛一個月,現在喜事變成了百事,一個月之內家中連續死了三個人,陳家祖宗開枝散葉傳到他們這一枝節的時候,算是斷了後。
我爺爺當時還是坐在家裡面抽著旱菸,陪著我做家庭作業,然而聽到這樣的消息,他立即坐起身對我說道:“子明,乖乖的在家寫作業,爺爺出去有點事情,等下你奶奶會回來陪你?!?
奶奶今天一整天都在爲了他們家孩子的滿月酒而忙碌著,我本想和爺爺一起前去,但是看到爺爺插在腰間的竹製的旱菸,我也只好朝著爺爺點頭說好。
通常爺爺去哪都會帶著我的,但是今天讓我在家等奶奶回來,我知道他是不想我前去,爺爺的脾氣有點古怪,就是沒有人能夠違揹他的意思,哪怕是我的父親都不敢和爺爺頂嘴,有時候沒有按照爺爺的意思辦事,還得捱上爺爺狠狠的幾腳。
他們家死人了,有人前來通知我爺爺是很正常的,因爲村子裡面所有的白喜事都是我爺爺一人主導操辦的,本來下一代的接班人是我父親,可是我父親大人從小就見不得死物,更別說是見死人了,因此沒有辦法繼承我爺爺的衣鉢,所以爺爺在本村就收了兩個徒弟。
原本我一直以爲父親大人是個膽小的人,但是爺爺曾經卻親口告訴我,真實原因並不是父親膽小,而是因爲父親不忍心見到生命離開。
等到爺爺出去之後,我也沒有半點心思寫作業了,貪玩的勁再一次涌上了全身,可是在家中的院子裡面還沒有玩到十幾分鍾,奶奶便推開院子的門走了進來。
我依然玩我自己的事情,因爲我知道奶奶是不會罵我的,最多是走過來牽著我的手將我帶回房間,所以每次我想要玩一會的時候,都是跑到奶奶身邊裝模作樣的撒嬌,每次都是成功的,有時候也會拿爺爺的菸袋出來嚇唬我。
奶奶佈滿皺紋的手掌,牽著我的手將我帶回到了房間中,將我摟在懷裡點著煤油燈等著爺爺回來。
期間我從奶奶的口中明白了爺爺爲什麼去的這麼衝忙,原來一下子就死去了兩個人,難怪跑進院子的小徒弟顯得那麼的驚慌失措,傍晚的時候我和爺爺已經吃飯了,可是奶奶忙了一天還是晚上還沒有吃飯,現在還是餓著肚子。
簡單的吃了一些東西,暫時填飽了肚子,爺爺是在晚上將近九點的時候回來的,前腳剛踏進家門最裡面便輕聲的呢喃道:“造孽,可真是造孽,死了也就算了,還回來將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帶走,可憐的孩子,真是上輩子沒修德積善。”
看到爺爺回來了,奶奶牽著我的手走到爺爺的身邊問道:“事情什麼處理?”
爺爺沒有直接回答奶奶的話,從腰間拿出他的旱菸走到椅子旁邊坐下,拿出半截黃婊子用火柴點著沉默不語的獨子抽著,我站在奶奶的旁邊也不敢出聲,因爲我知道爺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受到別人的打擾。
抽了兩桿煙之後,爺爺站起身子發出沉悶的聲音說道:“早點休息,明天讓他們下葬,好讓他們一家團聚?!?
奶奶聽著爺爺的話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似乎明白爺爺話裡面的意思,然而站在他們旁邊的我,卻還是張著嘴巴望著他們搞不懂到底是這麼回事。
然而就算是要下葬的話,也不會是在明天,這時間似乎太過著急衝忙,按照我們這裡的墓葬習俗,死者首先需要在自己的家裡面至少帶上三天兩夜,然後再由擡棺者在第三天早晨八點至十點期間將棺材擡往祠堂,如果是外姓人員那麼就沒有資格進入陳家的祠堂,所以就只能夠在路邊或者確定今後安葬的地方搭建一個小茅屋,將棺材放在其中,保留三年。一直等到三年之後,重新打開棺材收撿屍骨,再次請道士前來做一場法事才能夠擡上山,埋葬在三年前地理先生選中埋葬屍骨的地方。
如果死者是在家裡面死亡的,那麼第一個晚上是需要家裡親人陪在房間裡面一起睡,這種睡也是有講究的,現在就不多加敘述,今後文將會重新詳細的說道。
第二天白天家裡的親戚好友都會陸續趕來,同一天會有道士在家裡面佈置靈堂和準備晚上通宵的法事,地理先生會有家中其他人帶領,拿著風水羅盤趕往山頭看風水,確定埋葬地點。
第二個晚上則是通宵達旦的法事,在做法事的程序上雖然每個地方都有不同,但是百變不離其中,最後一道法事是需要家中長子手託長明燈,帶領家中所有的親戚好友排成一條整齊的長隊,在凌晨時分走向死者將來需要埋葬的地點,點上香火冥燭由道士做法,敬拜山神之後,才能夠最終確定地理先生白天選定的地方,山神老爺是否願意讓人安葬,或者靈魂是否會到山神的庇佑。
然而在死亡中也是有意外傷亡的,那麼死者是不能夠進家裡面擺放和做法事的,聽我爺爺說這會帶不祥的髒東西,只能將死在外面的人,放置到祠堂進行安葬,而且這樣死的人還必須要火化之後才能正式安葬,這個規矩傳下來已經有幾百年了。
所以我聽到爺爺說明天就讓他們按葬身,心理面就知道這件事並不是那麼簡單了,一定是有爺爺常說的髒東西在作怪。
爺爺走回到房間放好他的菸袋之後,對著門口的奶奶說道:“去準備一塊石頭,明天需要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