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八章 胡塵暗天道路長

幽暗的地宮空蕩無依,再輕靈的腳步踩落都能蕩起聲浪疊疊,層層級級地在甬道中傳響,經久不絕。

江聞秉燭走著,心思是從未有過的平靜,也不管頭頂傳來了何等密集、直如雨落的腳步聲。

那些腳步裡飽含急切、貪婪、蠻橫、粗暴,只有這地道中才有一刻的永恆寧靜——畢竟這裡是屬於死者的終極歸宿。

地下濛濛的霧氣裡,他看見了由大青磚鋪就的八角疊澀覆鬥建築,幾根仿木半圓立柱支撐著方方正正的狹小空間,地磚上印刻有奔清晰的蓮花紋,宛然如有雨露緩緩滑落,

厚重的石門上雕著栩栩如生的半側身侍女,梳著環華髻站在門後巴望著江聞,倚門而立掩口含笑,眼波流轉間幾乎要開口說話。

江聞總是隱隱覺得她一開口,就會用幽幽暗暗、呢喃不清的陰司言語,把那些幽泉裡無人得還、無人知曉的黃粱夢音,用帶著奈河污濁波濤的氣息悄悄說出來。

盡頭那扇青石假門,已經再次被人推開。可他上次離開時,分明小心翼翼地合上了。

江聞嘆了一口氣。

若不是在耿王莊親眼見到一個死人統帥大軍,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去相信虛無縹緲的霧幽冥怪談,更不會相信在今夜的福州城中生與死的距離,輕薄到比還不上一張紙。

江聞緩緩上前,果然發現朱漆棺槨上已經裂開了一道縫隙,從縫隙往裡一瞧,就看到了棺液和古屍保存完好的額頭。不管是高大僵硬的腐變身形,還是搖搖欲墜的斷裂頸椎,都與義莊中他們瞧見的如出一轍。

這就是他和馮道德夜半追鬼的真相。

可笑的是,竟然是他這個唯物主義者先找到了這裡,而馮道德這個先前當過和尚、如今成爲道士的傢伙,還在福州城裡無頭蒼蠅般搜捕著心中的疑犯。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心眼也就越小。

頭頂的響動越來越明顯,轟隆隆不絕,隱約震落了滿地的灰塵。

江聞把燈盞放在了朱漆棺槨上,心中默數的時間已經進入五更天,但他知道外面的天空恐怕還沒有放亮的徵兆,滿天濃雲覆壓、四野惡夜盤旋,直將福州城化爲人鬼雜居的一片鬼蜮。

許多居民會驚訝地發現,

自家竈臺邊上出現蠢蠢欲動的黑影,房樑上倒懸著霧狀事物,門外的天空也飄蕩著看不真切的魔影,穿堂過戶倏忽如風。

一如江聞來時路上的見聞。

“我就說城裡這麼大,不適合到處栽榕樹嘛……”

江聞感嘆了一句,緩緩吹滅了面前孤單的燈燭。

這個舉動彷彿熄滅了此處灰暗世界最後的薪火,眼前所有的景物都緩緩地染上冷寂、逐漸灰黯、終於消敗在了枯萎之中,即將被厚厚的劫灰所埋葬。

但就在燈燭熄滅的那一刻,江聞憑藉著眼前最後一絲餘光,看見了一個白衣烏帽的矮小人影,忽然出現在了空無一人的南宋古墓之中。

隨後空蕩的墓室裡,響起了一聲長長的吁嘆。

沙啞難聽的聲音驟然響起,但這嗓音與江聞先前的印象相比,少了些驚懼惶恐,平添了幾分幽森瘮人。

“我沒想到在所有人裡,會是你先找到的我……”

即便身處黑暗裡,江聞的耳功早就足以聽風辨位,可他此刻只覺聲音來自四面八方,彷彿他真真切切聽見的說話聲,僅僅是空室虛風從四面八方糾纏而起,偶然發出的似是而非聲音。

“怪哉,你要是沒想到是我,又怎麼會在臨死前說那麼多的廢話,就好像生怕我猜不出裡面的內容。”

江聞冷冷笑道,“你口中似是而非的幽冥故事,言而總之都是爲了提醒我這個地方的存在,我應該沒說錯吧——黃稷?”

幽暗中風聲此起彼伏,約略像長短不齊的呼吸聲。

被拆穿身份的黃護法,憑空的聲音毫無感情波瀾。

“你很有趣,所以我只一打眼就看出了你和我會是一路人。當時的我已經徹底走投無路,纔會把主意打到蒿里鬼國。”

“但你要知道,尋死這件事說來容易,可自古自縊者緣繩、自溺者出臂、自戕者呼痛、自焚者踉滾,種種醜態琳瑯畢現,曩昔鑿鑿恨不食言,誰也沒有十足的尋死勇氣。若畢竟是真死了,那就是真的魂飛魄散了。”

假死託生江聞見過,卻沒見過真死脫身的。

原來幽冥書局中的黃稷護法之死,是他蓄謀已久的退路,一旦退無可退就將立即發動。可從他臨死前的掙扎看來,他口中的蒿里鬼國絕不是什麼好地方,而這一點,他自己也很清楚。

“我們現在的時間還很多,你可以慢慢說。”

江聞就地坐下,拭目以待對方解釋清楚面前的情況,也想試探一下生時鬼話連篇的黃稷,做鬼後的嘴裡又能說出幾句人話。

“你要問的我很清楚,而我這輩子就是活得太清楚了。但還請讓我贅問一句,你如今找的是紅陽護法黃稷?還是二酉齋主黃稷?”

聲音緩緩響起,卻故弄起了玄虛。

江聞朗聲說道:“紅陽護法又如何?二酉齋主又如何?”

黃稷毫無感情地笑了起來。

“自然有所區別。既然你不選,那我就從紅陽護法黃稷說起吧。”

“如今城中異象連連,你也該看見了吧?前宋理宗詔令儒道佛明四道合建白蓮法教,就是爲了防備這世間的青紫白紅四災,也就是佛家成住壞空四劫,保留一寸清淨白蓮世界。”

“然而無量四劫需衆生共渡,成住壞空亦莫之能測。聖童在榕城駐世十年,終究沒等到眼前這場紅陽劫啊……”

黃護法的聲音爲之一窒,吁嘆聲也中斷了一會兒,才緩緩對江聞說道。

“我自幼學習風水青烏之術,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無一不通。地脈之行止起伏曰龍,這麼多年來逆龍、病龍、死龍、假龍、退龍、殺龍見過不計其數,卻從未見過如此可怖的劫龍。”

“福州城底下那條濁浪滾滾的血黃長河,就是一條佈滿瘡疤的劫龍,鱗甲間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身上蟲蛇滿布,腥風撲面,波濤翻滾,靈智未散的魂魄沉浮其中,受盡折磨不得解脫,但凡能從那裡面的走出來的,都是常人絕難想象的兇頑險惡之輩。”

江聞暗暗點頭,像凌知府這樣的貪婪殘忍之輩,此時確實更上一層樓,變成了一個更加難纏陰毒的對手。

“蒿里鬼國的恐怖之處,已然完全超乎常理,若我早知道死後會到這樣的去處,我寧可茍活在世上受盡酷刑。方今之時我才知道,爲什麼唐時的呼祿法師拼盡一生修爲,不吝摩尼寶珠,也要將福州城下這條黃泉鎮壓……”

黃稷的聲音越發微弱,他似乎又陷入了先前被恐懼深深纏繞的噩夢中,以至於對死亡本身的畏懼,逐漸佔據了理智的絕大部分。

但江聞默不作聲。

“你沒見識過蒿里鬼國的恐怖,自然聽不懂我說什麼。這座福州城宋徽宗派賴布衣來過、朱洪武派劉伯溫也來過,我這麼些年苦心孤詣地鑽研,也總算看出點門道。你可知道……黃泉水煞?”

黃稷忽然問道。

漆黑中的江聞搖了搖頭,不管對方能不能看見,而對方也確確實實沒有沒有等江聞迴應,就自顧自說了下去。

“天星法、三元法我爛熟於心,可直到學了三合法後,我才發現福州城的三山之地大有問題。”

“越王山在北、九仙山在南、烏石山在東,偏偏有西晉古湖在西側,旺位沾水就成爲形煞。並且這不是一般的煞局,已然是三合法中的黃泉煞。”

“黃泉煞不能一概而論,乃是禍福相倚的險局。巽方去水是合局的,按吉論。如果是來水,那就按兇論。自古兇吉相依,原本福州城千百年來的波瀾動盪,也不過是催官黃泉、救貧黃泉、殺人黃泉這三水局,隨著龍脈變化爲轉移而已。因此本地既逢有官祿、財貨之幸,也必有孫策屠東冶這般的殺身之禍。”

“然而呼祿法師以摩尼寶珠定穴、閩王審知以兩塔分龍,正好截斷了地下黃泉水脈,導致巽位虛處、湖水不溢,加上城中九河環繞,去水不斷,這纔在千百年化死局爲生機,從此福州城每到大禍臨頭時,都能開城自降、化險爲夷,免去揚州、嘉定之禍……”

江聞聽了一會兒,小聲說道:“風水學上的東西我不太懂,但是乍一聽這應該是一件好事纔對呀?既有財運祿位、又免了殺身之禍,豈不美哉?”

黃稷苦笑了一聲,傳蕩著的聲音裡滿是苦澀無奈。

“方纔我提的都只是先天之數,如今還有後天之變。你還記不記得黃泉煞的關鍵所在?”

江聞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忍不住壓低了聲音說道:“你難道是在……懷疑這西湖?”

“正是。三山自古有之難移,唯獨這片西湖是晉朝太守,挖開福州城下的幽泉海眼倒灌而成,我懷疑這兇險至極的黃泉煞局,本就是魏晉古人刻意而爲之!”

江聞心中瞭然,這個微小可能性在他眼中早就放大了無數倍,只要是和魏晉揮犀客沾上半點關係的怪事,就不能以常理度之。

這種以偌大城池爲紙、開山鑿海爲筆的做法,太過聳人聽聞了,然而魏晉揮犀客的刻意爲之,又被閩惠宗的癡心妄想所催萌,什麼六十年後當爲大羅神仙,分明是想將福州城送入黃泉蒿里之中,永生永世當他的鬼國天子!

想到這裡,他忽然回憶起了另外一句話,就是那句本不存在於王霸仙人封壇秘述、閩惠宗深信不疑的讖言中,卻莫名其妙被相提並論的讖詩。

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戰場。

江聞、黃稷兩人的所知截然不同,採用的辦法也毫無聯繫,可他們得出的結論卻離奇萬分地如出一轍,同樣相信今夜這座福州城若無意外,必將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我相信你說的。”

江聞這個回答,似乎讓黃稷很詫異,就連語速都提高了幾分。

“好好好,你相信就好!堪輿書上說,凡立甲庚丙壬四陽幹向爲四局旺向,右水倒左,從向上乾坤艮巽臨官位去水,以其收病、死、墓、絕水上堂,衝破向上臨官祿位。”

“原本的巽位去水已然是殺人黃泉煞,動輒血流漂杵、白骨枕藉。而鎮壓千百年的幽泉海眼一開,必然是巽位洪水,險毒無比,翻覆之殺機已現,用殺人黃泉都不足以稱呼。”

“一旦斷絕千年的幽泉海眼再泛,水之最兇者莫甚於此,是爲殺人大黃泉煞!”

黃稷急不可耐地說道,“呼祿法師等人的努力有限,終究保不了世代平安。如今西湖水枯、古廟浮出,本就是今人在爲五代殘唐的閩惠宗贖罪。他所欲敕立的陰泉天宮,更是假借蒿里鬼國的佯謬。”

“若是這殘唐至今的殺人大黃泉出世,福州闔城都將淪入蒿里鬼國之中,被濁浪滾滾的血黃巨河倒灌,三山之間將再無一個活人。我死去活來這一遭,就是想要告訴紅陽聖童他擔心的事發生了,必須想辦法阻止這事!”

“你知道我在蒿里鬼國看見了什麼嗎?是上古三代的祭器禮器!古來有人將泰山與蒿里並稱,我還以爲是陸機的穿鑿附會,可我下去了之後細究裡面的龍篆古字,腳下的竟然是夏代西魯國的遺存!”

聽到這,江聞在黑暗中也倒吸了一口冷氣。

西魯國乃是夏代封國之一,和著名傳說劉累飼龍有關。

孔甲元年(公元前1879年),夏帝孔甲偶然得到了一對雌雄雙龍,便讓求學於“豢龍氏”的劉累飼養。數年後一雌龍死,潛醢以食王,王使求之。劉累恐懼,帶領家少奔魯避禍,時年二十六歲,遂於當地生息繁衍,變成了後來的西魯之國。

但就是這座古城,後來因泰山地陷,闔城陷入了暗無天日的泰山之下蒿里之中,向下視之高草森森、波濤滾滾,黎民淪喪不復見之,從此傳出了泰山底下是幽冥世界的說法。

可按黃稷所說,西魯國竟然也淪落入了蒿里鬼國之中?!怪不得會將這個可怕的異度空間稱爲蒿里鬼國!

江聞並不相信這種詭譎離奇的風水之術,但眼前的災禍已然臨頭,許多事情不言而喻。對於眼前的大難,他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1985年2月11日,蘇聯太空站禮炮七號突然失控,差點釀成國際危機,於是蘇聯政府派出了經驗豐富的宇航員弗拉基米爾·賈尼別科夫上天維修,使得危機也很順利地度過了。

但在太空中的賈尼別科夫發現,用於維修的蝶形螺母在無重力翻轉時的主軸是不穩定的,會突然發生180度的週期性翻轉,這後來被稱爲“賈尼別科夫效應”,也成爲了地球磁極倒轉的某種實證。

需要知道的是,一般來說翻轉都需要繞著一根軸來翻轉,我們所處的空間是三維的,各種物體也都是三維的,所以實際上任何物體都有三條軸。一般來說,蝶形螺母的翻轉應該是繞著自身的一根主軸旋轉,這纔是我們此前認知中的常見現象。

而且有某些資料顯示,蘇聯發現這個現象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公開這個效應並命名的時間。

如今的福州城和當初的西魯國,就很像是這樣的蝶形螺母,所謂的風水龍脈也可以理解成爲磁場與三維座標的變換,本應該是穩定的兩極旋轉運動,在吉兇之間相互轉換。

江聞始終認爲,蒿里鬼國絕不是概念中的陰間,否則黃稷早就遇上先走一步的紅陽聖童,把來龍去脈都搞清楚了。

在每一甲子的某個固定時間,福州城的三維座標就會被某些東西影響捕捉,導致多出一條看不見的軸可以翻轉,一旦勢能出現,三山之間都將落入某個三維生物無法理解、無法認知的恐怖世界裡去。

而這個暗中接近、捕捉福州城的“東西”,很有可能就是黃稷口中遍身瘡疤、形如老龍的蒿里鬼國,處於某個已經坍縮維度上的還魂現象……

江聞試探著說道:“殺人大黃泉煞若是成型,將會如何?”

黃稷的聲音幽幽傳出,語帶不可盡述的唏噓講述起了古老的經文。

“宇宙法界,虛空則無邊無際,世界有無量無邊,在紅陽劫後,此時城將沉入空虛,猶如墨穴,無晝夜日月,唯有大冥,沉淪其中,永無寧日……”

“蒿里鬼國如此險惡,那你們是怎麼出來的?”

聽到江聞突然的問話,黃稷沉默了一會兒,隨後慘然地笑了起來,江聞也尷尬地笑了起來。

逃出來?如今分明不是他們出來,而是自己馬上要掉進去了。

“依呼祿法師留下的辦法,想要破解這次的殺劫,就必須有人帶著摩尼寶珠前往西湖,再次鎮住湖底的幽冥海眼。我逃不過凌知府的追殺,本來想依靠的紅陽聖童也不見了,因此需要另尋他人。”

“摩尼寶珠?快詳細說說。”

聽到這四個字,江聞再起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可黃稷卻將話題一轉。

“摩尼寶珠牽扯的事情太多,但後面的部分,就是二酉齋主黃稷的故事了。”

黃稷的再次聲音幽幽傳來,彷彿在說著毫無關係的其他人身上的故事。

…………

“隆武帝繼位那一年,凌知府莫名其妙地吩咐我修繕棋館,把主意打到了那座荒廢多年的幽冥書肆,我就知道里面有問題。”

“享殿外有幾座太監墳,歷代守臣都嫌他們殘缺不全的晦氣,甚至不願意遷墳,總覺得他們會召來什麼惡讖。可我不一樣,你應該知道的……”

江聞當然知道,他面前的黃稷是一個積年的盜墓賊,每個陰森可怖的墳塋都對他有著莫大吸引力。

更何況面前有六七個。

“寒酸的墓壙裡只有一枚前宋的守陵使令牌,讓我知道這人真名叫做羅銑,我也是這樣彙報給知府的。”

“可我沒告訴他,我還發現屍體入殮時鞋底沾著的泥土很奇怪。那種灰白的軟土,全城也只有填澤成坊的吉庇巷纔會有……”

白堊土,那是一種稱爲“多胚孔”的生物體死掉以後,它們極其微小的身軀沉到海底,夜以繼日。

長此以往,就積聚成了厚厚的一層貝殼,最終逐漸粘結在一起並且壓縮成一種鬆軟的石灰巖。可它們太過微小了,以至於這過程得花上幾百萬年才能完成。

“……後來我就發現了這裡。”

就是從那天起,他從福州府衙的無名書吏,變成了謹小慎微的二酉齋主人。

二酉者,山名也。

《太平御覽》卷四九引《荊州記》記載,沅陵二山皆有洞穴,小酉山洞中有書千卷,秦人曾隱學於此——曾經是秦人,躲避始皇帝焚書的藏書洞,如今也成了黃稷小心收藏保管知識的地方。

黃稷的說明簡短得過分,似乎刻意略過了許多關鍵的要素,防止自己回憶起那段因爲強烈好奇心,而被恐怖知識追逐著的歲月。

冷風瑟瑟而起,江聞的耳邊似乎聽見了蒼煙魂遊、北邙鬼哭的聲響。

“這座古墓到了你手裡後,你又開了一條地道通往白蓮教庵堂。這說明你原本是打算將這裡告訴他們的吧?”

江聞默默岔開話題,黑暗中他什麼都看不見,就像在和一縷清風說著話,甚至有可能都是虛假的,一切都只不過是他在這座瘴氣熏天的墓室裡,突發奇想做的一個怪夢而已。

“迫不得已罷了。在所有人裡面,明尊教可能是最沒有危害的一批人,但是誰也剋制不住野心的。照你來看,紅蓮聖母菩薩是獨獨一份《九幽真經》真的能滿足?”

黃稷對於人性是消極的。

這個生前矮小丑陋的傢伙,心裡充滿了從墓穴墳塋中帶出來的陰暗,墓主人與盜墓賊千百年的相互算計、生死爭鬥,已經讓他看不得墓冢上的松柏青青和蘆荻漫漫,非得要掀開覆土問個究竟。

“況且如今的白蓮教,已經不是當初的白蓮教了……”

黃稷忽然諱莫如深地停了下來,這也是江聞今天首次在他的口中,察覺到了生前纔有的膽怯畏懼。

江聞明顯察覺到他的話裡有話。

“你說了這麼多,還是沒有告訴我重點。你辛辛苦苦從陰間爬回來,該不會就想和我這個閒人訴苦的吧。”

江聞深吸了一口氣,扶著朱漆棺材緩緩站起,對著冥冥出聲的方位說道。

“如今多方勢力都在尋找摩尼寶珠的下落,你這個始作俑者卻如此抽身事外,到底有什麼所圖?”

黃稷低聲怪笑了幾句,似乎在聽著頭頂隆隆作響的震動,江聞已經可以想象到那張洋洋得意的臉。

“都是他們自己貪心作祟。但他們想找的摩尼寶珠也確實在我手裡。”

黃稷告訴他,自己是在守陵使羅銑身上找到的摩尼寶珠。

他從悽切哀婉的絕命碑中找到了線索,又發現了南宋古墓的確切所在。然而據他所考,這座墓建成的時間遠不止南宋,應該是在宋徽宗年間落成。

巧的是他還發現這座墓室的前主人,正是明尊教竊名刊印、仰慕已久的髑髏太守黃裳。

那黃裳原本只是一介書生文人,以科舉入仕途,因擅長道家養生之法,故被宋徽宗委以編纂萬壽道藏的職責,本不該和稱雄一時的明尊教有什麼糾葛。

可當時的明教教主方臘自江南起兵,兵鋒往南全無阻礙,大軍面前所向披靡,卻偏偏被守臣黃裳率領軍民阻擋住了。

兩方兵馬在福州城僵持不下,方臘生出愛才之心,又自恃武學經義獨步天下,便孤身來到了九仙山上的九仙觀中與黃裳會面,提出要以辯經決一勝負,輸的一方就此罷手離開。

那一次的辯論內容無人知曉,只知道三日三夜不分勝負,明尊教方臘教主盡出教內典籍經義、訖思證明,卻被黃裳一一駁倒。最終來勢洶洶的方臘惱怒而去,黃裳也被斃殞命。

幸好相持之間援兵已至,城中官吏才能夠收斂太守的屍體,哀慟之餘營建了這座墓穴,意圖安葬於福州城生息煙市之所,好讓歷代子孫祀禱、香火綿延。

可再往後,就是死去多時的黃裳從棺中復生,還陽成爲了髑髏太守,又得到了一身精妙通玄的絕世武功。

黃裳反將明教諸多法王、護法殺得大敗,這座墓穴自然就空了出來,最終留給了南宋時與蒙古大軍拼死奮鬥、殞命夔門的無名將軍。

可笑的是明教自兩宋蒙元之後急劇衰落,本教的典籍遺失殆盡,反而只能從生死仇敵黃裳的手稿之中搜尋了。

有個語焉不詳的說法,稱髑髏太守與方臘在針鋒相對地辯經三日中,當場就將典籍經文原封不動地寫了了下來,並稱要刊行天下,逐字註解批駁,以便存真去僞,這才讓方臘起了殺人之心。

“道長,你可知這些太監們做了什麼?他們可沒有自己說的那麼悽苦軟弱。”

黃稷護法冷不丁岔開話題說道,“這幾名太監不知用的什麼法子,竟然拿到了摩尼寶珠,並且鑽研出與本教如出一轍的殺身起傷之法。”

“從那以後幾十年間,他們以你身旁這具屍體爲引,不停襲殺福州城中落單的蒙古兵卒,巷間自此風傳搭頭鬼殺人之事,最後纔有了幽冥書肆裡你見到的屍立如林的場面……”

對於這件事,江聞本不應該有什麼興趣,無非又是一段曲折離奇的怪力亂神之事,可說著說著到了他耳中,卻變成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這些生時就是最低賤的人,所幹的行當比屠豬販繒還要不堪,卻持之以恆地在神州陸沉的歲月裡做著同一件事,用以牢記心裡的苦痛與憤怒。

當整座城市都已經投降、整個世界都淪陷於鐵蹄之下時,這樣微渺的固執堅持只是一種令人悲哀的掙扎。這段掙扎最後,也是以羅銑深陷在暗無天日的世道,直到耄耋之年絕望地離世而結束。

窮其一生,老天爺總會給他一些比蘆葦還脆弱不堪的希望,那些依次是守陵、殮骨、朝見崖山、投效皇族,乃至最後的微末復仇。

羅銑在每次機會面前,都奮起百分之兩百的努力,取得了數倍的成果,冒著殞首竭命的風險達到目標時候,老天爺才肯告訴他敵人是多麼浩瀚強大,而他所做的反抗又是何等九牛一毛。

他曾在理宗屍體前痛哭、在皇族後裔前絕望,等他拿到了順治夢寐以求的摩尼寶珠,殺了數百個勇猛殘暴的蒙古人,卻只能看著他們兇威更盛。

或許到臨死前他才知道,南宋遺民口中所惦念仰拜的飛天神兵,終究只會是墓中的一具枯骨,再也激不起任何的風浪。

“把摩尼寶珠交給我吧。”

江聞嘆了一口氣,有些沉重的東西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他發現越是懵懵懂懂、得過且過的人才笑得出來,而像羅銑、黃稷這樣清醒的人總是痛苦的,生活會逼著他們擁有尋死的勇氣,然後他們再被迫用大毅力活著。

怪不得黃稷說他們是一路人。

“寶物之事咱們一會兒再說。”

黃稷依然顧左右而言他,似乎又聆聽起了頭頂此起彼伏的震動聲。

“這聲響,又讓我想起了隆武二年。那是清兵南下的時候,吏部尚書黃道周打造了十二面大鼓放在城牆四周,每日派人貼聽鼓面,據說這樣能察覺到十里開外的騎兵出沒。”

“我當時作爲城中小吏自然好奇,也湊過去聽了一次,聽見就是這樣的聲音,又脆又快好像鞭炮,又像是夏天落下的雹子……”

黃稷說著這句話的時候語氣很是不虞。

除了這些小事,他自然還記得貝勒博洛率兵南下大軍壓境、黃道周憑一腔忠義發動福建軍民,帶著“扁擔軍”和一腔熱血傻傻送死的事。

鄭氏家族雖大,卻只有鄭成功一人是忠臣,其餘人貪酷虐民如狼似虎,天下大勢傾頹終究無可挽回。

當鄭成功數月前的敗訊傳來,他就曾關上門喝了大醉一場,差點把心肺都吐出來,嘴裡的苦澀也越來越濃。

別再日夜看著我了,守陵使大人。

我一個小吏能有什麼辦法?

我一個凡人又能補住何處的天傾呢?

黃稷默然許久之後,終於長長地吁嘆了起來。

“我只是不甘心,福州城裡的人也都憋著一股火。我做的事情許多人都知道,但坊民緘口不言,兵家不爭之地只因無險可守,又有誰願意將身家性命,交給如此用心險惡之輩呢?”

“我曾經找過許多人,所有人都說的信誓旦旦,大義凜然,但我知道摩尼寶珠一旦落入他們的手裡,只會變成價值連城的籌碼,運帷於狗茍蠅營之輩的手中。畢竟他們對什麼天傾、鬼國根本不在乎,我也只能出此下策,把所有人拉入這座風雨飄搖的城裡來。”

“你知道嗎,羅銑死的時候還緊攥著腰牌不放,眼睛也沒閉上,我也不敢告訴他趕走了蒙古人又來了女真人。這東西拿著太燙手了,我每夜一閤眼,都覺得有人在看著我啊。從那之後的夜裡我只要睡不著,我就會去驅使著棺中飛天神兵,做著羅銑當年做過的事……”

黃稷說到這裡,江聞已經不需要再多問什麼了。

摩尼寶所在之處,其地不寒不熱,若人有熱、風、冷病或癩、瘡、惡腫等,以珠著其身上,病即除愈,以及澄清濁水,改變水色之德。

而擺在江聞面前的朱漆棺槨裡,就有一具腐而不朽、來去如飛的屍體,明明巷子有時瘴癧重重,卻又能涇渭分明地出沒自如。

兩者結合在一起,那顆摩尼寶珠分明就在“飛天神兵”的屍體之中!

“道長,摩尼寶珠的下落你已經心知肚明,但你頭頂匯聚如雨的清兵恐怕也知道了。畢竟從蒿里鬼國逃出來的不止我一個,凌知府能察覺到我在這附近。”

黃稷此刻說話不緊不慢,藏身於永無止境的漆黑影子裡,似乎讓他可以不再畏懼心底的秘密。

“凌知府雖然不知道墓穴的確切位置,但他在幽冥巷裡發現過墓穴原本的甬道,只要順著痕跡挖掘,總是能找到這裡。我留在這裡惑敵,你快點走吧。”

江聞愕然說道:“什麼?幽冥巷居然通著吉庇巷嗎?”

“幽冥巷的盡頭原本是宋丞相鄭性之所建的拱極樓,最初還有理宗御書牌匾徑三尺,後來樓圮牆坍,不復通行,只有殘垣斷壁猶巍巍然,正好把路堵住了。”

黃稷哈哈大笑了起來:“等他們一邊打通地道、一邊拆了殘垣,我這個室外洞天可就沒辦法倖免了。你快拿著摩尼寶珠走吧!”

可聽到這句話的江聞,卻站在原地沒有動靜。

黃稷的聲音開始有些不滿,對於猶豫不定的江聞態度也生硬了起來。對於人性的陰暗讓他開始不安,許多幽暗的盡頭此起彼伏。

“道長,是我遺漏樂。我願意以《九幽真經》爲籌,這部經書稍加修習便對於武學有莫大的裨益之處。還有失傳多年的《寶命真經》、《兩儀古經》,你可以跟紅陽教換來吃穿不盡的富貴。”

但江聞依舊嵬然不動。

“這些經書都由殄文寫成,蒿里鬼國中人一切與陽間顛倒,除了如我這樣的還陽之人根本無法兼而通曉兩界文字。事成之後你到官賢境六曹司,我會把典籍都放在那裡。”

可江聞站在黑暗中,依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明明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擺在自己眼前,他也不想跟幔亭峰昇仙宴那般拼上性命去折騰,眼下這分明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自己帶著摩尼寶珠趕到湖邊就能搞定,以自己長劍之利誰能阻擋?

可爲什麼,他總覺得心裡不得勁呢?

江聞還沒拿到摩尼寶珠,就感覺有一個孤苦伶仃的魂魄在牆角看著自己。

它的臉變幻不定,眼神悽苦悲涼、姿態卑微恭順,就像是尋常路邊的乞丐、農夫、商販、老卒,也像是這個世間隨處都能看到的蕓蕓衆生。

哦對,它輕輕地撫摸著一塊腰牌。

江聞摩挲著朱漆棺材,忽然問道。

“最遲幾更天?”

黃稷愣了半響纔想明白他說的什麼意思,連忙說道:“最遲不能過卯時的日出時分,否則大禍就不可彌補了。”

“夠了。”

江聞沒頭沒腦地對黃稷說了一句,便在漆黑中毫無阻礙地徑直起身離去。

黃稷愕然不已,他可沒想到會有這樣不要摩尼寶珠就離開的情況,難道對面是一個史無前例的膽小鬼?

“道長,道長你去哪裡?爲了全城百姓的安危,你不能就這麼走了啊!”

江聞的雙眼,即便在深處底下的墓穴中也熠熠發光,渾身氣息運轉而起,一洗徹夜奔波的頹喪之氣。

江聞停下腳步,又回到了墓室之中胡亂摸索了一陣,這才朝著空空如也的墓穴裡淡然說道。

“黃護法你糊塗了,凌知府既然要與我們一較高下,像這樣狼狽逃竄豈是辦法?你又焉知西湖邊上,不會是個預謀已久的陷阱?”

這局棋下到現在,江聞已經能和對方平起平坐了,如今該如何走下一步,他比黃稷更加清楚。

黃稷無可奈何地說道:“我都知道,可凌知府勾結清廷、利用耿家,全城上下已都被他佈局算計,我除此別無他法可想了……”

江聞在漆黑中比了個手勢,叫停了黃稷的訴苦——這人就算死了,也改不了杞人憂天的老毛病。

“黃稷,你是紅陽護法也好、二酉齋主也罷,這件事我答應下來了。棺中之人當年對陣的蒙元雄軍何其精銳,可他縱使被人打斷脖頸、肝腦塗地,腰是直的、膝蓋也是直的。”

臨走前,江聞拍了拍厚重的朱漆棺材,動作輕佻到不像話,身上卻像是卸下了無形的重擔,用一種你明知故問的語氣對黃稷說道。

“遺民懷望朗朗乾坤,你們偏偏只會靠著摩尼寶珠讓他篡行鬼神之事,我看這纔是不可理喻、不通情理。今天我不管對面是誰,我只知道忠臣義士之軀,不能落入賊子之手。”

江聞深思了片刻,又補充了一句。

“還有,今天誰也不許跪。”

第一百一十五章 煙塍霧壙時泣鬼第二百一十九章 滿目山河空念遠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五十九章 幾度降神仙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一十二章 反敗爲勝第八十七章 耿耿寒星下第二十二章 武夷真形第二百零八章 墨池飛出北溟魚第三十六章 鑿齒之民第一百三十一章 寄言燕雀莫相啅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一十二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斷紅塵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風置酒宴羣公第二百一十九章 滿目山河空念遠第一十七章 夜半虛席第七章 寶藏傳聞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間望玉鉤第四十七章 龍吟怪談(中)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憐君何事到天涯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龍鱗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第一百七十章 塵憂未能整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管風波去又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說法偶成舍利堆第九章 鉤玄索隱更新預告(僞)第一百三十八 蠖屈螭盤顧視閒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見五陵豪傑墓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雲深處亦沾衣第一百九十九章 璜溪獨釣時第一十五章 荒村夜影第二百零五章 禪心已作沾泥絮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懷樹更懷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斷紅塵路第八十六章 揚浪動雲根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絕逾參辰第一百八十八章 沉吟應劫遲第四十章 世系不詳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第一百七十章 塵憂未能整第六十六章 還照讀書窗第六十四章 英雄誰敵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剝極而復參九陽第二百一十六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一百零八章 夜夜流光相皎潔第二百一十八章 說法偶成舍利堆第二百一十六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九十九章 深藏若玄虛第一十五章 荒村夜影第二百一十六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二百三十四章 莫思身外無窮事(中)第七十八章 機詐不肆巧第六十八章 何處得秋霜第七十章 前開二峰長一百一十九章 角門深巷少人行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七十二章 華堂良宴開第七十五章 幽寒坐嗚呃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沉吟應劫遲第一百二十八章 臥看山急雨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何由盡離席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七十九章 偶坐爲林泉第二百零三章 整駕催歸及未晡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處第一百五十章 棋罷不知人換世第五十七章 還家草晞晞第一百七十九章 時時誤拂弦第一百九十六章 五羊今安在第一百四十八章 胡塵暗天道路長第一十二章 反敗爲勝第六十章 桃李莫相妒第一百零四章 長風一笑輕九鼎第三十章 龍光射鬥第二百零八章 墨池飛出北溟魚第四十八章 龍吟怪談(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九章 胎卵溼化第五十五章 煙姿入遠樓第二百章 逆浪兼天涌第二百零九章 老僧相伴有煙霞第三十九章 胎卵溼化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絕逾參辰第九十五章 飄殘已化萍第六十章 桃李莫相妒第二百零三章 整駕催歸及未晡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葉亂紛紛第二百零六章 覽察草木猶未得第一百八十五章 虛名無處逃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峽繞蛟螭第一百三十四章 匣裡金刀血未乾第一十六章 迷途未返
第一百一十五章 煙塍霧壙時泣鬼第二百一十九章 滿目山河空念遠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五十九章 幾度降神仙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一十二章 反敗爲勝第八十七章 耿耿寒星下第二十二章 武夷真形第二百零八章 墨池飛出北溟魚第三十六章 鑿齒之民第一百三十一章 寄言燕雀莫相啅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一十二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斷紅塵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風置酒宴羣公第二百一十九章 滿目山河空念遠第一十七章 夜半虛席第七章 寶藏傳聞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間望玉鉤第四十七章 龍吟怪談(中)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憐君何事到天涯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龍鱗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第一百七十章 塵憂未能整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管風波去又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說法偶成舍利堆第九章 鉤玄索隱更新預告(僞)第一百三十八 蠖屈螭盤顧視閒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見五陵豪傑墓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雲深處亦沾衣第一百九十九章 璜溪獨釣時第一十五章 荒村夜影第二百零五章 禪心已作沾泥絮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懷樹更懷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斷紅塵路第八十六章 揚浪動雲根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絕逾參辰第一百八十八章 沉吟應劫遲第四十章 世系不詳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第一百七十章 塵憂未能整第六十六章 還照讀書窗第六十四章 英雄誰敵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剝極而復參九陽第二百一十六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一百零八章 夜夜流光相皎潔第二百一十八章 說法偶成舍利堆第二百一十六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九十九章 深藏若玄虛第一十五章 荒村夜影第二百一十六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二百三十四章 莫思身外無窮事(中)第七十八章 機詐不肆巧第六十八章 何處得秋霜第七十章 前開二峰長一百一十九章 角門深巷少人行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七十二章 華堂良宴開第七十五章 幽寒坐嗚呃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沉吟應劫遲第一百二十八章 臥看山急雨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何由盡離席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七十九章 偶坐爲林泉第二百零三章 整駕催歸及未晡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處第一百五十章 棋罷不知人換世第五十七章 還家草晞晞第一百七十九章 時時誤拂弦第一百九十六章 五羊今安在第一百四十八章 胡塵暗天道路長第一十二章 反敗爲勝第六十章 桃李莫相妒第一百零四章 長風一笑輕九鼎第三十章 龍光射鬥第二百零八章 墨池飛出北溟魚第四十八章 龍吟怪談(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九章 胎卵溼化第五十五章 煙姿入遠樓第二百章 逆浪兼天涌第二百零九章 老僧相伴有煙霞第三十九章 胎卵溼化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絕逾參辰第九十五章 飄殘已化萍第六十章 桃李莫相妒第二百零三章 整駕催歸及未晡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葉亂紛紛第二百零六章 覽察草木猶未得第一百八十五章 虛名無處逃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峽繞蛟螭第一百三十四章 匣裡金刀血未乾第一十六章 迷途未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若尔盖县| 永定县| 若尔盖县| 吴江市| 阿图什市| 安阳市| 观塘区| 顺平县| 靖安县| 卢氏县| 砚山县| 策勒县| 达拉特旗| 道孚县| 通江县| 兰州市| 健康| 陈巴尔虎旗| 顺昌县| 嫩江县| 烟台市| 谢通门县| 沙坪坝区| 开远市| 醴陵市| 桐乡市| 浮山县| SHOW| 定日县| 星座| 区。| 红安县| 鄂托克前旗| 思茅市| 景德镇市| 迁安市| 渑池县| 英山县| 广南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