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

第二天早朝後,李潼便來到禮部春官衙堂,詢問一下有關自己婚禮的禮程安排,自有禮部官員詳盡解答。

得知禮程正式開始還要安排在十天後,李潼便微微皺眉,又說道:“小王納娶,不過只是一樁家事,豈敢久阻仁長朝士勞碌於此。況國家諸功勤用,不以鋪張爲美,作禮能不能從簡從捷?”

負責接待少王的乃是禮部春官侍郎名爲盧應貞,聞言後便微笑道:“殿下自爲宗枝美器,能克己守儉,果然不負當時美譽。然良緣天定,既是家事,也是國禮,名門秀女,入補宗室,草草成事,則不顯莊美。請殿下放心,卑職並春官羣僚一定用心於事,助成嘉禮。”

聽到這話,李潼還能說什麼,只能笑呵呵點點頭,受了這一記馬屁。他本來是打算借婚禮頻繁的禮貨調動,從王邸抽調出一部分財貨出來,往汴州採買糧食,先把李葛並一衆力夫們送出河洛,所以纔想讓婚禮從簡從速。

不過這婚禮並不是他一人私事,本身已經是他奶奶出面主持,對門又是滎陽鄭氏這樣的名門,禮部官員不敢變通從簡,也讓李潼頗感無奈。

離開春官衙堂後,李潼在左近徘徊片刻,便又往天官吏部官衙而去。

對於少王的到來,吏部羣衆表現得都有些緊張,自侍郎張錫以下,十幾人在衙門外恭立相迎。少王如今雖然聲勢日壯,倒也不至於讓吏部這一南省首曹如此嚴陣以待。

不過去年少王在鸞臺給事中任上下省巡衙,旋即便引發了吏部人事的大調整,天官羣僚對此舊事仍然記憶猶新。儘管目下少王已經不在省中任事,但他們還是不敢怠慢。

見吏部羣衆如此熱情,李潼也是不免一樂,果然威風還是要靠抖才能顯出來。

“今日登堂,是入補缺員。眼下衛府胄曹職缺,用事多有不便?!?

待到登堂落座之後,李潼便微笑著對天官侍郎張錫說道。至於另一個侍郎鄭杲則是在家裡忙著張羅婚事,沒有在衙。

“如此小事,豈勞殿下親走。”

侍郎張錫是李嶠的舅舅,與少王雖然沒有直接的交情,但態度也很和藹,聽到這話連忙吩咐令史當堂記錄在案。

他則打量少王幾眼,忍不住嘆息一聲:“日前神都苑在禮,門親羣衆所見殿下人才豐美,斗膽妄作結緣心計。如今良緣應在鄭侍郎門庭,擦肩錯憾,雖然深感失落,但還是要祝賀殿下覓得佳偶,禮成後琴瑟和鳴,光耀宗家?!?

“多謝侍郎令言!人情錯愛,慎之篤念,盼能不負人望?!?

李潼聽到這話,一時間也是哭笑不得,他只是一門心思搞事情,大家卻總饞他身子,顏值太高,有時候也真是一樁負擔。

張錫是貝州武城人,即就是清河張氏,雖然不如五姓世家那麼聲名顯赫,但也是一個立足河北、傳承悠久的大家族,否則也難跟李嶠出身的趙郡李氏聯姻。

如果從李潼他奶奶角度而言,這也算是一個良選,至於具體錯過的原因,李潼就不盡知了,畢竟在這件事情上,他只是一個木得感情的工具人。

千牛衛胄曹參軍,僅僅只是一個八品下員,不值得張錫這個天官侍郎親自跟隨過問。

再加上李潼一副急得不得了、想要在今天就辦妥,甚至主動提議要看一看吏部天官所存的補選名單,不是短時間能夠打發得了,張錫在席作陪片刻後,便轉去忙碌自己的事情。

吏部天官本就忙碌,李潼也識趣,不再繼續留在直堂、打擾人家正常辦公,讓人安排一間通堂廡舍,仔細翻看那些補選的名單,挑選自己想要招取的屬下。

這麼做當然是不合理的,畢竟諸衛文職的人事權是吏部範疇,發給你什麼人你就用什麼人。

不過凡事也無絕對,李潼身爲在勢親王、又兼領南衙大將,想要安排一兩個自己屬意的衛府下員,這點面子吏部還是要給的。

當然也是因爲眼下吏部沒有什麼扎眼的人存在,如果武三思還留在這裡,給你面子?給個屁!

儘管冬集選月過去沒有多久,不過吏部所積存的補選名籍仍然數量不菲,畢竟人世無常、官員的更新換代也不能只集中在冬集那幾個月。像是此前把王仁皎安排到蒲州,蒲州方面一下子就上報了好幾個缺職。

因爲沒有相熟之人在場,李潼也不好把意圖流露的太明顯,只是讓人將資歷合適的在籍補選者資料統統取來。

看到吏部屬官們搬來那滿滿幾大箱籠的文卷,李潼也不免有些傻眼,一邊翻閱著一邊感慨,果然是朝裡有人好做官啊。

冬集大規模的授官剛剛過去不久,吏部居然還有這麼多下品待選的後備官員。人是源源不斷,可職位就那麼多,難怪有的人守選十幾年都不得新授。

這些新入官場的年輕人,本就沒有資望傍身,才器難得彰顯,想要在這麼多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如果沒有什麼過硬的關係,那真的只能是全憑運氣。

循資格儘管千般不好,但起碼提供了一個用人標準,能夠讓這些沉寂下僚者在漫長的等待中不至於完全絕望。這一銓選的標準並沒有一直貫穿下去,也是中唐以後人才大量流失於地方藩鎮的原因之一。

李潼翻看名目的時候,甚至還看到他爺爺高宗時期的進士出身、一直沒有授官解褐,仍在守選。不排除其人確是庸才的可能,但那些授職者難道人人都有匹配的才器?長達幾十年漫長的等待,對人志力的摧殘可想而知。

可惜李潼這一次入省挑選下屬,意圖本就不良善,對這些人也就只能暗道抱歉。

他倒是很想招用這樣一批人才,經過多年的敲打,肯定也已經磨去了驕性,懂得珍惜機會,就算沒有什麼宰輔之才,但既然能夠列名吏部選冊,較之市井閒流能更加勝任一些事務。

不過這樣的人選在卷目中比比皆是,他偶作翻看就罷了,真要抄錄下來,那就是搞事情無疑了。

正在這時候,沈佺期從門外行入,見到少王正在翻閱選冊,便微笑道:“殿下入衙時,卑職正在外行走,不暇出迎。聽說殿下要選錄衛府缺員,不知可有心儀?”

“沈學士來得正好,按圖索驥、浮在事表。諸多才流列此,實在讓人眼花繚亂,正想求問良薦。”

李潼聞言後起身,對沈佺期招手道。

沈佺期落座後便又問道:“不知殿下屬意何類?”

他與少王交情並非泛泛,甚至多次出席主持代王舊邸西園集會,自知代王殿下手中自有一批人才備選,如果只是尋常的選任,大可不必捧卷細翻。

彼此感情不淺,李潼也並不隱瞞,將自己意圖淺露出來:“衛府事務雖然簡陋,但諸備身多因身世矜傲不馴,所選參軍,人才還在其次,是要有勢可選,才能震懾桀驁?!?

聽到這話,沈佺期便有了然,在諸卷冊中翻撿片刻,很快就尋出幾名在勢官員蔭子在選者抄在紙上,然後遞給少王。

李潼接過紙張一看,心中頓時一樂,果然專業的事情還是要找專業的人來做。沈佺期所挑選出這幾人,其中赫然便有狄仁傑之子狄光遠。

狄仁傑身在地官侍郎任上,專掌戶籍,卡得李潼很難受。故衣社攤子鋪得太大,想避讓也避讓不開,而且那老狐貍搞了李潼好幾次,李潼當然不會放過他。

這一次親自來到吏部,就是想搞點人事把柄稍作反制,選取一個跟狄仁傑關係比較親近的人進他千牛衛。狄仁傑的兒子列名選冊,倒是一樁驚喜。

“就選這個狄光遠吧,我記得去年政事堂諸公涉事,此子甚有表現,居然還側立事外,這實在有悖於才流選用。”

李潼指著狄光遠的名字直接說道。

沈佺期聞言後便點頭道:“殿下既然選定,卑職這便行文?”

“有勞沈學士了,歸程恰好行過鸞臺,儘快敕授、儘快入事?!?

李潼坐在房間中,等著沈佺期寫完薦書,便與吏部的令史一同離開吏部官衙,直往鸞臺而去。

有了他的全程參與,再加上這件事本身也不是什麼大事,所以還沒過上午,選補狄光遠補任左千牛衛胄曹參軍的敕書便從鸞臺發出,等著其人入臺領命即可。

做完了這件事,李潼心緒大定。他特意留下衛府胄曹參軍這個職位,本就沒存好主意,打著監守自盜衙庫武裝的念頭,選用自己人的話太扎眼,一旦事泄耐不住追查,正好讓狄仁傑的兒子當個防火牆來頂雷。

衛府衙庫只是軍械回收的一個環節,只要接收單位尚方監那裡人事安排更細緻一些,狄仁傑的兒子也難阻止、難察覺。

他也不擔心狄仁傑察覺蹊蹺而阻止兒子用事,親自下省提取名簿、又親自入鸞臺申報降敕,這是誠意滿滿、給足了狄仁傑面子。如果不識擡舉,那他在勢一日,狄仁傑這個兒子政治生命基本上就可以提前劃上句號了。

就問你還搞不搞老子?互相傷害??!

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281 牡丹花下死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029 李氏爲上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177 大王才思敏捷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152 潛龍怒音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105 人間滋味0330 給事真幹才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a>0193 太平托子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224 名寺可藏重兵0148 橫財浸金汁0241 秀姿動人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078 死而無憾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078 死而無憾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108 等你長大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113 荒園生妖異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025 不如降黃巢0270 兵入武氏邸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008 聖母神皇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149 舊事再起波瀾0284 禍水東引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154 宰相入刑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084 具位庸臣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246 細憐閒庭0141 劫掠金吾衛0069 大麴《萬象》0261 不欺少年窮0281 牡丹花下死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93 被甲登殿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360 祖孫情深0247 血脈的力量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086 曲樂動人0326 幼宦可養
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281 牡丹花下死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029 李氏爲上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177 大王才思敏捷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152 潛龍怒音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105 人間滋味0330 給事真幹才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193 太平托子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224 名寺可藏重兵0148 橫財浸金汁0241 秀姿動人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078 死而無憾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078 死而無憾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108 等你長大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113 荒園生妖異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025 不如降黃巢0270 兵入武氏邸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008 聖母神皇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149 舊事再起波瀾0284 禍水東引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154 宰相入刑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084 具位庸臣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246 細憐閒庭0141 劫掠金吾衛0069 大麴《萬象》0261 不欺少年窮0281 牡丹花下死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93 被甲登殿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360 祖孫情深0247 血脈的力量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086 曲樂動人0326 幼宦可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吴川市| 济阳县| 全南县| 岚皋县| 兴业县| 铁岭县| 淮南市| 松溪县| 德化县| 望奎县| 北海市| 扎兰屯市| 平山县| 图木舒克市| 和政县| 息烽县| 庆阳市| 合作市| 来宾市| 定远县| 长泰县| 诏安县| 岳阳市| 天气| 黑河市| 都江堰市| 隆德县| 长兴县| 阳城县| 成安县| 郧西县| 成武县| 海盐县| 贵南县| 通道| 蓝田县| 思南县| 博客| 定远县|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