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遙受夠了學校那一套“假”,不僅是自己學校,最好的大學也大差不差,又何止是學校,整個機構,整個體系,上升到全世界、全人類,哪個地方是我們的理想王國?這是不是說我們永遠都掙脫不掉人性的枷鎖,惡是必然要存在的?世界就該是這個樣子,就得是這個樣子,可是爲什麼,爲什麼大家就這麼心甘情願地接受這一切?爲什麼要說沒有惡,善的存在就沒有必要?
人人都是善良的,都一樣了,本來就不需要這個名詞,沒有了它又何干?爲什麼一定要找一種方式去證明存在,存在不就存在著嗎?大家都一樣怎麼就不能活了?怎麼就非得要去比別人多拿一些東西,要高出別人一等? 這個世界可悲的源頭就在於比較的存在,一比較就開始了所有的矛盾衝突,每個人都關注著自己的生活,會應該活得輕鬆幸福多,罪孽起源於別人妨害到了自己生命力的實現。看著別人的優越,你就會也想擁有,如果不去看到,就不會生出一種自卑,那麼這樣說來,嫉妒的出現就是因爲優越的存在,所以惡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整個社會要來負責。
這世界上也有聖人的存在,即便看到了別人的優越不生一絲羨慕,因爲他的內心世界豐盈,他的生命實現並不建立在佔有物質的多少上,他要的是在餓不死的基礎上聽生命的流淌,用心去看去聽去感受整個世界,但大多數的人都不是聖人。
說到底是因爲人和人之間有聯繫,有聯繫勢必產生比較心理,人們就會開始貪婪、自私。如果說把每個人都隔絕起來,也就斷了比較的由頭,隨之人人皆善了。但把每一個人都孤立起來的話,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豐盈的內心世界,大多數人承受不了孤獨,更談何享受孤獨,他們會的只是無聊到要死的地步,所以我們要有愛來填充著生命,這個那麼大的世界上渺小的我和你同時同地出現遇到,這是不是一件很美的事?是不是會讓你不再感到那麼孤單?所謂緣分,大抵如此。
然而,生活又開始亂了,多一個認識人,多一條路,這不是很顯然的一種實用功利主義精神?人和人的遇見交好並不應該建立在爲了對你有用的基礎上。而且秉持這種觀念的人會得寸進尺,無止盡地開掘免費資源。
人心都是肉長的,吃虧一兩次沒什麼事兒,但一直在吃虧,是誰會不難受?一直在想電影裡的阿甘有沒有過因爲自己的被欺負哪怕有過一點委屈?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一個正常腦子的善良人即使無止盡地被欺負傾軋真就沒有一點抱怨?我們中國人最最善良,因爲我們講究“禮尚往來”,但什麼是禮尚往來?大概並不是說樣子工程似的酒席錢流通來去。我們都是人,我們自己知道吃虧的感覺並不太好,受了別人一點恩惠的時候心裡很清楚地知道對方有所付出了,盈虧盈虧,必然是別人虧了你纔有盈,帶著這一點感念同情心,你應該想到的是報之以桃李,而不應該沾沾自得於所佔到的便宜。
當然,東西誰會不想白拿,誰也都有過個貪圖小便宜的心理過程,但道德的完善使我們有了同情心,真正懂得禮尚往來,這個世界就會和諧。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有些糟糕,人心的自私普遍化,最好的療救該是每一個人都有向善之心,如果說人人都來修身,那家自然會齊,治國平天下就都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
悲哀的一點就在於從自己做起的人太少,好在並不是沒有,善良是一種力量,有著感染力,所願望的就是越來越多的人被感染。我們說西方社會自私無情,但有沒有發現他們的利益糾葛就來得少一些?這當然也是一種消極,誰都不要找誰幫忙,就沒有付出多少的比對,但那樣一種人際關係會讓我們多少感覺到有點冷冰冰。
我們倒是融通,但往往處於一種貌合神離的和氣之中,精於算計,活得心累。爲什麼說老莊是悲觀主義?因爲他們從根上否定了這樣一種可能性的存在,他們不相信人和人之間可以到純粹相親相愛的關係中去。小國寡民其實也是一種醫治人性惡的方式,互不相干,沒有利益糾葛,自然矛盾就少了。但這是一種消極方式,首先大多數人害怕孤獨,再則總有人會見不得別人的好,自己懶惰比別人世界裡的東西少,他就要來搶來偷,能怎麼辦?說到底,世界要和諧必然要求著全民化的道德完善,理想王國的建構是真的有些難。沈星遙有一個夢想,埋在她心裡,默默一個人發呆在想些什麼?她其實就是想做著一點事情,可以讓別人也來認識到這些,自己活著的確是一種幸福生活,她以爲她是知道了幸福的秘訣,她想分享之。
當然,她不是有多高尚,因爲她還知道一點,如果人人都知道了這一點,人人都來這樣做,她自己就是很好的受惠者,那她想實現生命力必然不會太受阻。沈星遙想做點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向著跳脫現有軌道的方向去,並不以一種強硬態度,溫和地走自己的路,以柔克剛是她的信念。如果說那個人知道沈星遙這樣的活著態度,他們兩個之間會是怎樣的故事版本?
記憶如果可以被漂白,忘記他。
努力忘記是一種練習。~有點信命,一切都是老天會爲大家安排好的,不用煩心,走路,告訴自己,生活一直很好。這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沈星遙的自我催眠、自我暗示。她已經在高中時模糊地找到了這個方向。從有點活明白了起,她開始對於現實採取反抗態度,可以說是頭破血流,那麼愛哭的孩子落過了多少眼淚,哭泣難過的時候攤開手,看著手心裡糾纏分叉的紋路,心裡一遍遍告訴自己:我會幸福的,會的。
她身邊的人都在說,沈星遙是這麼好的女孩,老少都喜歡,一定會幸福的。
事實上,她的哭泣從來不是因爲被傷害,她只從心底裡可憐可悲那些虛妄者活著的姿態。誰想和沈星遙開玩笑都閃一邊去,難道不知道嗎?她可是天才,她啥都知道,她只是對你還尚存著一絲善的期待,一旦看清楚了不可能,say?goodbye,想欺負沈星遙善良的都等著吃不了兜一邊去。找錯對象了,只會最終看到自己有多麼徒勞。
沈星遙哭了,感覺到這個世界如此悲哀荒謬。
遠離你們,背離整個的世界,沈星遙依舊笑得很燦爛,從小到大一遍遍期待隔絕人海的生活,她是坐在草地上曬太陽都可以心情寧靜、地老天荒的人。知道嗎?武俠小說裡,執子之手浪跡天涯或是退隱山林相伴終老的結局當說是中國式的理想生活,每個人都安守一份自己的生活,還有一個伴侶相隨-神仙眷侶,就是小國寡民思想的延續。
其實,活在這個世界上,睜開眼看到太陽就是一件幸福事,我們需要的真沒有那麼多。有的時候,理想遭遇到現實的阻力太大也想逃避,一點都不想再理會夢想,管那些幹什麼,過好自己的吧。又能管得了誰?誰又領你這份情,不都是個人的一廂情願?
不是聖人不然就選擇自閉,獨自沉醉於自己的安靜,在一個人的天地裡,知道一切都是真的,沒有比較,沒有驕傲,沒有自責,只是很平和的快樂。大概這是爲什麼他們常常羨慕她的原因,置身世外,獨自享受。
沈星遙有她的小心眼,爲什麼沒有一個人以我付出的用心來同樣對待我?爲什麼不好意思的總是我?爲什麼吃虧的也總是我?很是傷悲,只是沒有長大,太過孩子氣。
事實上,你只是你,不可以強求別人。
當我們覺得自己比別人付出多的時候,不妨自戀一點,“我就是這麼個好人啊,比他們都善良啊”。
善良能當飯吃嗎?個傻子,但她就是有著這種精神潔癖,非要把自己困在善良裡面,只有自己纔會知道自己有多用心過。
沈星遙遇到他,開始不那麼孤獨,和他在一起的時光裡,她的發呆停止了,眼裡心裡全都只是他,愛情中的心靈碰撞蓋過了一個人的精神思索,那感覺很好,沒有煩惱,彷彿這世界上只有“我和你”。
沈星遙不生他的氣,只是就很喜歡他,什麼都沒有,眼淚再多都只是自己的遺憾與對他的心疼,其他什麼都沒有。????據說失戀者狂能吃,爲什麼沈星遙開始了這麼能吃的日子,她又沒有失戀,她戀都沒有戀。爲什麼天天翻箱倒櫃地吃,把吃表現到淋漓盡致時是一種境界,所以,胖了。
不停地做飯,吃飯,做飯,吃飯。目前,生活核心就一個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