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章 黃河衙門禁忌

他說,我知道,好多背地裡叫我“鐵嘴張”,只認制度不認人,其實哪,大家不知道,我確實是沒辦法。老黃河上的事情吧,邪乎,好多事情要是說出來,那就是封建迷信,咱們也不敢提呀,對吧?

我猛拍他的馬屁,說張主任說得太對了,猴子這幫孫子,胎毛還沒褪盡,懂個啥呀!

他揮揮手,打算我的話,接著說,打民國剛成立,我就在黃河邊上工作,那時候還沒有黃委會。咱們這個黃委會吧,最初是國民黨在1933年建的,當時的主任是大官僚孔祥熙的堂哥孔祥榮。1946年,解放區也成立了冀魯豫黃河故道管理委員會,1949年後,這個冀魯豫委員會更名爲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簡稱黃委會,最開始在開封,後來隨省會遷到了鄭州,這就是咱們現在的黃委會了。

他瞇著眼睛說,我現在掐著指頭算算,從我進黃委會到現在,一晃,快有四五十年的光景了。這四五十年來,我不知道見了多少黃河上的怪事,黃河上的禁忌,好多事情吧,我也說不上來了,反正有些是我親自經歷過的,有的是酒後的段子,半真半假,真真假假,我今天也就跟你們隨便一說,你們也就那麼隨便一聽,這個事情吧,也別對外說。

我一聽,敢情領導要給我們講黃河鬼故事,忙把胸脯拍得山響,紛紛表示就算敵人給我上老虎凳,灌辣椒水,使美人計,也絕不向外透露半個字。

鐵嘴張點點頭,他點了一根菸,一口氣吸掉半根,然後給我們講起來。

他說,黃河十年九汛,禍國殃民,所以歷代王朝,都將河務之事當做第一要務。這負責整頓黃河的人,就叫河工,負責黃河事務。康熙三十七年(1699),專門設了一個兵種,叫河兵,專門負責黃河防汛。

河兵是什麼,你們估計都不知道。

河兵是一個奇怪的兵種。

在大清國,軍服胸前都印著字,有的印著“勇”,有的印著“兵”,這些字代表了兵種不同。兵是正規軍,勇是臨時招募的民兵,曾國藩的湘軍、團練等印的都是“勇”字。河兵的軍裝上印了個“河”字,這是一個獨立且古怪的軍營系統。

河兵屬綠營系統,糧餉爲乾隆帝特批,按“戰二守八”(戰銀每月一兩五錢,守銀每月一兩)的比例分配,河兵可“由守拔戰”而升遷,如因公遇難也可按軍功條例撫卹。

可以說,河兵待遇是很好的了,但是少有人去。

不僅少有人去,就算有人被強行抓丁,徵調成河兵了,也要千方百計跑掉。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康熙三十七年(1699),河兵人數爲2000名,三年後只剩下不到800人了,跑掉死掉了一半多。後來實在不行了,又在嘉慶七年(1803),緊急從天津和宣化調撥400人湊數。

按說當兵吃糧,扛槍打仗,有什麼要跑的,關鍵是河兵的工作性質不一樣。

別的兵種是和流寇、盜賊、外夷打交道,河兵和什麼打交道?

和黃河。

確切地說,是和黃河中的邪乎物件。

不僅是黃河,就連治理黃河的衙門,都裡外透著詭異。

就說咱們黃委會吧,在解放前,黃委會內部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嚴禁說“決口”、“泡湯”、“漏水”等字眼,在公文、信件中,也是極力避免出現這些字眼。

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那時候都是手抄公文,抄寫公文時,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將公文中“口”字儘量寫小,越小越好,且要將字的四面封死,不能留豁口,若留了口子,那黃河口就堵不嚴實了!

如果哪個人手一抖,不幸將“口”字寫大了,又湊巧沒封住口,那麼輕者被大罵一頓,重者就直接打發他走人了。

這是黃委會一個流傳了幾十年的禁忌。

據說,這個規矩已經流傳了幾百年了。

最恪守這個規矩的,有兩個人。

一個是做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凱。還有一個,就是孔聖人八房的後代孔祥榮,他還有一個身份,是當時四大家族孔家孔祥熙的堂哥。

袁世凱於光緒二十七年(1902)任山東河道府,對河務“赤心任事”,“爲國立勞”,篤信黃河神秘風俗。

孔祥榮主政黃委會時,正值軍閥混戰,河務廢弛,黃河水患不斷。這個孔聖人的後代,大官僚的堂兄,非常迷信黃河大王,他在堵口時,要將紅布包裹了碗口大小的“鎮海沙”親自拋到黃河中,還在工地上修建了大王米廟,供奉了黃河中的大王和將軍,在貫臺堵口時,他又親迎虎頭將軍,焚香祭奠黃河大王。不過你還別說,經他這樣焚香祭拜之後,黃河水患大減,他也成了造福黃河兩岸的孔聖人。

不僅黃委會如此,時任河南省主席的劉峙更以躬身護送黃河大王入水(被收錄進上海書店1992年版的《中州軼聞》中)。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說劉峙是個愚蠢且迷信的貪官。

但是,不是。

劉峙是民國時期少有的好官,不抽,不喝,不賭,不嫖,也不講排場。

他歷任黃埔軍校教官,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也是一個河南人敬重的好官。

他很重視教育,主政期間修建了河南體育場,還有河南大學標誌性的禮堂。

他調離河南時,僅在鄭州一地,就有兩萬多人爲他送行。

抗戰勝利後,劉峙由南陽抵漯河主持第五戰區受降儀式,沿途百姓到處擺香案,燃爆竹,夾道歡呼。

其實吧,在這個問題上,咱們也要實事求是,國民黨也不都是壞人。

不過,他看著我們兩個,悠悠說道:你們兩個有沒有想過,爲什麼這些人都迷信老黃河的禁忌?

那些所謂的黃河大王,又都是迷信嗎?

還是那句話,這古黃河裡的事情吧,說不清。

說完這些,他不斷搖頭嘆息,接著講了些黃河怪事,聽得我一驚一乍的,後來從黃委會走出來,回頭看看那棟不起眼的老房子,都覺得腳心底下直冒冷氣,都知道這黃河邪乎,誰也沒想到連黃河的衙門都那麼邪乎!

回家後,我閒著沒事,在家翻看我父親留下的一堆舊筆記,筆記上全是黃河水位、黃河水流大小等數據,一點意思沒有,我胡亂翻到一頁,發現那裡用紅筆寫了一段話:“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使求,懼而遷去。”——《史記夏本紀》

要是從前,我肯定覺得這話是放屁,什麼龍不龍的,統統都是封建社會的孝子賢孫們在作怪!但是經過三門峽這次經歷後,我漸漸開始接受,黃河中確實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古怪生物,尤其是上河村那個古怪的碼頭,花崗巖上那層滑溜溜的黏液究竟是什麼水下生物留下的,我怎麼也搞不清楚。

不過我也有些奇怪,父親這樣一個務實老實的河沿溜子,怎麼也會對龍感興趣,還專門記在了工作筆記上?

我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越看越扯淡,這故事竟然說有人會養龍,這龍怎麼樣?你每天要餵它吃什麼,那麼大個,要把它餵養在哪裡?

我搖搖頭,把筆記丟在一邊,躺在牀上無聊地看著天花板,看著看著,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一下子愣在了那裡。

當時我們在上河村遇到老支書,朱顏對老支書說的是“患農事,我們來了。”

我當時以爲老支書的名字應該是“患農事”,當時那個時代,好多人爲了表示擁護革命,擁護黨,都紛紛改成了紅且專的名字,我當時想當然得以爲,老支書是想裝成一心擔憂農業生產,才起的這個名字。其實你只要用腳後跟就能想明白,上河村是個漁村,漁村不事生產,還搞個狗屁農事呀!

其實朱顏當時稱呼老支書的三個字,並不是“患農事”,而是“豢龍氏”。

豢龍氏,就是古代傳說中能馴養龍的古老家族!

他孃的,我一直覺得上河村古里古怪的,卻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孃的上河村村民竟然是豢龍氏後人!難怪他們要住在那樣一個荒涼偏僻的地方,隱藏在羣山大水之間,原來竟然偷偷在黃河中養龍!

我當時看到的那個古怪的碼頭,那個深得邪門的黃河水潭,原來就是用養龍的!我們見到老村長時,他手裡端著盆,應該就是在給龍拋食,難怪大霧中有個巨大的黑影,碼頭的花崗巖上有一層厚厚的黏液,原來都是它在作怪!

我越想越覺得上河村深不可測,按照老村長的說法,他們是從唐朝就遷過來的,難道說他們已經在那裡養了一千多年的龍了?!

再想想,那個神秘的老村長,呆頭呆腦的大腦殼,甚至是裝瘋賣傻的孫傻子,他說的好多話都彷彿大有深意,只是我當時根本聽不出來。

這個村子到底是什麼來歷,他們怎麼會在黃河裡養龍?孫傻子手裡那個帶血的軍帽又是誰的?大腦殼當時說的保佑村子的聖物又是什麼?

我想來想去,怎麼也想不明白,最後抱著那本日記倒在牀上睡著了。

過了幾天,我們就出發了。

臨走前,母親告訴我,我父親臨走前跟她說了一句話。

我忙問她:什麼話?

她說:你父親失蹤前一天,好像有什麼預感,但是他什麼都沒對我說,最後在睡覺前說了一聲,要是他這次回來,讓我告訴你,以後誰也不能相信。

我一下愣住了:誰也不能相信?

我母親堅定地點點頭,說:“對,他的意思是,所有人,包括我和你爸爸,你都不能相信!”

我吃驚地張大了口,連親孃老子都不能相信,這也太邪門了吧!

我母親也搞不懂我父親的意思,但是她說:這個事情吧,我也覺得奇怪,但是你爸爸都這樣說了,總有他的理由。反正你就聽著,沒有壞處!

我點了點頭,把這句話認真放在了心裡,轉身離開了。

這次一共有三個人,除了我和猴子,帶隊的就是黃曉麗。

黃曉麗卻絲毫沒提那天的事情,大大方方互相介紹了一下,然後交代了這次的任務。

大家都是年輕人,沒多久,就熟悉了,大家邊走邊聊,我也好奇問她,這黃河流得好好的,爲什麼每年都要挖它?還有這黃河怎麼越挖越堵,每年都要決口子?

她說,黃河是一條東西流向的長河,全長5464千米,呈幾字形,西起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的雅拉達澤峰,貫穿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自治區,最後注入渤海。黃河從青海出來後,在黃土高原上裹挾了大量泥沙,這些泥沙沉澱到了黃河下游,越積越多,甚至黃河有些河牀比城牆還要高,黃河就成了懸河。這就是黃河爲什麼總改道,破壞力也大大超過任何一條河的原因。

猴子也問她,那黃河古道到底又是怎麼回事?

黃曉麗說,黃河決堤後,黃河就不會再走從前的河道,會按照新開闢的河道走。從前那條河道就被廢棄了,被稱爲黃河古道,也叫黃河故道。黃河古道雖然不過黃河了,但是古道里淤積了好多泥沙,指不定哪天下了大雨,雨水倒灌進河道中,又會引起水災。所以在黃河枯水季,黃委會要組織當地農民清淤,就是將河底下的淤泥清出來,堆在河堤上,這叫“扒河”,也叫“挖河”。

這“挖河”看似簡單,其實每次挖河都會挖出來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東西,俗話說“十年黃河九年災”,黃河滾滾而來,淹沒了多少良田、人畜、古墓甚至是整座古城,所以每次清淤都會遇到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聽得目瞪口呆,還真沒想過這黃河底下還有那麼多好東西,又想起大腦殼也說過,黃河灘上常常會衝出一些古怪的東西。想到這,我也嘆了口氣,想著大腦殼不知道有沒有從大水中跑出來。

我又想著,這次去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我父親當年失蹤的地方,看著漫漫黃河,又覺得前路漫漫,滿目苦楚,不由又一次嘆息了一次。

我們這次去的地方,地名很古,叫做羋。當地人說,這“羋”字本爲楚國國姓,他們這一支的祖先本爲楚國貴族,被御賜了國姓,後來這姓演變成了“姜”、“熊”、“景”等姓,這裡的原住民也多爲這幾個姓氏。羋地頗有古風,好烈酒,輕文尚武,民風彪悍,孩子少讀書的,愛習武,滿地黃土上,一隊隊孩子手持柳木棍,在那互相切磋,大人就是再窮,等孩子大了,都要賣糧打酒,請當地的拳師教孩子幾手拳腳功夫。

黃曉麗說,這裡是典型的老黃河邊上的村子,多風沙、鹽鹼、澇災,窪地,被稱爲“老鹼窩”。“老鹼窩”鹼性級大,什麼作物都不生長,一年生不了一季糧食,種什麼都不行,解放前,每到青黃不接時,“老鹼窩”經常整個村子集體出去逃荒討飯。

我們直接找了當地的生產隊長,生產隊長拍著胸脯保證,說萬物生長靠太陽,我們廣大農民就是靠黨的領導,既然領導們發話了,我們保證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沒幾天,大隊就抽調了一批人,在河灘的高地上挖了個半米多深的坑,裡面鋪上稻草,上面搭上三腳架,蓋上葦蓆和油氈,點了盞昏暗的馬燈,搭建起了河工工棚。河堤上插滿彩旗,拉上電線,在一棵老柳樹上支起了高音喇叭,喇叭裡不斷播放著:

大海航行靠舵手

萬物生長靠太陽

雨露滋潤禾苗壯

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

魚兒離不開水呀

瓜兒離不開秧

革命羣衆離不開共產黨

喇叭筒子一響,那個時代特有的轟轟烈烈的氣氛就出來了,我是第一次參加這種集體勞動,心中也有些興奮,和猴子在下面幫著老鄉推獨輪車運泥,指揮指揮,也有些勞動光榮的成就感。結果忙了幾天,累得頭暈腳軟,腰都直不起來,一直到吃飯時,才能休息一下。我們吃的是大鍋飯,菜是一大鍋漂著幾片菜葉的胡辣湯,飯就是玉米麪窩窩,當地人稱爲“黃金塔”。我見條件太艱苦,還挺不好意思,結果他們反倒勸我,說有“黃金塔”吃,有胡辣湯喝,家裡還有婆娘等著,這日子還圖什麼呢?他們說,以前的窩頭是什麼做的,是把玉米芯剝出來,將裡面的瓤磨成麪粉,用那個蒸窩頭吃,那東西又苦又澀,有時候還摻了紅薯葉子,嚥下去一口,恨不得能把嗓子拉出一道口子。

和他們混熟了後,我也開始把話題往我父親那件事上扯,問他們這裡有沒有來過一支黃河考察隊,附近有沒有失蹤過什麼人?沒想到我剛開口,他們就警惕起來,嚴肅質問我到底是啥意思,他們祖祖輩輩是當地的老實人,老天爺爺作證,他們可沒做過一樁喪良心的事情,沒害死過人!

我不敢多說什麼,只好訕訕笑著,說就是閒著沒事,瞎聊聊,扯扯淡,呵呵。

這段古黃河道並不長,挖了二週,只剩下最後一段河道,那段黃河裡積了不少水,大家怎麼用鐵杴舀著水潑了半天,還潑不乾淨,想在水裡搭條土堰,人剛下水,就發現這剩下的一潭河水很古怪,冰冷刺骨,人站一會,就受不了了,幾十人輪番潑了半天水,也不見水少,好多人直犯嘀咕,說這古道下怕是通著海眼,怎麼也弄不完。實在沒辦法,我們申請調了幾臺水泵,架在河堰上,抽了整整一天一夜,才抽乾淨古道中的積水。

我本來覺得沒事了,在河邊和黃曉麗說話,就聽見有人喊著“魚,好大的魚!”

黃曉麗看著稀奇,也和我過去看,只見那河道抽乾水後,只剩下一個凹進去的小水坑,水坑中果然有不少大魚,在水裡直撲騰,一看見這些魚,大家也不怕水冷了,紛紛敲鑼打鼓下水捉魚,有人捉住魚後,就大呼小叫起來,這魚眼是紅的,怎麼是紅色的?

我們湊過去看看,那魚有尺把長,渾身雪白,像鮎魚一樣無鱗,眼睛果然是通紅通紅的,像兔子眼一樣。我還沒見過紅眼睛的魚,一個曾在海上跑過船的老海員掐了掐魚身子,又仔細看了看魚眼,便一口斷定,這魚肯定不是黃河裡的魚,這很像是深海的海魚。好多深海里的魚,一輩子沒見過陽光,身子是白的,眼睛就是通紅的。在大海嘯時,好多深海中的大魚水怪被衝到沙灘上,眼睛也是通紅的。當然了,他說,好多很深的大石窟裡的魚,一輩子沒見過陽光,眼睛也可能會是紅色。

猴子聽他這樣一說,在那深坑周圍找了找,就發現深坑裡有一條裂縫,往外呼呼滲水,他指揮人沿著深坑挖進去,清理了裡面黏稠的黃泥漿,就看見一大片泥土突然陷了下去,河底下露出了一個巨大的泥洞。那個泥洞非常大,簡直可以跑開火車,裡面不知道有多深,看起來陰森森的,腥臭無比,還不斷向外流著冷水,看來那魚應該就是從這深洞中流出來的。

我覺得這洞太過古怪,這黃河古道都已經幾百萬年了,底下竟然封住了一個古洞,搞不好是什麼兇獸的巢穴,還是不動爲好,剛好叫猴子撤開,有人卻尖叫起來,直往後退,喊著,不好了,不好了,黃河大王府邸又出來了,大家快跑吧!猴子臉色一變,他一把拉住那個人,逼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我覺得猴子反應有些不大正常,剛想勸他注意羣衆關係,那人卻帶著哭腔,哆哆嗦嗦地說,這個……這個啥子……這是黃河大王的府邸哈,動了就得出事,上次有人進去,就失蹤了……

我聽他這樣一說,一下子激動了,驢子一般吼起來:你說有人失蹤了?!誰失蹤了?!在哪裡失蹤的?!

那人被我勒得喘不過來氣,只用手指著那個深坑,跟我說,就是這樣的深坑,他親眼看見有人進去,就沒再出來過。我鬆開手,找了個挑燈夜戰的火把,趟著冷水去洞口照了照,那洞差不多有半間屋子那麼大,洞口渾圓,朝下開著,向外滲著陰森森的冷風,想來還挺深,要想下去,得用籮筐才能吊進去。

不管怎麼樣,這關係到我父親的安慰,我是肯定要下去的,猴子聽說我要下去,死活要跟著我,他派頭十足地嚷嚷著,這下面可能會有文物,他要代表黃委會下去清理清理,說完直跟黃曉麗眨眼。黃曉麗咬著嘴脣看著我們,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只是囑咐我們一定要小心。

工地上裝土的籮筐多的是,隊長讓人找了兩個結實的,用麻繩拴牢了,把我們兩個一前一後小心吊了進去。猴子的籮筐吊下去沒多久,就聽見裡面叫了幾聲,我忙喊他,問他怎麼了,好一會,猴子才甕聲甕氣地說,娘希匹,鞋他娘掉水裡了!氣得我直罵他。

夜長夢多,我迅速下到了洞,這陰洞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腥臭無比,越往下越難聞,薰得我幾乎要閉過氣去。差不多下進去了十幾米深,發現越往下越大,到了最底下,已經比較開闊了。我開始還以爲底下會有水,怕下不去,結果用火把照了照,才發現底下還有不少小洞通向底下,積水早順著小洞流走了。

我放心出了籮筐,用火把照著四周,發現洞中散落了幾扇大骨頭,看起來像牛骨,再往前走走,地上就堆了一層大大小小的骨頭,我看著心驚肉跳,忙叫住前面的猴子,問他發現沒發現什麼?

猴子一臉緊張,說:老白,你看我發現了什麼?

猴子說話都帶著顫音,我聽他說得嚴肅,忙跟了過去。

在前方,是一堆堆積成小山一樣的骸骨,什麼骨頭都有。我照了照,骸骨山裡金光閃爍,竟有不少金鍊子珠寶,想來是人腐爛成了白骨,剩下的金銀首飾還掛在骷髏上。那白骨山陰森可怖,讓我渾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我以爲猴子說的是這個,還想表示一下膽大,擡腳提了一下骨山,說這有什麼好怕的,人死如燈滅,一堆爛骨頭而已,拉著猴子就想走,猴子卻悶聲不說話,好久才說:老白,我說的是骨頭山下壓的東西。

骨頭山下還壓著東西?我搞不懂了,左右看了看,這堆骨頭足足有幾百句那麼多,我哪知道這底下壓著什麼。猴子卻一本正經地指著骨山說,這底下有一條鐵鏈子。

一聽到鐵鏈子,我的神經一下繃緊了,延伸到黃河鬼窟中的鐵鏈子,無底深淵中吊起的大鼎的鐵鏈子,難道這裡也有條鐵鏈子嗎?

我也有些發憷,卻又不好意思說出來,沒想到一向膽小如鼠的猴子,這次卻勇猛無比,腳踢手拽,扒倒一小堆骸骨,那骸骨堆下果然隱藏了一條巨大的鐵鏈子。那鐵鏈子大約有手腕粗細,一直延伸至地下深處,不知道有多長。

猴子直勾勾看著鐵鏈子,說:“拉開它!”

我以爲他瘋了,這樣一條手腕粗的鐵鏈子,還不知道具體通向哪裡,拉開它幹嗎?

可是還沒等我說出口,猴子已經蹲在地上,朝那條鐵鏈子使勁,我雖然不情願,不停數落他,但是還是使出了吃奶的勁,好不容易纔拽動了幾分,就累得癱倒在地上。

我瓷著眼睛瞪著看猴子的笑話,沒想到這孫子還真有毅力,竟然尋了根牛腿骨,做了個撬棍,將大粗鐵鏈一圈圈纏起來,就聽見嘩啦嘩啦一陣齒輪聲,地下竟然又露出了一個深洞。

那深洞寒氣逼人,陰風陣陣,彷彿是個無底的深淵,吹得我的火把都暗淡了幾分,我覺得這古洞越來越神秘了,莫非這裡纔是真正的黃河古洞?

猴子卻堅持說,這底下估計是個古墓。

挖河時經常能遇到古墓,好多甚至是深埋地下的古墓羣,多是被黃河改道時衝出來了,也有人防止被盜,將陵墓建好後引入黃河水。一般遇到這樣的事情,鄉親們也都是心照不宣,大家打開棺材,將金銀細軟一掃而光,也沒有人說什麼。

我經歷了黃河鬼窟那幕後,對這樣的地下深洞有牴觸,況且這古洞雖然不小,但是完全不像有人進去過,我父親他們應該和這裡沒關係,剛啜著牙花子想撤,猴子卻出溜一下鑽了進去,拉都拉不住。

我氣得直罵猴子無組織無記錄性,這樣的人,要是到了戰場,必須要軍法處置。罵是罵,我也怕他出事,只好硬著頭皮,也鑽了進去。進去後,發現裡面都是用大理石砌成,空間很大,看起來的確像個古墓,古墓裡陰森森的,說話都帶著古怪的迴音,我不敢大聲說話,就壓低聲音叫著猴子。

這時,前面火光一閃,又熄滅了,火光中一個人蹲在地上。

我又氣又鬧,罵道:他孃的猴子,還敢給老子玩神秘!

走過去用火把一照,卻一下子愣住了,這裡空蕩蕩的,並沒有什麼人。

難道是我的眼花了?我揉了揉眼,這時候洞口深處又是火光一閃,我剛要追過去,身後卻傳來了一聲喝聲“老白!”

我隨口答應了一聲,覺得又不對,明明是前方出現的火光,怎麼猴子在後面叫我?

我渾身冰冷,咬咬牙轉過身去,用火把照了照,我身後的果然是猴子。

猴子一臉緊張,臉色慘白地看著我,一時間沒說話。

我還有些懷疑,問猴子,你怎麼不點火把?

猴子一甩手,手上出現了一朵火苗,他說,我習慣用火摺子了。

我才放了心,罵道,你小子又不是手藝人,用他孃的什麼火摺子?屎殼郎上馬路,你裝什麼大卡車?

罵了幾句,我心裡舒坦多了,剛想跟猴子說那個活死人的事情,猴子卻說他在裡面發現了一個古怪的棺材,裡面有不少好東西。

我聽他一說,早把祖宗十八代都忘了個乾乾淨淨,忙跟他過去。

這座古墓不知道沉在水中多少年了,墓室都被水給衝開了,裡面滿是泥漿,我和猴子陷在爛泥中,走一步都費了老勁,最後纔看見墓室裡橫著一個白色玉石棺。

那玉石棺材質很好,近乎透明瞭,隱約能看到裡面躺著什麼東西。我和猴子擡了幾下石棺蓋,怎麼也擡不動,我又氣又惱,乾脆一橫心,找了塊大石頭,咚咚咚幾下將棺蓋砸爛了。

可憐那好好一副玉石棺蓋子,被我砰砰幾下砸了個稀爛,玉棺中不住往外淌水,我還怕那棺材裡會不會突然蹦出來個死人找我算賬,後來看看沒什麼動靜,就咬了咬牙,用火把往裡面一照,就見石棺中一些雪白透亮的魚蝦在那蹦躂,竟然還沒死。

我一下子傻了眼,這玉石棺材中竟然沒有人!

猴子也覺得古怪,他點了幾張火摺子,扔到玉棺中,發現棺材中光溜溜的,確確實實什麼都沒有,只壓著一個井蓋大小的大烏龜。說來也怪,龜殼子一般是黑褐色,這隻卻是純白色的,像玉石雕刻成的假龜。我和猴子本來就是好奇,就算掏出來什麼陪葬品,也要上繳,這時看見玉石棺材中臥著一個大白龜,還覺得有趣,將它弄了出來,發現這竟是一隻白色的龜殼。

我用火把照了照,發現這龜殼子上雕刻著一些古怪的花紋,密密麻麻,看起來像是甲骨文一樣。我看了幾眼,當然看不懂,突然想起了什麼,再仔細看了一遍,才發現,這個白龜殼上的古怪花紋,竟然和無底深淵中吊起來的那隻古鼎上的花紋有些相似!

我還在看,猴子卻找了塊獸骨,對著玉石棺材敲敲打打,他聽了一會,突然說:老白,這個棺材底下是空的?

他給我解釋,這玉石棺材敲打的聲音不對,這底下應該還有一個密室一樣的地方。

我也來了興趣,這玉石棺材如此古怪,下面要是還藏著密道,那底下會不會藏著什麼寶貝呢?

這樣想著,我和猴子使出吃奶得勁,好容易推開了這白玉棺材,果然那下面露出了一個黑黝黝的大洞。

我用火把往底下一照,待看清楚了裡面的東西,禁不住大叫起來。

那大洞底下,端端正正坐著一個人。

說是大洞,其實只有一間屋子大小,在大洞中間的一塊黑色石頭上,有人披著身黑色獸皮,盤腿坐那裡,彷彿睡著了一樣。

在這樣的地方突然看到一個大活人,我的頭髮都豎起來了。

這古洞被封在黃河古道中,不知道多少年了,這裡面怎麼可能還有人?我大聲叫著:猴子?!猴子?!

這操蛋的猴子,卻又一次失蹤了。

我當時嚇得腿腳都發軟了,剛想往回跑,黑暗中就伸出來一隻手,軟軟搭在了我的肩頭,壓低聲音說道:“老白!”

我差點被猴子嚇得魂飛魄散,舌頭都打結了,好半天才緩過來,跟他說出邪了,出邪了,這裡竟然還有一個大活人!

猴子倒還比較鎮定,他先看了看,接著跳進洞裡,用火把照了照,好久才說:死人,都成了乾屍了。

我聽他這樣一說,才稍稍安了心,也進去看了看,發現那人皮肉乾枯,緊緊貼著骨頭,果然是具乾屍。那乾屍的兩隻手擺成了一個古怪的姿勢,彷彿兩手捧著什麼東西,要獻給誰一樣。

他的手萎縮的像雞爪子,指甲卻有手掌那麼長,火光下晶瑩剔透,像是玉化了一樣。

我總覺得這具乾屍古怪,又說不上來怪在哪裡,想了一會,心裡才咯噔一下:這具乾屍不對,他死了那麼久了,怎麼指甲依舊晶瑩剔透?難道說,在他死後,指甲還一直在長?!

我又用火把照了照,才發現原來不僅僅是指甲,那人的頭髮也一直在長,在地上堆了厚厚一層。

我開始以爲他身上披的是什麼獸皮,其實不是,他身上是纏滿了自己的頭髮!

不僅如此,在我驚魂未定時,猴子冷靜檢查完屍體後,不可置信地叫道:老白,他孃的,他孃的這具乾屍竟然有三隻眼!

我也很緊張,安慰了猴子兩句,用火把仔細照了照,發現乾屍的面孔早已經乾癟了,兩個眼窩形成了兩個深孔,在他額頭的最中間,有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圓洞,包了層黑色膠質的東西,看起來和下面的兩隻眼睛一樣,就是略小一些。

我從前就聽說過《西遊記》裡的二郎神開了天眼,額頭上還有一目,還真沒聽說過有人真正長了第三隻眼,當時頭髮都豎起來了,使勁摩了幾下,都摩不平。

黑暗中,猴子幽幽說著:老白……我怎麼覺得,覺得,他這姿勢,怎麼好像是在拜佛呢!

我還驚魂未定,說:拜佛,拜什麼佛?

猴子在我手中接過火把,順著那人手捧的方向一路照過去,沒照多久,就立住不動了。

在那個瞬間,我渾身的血液都彷彿凝結住了,嘴巴大大張著,好一會都合不攏了。

就這樣過了不知道多久,猴子才磕磕巴巴說出來了一個字,也只有一個字:“龍……龍……龍……”

在那個古怪乾屍雙手獻禮的地方,巨大的古墓上方,懸掛著幾條粗大的鐵鏈,鐵鏈牢牢綁在古墓四角的四根柱子上,在最中間吊起來了一個巨大的生物。

那個巨大的生物,就是龍。

那條龍足足有火車那麼粗,有頭有尾,那龍頭就有一匹馬大,齜出一派足足有半米多長的大獠牙,面目猙獰,張牙舞爪,並不像年畫上的龍那麼威嚴,那小腿般粗細的鐵鏈子牢牢箍在龍頭、龍身、龍尾、龍爪上,將整條龍穩穩固定在半空中,彷彿俯視衆生,隨時要破空而去一樣。

在那一瞬間,我也終於明白,爲什麼中國人要崇拜龍,祭祀龍了,那龍雖然死去了不知道有多少年,龍骨也被人用鐵鏈牢牢封住了,但是逆龍歲死,龍威不敢,那巨龍的霸氣、威嚴,將我和猴子牢牢壓制住了,連動都不敢動一下。

過了好久,我和猴子兩個人才慢慢緩過勁來,兩個人誰也不敢造次,雖然說這時候講究破除封建迷信,砸爛一切牛鬼蛇神,但是面對這無上威嚴的巨龍,我和猴子還是腿腳發軟,誰也不敢造次,後來恭恭敬敬給它叩了三個響頭,兩人這才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臨走時,我覺得那塊白龜殼子可能會和我們白家有些關係,考慮了再三,將那條白龜殼子帶了出去。

上去後,我和猴子什麼也沒敢說,就說這底下就是一灘爛泥,我見底下有個白龜殼子,就順手撿了出來。

鄉親們才鬆了一口氣,各自幹活去了,我卻覺得黃曉麗好像看出來了什麼,總是若有若無地盯著我的眼睛,看得我一陣陣燥熱。

第九章 龜葬之城第六章 死人臉出現第二章 黃河衙門禁忌第十二章 詭異水潭第六章 死人臉出現第四章 水鬼第一章 黃河水怪第六章 死人臉出現第四章 吃人的白霧第四章 水鬼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三章 草原怪物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五章 長征中隱藏了三十年的秘密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四章 吃人的白霧第四章 吃人的白霧第三章 黃河屍王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四章 吃人的白霧第九章 龜葬之城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七章 一支匪幫組成的隊伍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三章 草原怪物第一章 裸屍沉河第二章 黃河衙門禁忌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七章 一支匪幫組成的隊伍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八章 骷髏人第三章 黃河屍王第十二章 詭異水潭第七章 一支匪幫組成的隊伍第二章 黃河衙門禁忌第九章 龜葬之城第二章 有鬼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一章 裸屍沉河第九章 龜葬之城第八章 骷髏人第六章 開天珠第五章 血鼎第八章 骷髏人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九章 巨鷹第五章 長征中隱藏了三十年的秘密第一章 活人禁地第五章 長征中隱藏了三十年的秘密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四章 水鬼第六章 死人臉出現第二章 黃河衙門禁忌第八章 骷髏人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一章 裸屍沉河第八章 骷髏人第八章 骷髏人第三章 草原怪物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六章 開天珠第五章 血鼎第十章 第三支隊伍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五章 血鼎第二章 有鬼第四章 吃人的白霧第一章 活人禁地第二章 有鬼第一章 活人禁地第一章 黃河水怪第四章 水鬼第十二章 詭異水潭第六章 開天珠第一章 裸屍沉河第一章 黃河水怪第八章 骷髏人第二章 黃河衙門禁忌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八章 骷髏人第十章 第三支隊伍第十章 第三支隊伍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十二章 詭異水潭第六章 開天珠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三章 草原怪物
第九章 龜葬之城第六章 死人臉出現第二章 黃河衙門禁忌第十二章 詭異水潭第六章 死人臉出現第四章 水鬼第一章 黃河水怪第六章 死人臉出現第四章 吃人的白霧第四章 水鬼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三章 草原怪物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五章 長征中隱藏了三十年的秘密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四章 吃人的白霧第四章 吃人的白霧第三章 黃河屍王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四章 吃人的白霧第九章 龜葬之城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七章 一支匪幫組成的隊伍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三章 草原怪物第一章 裸屍沉河第二章 黃河衙門禁忌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七章 一支匪幫組成的隊伍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八章 骷髏人第三章 黃河屍王第十二章 詭異水潭第七章 一支匪幫組成的隊伍第二章 黃河衙門禁忌第九章 龜葬之城第二章 有鬼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一章 裸屍沉河第九章 龜葬之城第八章 骷髏人第六章 開天珠第五章 血鼎第八章 骷髏人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九章 巨鷹第五章 長征中隱藏了三十年的秘密第一章 活人禁地第五章 長征中隱藏了三十年的秘密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四章 水鬼第六章 死人臉出現第二章 黃河衙門禁忌第八章 骷髏人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一章 裸屍沉河第八章 骷髏人第八章 骷髏人第三章 草原怪物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四章 鐵頭龍王第六章 開天珠第五章 血鼎第十章 第三支隊伍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五章 血鼎第二章 有鬼第四章 吃人的白霧第一章 活人禁地第二章 有鬼第一章 活人禁地第一章 黃河水怪第四章 水鬼第十二章 詭異水潭第六章 開天珠第一章 裸屍沉河第一章 黃河水怪第八章 骷髏人第二章 黃河衙門禁忌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八章 骷髏人第十章 第三支隊伍第十章 第三支隊伍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第十章 血鼎屍煞第十二章 詭異水潭第六章 開天珠第二章 一本三十年前的神秘日記第三章 草原怪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扶余县| 赣榆县| 周至县| 水城县| 许昌市| 林州市| 曲松县| 罗田县| 武义县| 莎车县| 社会| 清苑县| 英吉沙县| 阜康市| 呼伦贝尔市| 江油市| 喀喇沁旗| 加查县| 都兰县| 布拖县| 阿拉善盟| 娄底市| 阜南县| 娱乐| 清镇市| 元氏县| 大关县| 翼城县| 平舆县| 青河县| 青田县| 通山县| 于田县| 怀柔区| 光山县| 陇川县| 阿巴嘎旗| 宁河县| 文水县|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