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9章 名動天下

正明三十九年冬,今年比起往年運(yùn)往中都的過冬物資要多出將近一倍左右。年輕的新兵大多很是興奮,只有老卒們悄然皺起了眉頭。朝廷難道真的要對草原用兵?

飄飄灑灑的雪粒裹挾在呼嘯的朔風(fēng)之中,飛過無遮無攔又一望無際的草原,拍在中都冰冷而沉默的城牆上,發(fā)出輕微的噼啪聲,與朔風(fēng)聲交織成網(wǎng)。

閩行站在城牆上,冰冷的鐵甲上落了一層淺淺的雪粒,他雙手按在城垛上,遠(yuǎn)遠(yuǎn)眺望著灰濛濛天際下的草原,眉頭輕皺。

三個月前,他奉大都督徐林之命,率領(lǐng)一萬輕騎越過青河,直奔祁山。

可惜因爲(wèi)蕭烈攪局的緣故,蕭煜等人已經(jīng)提前離開祁山。閩行等人空手而回。不過這也算是閩行的運(yùn)氣,當(dāng)時蕭煜身邊多出兩名天人高手,即便是中都鐵騎,一萬可抵一般騎兵三萬,到時鹿死誰手還不好說。

他明白大都督徐林的意圖,襲殺蕭煜是給朝堂諸公看的,與蕭煜經(jīng)手一些無傷大雅的買賣,自污給皇帝看的。

坐穩(wěn)這個中都大都督很難,坐穩(wěn)一個讓皇帝朝廷放心的大都督更是難上加難。

自從魏遲先生死後,大都督所行愈發(fā)艱難了。

閩行嘆息一聲,轉(zhuǎn)頭向身後望去。

那是東都的方向。

……

東都,皇城,太和宮。

從東都到草原,若是八百里加急,來回大概需要兩個月功夫,蕭煜又磨蹭了一個月,等到東都收到蕭煜的回表時,已經(jīng)是由秋入冬。

朝野震動,不過現(xiàn)在想來,蕭煜的反應(yīng)雖在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回了東都,生死可就全由他人之手,還不如在草原上作奮力一搏。

鄭帝大怒,下旨興兵討伐蕭煜,而今日早朝便是要定下章程。爲(wèi)此暗衛(wèi)大都督蕭烈的病癒發(fā)重了,而且還在“重病”之中上書請罪,並請辭暗衛(wèi)大都督一職。只是鄭帝留中不發(fā)。既然陛下不說話,也就沒哪個不開眼的愣頭青在這個關(guān)頭對大都督說三道四了。

夕陽初升,大殿之上百官已經(jīng)皆是肅立其中。滿朝文武,文官一品大員纔可著紅袍,武將亦是官居一品纔可著黑袍。

左紅右黑,一如象棋。

在文武之前,還有幾人,多是身著蟒袍的公侯之輩,最前方的則是一左一右兩人。左邊一人,三縷長髯,溫文爾雅,雖已是年近五十,但仍舊能看得出年輕之時的玉樹臨風(fēng),更何況男子氣度不以年齡折損,反倒是較之年輕男子更如貯藏多年老酒一般香醇無比。此人正是大鄭爲(wèi)數(shù)不多的親王之一,宋王。而在宋王右手邊的,則是與鄭帝有四分形似的鄭帝同父同母之弟,晉王秦權(quán)。

鄭帝的目光從前往後,在文武百官身上一掃而過,武將那邊少人極多,暗衛(wèi)大都督蕭烈稱病,未曾上朝,北都大都督牧人起則已是近三年沒有還朝,至於中都大都督徐林,不用多說,正在中都備戰(zhàn)。偌大一個五大都督府,就只剩下名義上的天下兵馬大都督張清與東都大都督秦政,秦政面色平靜,無喜無悲,而張清則是一如既往的閉目養(yǎng)神,好似真的已經(jīng)真的只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

當(dāng)鄭帝身邊的大太監(jiān)孫士林尖聲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文武百官頓時一片肅穆,針落可聞,只剩下幾道隱晦的目光交流。

與張清一左一右位置等同的正是內(nèi)閣首輔李嚴(yán),在李嚴(yán)身後則是次輔周景朝,也正是周景朝上書請求召回蕭煜,可此時周景朝卻置若罔聞,面容沉靜,低頭看著腳下,不知在想些什麼。而站在他身前的李嚴(yán),更是八風(fēng)不動,靜靜平視著眼前一層層直至皇帝寶座的臺階。

一直低垂著眼簾的大都督張清打破了大殿中的死寂,不知已經(jīng)有多長時間未曾走出班列的張清走出班列,“臣張清,有事起奏。”

高坐金鑾的鄭帝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只是平靜的說了一個字,“講。”

張清從袖中拿出一封奏章,緩緩打開。

其後便是一篇不知何人代筆的“討蕭逆詔”,洋洋灑灑數(shù)百言,文采斐然。

“……今方草原之變,有蕭煜趁勢而起,竊鎮(zhèn)北王之王位,擅殺鎮(zhèn)北王之王妃,交結(jié)妖人,乃得兵權(quán),後恃有衆(zhòng)以要君,憑陵跋扈,志驕氣盈,無復(fù)尊主庇民之意,忘祖宗之根基,不尊王化,反爲(wèi)生民之巨害……”

“……故而應(yīng)梟蕭煜其首,傳首九邊,以儆效尤。”

張清照本宣科讀完後,朝堂上一片喧譁,當(dāng)即有數(shù)人站出來附議。

李嚴(yán)微不可見的皺了下眉頭,張清則是默默退回班列。

這兩位文武第一人的舉動讓朝堂上不少善於察言觀色的有心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鄭帝坐在龍椅上,似笑非笑。

東都大都督秦政出列,平靜道:“蕭煜抗拒聖旨,爲(wèi)大不敬之罪,擁兵十?dāng)?shù)萬,居心叵測,有謀逆之意,古人云未雨綢繆,臣深以爲(wèi)然,故而臣附議。”

五大都督府在朝的兩位大都督已然達(dá)成一致,而內(nèi)閣卻詭異的一片平靜。

文臣厭戰(zhàn)。

很多人望向文官之列最前頭的那位身著紅色仙鶴補(bǔ)服的當(dāng)朝首輔,可惜沒有瞧出半點(diǎn)端倪。

首輔不動,內(nèi)閣次輔周景朝出列,沒有慷慨激昂,只有輕飄飄的三個字,“臣附議。”

內(nèi)閣二號人物,自成一派與首輔李嚴(yán)抗衡的周景朝都已出列,很快整個朝堂都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

幾乎所有文武百官一同道:“臣附議!”

晉王嘴角翹了翹,卻是沒有出聲。

在大勢之下,即便是偶有幾人有所異議,也是無可奈何。

此時,晉王秦權(quán)上前一步,“臣弟願爲(wèi)中都監(jiān)軍,協(xié)助徐林大都督剿滅叛逆,以報陛下之恩。”

鄭帝略微沉吟後,說道:“準(zhǔn),命晉王爲(wèi)中都監(jiān)軍。退朝。”

這一天在初冬的飄灑雪粒中,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孫士林接連宣讀了五道聖旨。

蕭煜犯大不敬之罪,其罪當(dāng)誅。

予以中都大都督徐林總管西北軍政大權(quán)。西河州、陝州、西涼州三州之地盡歸徐林麾下。

命徐林不日興兵討伐蕭逆。

任命晉王秦權(quán)爲(wèi)中都監(jiān)軍。

蕭烈辭去暗衛(wèi)大都督之職,安心養(yǎng)病。由暗衛(wèi)外衛(wèi)都督孫立功遞補(bǔ)。

東都震動。

繼而天下震動。

蕭煜以蕭逆之名,終於名動天下。

第152章 我只要他第251章 中州謀劃(三)第159章 後建來人第137章 白頭第51章 鬼仙之道第179章 王帳第198章 西玄第97章 天人一劍殺天人第7章 韓文壁第66章 廷杖第336章 佛魔之戰(zhàn)第49章 又見烏雲(yún)蔽日第150章 爲(wèi)虎作倀第165章 後建形勢(中)第138章 渡劫天人第93章 覆手之間起驚雷第262章 天下兩印第56章 行營第31章 馬蹄聲起第93章 論今第178章 修行界第50章 蕭懷瑜西涼設(shè)宴第166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下)第169章 千里下江都(三)第154章 俗世人俗世事第283章 十九人像,攝政新政第266章 當(dāng)年舊事第163章 才子佳人第160章 重禮第252章 中州謀劃(四)第112章 山道外,山腳下第110章 大婚(四)第125章 金帳議事第169章 萬戶侯第57章 驚才絕豔林銀屏第76章 雨中來客第148章 定風(fēng)波(九)第199章 雙劍四象,刺劍還劍第121章 如此氣象第166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下)第237章 我的世界(下)第23章 摩輪寺長老的恐懼第198章 西玄第198章 西玄第342章 大燕第3章 以一敵二第173章 帝和王第38章 蕭煜的情第81章 遇故人第92章 談古第237章 我的世界(下)第71章 有拳自湖下來,卷千層浪第310章 青冥宮中第110章 歸客第146章 何謂五氣又朝元第187章 博列爾努努第177章 千里下江都(十一)第115章 搬山第4章 上道宗(上)第181章 萬人之意養(yǎng)一劍第25章 “岳母”第264章 姐弟兩人第32章 修佛與修魔第162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109章 我是魔頭第84章 殺戮開端第166章 後建形勢(下)第197章 殺鬼第108章 都爲(wèi)金丹來第31章 馬蹄聲起第83章 棺材第8章 聖人之道第46章 四大美女第205章 秦淮三紫第261章 趙無極第165章 擒拿第107章 風(fēng)雪第277章 塵埃落定,大勢所趨第73章 死在我手裡第184章 蕭煜和藍(lán)玉第90章 血祭雷光,捨身成佛第27章 恩仇第56章 行營第202章 恍然隔世第88章 星星火第99章 雙相菩薩第36章 所謂挑戰(zhàn)第241章 抗天劫第95章 急轉(zhuǎn)直下第269章 生而知之第30章 老虎與狐貍第203章 女子何苦爲(wèi)難女子第352章 太平承平,一劍誅仙第100章 浩然第59章 義父義母第192章 龍蛇起陸,潛龍在淵第34章 一隻蠱第146章 盼頭第324章 不虧和大賺第50章 那一些人
第152章 我只要他第251章 中州謀劃(三)第159章 後建來人第137章 白頭第51章 鬼仙之道第179章 王帳第198章 西玄第97章 天人一劍殺天人第7章 韓文壁第66章 廷杖第336章 佛魔之戰(zhàn)第49章 又見烏雲(yún)蔽日第150章 爲(wèi)虎作倀第165章 後建形勢(中)第138章 渡劫天人第93章 覆手之間起驚雷第262章 天下兩印第56章 行營第31章 馬蹄聲起第93章 論今第178章 修行界第50章 蕭懷瑜西涼設(shè)宴第166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下)第169章 千里下江都(三)第154章 俗世人俗世事第283章 十九人像,攝政新政第266章 當(dāng)年舊事第163章 才子佳人第160章 重禮第252章 中州謀劃(四)第112章 山道外,山腳下第110章 大婚(四)第125章 金帳議事第169章 萬戶侯第57章 驚才絕豔林銀屏第76章 雨中來客第148章 定風(fēng)波(九)第199章 雙劍四象,刺劍還劍第121章 如此氣象第166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下)第237章 我的世界(下)第23章 摩輪寺長老的恐懼第198章 西玄第198章 西玄第342章 大燕第3章 以一敵二第173章 帝和王第38章 蕭煜的情第81章 遇故人第92章 談古第237章 我的世界(下)第71章 有拳自湖下來,卷千層浪第310章 青冥宮中第110章 歸客第146章 何謂五氣又朝元第187章 博列爾努努第177章 千里下江都(十一)第115章 搬山第4章 上道宗(上)第181章 萬人之意養(yǎng)一劍第25章 “岳母”第264章 姐弟兩人第32章 修佛與修魔第162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109章 我是魔頭第84章 殺戮開端第166章 後建形勢(下)第197章 殺鬼第108章 都爲(wèi)金丹來第31章 馬蹄聲起第83章 棺材第8章 聖人之道第46章 四大美女第205章 秦淮三紫第261章 趙無極第165章 擒拿第107章 風(fēng)雪第277章 塵埃落定,大勢所趨第73章 死在我手裡第184章 蕭煜和藍(lán)玉第90章 血祭雷光,捨身成佛第27章 恩仇第56章 行營第202章 恍然隔世第88章 星星火第99章 雙相菩薩第36章 所謂挑戰(zhàn)第241章 抗天劫第95章 急轉(zhuǎn)直下第269章 生而知之第30章 老虎與狐貍第203章 女子何苦爲(wèi)難女子第352章 太平承平,一劍誅仙第100章 浩然第59章 義父義母第192章 龍蛇起陸,潛龍在淵第34章 一隻蠱第146章 盼頭第324章 不虧和大賺第50章 那一些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城市| 乌恰县| 岱山县| 额尔古纳市| 高平市| 元江| 龙胜| 抚宁县| 宜川县| 兰坪| 宁德市| 延津县| 鹤山市| 格尔木市| 西藏| 嵊泗县| 泗洪县| 江门市| 彭阳县| 平原县| 福贡县| 楚雄市| 右玉县| 安溪县| 休宁县| 怀远县| 中阳县| 克什克腾旗| 平昌县| 夹江县| 平和县| 塔河县| 会宁县| 荆门市| 榆社县| 天峻县| 滦南县| 忻州市| 喀喇沁旗| 拉孜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