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一章 衆人柴火焰高

童子聽書不畏寒,引得夫子一聲嘆。

太多情緒,一時難以道盡,他揹著手緩緩走近,只見那羣童子站在牆頭下,擡頭怔怔望著,是如此地入迷,一點也沒察覺到他的到來。

讓老夫子又氣又笑的是,這羣童子他大部分都認識,不是自傢俬塾的蒙學童子又是誰?

好傢伙!

早上沒來的全跑這裡了,早讀不上,跑人家牆角聽書!

而劉小四、吳能、趙源泰這些翹課不歸的學生也全在這裡,似是聽書入了迷,連回去向老夫子交代都忘記了一乾二淨。

更有一些不認識的童子,也揹著裝書的布包,像是其他私塾的學生……

這些童子聽得是如此的認真,冬天的寒風冷如刮骨刀,戳得他們臉蛋兒紅撲撲的,但他們仍是微微揚起笑容,投入嚮往,純淨的眼睛中迸著光,若星辰閃亮。

老夫子先是伸出了手,愣了一下,又慢慢收了回來,靜靜看著、看著……隨後老臉上的皺紋就如花朵般綻放開來。

他微微仰頭看著漫天的飛黃,不知不覺瞇起了眼睛,悠然自得,靜靜傾聽。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此時無聲…勝有聲!

……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四書五經,九部儒家根本經典,從《大學》一書起,古峰信然而讀,也不講究什麼順序,拿到那一本就讀那一本,不求甚解。

一切都是順乎自然,以最舒服最簡單的方式來誦讀。

以《大學》爲開始,到最後一部《中庸》,他語速似緩時急,一口氣朗讀了下來。

文字在眼前,意境卻已在內心。

文膽也隨之閃爍,一個個古老的文字浮現,成千上萬,如漫天的羣星,璀璨無比,相互組合,衍化出千千萬萬、不可數盡的篇章。

無窮變化,盡在一心一念之間。

他自然而然趨至一片玄妙的境地,心思靈動,至誠無邪。

心城則靈!

那些文字讀在口中,其中大道至理卻呈現在心頭,如高山流水一般沖刷而下,一片澄清,如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體會聖人之言的真諦。

這種真知的沖刷是如此地浩瀚,似乎明白了什麼,卻又似乎什麼也不明白,只能說……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就是神機書生的真諦嗎?

外有點化之能,化腐朽爲神奇,內有神機,心誠則靈,無師自通……

又是一種領悟浮上心頭,讓古峰對神機書生的本質有了更深的瞭解。

他深深投入其中,一時忘我。

就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隨著他心頭領悟越深,心神動盪之下,文膽閃爍,靈性從心底而發,化作一陣無形的韻律隨著聲音激盪擴散出去。

以他自身爲中心,四周都籠罩在一片奇異的氣氛中。

聲如春風拂面,卻又似綿裡藏針,刺入人心深處,直見最本我的至誠。

聖人之言滌心,得人性之真、善、美……

童子之心最無邪,也最能體會,那些書本上的文字向他們揭開了枯燥無味的面紗,展現最本質的智慧之光,是如此地純粹、閃耀、崇高……

以心爲舟,以靈爲槳,在知識海洋中自在遨遊……

老夫子畢竟比不過童子,堅持了一會,就心力漸枯,升起一種虛脫之感,從妙悟中脫離出來,深深喘氣。

等當再仔細體會空氣中那種奇妙的氣氛,感化人心,老夫子心中不禁駭然。

這是……

立地說教化,人間做道場!

這已不是凡間手段了!

難道他是……

老夫子想到了自己年輕時聽到的一種秘聞,在大明流傳已久,卻沒人證實。

據說凡人學儒,科舉功名最多到秀才就爲止了,想要更進一步,必須明悟聖人之理,跨過那凡人極限,獲得非凡的智慧和異力。

老夫子年輕時原也不相信,只是他之後無論如何苦讀,參悟聖人經義,始終邁不過科舉門檻,成了一輩子的窮酸老秀才。

他就漸漸將信將疑,到最後不得不信了。

一想到院子的主人就是那等傳說中的存在,他目帶了然。

也只有這等非凡人物,才能令冬槐開花,言出教化吧。

……

“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中庸最後一句唸完,四書五經一氣貫通全部誦讀,讀書聲到此戛然而止。

童子們如大夢初醒,一臉欲猶未盡地議論起來。

“哎?怎麼沒了!”

“雖然不懂,但感覺好好聽!比老夫子說得好多了!”

“是啊!我感覺似乎明白了許多,但一時卻說不上來。”

……

他們一臉興奮,掀起了熱烈地討論。

“啊!夫子!”

突然一聲驚呼,衆童子回頭望去,立刻驚悚地看到不知何時老夫子站在他們身後,面色複雜。

一些不是老夫子學生的童子嚇得驚叫,立刻逃走了。

私塾裡的學生卻不敢逃,逃不了和尚,逃不了廟,他們忐忑地站在原地,小臉蛋害怕得都皺成了一團。

看著這些童子戰戰兢兢的模樣,老夫子久久無言,悠悠一聲長嘆,“以後若是早晨在這聽書,私塾的早讀你們可以不用來了!”

他這麼一說,童子們立刻哭成了一團,一下一下抽泣道:“老師,我們錯了!”

“好孩子!你們沒做錯!”老夫子愣了一下,伸手摸了摸他的頭,欣慰地笑道:“這很好!這就…很好!”

看老夫子不像是責罰他們的樣子,童子們停止了哭泣,眼角還掛著眼淚,怔怔看著這一向嚴厲的老夫子,不知是何意?

老夫子雖老,但脊樑仍挺得筆直,一點也不彎,面目肅然,教導諸童子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此間有大賢,更省老夫子十倍、百倍!大賢說書,千載難逢,你們有此機會,可別錯過了!”

“怎麼會?”童子們不敢相信。

“古人有餵雞起舞,現有沐晨早讀,此爲身教也。聖人經義原只可意會,現卻能言傳。言傳身教,何不以其爲師?”老夫子反問一句,嘴角含笑。

“老師,我懂了!聖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就是我們的三人之師!我們絕不可冒犯,卻可仿效而學之!”有童子一點就透,叫出了聲。

“孺子可教也!”老夫子撫須而笑。

槐安小居外,一時師傳子受,老幼皆樂。

一枝出牆頭,飛黃落在他們的肩膀上、衣袖上以及書本上……

……

“朝聞道,夕死可矣!”

院中,古峰悠悠放下書本,經義通讀下來,不但未有半點疲憊,反而只覺得神清氣爽,如飲蔘湯,渾身毛孔都打開了,內外通透。

咯吱咯吱……

他站起身來,長長伸了一個懶腰,舒展筋骨,披上衣服,走出門站在庭院的走廊上向外望去。

天色已大亮,霧氣散去,一輪明日高掛當空,照在身上,驅散了寒意。

空氣清新,槐花幽香,似在風中搖曳。

古峰怡然若醉,深深呼吸,氣息如長鯨吐水般悠長,綿綿不絕……

“咦?”古峰察覺到這四周的幽幽香氛中似乎還有一種莫名的東西,無形無質,肉眼不可見,如雲如霧般伴隨著呼吸攝入了體內。

隨後識海中大亮,文膽閃爍,似乎也是在主動吐納,仿若心臟般跳動,急速膨脹起來。

古峰眼前立刻浮現出一片畫面,如走馬觀花般閃過,各不相同。

有私塾內,一羣童子正襟危坐,看似小小的人兒,卻讀書人的模樣已初具雛形,手持書卷誦讀,童音清脆,聲朗朗,目中有光,滿是嚮往……

有寒門書生以一豆殘燭,夜下苦讀,汗流浹背而不自知。

曾金榜題名,秀才樓中與諸同年飲酒作詩,意氣風發;更曾屢試不中,不知不覺頭髮染霜,耄耋蒼老,畢生功業未成,唯有在自家開私塾授學以娛晚年……

只是一顆讀書人的初心終究不改,每日讀書至深夜一如早年,勤學不綴,恍恍惚惚昏睡間猛然驚醒,這才發現書卷不知不覺已被老淚打溼……

更多的畫面則是,冬槐開花,飛花漫天,巷落里老夫子和童子們對答授學,童子問,老師教,這就是……

薪火相傳!

古峰眸子深幽,彷彿洞穿了牆壁的阻擋,親眼看見了那一幕其樂融融的場景,嘴角含笑,識海內一顆文膽已經大放光芒。

衆生人心仿若薪柴投入其中,讓靈性的火焰越燒越旺,越燒越高。

原來神機書生可以吸取人心的力量壯大自身的靈性,這纔是人道驚世書的真正本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道自強不息,生在天穹下卻不倚天,立在大地上卻不拜地,只靠自己,也只信自己,方有天行健,才能地勢坤……

何爲人道?

即人心也!

第六十八章 貓來窮狗來富第十一章 人爲己奪機緣第五十九章 薪火生生不息第二十二章 臨江仙·娑婆第三十章 言傳身教爲師第十九章 坐論天地八法第四章 巧言裝神弄鬼第八十章 文思泉涌非人第九十三章 百鬼夜行驚悚第五十章 天地無極借法第七十五章 獨愛此生跌宕第三章 奇鏡仙凡怪談第八十六章 一人我飲酒醉第四十六章 天欲雪一杯無第九十章 人間道行路難第三十一章 衆人柴火焰高第五十六章 神人乘龍御天第四十七章 人心重若泰山第四十八章 一朝落盡黃花第五十八章 伐山破廟霸道第六十四章 何須向你解釋第六十六章 命去不得自由第七十章 考城隍夜審陰第五十一章 五福邪神害人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五十七章 時來天地借力第二十章 至誠之道前知第三十二章 人心險思無邪第四十四章 出竅遊戲紅塵第四十八章 一朝落盡黃花第十八章 奪道千刀萬剮第七章 人道驚世殘篇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十四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五十二章 人心加持封正第七十二章 判詞孰高孰低第九十章 人間道行路難第二十三章 浮生若夢幾何第二十三章 浮生若夢幾何第七十六章 來無影去無蹤第十三章 讀書人最負心第三十四章 焚青詞拜蒼天第八十四章 此子當爲第一第二十四章 此來只爲和離第二十四章 此來只爲和離第八章 逢場作戲驚心第六十四章 何須向你解釋第五十一章 五福邪神害人第六十二章 一言殺神誅心第六十五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七十四章 今日我入無拘第二十六章 奈何兩相不願第二十八章 畫龍點睛鎮邪第八十四章 此子當爲第一第六十七章 妙筆生花漫天第八十章 文思泉涌非人第五十七章 時來天地借力第十九章 坐論天地八法第七十八章 交談如飲美酒第三十三章 大明三寶太監第十六章 自道化人龍變第四十四章 出竅遊戲紅塵第六十五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六十九章 神人兩道相爭第四章 巧言裝神弄鬼第八十二章 文驚聖誅鬼神第三十二章 人心險思無邪第十章 地獄空誓成魔第九十三章 百鬼夜行驚悚第十九章 坐論天地八法第十二章 血菩提人身果第八十七章 聞琴聲知雅意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八十二章 文驚聖誅鬼神第二十五章 一別兩寬歡喜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七十四章 今日我入無拘第三十一章 衆人柴火焰高第二十二章 臨江仙·娑婆第五十八章 伐山破廟霸道第九章 人鬼情緣未了第六章 儒爲人之所需第六十八章 貓來窮狗來富第三十九章 天行健貴自強第四十九章 人畫皮鬼敲門第七十二章 判詞孰高孰低第六十六章 命去不得自由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四十八章 一朝落盡黃花第二十七章 神鬼莫測之機第六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十七章 人心重若泰山第十三章 讀書人最負心第十九章 坐論天地八法第六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十五章 無量光清淨土第七十九章 二月八考童生
第六十八章 貓來窮狗來富第十一章 人爲己奪機緣第五十九章 薪火生生不息第二十二章 臨江仙·娑婆第三十章 言傳身教爲師第十九章 坐論天地八法第四章 巧言裝神弄鬼第八十章 文思泉涌非人第九十三章 百鬼夜行驚悚第五十章 天地無極借法第七十五章 獨愛此生跌宕第三章 奇鏡仙凡怪談第八十六章 一人我飲酒醉第四十六章 天欲雪一杯無第九十章 人間道行路難第三十一章 衆人柴火焰高第五十六章 神人乘龍御天第四十七章 人心重若泰山第四十八章 一朝落盡黃花第五十八章 伐山破廟霸道第六十四章 何須向你解釋第六十六章 命去不得自由第七十章 考城隍夜審陰第五十一章 五福邪神害人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五十七章 時來天地借力第二十章 至誠之道前知第三十二章 人心險思無邪第四十四章 出竅遊戲紅塵第四十八章 一朝落盡黃花第十八章 奪道千刀萬剮第七章 人道驚世殘篇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十四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五十二章 人心加持封正第七十二章 判詞孰高孰低第九十章 人間道行路難第二十三章 浮生若夢幾何第二十三章 浮生若夢幾何第七十六章 來無影去無蹤第十三章 讀書人最負心第三十四章 焚青詞拜蒼天第八十四章 此子當爲第一第二十四章 此來只爲和離第二十四章 此來只爲和離第八章 逢場作戲驚心第六十四章 何須向你解釋第五十一章 五福邪神害人第六十二章 一言殺神誅心第六十五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七十四章 今日我入無拘第二十六章 奈何兩相不願第二十八章 畫龍點睛鎮邪第八十四章 此子當爲第一第六十七章 妙筆生花漫天第八十章 文思泉涌非人第五十七章 時來天地借力第十九章 坐論天地八法第七十八章 交談如飲美酒第三十三章 大明三寶太監第十六章 自道化人龍變第四十四章 出竅遊戲紅塵第六十五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六十九章 神人兩道相爭第四章 巧言裝神弄鬼第八十二章 文驚聖誅鬼神第三十二章 人心險思無邪第十章 地獄空誓成魔第九十三章 百鬼夜行驚悚第十九章 坐論天地八法第十二章 血菩提人身果第八十七章 聞琴聲知雅意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八十二章 文驚聖誅鬼神第二十五章 一別兩寬歡喜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七十四章 今日我入無拘第三十一章 衆人柴火焰高第二十二章 臨江仙·娑婆第五十八章 伐山破廟霸道第九章 人鬼情緣未了第六章 儒爲人之所需第六十八章 貓來窮狗來富第三十九章 天行健貴自強第四十九章 人畫皮鬼敲門第七十二章 判詞孰高孰低第六十六章 命去不得自由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四十八章 一朝落盡黃花第二十七章 神鬼莫測之機第六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十七章 人心重若泰山第十三章 讀書人最負心第十九章 坐論天地八法第六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十五章 無量光清淨土第七十九章 二月八考童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赤城县| 黑河市| 平湖市| 朔州市| 常德市| 长治市| 防城港市| 平舆县| 忻州市| 佛山市| 河曲县| 江门市| 扶绥县| 河东区| 滨海县| 仁怀市| 扎兰屯市| 乾安县| 资溪县| 若尔盖县| 安西县| 凌海市| 固镇县| 安阳县| 娱乐| 溧水县| 婺源县| 灵石县| 玉树县| 吕梁市| 金乡县| 中超| 新巴尔虎右旗| 仪陇县| 安丘市| 灌南县| 屯留县| 星座| 象州县| 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