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章 言傳身教爲師

誦讀朗朗,童子聽書。

這讀書聲若空谷之風,仿若無因,緩緩而來,不刮勁草,卻清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一片赤忱,坦蕩光明。

身未現,聲已來。

隱約間,衆人眼前彷彿見到了一位脊樑堅挺的讀書人手持書卷,朗朗而讀的姿態,不禁噤聲,心生敬重。

這世間有一種東西,無有刀劍之利,不懷雷霆之威,如雲淡而風輕,卻每每使人心震懾,這就是真知!

有一種人,羽冠綸巾,不善金戈,但手持一卷,卻能勝百萬雄師。

身懷真知,人心自畏,這就是……

讀書人!

真正的讀書人!

一人讀書,市井巷弄間流言蜚語嘈雜,卻紛紛被鎮下。

衆人心懷敬畏,自覺散開,不敢再喧譁打擾。

但卻有一羣孩子腳下卻像是紮了根一般,立在原地一步未動,雙手捧著香槐,擡頭怔怔望著。

目光像是越過了高高的牆頭,看向院落深處,掠過了冬日開花的老槐,在那抑揚頓挫的讀書聲裡,在早就看過的書卷裡,在那不識真面目的書生上……似乎有著某種更爲吸引人心的東西,無形無質,卻如星辰般璀璨,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不滅的痕跡。

一顆種子悄無聲息地落下,在心田深埋,只等破土,如花朵一般盛開……

……

大明文道昌盛,江南繁華之地,讀書之氣更濃,考不考科舉兩說,但家家戶戶的小兒啓蒙時總要讀上幾年私塾,識文習字,不做一個目不識丁的莽夫。

夫子嚴厲,口中的“之乎者也”,往往令生性跳脫的孩子們覺得十分無聊,枯燥無味。

但不知爲何,他們此刻卻不約而同地覺得院裡傳來的讀書聲有種老夫子口中比不上的韻味,仿若音樂的旋律,雖不懂其意,卻緊緊抓住了他們的心絃。

純粹如光,照亮了內心,如黑暗中一盞小小的燃燈,深深的吸引,思緒如同飛蛾一般不顧一切地撲了過去,前仆後繼……

漸漸孩子越聚越多,有的還揹著裝著書本的布包,連私塾都忘了去了。

“我是看錯了嗎?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這些皮娃子平時無法無天,調皮搗蛋,最不喜歡上學,今天這是怎麼了?”

“這讀書聲有這麼好聽?”

……

大人們議論紛紛,爲自家孩子的異樣又是驚喜又是奇怪。

書本枯燥無味,小孩子最是調皮的時候,根本坐不下來,讀不進去書。

好好的私塾都不好好學,現在怎麼一個個在人家牆外聽書起來?

好學得只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越想越是驚奇。

但赤子童心!

小孩子的心靈最爲純粹敏銳,不像大人們經歷了太多人間的滄桑,沾滿風塵而變得遲鈍麻木,往往能感受到許多不爲人知的東西。

看到自家孩子如此異樣,那些大人們也嚴肅起來,認真聽了起來。

朗朗讀書聲乾淨純粹,迴盪在耳邊,卻像是從山頂灌下的瀑布,洗滌心靈,讓人不知不覺投入其中。

聖人之言,廣大鴻博,常人難懂而往往覺得枯燥十分。

但此時在這抑揚頓挫的讀書聲中,微言大義似是以一種美妙的方式展現出來,仿若樂曲,雖不懂其文意,但光是感受其韻律,也能體會其中意境,讓人仿若重回上古,與聖人、衆賢同遊,掃除矇昧,得見智慧。

雖然只是短短一瞬的幻覺,但那些人臉上的敬重之色更濃了,他們朝著院內遙遙拱手鞠躬,識趣地退開,怕打擾了這神聖奇異的一幕。

唯留下自己的孩子仍站在牆外靜靜聽著,如癡如醉。

……

“學而…時習…之,不…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乎?”

……

拉長的聲音如同老牛的喘氣聲那麼長,有氣而無力。

一個留著稀疏鬍子的老夫子背手握著戒尺,晃悠悠地走進了私塾,掃視了一眼頓時愣住了。

平時早就人滿的講堂裡此時只零零散散坐著五六個童子,搖頭晃腦,懶洋洋地念書,坐沒坐相。

啪、啪……

戒尺狠狠拍在講臺上。

“人去哪了?一天之計在於晨,聞雞早讀,豈能有半刻荒廢!”老夫子嚴厲訓道。

諸多童子全部站了起來,兩隻小手背在身後,小聲說道:“夫子,我們也不知道!”

“劉小四,你平時下課溜得最快。現在去將你那些同學全部找回來,挨家挨戶通知!我倒要看看他們這次找了什麼理由逃課!”老夫子哼了一聲。

“好、好…”一個最高的孩子叫苦地應了下來,纔不情不願地跑了出去。

老夫子板著臉等著,底下一羣孩子也緊張兮兮。

但這一等就又是一刻多鐘,那劉小四始終沒有回來。

私塾招的都是附近的孩子,離家並不遠,這麼久怎麼也應該通知到了。

“好啊!劉小四你沒找不回人,自己還公然翹課!”老夫子氣得鬍鬚都翹了起來,“賈寶,你也去看看!一定要將劉小四和其他人都給我帶回來。”

“好的,老師!”一個孩子也匆匆跑了出去,但這一去,也再也沒有回來。

“咳咳咳……!豈有此理!”老夫子氣急攻心,咳嗽連連。

“吳能,你去!”

“趙源泰,你去!”

“鄭亞安,你也去!”

……

他連連指派,但無一例外。

離開私塾的孩子就再也沒有回來,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

“氣死我也!”老夫子氣得吹鬍子瞪眼,手中戒尺都拿不穩了。

私塾中只剩下一個最小的孩子睜著大眼睛無辜地看著他,小心萬分,不敢說話。

“李東來,你去!不…我自己去!”老夫子話說到一半,就怒氣衝衝自己親自邁著老邁的雙腿去找人了。

看著四周空蕩蕩的私塾,冷清得嚇人,最小的孩子眨了眨眼睛,愣了小一會,才猛然驚醒過來,驚叫一聲“娘哎!”,連滾帶爬跑了出去,書本都不知道甩到哪兒去了。

……

“人都去哪了?臭小子,讓我找到,非要罰抄三遍,不,十遍、一百遍千字文不可!”老夫子氣喘吁吁,像是尋找小雞的老鷹,在縣城東頭巷弄裡穿梭,尋找……

平時那些如小猴子般的孩子身影卻一個都沒了,正在他苦尋不到的時候,突然一陣朗朗讀書聲傳了過來。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

“這是…?孟子的梁惠王下篇!”老夫子一聽,就反應過來。

只是不同於書卷上乾巴巴的文字,此時這讀書聲聲入耳,仿若無形之風吹入人的心靈。

微言大義伴隨著抑揚頓挫的聲音,每一個字符都仿若化作了一枚枚無形的音符,在人心靈中跳躍,奏響,如此悅耳,迴音不絕,留下清晰的痕跡,久久不忘,自然而然體會到了聖人經言的大義,領悟真諦。

真正是讀書百遍,不如聽書一遍。

相比於市井俗人,老夫子作爲功名在身的讀書人,體會更是不一般。

“光此讀書聲,可佐酒三壺矣!美哉!樂哉!妙哉!……”

他連連讚歎,搖頭晃腦,蒼老的面孔上浮現出憨態可掬的紅暈,如飲美酒,聞聲如醉。

恍恍惚惚間,他彷彿置身於無盡的書海中,一道道文字彙聚成了水流,流淌於心中,閃爍著人道的赫赫光輝,心思剔透,直觀書中真理,增長智慧。

“這是聖言啓迪!”

老夫子猛然身子一晃,驚醒過來,頓時駭然。

遠古之時,世間混沌,人類也飲毛茹血,處於矇昧無知的時代,不懂文字知識,不通人情倫理,恍若野獸。

只到有聖人以天地自然爲師,橫空出世,於人族傳法。

據說聖人說法之時,天音傳於諸天,大道法理具現爲實體,任由人直觀,知識不傳自悟,掃除矇昧,開啓無邊智慧。

正因有此大功德,最後聖人之道廣傳世間,人類才擺脫了愚昧,進入了文明時代。

這正是聖人言道,天音啓迪的傳說。

據說聖言啓迪往往只有世間少有的大儒才能使用,將自身理解具現而出,讓人一次聽書就能憑空獲得諸多感悟。

老夫子是萬萬沒想到,在小小的一個北郭縣竟能親眼目睹這一奇事。

他循聲匆匆趕了過去,步伐矯健,那裡有半點老人家的老態蒼蒼。

穿過兩條街,繞過四五處大宅、轉過七、八個彎……近了,近了,越來越近了……

老夫子本已枯寂的內心久違地升起了急切之情。

伴隨著一陣幽幽而來的奇異花香,他越發驚奇。

深秋入冬,哪來的香味?

老夫子不由加快了步伐,等再次轉過一次巷角,眼前豁然一亮。

風吹落,花如雨,飛黃漫天如柳絮。

老槐似臥龍,一枝出牆頭。

那讀書聲就是從此院裡飄出,迴音陣陣,環繞不絕。

雖未見廬山真面目,但光聞其聲,一個淡然自若的讀書人形象就躍然於眼前。

第十一章 人爲己奪機緣第五十九章 薪火生生不息第七十七章 張生知恩圖報第八十九章 人已去名留聲第三十章 言傳身教爲師第六十一章 我願人人如龍第十五章 無量光清淨土第三十三章 大明三寶太監第六十四章 何須向你解釋第三十章 言傳身教爲師第九十三章 百鬼夜行驚悚第三十七章 懷利器起殺心第九十三章 百鬼夜行驚悚第三十章 言傳身教爲師第七十九章 二月八考童生第七十八章 交談如飲美酒第八十二章 文驚聖誅鬼神第八十四章 此子當爲第一第四十三章 一躍魂兒離體第三十九章 天行健貴自強第六十五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十一章 人爲己奪機緣第五十九章 薪火生生不息第二十章 至誠之道前知第三章 奇鏡仙凡怪談第二十章 至誠之道前知第五十九章 薪火生生不息第六十六章 命去不得自由第七十章 考城隍夜審陰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七十章 考城隍夜審陰第九十章 人間道行路難第五十一章 五福邪神害人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六十八章 貓來窮狗來富第三十六章 非禮勿視勿言第三十三章 大明三寶太監第三十三章 大明三寶太監第五十二章 人心加持封正第三十六章 非禮勿視勿言第七十九章 二月八考童生第十四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六十四章 何須向你解釋第七十八章 交談如飲美酒第六十八章 貓來窮狗來富第三十九章 天行健貴自強第二十八章 畫龍點睛鎮邪第三十四章 焚青詞拜蒼天第十九章 坐論天地八法第三十一章 衆人柴火焰高第五十九章 薪火生生不息第四十三章 一躍魂兒離體第五十一章 五福邪神害人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五十四章 畫皮肉難畫骨第六十八章 貓來窮狗來富第四十九章 人畫皮鬼敲門第六十四章 何須向你解釋第二十四章 此來只爲和離第六十五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八十七章 聞琴聲知雅意第四十章 鏡花水月玄奇第四十五章 留書餘香非盜第五十章 天地無極借法第九章 人鬼情緣未了第十五章 無量光清淨土第七十一章 堂前二鬼相爭第二章 劍俠夜話書生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三十八章 借假修真合道第八十九章 人已去名留聲第七十三章 見山見水見人第六十章 集五蝠布瘟陣第六章 儒爲人之所需第二十三章 浮生若夢幾何第九十一章 鬼市怪誕離奇第十二章 血菩提人身果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五十八章 伐山破廟霸道第一章 亂墳荒寺蘭若第十六章 自道化人龍變第三章 奇鏡仙凡怪談第四十三章 一躍魂兒離體第二十一章 遊九幽假成仙第五章 竊法欺名盜世第四十六章 天欲雪一杯無第二十九章 童子牆外聽書第二十章 至誠之道前知第十一章 人爲己奪機緣第一章 亂墳荒寺蘭若第五十四章 畫皮肉難畫骨第六章 儒爲人之所需第八十二章 文驚聖誅鬼神第二十二章 臨江仙·娑婆第七章 人道驚世殘篇第六十二章 一言殺神誅心第三十六章 非禮勿視勿言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七十九章 二月八考童生
第十一章 人爲己奪機緣第五十九章 薪火生生不息第七十七章 張生知恩圖報第八十九章 人已去名留聲第三十章 言傳身教爲師第六十一章 我願人人如龍第十五章 無量光清淨土第三十三章 大明三寶太監第六十四章 何須向你解釋第三十章 言傳身教爲師第九十三章 百鬼夜行驚悚第三十七章 懷利器起殺心第九十三章 百鬼夜行驚悚第三十章 言傳身教爲師第七十九章 二月八考童生第七十八章 交談如飲美酒第八十二章 文驚聖誅鬼神第八十四章 此子當爲第一第四十三章 一躍魂兒離體第三十九章 天行健貴自強第六十五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十一章 人爲己奪機緣第五十九章 薪火生生不息第二十章 至誠之道前知第三章 奇鏡仙凡怪談第二十章 至誠之道前知第五十九章 薪火生生不息第六十六章 命去不得自由第七十章 考城隍夜審陰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七十章 考城隍夜審陰第九十章 人間道行路難第五十一章 五福邪神害人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六十八章 貓來窮狗來富第三十六章 非禮勿視勿言第三十三章 大明三寶太監第三十三章 大明三寶太監第五十二章 人心加持封正第三十六章 非禮勿視勿言第七十九章 二月八考童生第十四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六十四章 何須向你解釋第七十八章 交談如飲美酒第六十八章 貓來窮狗來富第三十九章 天行健貴自強第二十八章 畫龍點睛鎮邪第三十四章 焚青詞拜蒼天第十九章 坐論天地八法第三十一章 衆人柴火焰高第五十九章 薪火生生不息第四十三章 一躍魂兒離體第五十一章 五福邪神害人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五十四章 畫皮肉難畫骨第六十八章 貓來窮狗來富第四十九章 人畫皮鬼敲門第六十四章 何須向你解釋第二十四章 此來只爲和離第六十五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八十七章 聞琴聲知雅意第四十章 鏡花水月玄奇第四十五章 留書餘香非盜第五十章 天地無極借法第九章 人鬼情緣未了第十五章 無量光清淨土第七十一章 堂前二鬼相爭第二章 劍俠夜話書生第五十三章 立誓上達天聽第三十八章 借假修真合道第八十九章 人已去名留聲第七十三章 見山見水見人第六十章 集五蝠布瘟陣第六章 儒爲人之所需第二十三章 浮生若夢幾何第九十一章 鬼市怪誕離奇第十二章 血菩提人身果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五十八章 伐山破廟霸道第一章 亂墳荒寺蘭若第十六章 自道化人龍變第三章 奇鏡仙凡怪談第四十三章 一躍魂兒離體第二十一章 遊九幽假成仙第五章 竊法欺名盜世第四十六章 天欲雪一杯無第二十九章 童子牆外聽書第二十章 至誠之道前知第十一章 人爲己奪機緣第一章 亂墳荒寺蘭若第五十四章 畫皮肉難畫骨第六章 儒爲人之所需第八十二章 文驚聖誅鬼神第二十二章 臨江仙·娑婆第七章 人道驚世殘篇第六十二章 一言殺神誅心第三十六章 非禮勿視勿言第四十一章 鬼爲人心之詭第七十九章 二月八考童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定县| 开封市| 个旧市| 南丰县| 灵璧县| 许昌市| 稻城县| 华容县| 梅州市| 虹口区| 利川市| 北流市| 顺义区| 莲花县| 叶城县| 阿巴嘎旗| 石泉县| 汶上县| 嘉禾县| 济源市| 临沧市| 湘乡市| 抚远县| 肥乡县| 饶阳县| 康马县| 五莲县| 江津市| 清水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屏东市| 平南县| 浦东新区| 沾益县| 郓城县| 金寨县| 公主岭市| 甘德县| 木兰县| 左贡县| 简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