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76章川東義軍

巴縣之南,長江對岸的山丘上,幾名明軍斥候,注意著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沿著長江向西行軍。

隊伍前面旌旗招展,大旗上面寫著一個“李”字,約有兩萬餘人,刺刀鋒利,長矛如林,盔甲閃亮,看得出來是一支裝備精良的周軍。

斥候在山頭觀察片刻,遂即匆匆從山背面溜下,翻身上了系在山腳的戰馬,抄小道往南而去。

兩日後,李定國得到斥候的稟報,發現駐守重慶的周軍,約有兩萬多人,向瀘州而去。

大帳內,參軍立時在地圖上標註了離開的周軍,夏完淳笑道:“尚可喜中計了。”

李定國問斥候道:“敵軍裝備如何,由誰統帥?”

斥候單膝行禮,“啓稟大王,敵軍火槍衆多,衣甲鮮明,行軍時隊伍嚴整,絕不是烏合之衆。至於領兵之人,卑職無從探知,只看見將旗上有個“李”字。”

“姓李?這麼說,尚可喜還在巴縣。”李定國微微皺眉。

夏完淳微笑道:“領兵的應該是周將李國英,此人原來是左良玉部將,頗爲善戰,尚可喜派他去瀘州,說明他已經以爲我軍主攻川南。現在尚可喜雖還在巴縣,但他手上總計三萬多人,被李國英帶走兩萬,巴縣已經空虛。”

李定國緩緩點頭,巴縣的周軍主力去了瀘州,周軍主力被調到川南,那麼巴縣至夔州一線,將得不到周軍增援,明軍的機會也就來了。

“傳我的命令,大軍準備出擊!”李定國終於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嗚嗚~”

號角響起,隱蔽的明軍大營立時活了過來,士卒衝出營寨,騎兵牽來戰馬,迅速完成集結。

~~~~~~

深夜,一場秋雨不期而至,細細的雨線帶著絲絲入秋後的寒意,落在穿著蓑衣的士卒身上。

秋雨落下,山林間白霧升騰,大地變得有些淒冷和蒼涼。

這裡是涪陵江河谷,一支萬人的明軍前鋒,踩著泥濘的道路,不顧風雨的侵襲,快速行軍,在山林間蜿蜒谷地疾走。

爲首一將,乃是定西軍大將白文選,奉李定國之命,向涪州挺進。

涪州位於巴縣與夔州之間,上游是佛圖關、巴縣,下游是豐都、忠州和萬縣,明軍佔據此處,便將周軍的川東防線攔腰斬斷。

周軍知道涪州的重要性,所以在涪州和望江關,駐紮了六千兵馬。

六千兵馬雖不多,但是佔據地利,只要防守得當,十萬大軍也難以攻過來。

這時,經過兩天的晝伏夜出,清晨時,白文選所率領的一萬前鋒,已經抵達了距離涪州三十里的山林中。

這裡並沒有下雨,白文選見天色漸亮,遂即命令大軍在一片樹林裡休息。

“停止前進,就地休息!”白文選勒馬喝令。

軍令傳遞,前進的士卒,立時停下腳步。

走了一夜的明軍士卒,從背後取下毛毯和被子,吃了點乾糧,便在樹林裡躺下休息。

白文選翻身下馬,將馬鞭交給親衛,找到一塊石頭坐下,吩咐道:“讓諸將前來議事。”

不多時,各營部將,還有參軍,陸續過來,在他周圍坐下,前來商議攻打涪州的事情。

“從情報來看,駐守涪州和望江關的周軍,共計有六千餘人,由周將劉之復和齊韓鎮守。”白文選用樹枝在地上作畫道:“望江關在涪州之前,大家說怎麼攻打?”

“將軍望江關和涪陵,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若是偷襲望江關,涪州必然有防備,這確實不太好辦。”部將沉聲道。

衆人都沉思不語,雖說巴縣的周軍主力被引走,但是還有萬餘兵馬。

要是明軍不能迅速佔領涪州,尚可喜肯定親自率兵趕來,屆時明軍即便突破周軍防守,恐怕也要付出巨大的傷亡。

這時隨行的參軍陸子勳道:“臨行前,夏撫軍早有交代,讓將軍聯繫川東義軍,將軍何不派遣斥候,四處看看!”

趙銘不僅給定西軍大量裝備,還派遣了一批參謀人才進入定西軍,協助定西軍作戰,同時也慢慢掌握和影響定西軍。

這些參謀,都是帝國陸軍大學的高才生,雖缺乏臨陣的謀略,戰爭的經驗,卻熟知戰場的一些情況,比如查看地圖,判斷距離,處理情報,協助主將決斷。

白文選聞語,想起了李定國的交代,沉聲吩咐道:“派遣斥候,去涪州方向看看。”

在崇禎年間,川東石柱宣撫司,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女將,便是大名鼎鼎的秦良玉。

夏完淳所說的義軍,正是石柱宣撫司的人。

當年張獻忠入川,秦良玉麾下白桿兵,死傷殆盡,但是秦良玉並未臣服於張獻忠,而是在川東繼續抗爭。

後來張獻忠被清軍擊敗,滿清佔據四川,秦良玉又繼續抗擊清兵,並關注著江南抗清局勢的發展。

在抗清局勢逐步好轉之後,秦良玉便數次上書,希望隆武朝能夠發兵入川,而她則願意接應大軍,幫助朝廷收復巴蜀。

可惜的是,秦良玉並沒有等待那一天,她苦苦期盼,望眼欲穿,臨死也沒有等到王師進入四川。

在秦良玉死後,川東局勢惡化,許多力量弱小的義軍,不是被殲滅,就是投降。

剩下的義軍也損失最大,不少原本十分活躍的義軍,都沒了消息,不是被滅了,就是藏在深山裡了。

秦良玉的族人在這種情況下,也發生了分裂,一些人不堪圍剿,出來投降,一部分則在崇山峻嶺中苦苦支撐,多次給明朝發出消息“川東義師,皆打明旗,願王師早日入川。”

因此,當明朝使者一到,義軍首領,就表示原因配合明軍。

近些年來,義軍一直躲在川東大山之中,並沒有出山攻略,吳三桂建立周國後,也顧不上這些山中少民。

因此義軍不出山,周軍也不圍剿,便使得義軍得意生存下來。

半個月前,義軍首領秦翼明,收到夏完淳的信件,便領著義軍出了羣山,向涪州方向運動,已經在此等候多日了。

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890章將計就計第668章擇主而事第416章恭迎撫軍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464章不堪一擊第278章隆武危機第842章輸糧換引第913章共討國賊第642章何騰蛟慌了第969章佔據葉爾羌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1034章異域稱帝第1029章拒絕條約第二十一章雜毛劉攻城第396章錫澄防線第248章清洗中國人第702章政變中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581章擴軍備戰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623章被困城中第1069章仰光海戰(三)第1007章緊急馳援第161章琉球羣島第209章開發臺灣第144章祭拜孝陵第561章戰後格局第695章淮江酒肆第305章天意如此第794章金陵春之陣十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648章趙銘叫停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1006章關中危機第552章二龍交鋒第116章邊境衝突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485章上屋抽梯第470碧蹄館伏擊第698章漢化朝鮮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999章逃跑計劃第113章誣陷第271章清軍入關第768章以進爲退第1009章誰都別想跑第234章多鐸撤軍第698章漢化朝鮮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805章訛詐失敗第659章王大拿的試探第472章急往馳援第605章浙系帥臣第936章雜毛要斷寡人歸路第835章江淮綿業第十一章趙日天第167章錢不錢無所謂第371章花錢買路第779章視察澳門第831章宋應星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859章暗示孫可望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466章接管朝鮮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425章緩兵之計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712章阿濟格稱帝第693章先下手爲強第712章阿濟格稱帝第841章收編蒙古第661章返回蘇州第630章一觸即發第248章清洗中國人第447章偉大的思想家趙銘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463章席巴是趙雜毛第787章金陵春之陣(三)第722章倉惶離京第385章擴軍備戰第605章浙系帥臣第407章何騰蛟北伐第373章傳首蘇鬆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366章驚聞噩耗第260章擊潰西班牙上第117章浙東危機第662章建藩立國第461章海東八道第707章刺探消息第143章人心思漢第778章銀彈攻勢第177章臨近夏收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
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890章將計就計第668章擇主而事第416章恭迎撫軍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464章不堪一擊第278章隆武危機第842章輸糧換引第913章共討國賊第642章何騰蛟慌了第969章佔據葉爾羌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1034章異域稱帝第1029章拒絕條約第二十一章雜毛劉攻城第396章錫澄防線第248章清洗中國人第702章政變中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581章擴軍備戰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623章被困城中第1069章仰光海戰(三)第1007章緊急馳援第161章琉球羣島第209章開發臺灣第144章祭拜孝陵第561章戰後格局第695章淮江酒肆第305章天意如此第794章金陵春之陣十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648章趙銘叫停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1006章關中危機第552章二龍交鋒第116章邊境衝突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485章上屋抽梯第470碧蹄館伏擊第698章漢化朝鮮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999章逃跑計劃第113章誣陷第271章清軍入關第768章以進爲退第1009章誰都別想跑第234章多鐸撤軍第698章漢化朝鮮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805章訛詐失敗第659章王大拿的試探第472章急往馳援第605章浙系帥臣第936章雜毛要斷寡人歸路第835章江淮綿業第十一章趙日天第167章錢不錢無所謂第371章花錢買路第779章視察澳門第831章宋應星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859章暗示孫可望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466章接管朝鮮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425章緩兵之計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712章阿濟格稱帝第693章先下手爲強第712章阿濟格稱帝第841章收編蒙古第661章返回蘇州第630章一觸即發第248章清洗中國人第447章偉大的思想家趙銘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463章席巴是趙雜毛第787章金陵春之陣(三)第722章倉惶離京第385章擴軍備戰第605章浙系帥臣第407章何騰蛟北伐第373章傳首蘇鬆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366章驚聞噩耗第260章擊潰西班牙上第117章浙東危機第662章建藩立國第461章海東八道第707章刺探消息第143章人心思漢第778章銀彈攻勢第177章臨近夏收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晴隆县| 五指山市| 资阳市| 色达县| 北流市| 漳浦县| 嵊泗县| 九台市| 保德县| 安仁县| 招远市| 和林格尔县| 赤峰市| 凯里市| 阿巴嘎旗| 凯里市| 绍兴县| 深水埗区| 拉孜县| 昆明市| 灌阳县| 轮台县| 衡东县| 铜陵市| 安溪县| 阿克苏市| 柏乡县| 错那县| 闽清县| 桓台县| 云安县| 阳朔县| 修水县| 荣昌县| 安泽县| 高阳县| 金昌市| 司法| 开化县| 木兰县|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