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9章 不食賊粟

第109章 不食賊粟

王安聞言,下意識轉(zhuǎn)頭看向了王鐵生,一雙眼睛裡彷彿有熊熊怒火在燃燒。

“此言當真?”

王鐵生點頭說道。

“是真的,我軍倖存的兵士和平南的百姓都這麼說。”

“俘虜?shù)那遘娨步淮诵趶交旧弦恢隆!?

“不會有錯!”

王安聞言,臉上的怒容越發(fā)明顯,咬牙說道。

“老子要殺光這些清妖,殺光他們!”

“鐵生,你這便去傳我軍令,準備坑殺此戰(zhàn)的清妖俘虜,我要讓他們給勇兒,給我光復軍戰(zhàn)死的將士們,給平南縣的百姓們陪葬……”

王安現(xiàn)在心中滿是殺意,一雙眼睛裡縈繞著化解不開的殺機。

王鐵生聞言,開口勸說道。

“旅座,我覺得此事最好還是要上報大都督知曉,請大都督定奪。”

“無令坑殺戰(zhàn)俘,如果真這麼做了,我等這邊只怕不好向大都督交代。”

光復軍軍法嚴苛,一但做了無令坑殺戰(zhàn)俘的事情,哪怕這個人是王安,估計也要受罰。

王安聞言,卻是冷著臉開口說道。

“現(xiàn)在立即去做,不要讓我再說第二遍。”

王鐵生張了張嘴,面露難色的說道。

“大哥,我知道你想爲志勇報仇,但森哥兒還小,你不爲自己考慮,也得爲森哥兒考慮啊。”

王鐵生爲了說服王安,連旅座都不叫了,而是直接叫上了更爲親近的大哥。

而他所說的森哥兒名叫王森,是王志勇的獨子,是王安的孫子,今年纔剛剛?cè)龤q而已。

“再說了,即便這事上報大都督,大都督也不一定會駁回您的請求。”

“上報一下,沒壞處的。”

王鐵生繼續(xù)勸說道。

王安聞言,像是被觸動了,是啊,雖然自己兒子死了,但還有孫子。

兒子死了,那自己就更得爲孫子考慮了……

王安先是深吸一口氣,然後苦笑一聲說道。

“成吧,聽伱的,都聽你的……”

“你這便上報去吧!”

王鐵生聞言,面露欣慰之色,剛準備退下。

王安忽然叫住了他,然後開口吩咐道。

“取紙筆來,這次的軍報我親自來寫。”

王鐵生聞言,點頭表示明白,應許了下來。

……

梧州城內(nèi),地牢。

昏暗的地牢中,徐廣縉穿著一身囚服,盤坐在一堆乾草上。

他面前擺著一個托盤,托盤上是一碗放涼了的白粥,以及一迭小鹹菜,但很明顯都沒有被動過。

緊皺的眉頭彷彿是在闡述著他內(nèi)心的煎熬。

在被賊兵俘虜之後,他本已經(jīng)下定決心要以身殉國。

即便是面對賊兵的酷刑,他也絕對不會出賣一絲一毫大清的情報。

不成想,賊兵只是拿根針筒紮了他一下,他竟然迷迷糊糊的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給交代了。

徐廣縉現(xiàn)如今是真的心如死灰。

自己現(xiàn)在的所作所爲,還配被稱爲大清忠良嗎?

只是,他徐廣縉即便再怎麼悔恨,可也無法改變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事情。

徐廣縉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面對賊兵送來的食物,他準備要效仿伯夷叔齊二人不食周粟的壯舉,不食賊粟,絕食而死,爲大清殉國。

就在這時候,地牢的大門被人從外邊給打開了。

李樑帶著幾人,手持一張佈告從外邊走了進來。

李樑大步走到徐廣縉面前,笑盈盈的開口說道。

“徐大人還是不肯吃東西啊?”

“怎麼,是對我光復軍的伙食不滿嗎?”

徐廣縉聞言,依舊閉著眼睛,一言不發(fā),對李樑的話完全不做迴應。

李樑自己討了一個沒趣兒,略顯尷尬的笑了笑,然後說道。

“李某今日前來,是有一件事需要徐大人協(xié)助,我這裡有一份檄文,需要徐大人在上面署名。”

“還望徐大人不要拒絕,讓李某難做。”

徐廣縉聞言,依舊一言不發(fā),完全不做迴應,甚至連個眼神都懶得給李樑。

李樑見此,也不惱火,只有失敗者纔會無能狂怒,而他作爲勝利者,只需要平淡以對就好了。

李樑見此也不以爲意,繼續(xù)說道。

“沒事,徐大人不願親自動筆也沒關係,我光復軍中不缺模仿筆跡的好手,這名啊,徐大人不管願不願意,都是非署不可的。”

“來人啊,給徐大人念一念這檄文的內(nèi)容。”

一名光復軍士兵聞言,展開自己手中的佈告,然後開口說道。

中華開國4548年八月,光復軍軍政府檄曰:xxxxx……

光復軍士卒讀完檄文,徐廣縉原本一直端著的臉色瞬間變了。

“奸賊!奸賊!”

“爾等安敢如此羞辱大清!”

“大清一定會剿滅你們的,一定會!”

徐廣縉隔著地牢的鐵欄桿,憤怒的大吼。

他不敢想象,一但賊兵命人仿造他的筆跡,在這樣的一封檄文上署名,那會有什麼結(jié)果。

怎麼說呢,徐廣縉都懷疑,這檄文一發(fā),他估計就要從署名變成主筆的那個了。

因爲這檄文的文采,實在不像是一羣賊兵能夠作的出來的。

而恰巧這時候,檄文上出現(xiàn)了一個進士出身的前封疆大吏的署名。

得,這下沒跑了,不是他,還能是誰?

這特麼的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啊!

李樑聞言,繼續(xù)笑盈盈的說道。

“可能吧!”

“但是,韃子在滅掉我們之前,肯定會先滅掉徐大人的九族的。”

語罷,殺人誅心完的李樑轉(zhuǎn)身便走。

在離開地牢前,他轉(zhuǎn)身對負責看守地牢的幾名光復軍士卒說道。

“我看這老東西沒動給他送來的食物。”

“你們也別光看著,哪怕是來硬的,也得多少喂他吃點,別把人給餓死了。”

“我還等著清妖滅他九族的消息傳來後,看他的反應呢。”

幾名守衛(wèi)聞言,先是面面相覷,旋即紛紛抱拳應是。

他們老大的這個惡趣味,還真的是絕了啊!

地牢內(nèi)的徐廣縉聽完此言,一張老臉瞬間變得煞白,眼眸中滿是絕望。

這些賊兵實在是太惡毒了!

殺人誅心,殺人誅心啊!

……

李樑離開了地牢,拿著檄文去向李奕覆命。

“大都督,事情已經(jīng)做完了,徐廣縉的反應很大,但卑職看他依舊沒有要降我光復軍的想法。”

李奕聞言,只是微微點頭道。

“沒有便沒有吧,我本想著徐廣縉是個人才,想要招攬於他,不曾想他竟如此冥頑不靈。”

“既然如此,那以後也就不必再在他身上浪費力氣了,過些日子,待我軍發(fā)兵東下廣東時,便拿他的腦袋祭旗吧。”

李樑聞言,當即抱拳應是。

李奕從李樑手上拿過那捲檄文,展開看了起來。

看了片刻之後,他將自己的名字簽署在了上面,並蓋上了大印。

然後吩咐道。

“好了,將檄文拿去交給我軍諸將,讓他們一一署名吧!”

李樑聞言,點頭表示明白。

李奕其實不是沒想過編造幾個清末名臣的署名,或是有名聲的大儒的名字簽署在自己的這封檄文上,增加檄文的影響力。

如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他們。

但是,李奕想了想,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因爲不合適。

這是檄文,是要通傳天下的玩意,而不是擦屁股紙,可不能拿這玩意開玩笑。

你隨便往上面加署名可以,但如果有署名者公開站出來表示你的署名是編造的,並對你的檄文進行駁斥。

那這封檄文可就要成笑話了!

這是李奕所不願看到的事情。

所以,之前所謂的讓徐廣縉在檄文上署名,也只是李奕想要逼降徐廣縉的手段而已。

除非徐廣縉真降,否則李奕是不會讓他在檄文上署名的。

李樑點頭表示明白,然後告退離去。

結(jié)果他纔剛出去,便又返了回來,向李奕彙報道。

“大都督,好消息!”

“圍攻平河村的清妖撤兵,信宜方向的威脅解除了。”

李奕聞言,先是驚喜,然後有些錯愕的詢問道。

“怎麼這麼快?算算時間趙祥他們應該還沒到平河村前線吧?”

李樑聞言,也是表情有些古怪的說道。

“回大都督的話,根據(jù)平河村那邊傳回來的消息,是大寮的淩十八所部義軍出手了。”

“淩十八趁著清軍主力都在圍攻平河村,後方空虛,他率軍突襲了信宜縣城,搶走了清妖堆積在信宜縣城內(nèi)的糧草,斷了清妖的糧道。”

“清妖無奈之下,只得從平河村撤兵!”

李奕聞言旋即恍然。

“原來如此啊。”

“原以爲淩十八既然拒絕了本督的招攬,便會和我光復軍保持距離,不會援助我軍。”

“現(xiàn)在看來,倒是本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哈哈哈,這個淩十八有點意思。”

“現(xiàn)在本督更想招攬他了。”

不管淩十八他們偷襲信宜縣城是爲了什麼,但從結(jié)果上來看,確實是幫了光復軍大忙了。

不怪李奕如此開懷!

思索一陣,李奕開口說道。

“傳令給岑溪那邊,從兵工廠中取十門五斤炮給大寮的淩十八所部送去。”

“就說,這是本督給淩十八的謝禮,感謝他出兵援助我光復軍。”

李樑聞言,有些遲疑的詢問道。

“大都督,十門炮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李奕聞言,卻是擺手道。

“給吧,想釣魚你得捨得下餌打窩才行。”

“這次畢竟是淩十八所部主動援手,我光復軍不能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fā)生。”

李樑聞言,也只能點頭說道。

“卑職明白!”

李樑再次告退,李奕的心情明顯大好。

有淩十八所部策應,如此的話那信宜方向的戰(zhàn)局應該很快就可以見分曉了。

到時候,他也能儘快將趙祥所部調(diào)回,然後帶兵東出。

只是,李宜還沒來得及高興多久,他便接到了王安從平南方向送回來的一封軍報。

清軍驅(qū)民攻城,王志勇所部被逼無奈只得出城迎戰(zhàn),隨後,王志勇戰(zhàn)死,他手底下的一個團幾乎全軍覆沒。

若非王安率援兵及時抵達,就連平南縣城都要淪陷……

王安在軍報中請示,該如何處理那些戰(zhàn)俘!

李奕在看完這封軍報之後,臉上的喜色瞬間消息,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陰沉。

一個團!

那可是一個團啊!

就這麼打沒了!

要知道,光復軍自建軍以來,還沒出現(xiàn)過這樣一個建制直接被打沒的事情呢。

還有就是王志勇的犧牲!

李家和王家是世交,他和王志勇又年齡相仿,那可是實實在在從小一起光屁股長大的發(fā)小。

如今驟然聽聞王志勇的死訊,李奕也是真的很悲痛也很震驚。

李奕的手有些顫抖,想要端起茶杯喝一口,但茶杯纔剛拿起來,便灑了一半。

苦笑一聲,李奕雙手捂住了臉,身體不自覺的抽動,眼角有淚水涌出。

片刻之後,李奕恢復了冷靜,拿出手帕擦了擦臉上的淚痕,然後提筆在王安呈遞的軍報上做出批示。

一個字。

殺!

不管是出於爲王志勇,爲那戰(zhàn)死的一個團的士兵報仇的目的。

還是出於震懾清軍,以免清軍日後再幹出驅(qū)民攻城的事情來,這次平南之戰(zhàn)光復軍所俘獲的清軍戰(zhàn)俘,都必須得死。

他們不死,不至於平民憤,他們不死,不足以安人心!

只是,殺雖然是要殺的,但殺的時候也要講究一下方式方法!

第37章 真大魚!第94章 攻城與談判302.第298章 和談?不,是乞降!第71章 突圍北上243.第240章 唐軍:穿紅甲的是怡良226.第223章 小刀會第40章 向榮:可著一隻羊薅是吧?第83章 李奕:嘲諷值拉滿!153.第152章 李奕:絞殺湘軍於胚胎!第68章 李奕:潯州旺我!第85章 向榮:在下深得報捷技巧之精髓!第5章 別動手,我是來入夥的!第2章 按理說?不,按禮說!164.第163章 李奕:圍三缺一?我也會啊!280.第276章 鄉(xiāng)民VS聯(lián)軍第488章 小鬼子,爆金幣咯!(8K還8)241.第238章 江寧之戰(zhàn)(終)(加更7)305.第301章 激戰(zhàn)與絞殺157.第156章 韋昌輝VS僧格林沁第49章 定策東下156.第155章 快刀劉:能切一個皇帝,這輩子沒白活第4章 你不幹有的是人幹!第36章 蔡炳文:如丟,不算丟!第134章 咸豐:不會說話請閉嘴!第16章 這就是你的栽培?第45章 馮雲(yún)山:我儘量滿足你202.第200章 大英:豎子不足與謀!217.請假條第89章 李奕: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第426章 慈禧之死(加更三)257.第254章 李樑的騷操作(加更十)第502章 唐日友好互助條約簽訂!(9K)第84章 永安封王278.第274章 強盜的本質(zhì)315.第311章 炮擊大沽口第119章 柏貴:爲了大清,再苦一苦百姓第26章 馮雲(yún)山:年輕人嘛,就要多加加擔子!第5章 別動手,我是來入夥的!第426章 慈禧之死(加更三)376.第371章 歷史線的收束第48章 剪辮蓄髮第403章 病房分級145.第144章 前途?不還是錢途更重要!380.第375章 借刀殺人與衝突221.第218章 李奕:御駕親征,找回場子!309.第305章 賑災所需的天文數(shù)字233.第230章 和春:這個就叫戰(zhàn)略轉(zhuǎn)進!第40章 向榮:可著一隻羊薅是吧?235.第232章 慘勝也是勝?第131章 布爾布隆:這個就叫躺贏!第109章 不食賊粟第424章 英國的武器研發(fā)進程第131章 布爾布隆:這個就叫躺贏!172.請假條第43章 李奕:我一定會回來的!355.第350章 錫諾普海戰(zhàn)311.第307章 曲阜只有一片天197.第195章 李奕:再挖天王牆角!260.第257章 李奕:想要叫爸爸!174.第172章 唐寧街十號157.第156章 韋昌輝VS僧格林沁第29章 王安:沒有人比我更懂潯州!227.第224章 榮譽和利益第99章 戰(zhàn)後總結(jié)305.第301章 激戰(zhàn)與絞殺第404章 北伐預案第99章 戰(zhàn)後總結(jié)第503章 雜交水稻266.第262章 戰(zhàn)爭爲政治服務第58章 狙殺與突圍352.第347章 李奕:出門沒撿錢就是虧!253.第250章 行刺!第454章 克里米亞停火,巴黎和約簽訂(6K)215.第213章 老洪:這玩意誰研究的呢第90章 塞尚阿:催催催,催尼瑪呢催!145.第144章 前途?不還是錢途更重要!第107章 驅(qū)民攻城,背水一戰(zhàn)第56章 馮雲(yún)山: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154.第153章 李奕:拒絕潛規(guī)則!204.第202章 蔡大人再顯神通145.第144章 前途?不還是錢途更重要!182.第180章 發(fā)光發(fā)熱的曾國藩第76章 破永安,議封王369.第364章 再度劍指荷西第77章 參謀司和軍情處第460章 快去請?zhí)斐职郑?K)383.第378章 對峙與冤殺第400章 張樂行:這個傻子怪聰明的!266.第262章 戰(zhàn)爭爲政治服務254.第251章 奕:你們當真是害苦了朕!第51章 八旗兵許可證第398章 東清: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233.第230章 和春:這個就叫戰(zhàn)略轉(zhuǎn)進!第493章 南北戰(zhàn)爭開場!352.第347章 李奕:出門沒撿錢就是虧!248.第245章 李奕:孤可是白蓮花!359.第354章 窮途末路的清軍315.第311章 炮擊大沽口第105章 戰(zhàn)報統(tǒng)計167.第166章 鮑超:我實在太想進步了!
第37章 真大魚!第94章 攻城與談判302.第298章 和談?不,是乞降!第71章 突圍北上243.第240章 唐軍:穿紅甲的是怡良226.第223章 小刀會第40章 向榮:可著一隻羊薅是吧?第83章 李奕:嘲諷值拉滿!153.第152章 李奕:絞殺湘軍於胚胎!第68章 李奕:潯州旺我!第85章 向榮:在下深得報捷技巧之精髓!第5章 別動手,我是來入夥的!第2章 按理說?不,按禮說!164.第163章 李奕:圍三缺一?我也會啊!280.第276章 鄉(xiāng)民VS聯(lián)軍第488章 小鬼子,爆金幣咯!(8K還8)241.第238章 江寧之戰(zhàn)(終)(加更7)305.第301章 激戰(zhàn)與絞殺157.第156章 韋昌輝VS僧格林沁第49章 定策東下156.第155章 快刀劉:能切一個皇帝,這輩子沒白活第4章 你不幹有的是人幹!第36章 蔡炳文:如丟,不算丟!第134章 咸豐:不會說話請閉嘴!第16章 這就是你的栽培?第45章 馮雲(yún)山:我儘量滿足你202.第200章 大英:豎子不足與謀!217.請假條第89章 李奕: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第426章 慈禧之死(加更三)257.第254章 李樑的騷操作(加更十)第502章 唐日友好互助條約簽訂!(9K)第84章 永安封王278.第274章 強盜的本質(zhì)315.第311章 炮擊大沽口第119章 柏貴:爲了大清,再苦一苦百姓第26章 馮雲(yún)山:年輕人嘛,就要多加加擔子!第5章 別動手,我是來入夥的!第426章 慈禧之死(加更三)376.第371章 歷史線的收束第48章 剪辮蓄髮第403章 病房分級145.第144章 前途?不還是錢途更重要!380.第375章 借刀殺人與衝突221.第218章 李奕:御駕親征,找回場子!309.第305章 賑災所需的天文數(shù)字233.第230章 和春:這個就叫戰(zhàn)略轉(zhuǎn)進!第40章 向榮:可著一隻羊薅是吧?235.第232章 慘勝也是勝?第131章 布爾布隆:這個就叫躺贏!第109章 不食賊粟第424章 英國的武器研發(fā)進程第131章 布爾布隆:這個就叫躺贏!172.請假條第43章 李奕:我一定會回來的!355.第350章 錫諾普海戰(zhàn)311.第307章 曲阜只有一片天197.第195章 李奕:再挖天王牆角!260.第257章 李奕:想要叫爸爸!174.第172章 唐寧街十號157.第156章 韋昌輝VS僧格林沁第29章 王安:沒有人比我更懂潯州!227.第224章 榮譽和利益第99章 戰(zhàn)後總結(jié)305.第301章 激戰(zhàn)與絞殺第404章 北伐預案第99章 戰(zhàn)後總結(jié)第503章 雜交水稻266.第262章 戰(zhàn)爭爲政治服務第58章 狙殺與突圍352.第347章 李奕:出門沒撿錢就是虧!253.第250章 行刺!第454章 克里米亞停火,巴黎和約簽訂(6K)215.第213章 老洪:這玩意誰研究的呢第90章 塞尚阿:催催催,催尼瑪呢催!145.第144章 前途?不還是錢途更重要!第107章 驅(qū)民攻城,背水一戰(zhàn)第56章 馮雲(yún)山: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154.第153章 李奕:拒絕潛規(guī)則!204.第202章 蔡大人再顯神通145.第144章 前途?不還是錢途更重要!182.第180章 發(fā)光發(fā)熱的曾國藩第76章 破永安,議封王369.第364章 再度劍指荷西第77章 參謀司和軍情處第460章 快去請?zhí)斐职郑?K)383.第378章 對峙與冤殺第400章 張樂行:這個傻子怪聰明的!266.第262章 戰(zhàn)爭爲政治服務254.第251章 奕:你們當真是害苦了朕!第51章 八旗兵許可證第398章 東清: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233.第230章 和春:這個就叫戰(zhàn)略轉(zhuǎn)進!第493章 南北戰(zhàn)爭開場!352.第347章 李奕:出門沒撿錢就是虧!248.第245章 李奕:孤可是白蓮花!359.第354章 窮途末路的清軍315.第311章 炮擊大沽口第105章 戰(zhàn)報統(tǒng)計167.第166章 鮑超:我實在太想進步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从江县| 故城县| 南皮县| 清远市| 偏关县| 容城县| 都兰县| 长沙市| 勐海县| 佳木斯市| 阿拉尔市| 崇左市| 瓦房店市| 嘉峪关市| 新郑市| 永善县| 阳泉市| 大洼县| 丹凤县| 高安市| 剑河县| 沙洋县| 关岭| 浦江县| 丁青县| 建昌县| 阜新市| 沾化县| 象州县| 日土县| 大同市| 益阳市| 乌兰浩特市| 景宁| 婺源县| 临湘市| 洪雅县| 花垣县| 南昌市| 通榆县|